工业废气处理及技术.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67091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废气处理及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工业废气处理及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工业废气处理及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工业废气处理及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工业废气处理及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废气处理及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废气处理及技术.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业废气治理及技术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 2.恶臭气体,江苏天皓环保,5.主要污染物处理工艺,4.废气处理原理及方法,2.废气处理要求,1.废气处理标准,3.废气收集与输送系统,6.工程施工、验收与运行,一、废气处理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1.1、标准于由环保部批准。于起全国实施 1.2、标准内容: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及浓度限值,监测方法、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及实施与监督。1.3、

2、标准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与管理,1.4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1.5、标准分级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按年平均、日平均、1 小时平均分为二级:一级标准为优;二级标准为良好;,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2.1、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2.2、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当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时,优先执行各

3、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其它大气污染物排放均执行本标准,实行不交叉执行的原则;2.3、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2.4、标准适用于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2.5、无组织排放 指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因此,在执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指标时,由低矮排气筒造成的监控点污染物浓度增加不予扣除。,2.6、排放速率标准分级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现有污染源分一、二、三级(速率随级增大而增大)、新污染源分

4、为二、三级(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准日期作为污染源设立日期)、按污染源所在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执行相应级别的排放速率标准、一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一级标准(一类区禁止新建、扩建污染源,一类区现有污染源改建执行现有污染源的一级标准);、二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二级标准;2.7、排气筒高度、排气筒高度应高出周围200米半径范围的建筑5米以上,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不应低于15米。若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米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氯气、氰化氢、光气排气筒不得低于25m。、排放速率随排气筒

5、高度增高而增大。,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3.1 内容 标准分年限规定了八种恶臭污染物的一次最大排放限值、复合恶臭物质的臭气浓度限值及无组织排放源的厂界浓度限值 3.2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全国所有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单位及垃圾堆放场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 3.3 标准分级 标准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三级,二、废气处理要求,2.1 要求:满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2 原则:遵循综合治理、循环利用、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2.3 有组织排放:尽量采取有组织排放,减少废气的处理量。2.4 减

6、少二次污染:治理过程中应减少二次污染。对产生的二次污染,应进行治理达标,满足总量控制要求。2.5 强化防泄漏措施:运输、装卸和贮存有毒有害气体或粉尘物质,应采取密闭措施或其它防护措施。2.6 优化布局:处理设施不宜靠近、穿越人口密集的区域,布置于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位置应靠近污染源集中的地方,充分利用地形条件,便于灰渣、浆、污水排放和净化后气体的排放。,2.7 防护距离: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应按标准、规范分类布置,设定安全卫生防护距离。2.8 信息平台:应按规定安装大气污染物排放连续监测装置,并与环保部门监控中心联网。,三、废气收集与输送系统,3.1 污染气体的收集3.1.1 密闭、负压收集:

7、对产生逸散粉尘或有害气体的设备,宜采取密闭、隔离和负压操作措施、使罩口呈微负压,防止粉尘或有害气体外逸,并避免物料被抽走。:当不能或不便采用密闭罩时,可根据工艺操作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选择适宜的其他敞开式集气(尘)罩。集气(尘)罩应尽可能包围或靠近污染源,将污染物限制在较小空间内,减少吸气范围,便于捕集和控制污染物。3.1.3 废气量:吸气点的排风量应按防止粉尘或有害气体扩散到周围环境空间为原则确定。,3.2 污染气体的输送3.2.1 管道布置:力求简单、紧凑、管线短、占地空间少。3.2.2 管道布置:宜明装,沿墙、柱、集中平行敷设。满足施工、运行、检修和热胀冷缩的要求。3.2.3 管道宜垂直或

8、倾斜敷设:倾斜敷设时,倾角应大于45,应便于放气、放水、疏水、防止积灰。3.2.4 管道材料:FRP(玻璃钢)、PP、不锈钢、镀锌。根据输送介质的温度和性质确定3.2.5 负压输送:管道系统宜设计成负压输送,必须正压时,其正压段不宜穿过室内,否则应采取防止介质泄漏措施。3.2.6 防止输送系统内积尘、磨损:含尘气体应有足够的流速防止积尘,设置清灰孔或采取清灰、防磨措施。、防结露:输送含湿度较大、易结露的污染气体时,管道必须采取保温措施,必要时宜增设加热装置。,3.2.8 设热补偿:输送高温气体的管道,应采取热补偿措施。3.2.9 设防止静电:输送易燃易爆污染气体的管道,应采取防止静电的接地措施

