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会计第四章简易.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71285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管理会计第四章简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成本管理会计第四章简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成本管理会计第四章简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成本管理会计第四章简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成本管理会计第四章简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管理会计第四章简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管理会计第四章简易.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了解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分类法。,一、企业的生产类型及生产特点,第一节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生产类型,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生产组织的特点,(一)生产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分类,即生产工艺过程不能间断,或不能分散在不同地点进行的生产。生产周期较短,工艺较简单。如发电。,1、单步骤生产(简单生产):,2、多步骤生产(复杂生产):,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由若干可以间断的生产步骤所组成的生产。生产周期较长,工艺较复杂。可分为:,连续加工式生产:是指原材料投

2、入生产到产品完工,要依次经过各生产步骤的连续加工的生产。如纺织、冶金等,装配式生产(平行式):是先将原材料平行加工成零件、部件,然后将零件、部件装配成产成品。如机械、仪表等生产。,(二)生产按组织方式分类,1、大量生产:指不断的大量重复生产相同产品的生产。产品 品种少、产量较大。如纺织、面粉等的生产。,2、成批生产:是按照事先规定的产品批别和数量进行的生产。产品品种较多、产量较大,生产具有重复性。如服装、机械,大批生产:产品批量较大,往往重复生产,性质上接近大量生产。,小批生产:产品批量较小,一批产品一般可同时完工,性质上接近单件生产。,3、单件生产:是根据订货单位的要求,生产个别的、性质 特

3、殊的产品的生产。如船舶、飞机、新产品试制等。,不同生产类型之间的关系(1)简单生产多是大量生产(2)连续式多步骤生产一般是大量大批生产(3)装配式多步骤生产:可能是大量生产、成批生产,也可能是单件生产,大量生产,单件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分类,大量大批生产,生产组织特点分类,成批生产,小批单件生产,单步骤:生产工艺过程不能间断,不能分散在不同工作地点进行的生产。,多步骤:生产工艺过程可以间断,由若干个步骤组成的生产,可以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进行的生产。,大量大批生产:是指不断重复或轮番生产一种或几种品种相同的产品生产。,小批单件生产:是指不重复、很少重复(不定期)生产。,二、生产特点对产品成本计算

4、方法的影响,1、对成本计算对象的影响,成本计算对象:是为计算产品成本而确定的归集生产费 用的各个对象,也就是成本的承担者。,单步骤生产:生产工艺不可间断,必须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多步骤生产:往往既按照产品的品种或批别又按照生产的步骤计算成本。,从生产工艺过程特点看,从产品组织特点看,大量生产:连续不断的生产相同产品,只能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大批生产:可视具体情况,按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单件、小批生产:一批产品一般可同时完工,可按产品批别和件别计算产品成本。,按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简单生产复杂生产,按生产组织的特点,大量生产,大批生产小批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产,以产品品种计

5、算成本,一、制造业生产类型的分类,企业生产类型及其特点,往往不仅要求按照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且还要求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成本。,一般是按客户的定单或批别来组织生产,因而要求计算每一定单或每批产品的成本,以产品生产步骤为对象,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在进行产品成本计算时,有着 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决定了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以产品品种为对象,以产品批别为对象,综上所述,即,在实际工作中,除了采用这三种基本成本计算方法外,还有定额法、分类法等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当然,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还应考虑成本管理的要求。例如在大量大批复杂生产的企业里,如果成本管理不要求计算步骤成本,则可采用品种法

6、计算产品成本,2.对产品成本计算期的影响。,单件、小批生产,成本计算不定期,大量、大批生产,成本计算每月月末进行,可见,生产类型和管理要求 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上。,此外,还对成本计算期、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等产生影响。,主要取决于生产组织的特点,2.对产品成本计算期的影响。,单件、小批生产,成本计算不定期,大量、大批生产,成本计算每月月末进行,可见,生产类型和管理要求 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上。,此外,还对成本计算期、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等产生影响。,主要取决于生产组织的特点,主要取决于生产类型的特点,生产费用不必

7、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多步骤生 产,大量、大批生产,小批、单件生产,3.对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 间费用分配的影响.,单步骤生 产,必须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不存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三、成本计算的方法,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且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生产,如纺织、冶金等。,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一般适用于单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发电等;也可用于管理上不需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水泥厂等。,分批法,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一般适用于单

8、件、小批生产,如重型机械制造、船舶制造等。,分步法,分类法 以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再按一定标准在类内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产品成本。一般适用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企业,如灯泡厂、钉厂等,可简化成本计算。定额法 以产品的定额成本为基础,加、减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进而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方法。此方法目的在于加强成本管理,进行成本控制。,在定额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为加强定额管理工作,可采用定额法。,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以品种或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品种法或分批法。,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以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分步法。,在产品品种、规

9、格繁多的企业,管理上要求尽快提供成本资料,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采用分类法。,第二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品种法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特点、适用范围和计算程序;掌握品种法的具体计算方法和相应的账务处理;熟练运用品种法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内容 品种法(简单法),一、品种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1、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2、适用范围:适用于单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发电、采煤等)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中,如果企业生产规模较小,而且成本管理上又不要求提供各步骤的成本资料时,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10、(如玻璃、水泥、制砖等)。企业的辅助生产(如供水、供电、供汽等)车间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其劳务的成本。,第二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3、特点: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和成本计算单,归集生产费用;成本计算定期按月进行;即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而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月末在产品费用的处理 单步骤生产企业,不需要计算在产品成本(如发电、采煤)多步骤生产企业,需要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月末一般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生产要素费用的分配,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分配,第二章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第三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与账户设置一、成本核

11、算的一般程序,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基本生产制造费用的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期间费用的结转,二、品种法的计算程序 1、按产品品种开设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分别成本项目设置专栏;还应开设“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按生产车间或品种)和制造费用明细账“(按生产车间),账内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置专栏。2、根据有关资料分配各种要素费用;3、登记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以及管理费用等明细账;4、分配辅助生产费用;5、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6、月末,分配计算各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如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法、定额成本法等七种分配方法)计算

12、。7、结转产成品成本。(如下图所示),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材料费用分配表工资福利费用分配表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折旧费用分配表其它费用分配表,基本生产明细账辅助生产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管理费用明细账等,制造费用分配表,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产品成本计算单完工产品成本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1),(2),(3),(4),(5),(6),三、品种法举例(简单法)1、资料:2、要求:3、计算:成本计算公式 本期生产费用=本期完工产品总成本 本期完工产品单位成本=本期生产费用 本期产品产量(见教材p75-81),例题,某企业设有一个制造车间,大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还设有一个机修辅助生产车间。该厂

13、根据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设置“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该企业6月份有关产品产量及成本资料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图1 月初在产品成本,图3 工时记录,材料系开工时一次投入,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按直接材料比例分配。制造车间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均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辅助生产车间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甲、乙两产品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产品共同耗用材料分配表,根据上述有关资料,甲、乙两种产品成本计算过程如下:1、以甲、乙两行总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分别设立成本计算单2、根据审核过的领料凭证,按用途编制原材

14、料费用分配表如下图所示:,材料费用分配表,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汇总表,分配率计算=83240/4130=20.15496,固定资产折旧费分配表,外购动力费分配表,待摊费用分配表,其他费用分配汇总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产品成本计算单(甲产品)本月完工:650件 月末在产品:150件,上表的期末在产品成本计算如下:期末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474333.33/(650+150)*150=88937.50(元)期末在产品直接人工成本=64982.11/(650+150*50%)*150*50%=6722.29(元)期末在产品制造费用=119798.44/(650+150*50%)*15

15、0*50%=12392.94(元),第三节 成本计算的分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分批法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特点、适用范围和计算程序;掌握分批法的具体计算方法和相应的账务处理;熟练运用分批法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内容 分批法(定单法),第三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一、分批法及适用范围,分批法是以产品的批别为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也称定单法,它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类型的企业,例如,船舶、重型机械、精密仪器、专用设备、专业修理和不断更新产品的高档时装等企业,以及企业内部工具模具制造和新产品的试制。,在这种生产类型企业中,由于多数是根据购货单位的定单组织生产,因

16、此,二、分批法的特点: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批别(或定单)或工作令号。产品批别一般根据客户的定单确定,但产品的批别与定单并不完全相同。根据客户的要求和生产组织的需要,一张定单可分成多个批别组织生产,几张相同产品的定单也可合为一批组织生产。成本计算期不固定(这是与其它方法的根本区别)。一般来说,与各批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与会计报告期不一致。一般不需要进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分配。,单件生产,月末不需要进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分配;小批生产,若批内产品都能同时完工,月末不需要进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分配;小批生产,若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则月末部分产品已完工,部分尚未完工,需要进行完工产品与在产

17、品成本的分配。分配方法:,若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的情况较多,月末批内完工产品的数量占全部批量的比重较大,则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之间的分配,应相应采用定额比例法或约当产量法或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等方法。若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的情况不多,可采用简便的分配方法。即按计划单位成本、定额单位成本或最近一期相同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但在该批产品全部完工时,应计算该批产品的实际总成本和实际单位成本;对已经转账的完工产品成本,不作账目调整。,二、分批法成本计算一般程序 与品种法成本计算程序基本一致。按批别开设成本明细帐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三、简化的分批法,是一种不分批计