9、,相邻管道法兰间应跨接,接地导线。3.2.10 管道的漏风量:一般送、排风系统管道漏风率宜采用3%8%,除尘系统的漏风率为510。3.2.11 管网阻力平衡:一般系统并联管路压力损失的差额不应超过15,除尘系统的节点压力差额不应超过10,否则应调整管径或安装压力调节装置。,3.3 污染气体的排放3.3.1 排气筒材料:钢筋混凝土、不锈钢,镀锌、PP以及FRP(玻璃钢),根据使用条件、功能、要求、高度确定。3.3.2 排气筒口直径:流速宜取15m/s,当采用钢管烟囱且高度较高或烟气量较大时流速可取20m/s25 m/s。3.3.6 排气筒要求:A:设置自动监控设备或预留连续监测装置安装位置;B:

10、设置永久性采样孔;C:设置测试平台;D:装设避雷设施;E:设置清灰孔;E:排水设施。,3.4 风机3.4.1 风机有防爆型、非防爆型,风机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应产品标准,其选型应满足所处理介质的要求。输送有爆炸和易燃气体的应选防爆型风机。输送煤粉的应选择煤粉风机;输送有腐蚀性气体的应选择防腐风机;在高温场合工作或输送高温气体的应选择高温风机;输送浓度较大的含尘气体应选用排尘风机等。变频调速技术:变负荷运行,风机宜配置与工艺设备连锁控制的变频调速装置。3.4.3 设置保护装置:根据风机使用情况,电机设置启动保护装置、电机过载保护装置。,四、废气处理的原理及方法,4.1 除尘(略)4.2 气态污染物

11、吸收法4.3 气态污染物吸附法4.4 气态污染物催化燃烧法4.5 气态污染物热力燃烧法,4.1 除尘(略)机械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4.2 气态污染物吸收,原理: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一定液体中溶解度的不同 分离气体混合物(水、酸、碱、有机溶剂)适用:适用于吸收效率和速率较高的有毒的有害气体系统组成:收集与输送系统、预处理、吸收液系统、吸收装 置、排气筒、控制系统、副产物的处置与利用系统。要求:A)工艺的选择应考虑:风量、特征污染物、浓度、温 度、吸收剂及其处置、投资及运行费 B)高温气体应采取热回收、降温措施;C)需回收副产品时,对于含尘气体,应进行预除尘;D)根据处

12、理介质,主体装置和管道系统考虑相应防腐 材料和防腐、防冻、防火和防爆措施。,4.2.1 吸收装置,种类:;填料塔、喷淋塔、板式塔、鼓泡塔、文丘里。应用:A)填料塔 宜用于小直径塔及不易吸收的气体;不宜用于气液相中含有较多固体悬浮物的场合。B)板式塔 宜用于大直径塔及容易吸收的气体;C)喷淋塔宜用于气量大、悬浮物少、反应吸收快气体;D)鼓泡塔宜用于吸收反应较慢的气体。要求:A)应具有大的接触面积和处理效率,较高的界面更新 强度,良好的传质条件,较小的阻力、较高的推动力;B)塔的高度应能保证气液有足够的有效接触时间;C)液气比 易吸收的取小,不易吸收的气体宜取较大,特 别难吸收的或一些特殊场合,宜

13、采用大的;D)塔的出口应设除雾装置;E)塔的进口段应设气流分布装置;F)吸收液喷淋效果应均匀,防止沟流和壁流现象的发生。,4.2.2 吸收剂,要求:A)对被吸收组分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和良好的选择性;B)吸收剂的挥发度(蒸汽压)低;C)粘度低,化学稳定性好,腐蚀性小,无毒或低毒、难燃;D)价廉易得,易于重复使用;E)有利于被吸收组分的回收利用或处理;F)避免二次污染 吸收液宜循环使用或经过进一步处理后循环使用,不能循环使用的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处理处置;G)使用过的吸收液采用沉淀分离再生时,沉淀池的容积应满足沉淀分离的要求;采用化学置换再生时,应保证再生反应时间;采用蒸发结晶回收和蒸馏分离时,应采