18、算在产品应负担的加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加工费用,是指在产品加工过程中所发生的除原材料、自制半成品以外的生产费用,包括直接人工、制 造费用等。,简化分批法的特点是:当一个批别产品没有完工时,该批别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上只反映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而不反映应负担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每月发生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先在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中累计起来,待一批别产品完工时,再按完工产品累计工时的比例分配。这种方法对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采用累计分配率进行分配,以减少成本计算工作量,所以这种方法又被称为累计间接费用分配法。,2、成本账户的设置 按批别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并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在各批产品完

19、工之前,产品成本明细账内只按月登记直接材料费用和生产工时。每月发生的各项间接计入费用(包括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不是按月在各批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而是先通过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进行归集,按成本项目累计起来,仅在有产品完工的月份,按照完工产品累计生产工时的比例,在各批完工产品之间直接进行分配。对未完工的在产品则不分配间接计入费用。,3、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方法 对各批完工产品分配间接计入费用,一般按完工产品累计生产工时比例分配。间接费用累计分配率全部产品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全部产品累计工时=(月初结存间接费用余额+本月间接费用发生额)(月初在产品工时数+本月发生工时数)某批完工产品应负担的间接费用该批完

20、工产品累计工时间接费用累计分配率,4、应用条件:只宜在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不多的情况下采用,否则会影响各月产品成本的正确性;月末未完工产品的批数不多,也不宜采用此法。,5、成本计算程序,生产任务通知单生产工时记录等,材料费用分配表,其他要素分配表,基本生产明细账(分批别设置)平时:直接费用和工时,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所有批次产品),归集:材料、人工 制造费用和 生产工时计算:累计间接费 用分配率,(1),(2),(3),(4),简化分批法下成本计算程序图示,四、分批法举例分批法举例p教材,第四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分步法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特点、适用范围和计算程序

21、;掌握分步法的具体计算方法和相应的账务处理;熟练运用分步法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内容 分步法(逐步结转、平行结转),一、分步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1、分步法的概念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为核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2、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多步骤和大批大量生产,如纺织、冶金、造纸等。,3、主要特点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和生产产品的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应按照每种产品的各个生产步骤开设。按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实际工作中,成本计算各步骤与实际的生产步骤并非完全一致。成本计算定期于每月月末进行。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不一致。一般需要进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

22、品之间的分配。各步骤之间结转成本。,4、分步法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按各个生产步骤的产品(包括半成品)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 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各步骤产品所耗生产费用的核算程序与品种法基本一致,即:各步骤成本及最终产成品成本的计算最终产成品成本的计算是建立在前面各生产步骤成本计算的基础之上,按是否计算半成品成本,其核算程序可分为两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要素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二、逐步结转分步法(一)概念及应用范围 1、概念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指既要计算产成品成本,又要计算半成品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也称之为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2、应用范围 连续式多步骤大批大量生产的企业。如:纺织、造纸、

23、机械制造、钢铁等 这些产品制造要经过若干生产步骤的逐步加工,前面各步骤生产的都是半成品,只有最后步骤生产的才是产成品。为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往往不仅要计算各种产成品成本,而且要求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二)计算程序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要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从上一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转入下一步骤相同产品的成本明细账中,以便逐步计算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和最后步骤的产成品成本。(1)半成品不通过仓库收发:则半成品成本就在各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之间直接结转,不必编制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2)半成品通过仓库收发:则应编制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验收入库时,借

24、记“自制半成品”科目,贷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下一步骤领用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三)半成品成本结转方式:按照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式,逐步结转分步法可分为:分项结转法综合结转法,1、综合结转法 综合结转,是将各加工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不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而是以一个总金额记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专设的“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成本项目。(1)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 采用此法,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费 用,应根据所耗半成品的实际数量乘以半成 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因各月所产半成品的实际单位成本不同,所耗半成品实际单位成本的确定,

25、可选择使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2)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 第一步骤的半成品按计划单价,计算出各步骤完工产品的计划价格成本,厂财会部门在各步骤成本计算完毕后集中计算半成品差异额和差异率,将产成品耗用半成品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优点:可简化和加速半成品核算和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便于各步骤进行成本的考核和分析。,(3)综合结转法的成本还原(半成品成本还原计算)概念:就是将产品成本中所包含的半成品综合成本,逐步还原为原始成本。由上例可知,采用综合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各步骤所耗半成品的成本是以“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综合反映,这样计算出来的产成品成本,不能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