14、用节能工艺设计;H)吸收液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应回收利用,产生的有毒有害产物应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处置。,4.3 气态污染物吸附,原理:利用固体吸附剂对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吸附选择性的不 同而分离气体混合物,吸附分为变温吸附和变压吸附适用:低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净化。系统组成:收集、预处理、吸附、脱附(回收)、控制、副产 物的处置与利用、排气筒。要求:A)预处理:除去颗粒物、油雾、难脱附的气态污染物,控制进气温度、湿度、浓度和压力;B)进入吸附床的废气温度宜控制在40以下;C)进入的易燃、易爆气体浓度控制在爆炸极限下限的50%以下。D)颗粒物去除宜采用过滤及洗涤等方法,进入吸附装置 的废气中颗粒物浓度

15、应低于5mg/m3。,4.3.3 吸附装置,种类:固定床、移动床和流化床。工业应用宜采用固定床。吸附工艺要求:A)吸附剂选择 考虑脱附、吸附剂再生工艺、脱附后污染物的处理利用和经济性因素等各个环节;B)多级处理 污染物浓度过高采用前级冷凝、吸收,降低浓度,减小负荷,减缓吸附剂的过快饱和;C)净化效率、吸附剂利用率、床层厚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反比例关系,在满足排放标准的前提下,应遵循适当、节约和合理的原则进行选择;D)对于连续排放且气量大的污染气体,优先选用流化床;E)吸附剂用量 根据吸附剂对吸附质吸附量通过经验公式计算或实验确定;,4.3.4 吸附剂,种类:活性炭、纤维活性炭、分子筛、活性氧化铝和

16、硅胶要求:A)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吸附容量大;吸附选择性强、足够 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易于再生和活化;B)吸附风速:颗粒状活性炭,取0.20 m/s0.60m/s;活性 炭纤维毡,取0.10m/s0.15m/s;蜂窝状吸附剂,取0.70 m/s1.20m/s;。,4.3.5 脱附、脱附产物,A)脱附方式:升温、降压、置换、吹扫和化学转化;B)脱附系统:气源、换热器、脱附产物分离与回收装置;C)脱附气源:热空气、热烟气、低压水蒸汽;有机溶剂的脱附宜选用水蒸汽和热空气;D)脱附产物回收:a、当回收的有机溶剂沸点较低时,冷凝水宜使用低温水;b、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冷凝后直接回收,对溶于水

17、的有机溶剂应进一步分离回收;c、采用活性炭做吸附剂时,脱附气的温度宜控制在120以下。,4.4 气态污染物催化燃烧,原理:利用固体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将废气中的污染物通过氧化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化合物的方法。催化燃烧系统组成:收集、预处理、催化燃烧、排气筒和控制系统应用:用于由连续、稳定的生产工艺产生的固定源气态及气溶胶态有机化合物的净化。催化燃烧实际上为完全的催化氧化,即在催化剂作用下,使废气中的有害可燃组分完全氧化为CO2和H2O等。要求:A.进入催化燃烧装置的废气温度应加热到催化剂的起燃温度。为使催化剂延长使用寿命,不允许废气中含有尘粒,杂质,油污和雾滴B.催化剂床层的设计空速应考虑催

18、化剂的种类、载体的形式、废气的组份等因素。C.选择的催化剂使用温度宜为 200700,并能承受 900 短时间高温冲击,正常工况下使用寿命应大于 8500h。D.催化燃烧装置的进、出口处宜设置废气浓度检测装置,定时或连续检测进、出口处的气体浓度。进入催化燃烧装装置的有机废气浓度应控制在其爆炸极限下限的 25%以下。对于混合有机化合物,其控制浓度根据不同化合物的浓度比例和其爆炸下限值,进行计算与校核。F.净化效率不应低于95%。,4.5 气态污染物热力燃烧(RTO),原理:利用辅助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废气本身的燃烧热能、或者利用蓄热装置所贮存的反应热能,将废气加热到着火温度(750),进行氧化(

19、燃烧)反应。组成:预处理、过滤器、燃烧器、点火设备、燃烧室、蓄热室、热交换器、风机、管道(包括燃料输送管道)、排气筒、自控装置及切换阀门、阻火防爆装置、安全联锁装置等。适用:处理连续、稳定生产工艺产生的有机废气。要求:A)设预处理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包括漆雾,低分子树 脂、有机颗粒物、高沸点芳烃和溶剂油),选择喷淋吸收、吸附、静电和过滤;B)颗粒物 采用过滤及喷淋法去除,进入热力燃烧工艺 中的颗粒物浓度应低于50 mg/m3。C)有机废气浓度 控制在其爆炸极限下限的25%以下.混合有机废气,按比例和其爆炸下限值进行计算与校核。,热力燃烧工艺的主要性能,热力燃烧工艺的设计,燃烧控制系统:A)自动

20、检测和控制浓度、温度、压力和废气流量等工艺参数。B)选择、标定测量范围和灵敏度:浓度、温度、流量和压力传感器;自动报警:燃烧器和点火设备的气体进出口处、燃烧室和蓄热室内部应设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的多点温度检测装置,并与温度调节装置连锁;废气闭锁功能:燃烧室、蓄热室应设置温度检测及点火报警联锁装置,当温度过低或火焰熄灭时,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关闭有机废气进气阀门,启动安全放散装置。进口有机废气浓度检测和报警:燃烧室、蓄热室进口设置有机废气浓度检测和报警联锁装置,当气体浓度达到有机废气爆炸极限下限的25%时,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启动安全放散装置。,五、主要污染物处理技术,5.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21、)气体处理技术5.2 恶臭气体处理技术,5.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气体处理技术,种类:低沸点的烃类、卤代烃类、醇类、酮类、醛类、醚类、酸类和胺类等。来源: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农药、制药、金属电镀、印染、造纸、印刷、涂料装饰、表面防腐、交通运输和纺织等行业排放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基本处理技术 A:回收类方法: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法;B:消除类方法:燃烧法、生物法、低温等离子体法和催化氧化法等。,5.1.1 处理技术的选择,吸附法:适用于低浓度VOCs废气处理,由于每单元吸附容量有限,需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吸收法:宜用于废气流量较大、浓度较高、温度较低和压力较高的VOCs

22、废气的处理。工艺流程简单,可用于喷漆、绝缘材料、黏接、金属清洗和化工等行业应用。冷凝法:宜用于高浓度的VOCs废气回收和处理属高效处理工艺,作为吸附法、燃烧法预处理单元,回收有价值的产品。膜分离法:宜用于较高浓度VOCs废气的分离与回收,属高效处理工艺,选择时应考虑预处理成本、膜元件造价、寿命、堵塞等因素。燃烧法:宜用于处理可燃、在高温下可分解和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还不能回收的VOCs废气,燃烧法应回收燃烧反应热量。低温等离子体法、催化氧化法和变压吸附法:宜用于流量大、浓度低的各类VOCs废气处理。,5.1.2 处理技术的要求,A:根据排放标准,采用一种或组合技术处理VOCs废气;B:采用吸附剂浸

23、渍法提高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强化吸附法的处理效果;C:VOCs废气体浓度在0.5%以上时宜采用冷凝法便于回用;冷凝过程实现:恒定温度下用增大压力法;恒定压力下用降低温度法;D:VOCs废气的气体浓度在0.1%以上时宜采用膜分离法;要求:防止膜堵塞;膜材料应具有高的透气性、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成膜加工性能。E:用燃烧法处理VOCs废气时应重点避免二次污染;如废气中含有硫、氮和卤素时燃烧产物标准,催化燃烧后的催化剂,辅助燃烧的燃料等;F:VOCs废气的体浓度在0.1%以下时可采用生物法处理,含氯较多的VOCs废气不宜采用生物降解。,5.2 恶臭气体处理技术,种类:A:含硫的化合物:如

24、硫化氢、二氧化硫、硫醇、硫醚类等;B:含氮的化合物:如胺、氨、酸胺、吲哚类等;C:卤素及衍生物:如卤代烃等;D:氧素有机物:如醇、酚、醛、酮、酸、酯等;E:烃类:如烷、烯、炔烃以及芳香烃等。5.4.1 恶臭气体的基本处理技术A:物理学方法:水洗法,物理吸附法,稀释法和掩蔽法。B:化学方法:药液吸收(氧化吸收、酸碱液吸收)法,化学吸附(离子交换树脂、碱性气体吸附剂和酸性气体吸附剂)法,和燃烧(直接燃烧和催化氧化燃烧)法。C:生物学方法:生物过滤法,生物吸收法和生物滴滤法。,5.2.1 恶臭气体处理技术的选用原则,A:当难以用一种技术难以达到排放标准时,宜采用组合技术;B:物理法宜作为化学或生化的

25、预处理,在满足达标前提下可做为唯一的处理工艺;C:化学吸收法用于处理气量大、高中浓度的恶臭气体。工艺成熟,净化效率虽不高,但处理成本相对较低;D:化学吸附法用于处理浓度低、多组分的恶臭气体。净化效果好,但吸附剂的再生较困难,处理成本相对较高;E:化学燃烧法用于处理连续排气、高浓度的可燃性恶臭气体,净化效率高,处理费用高;F:化学氧化法用于处理高、中浓度的恶臭气体,净化效率高,处理费用高。G:生物法用于气体浓度波动不大,浓度较低或复杂组分的恶臭气体处理,净化效率较高.,技术要求,A:采用化学吸收法时应重点控制二次污染,依据不同的恶臭气体组分选择合适的吸收剂;B:采用化学吸附法应选择与恶臭气体组分

26、相匹配的吸附剂,按照工艺要求,对温度和含尘量进行严格控制;C:采用化学燃烧法时应对机械设备采取防腐蚀措施,使恶臭气体与燃料气充分混合并完全燃烧,控制末端形成的二次污染;D:采用化学氧化法的应依据不同的恶臭气体组分选择合适的氧化媒介及工艺条件;E:采用生物法时应依据实际恶臭气体性质筛选,驯化微生物,实时监测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各种信息。F:在排放浓度满足排放标准时,可考虑采用稀释法和掩蔽法,六、工程施工、验收与运行,6.1 一般规定A:项目实施:按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和设备安装图纸等要求组织施工。B:施工单位:应具有与该工程相应的资质等级、施工业绩。C:建设单位:应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机构,参与设计会审

27、、设备监制、施工质量检查,制定运行和维护规章制度;培训工人,组织、参与工程各阶段验收、调试和试运行;并建立设备安装及运行档案。D:三同时: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施工、投入使用。,6.2 施工,要求:A: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或行业规范;B: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C:材料、半成品和部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要求,并 取得供货商的合格证书,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D:固定床吸附净化装置安装应符合HJ/T386的要求;工 业废气吸收净化装置安装应符合HJ/T387的要求;工 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安装HJ/T388的要求;E:连续监测装置的安装应符合HJ/T76的要求。,6.3 工程验收,A:

28、程序:工程竣工,乙方向甲方提交工程竣工验收申请。验收程序和内容按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程序执行。B:依据: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环评、设计文件及设计变更文件、合同及其附件和设备技术文件等。C:依据文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行业环境保护验收规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D:技术依据:工程试运行性能试验报告和工程质量验收报告E:信息平台:自动连续监测及数据传输系统,与项目同时进行环境保护验收。,6.4.运行维护,要求:A:符合设备说明书和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B:正常运行时,处理效果应满足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C:污染治理设施投入运行后,未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停

29、止运行或拆除;D:企业:应设立管理部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仪器,制定运行及维护的规章制度,运行、维护和操作规程;C:操作和维护人员:应经培训、合格上岗;D:严格执行运行台账制度:运行记录定期上报企业生产和环保管理部门、存档。E:配备足够的设备、仪表备件和部件。,6.5.安全与职业卫生,要求:A:采取有效的隔声、消声、绿化等降低噪声和振动控制措施;B:建立、制定、执行经常性和定期性的安全检查制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C:输送和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设备和管道应设置泄爆装置,采取防静电措施,不得使用易积累静电的绝缘材料;D:处理易燃易爆气体时,除控制气体浓度、温度外,在管路适当位置,安装规定的阻火装置;E:电除尘器的壳体应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大于2;F:输送、处理高温气体的管道和设备应设置保温层或安全防护距离,防止烫伤;G:外表面温度高于60的管道和输送有爆炸危险物质的管道,其外表面之间及与建筑物之间应有按规定设计安全距离。,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