26、成本资料,因而不能反映产品成本的实际构成和水平。因此,为了从整个企业角度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的构成,应将按综合结转法计算出的产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即将产成品成本还原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如何进行成本还原?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原始成本项目,从而求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还原方法:一般是将本月产成品所耗用的上一车间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照本月所产该产品的成本结构进行还原。即: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上一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的结构,逐步分解、还原成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

27、品成本。实际工作中,为简化核算,可按其所耗半成品总成本与该种半成品生产总成本的比率(即还原分配率)进行还原。此时:还原分配率 本月产成品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合计 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还原结果=还原率本月份上一车间所产半成品各个项目成本,(4)综合结转法的优缺点优点:可在各生产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帐中,反映各该步骤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的水平和本步骤加工费用的水平,有利于各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缺点:为了从整个企业的角度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加强企业综合的成本管理,必须进行成本还原,从而须增加核算工作量。,(三)半成品成本结转方式:按照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式,逐步

28、结转分步法可分为:综合结转法分项结转法2、分项结转法(1)计算程序分项结转法是将各步骤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中。,若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在自制半成品明细账中登记半成品成本时,也要按照成本项目分别登记。一般情况下,分项结转多采用按实际成本分项结转的方法。(2)适用范围 一般适用于管理上不要求计算各步骤完工产品所耗上步骤半成品费用和本步骤加工费用,而要求按原始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3)优劣评价 优点:可直接、正确地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企业产品成本资料,便于从整个企业的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不需要进行成本还

29、原。缺点:(1)成本结转工作较复杂;(2)各步骤完工产品成本不能反映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和本步骤加工费用信息,不便于进行各步骤完工产品的成本分析。,(四)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 优点:不仅提供产成品成本资料,而且提供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半成品成本随实物转移而结转,有利于加强半成品和在产品的实物和资金管理;综合结转法下,有利于对各加工步骤完工产品成本进行分析、考核。分项结转法下,可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资料,不必进行成本还原。缺点:核算工作较复杂,成本计算的及时性差;综合结转法下,成本还原工作量较大;分项结转法下,各步骤半成品成本结转的工作量较大。分项结转法下,不利于对各加工步

30、骤完工产品成本进行分析、考核。,四、平行结转分步法(一)概念:是平行结转各步骤生产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并汇总计算产成品成本的分步法。(二)适用范围:大量、大批多步骤连续式、装配式生产的企业,各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种类很多,很少对外销售,管理上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如:机械制造、汽车企业。,(三)特点:成本计算对象:为各步骤产品,按每个步骤设明细账各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只计算本步骤生产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仅归集本步骤发生的费用,不反映耗用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即各步骤半成品成本不随实物转移而结转,半成品成本与实物相脱节。各步骤的生产费用也要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

31、品之间进行分配。需要计算广义在产品成本成本按月计算,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不一致,(四)若干基本概念1、完工产品:此处指狭义的完工产品,即最终产成品。2、某步骤完工产品费用:指该步骤生产费用中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3、在产品:此处指广义的在产品,即尚未完工的全部在产品和半成品。包括:尚在本步骤加工的在产品,即狭义在产品;本步骤已完工转入半成品库的半成品;本步骤已完工转入以后步骤进一步加工、尚未最后制成的半成品。(以后步骤的在产品),(四)若干基本概念4、某步骤在产品费用:指以上三部分的广义在产品的费用。5、各步骤的生产费用应在产成品与本步骤月末广义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五)程序据各原始凭证

32、或通过费用分配汇总表,将各个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不包括耗用前一步半成品成本),记入按各步骤设置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将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如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等)在产成品(最后完工产成品数量)和广义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广义在产品=本步骤的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步骤完工但尚未最后完工的库存半成品+以后步骤未完工的在产品。将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加以汇总,以计算产成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六)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的计算 某步骤计入产成品份额 产成品 单位产成品耗用 该步骤单位 数量 该步骤半成品数量 半成品费用 其中:可采用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

33、、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求得;分配时,应按成本项目分别进行。,1、约当产量法:某步骤(各成本 该步骤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发生费用项目)单位成本 该步骤约当产量 某步骤(各成本项目)约当产量产成品所耗用该步骤半成品数量 该步骤月末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产成品所耗用该+该步骤月末狭义+该步骤已完工留存在半成品库 步骤半成品数量 在产品约当产量 和以下步骤的半成品数量,2、定额比例法:某步骤 该步骤月初在产品费用 本月发生费用 单位成本 该步骤(广义)完工半成品该步骤月末狭义在产品 定额消耗量(费用)定额消耗量(费用)某步骤(广义)完工半成品数量 产成品所耗用该 该步骤已完工留存在半成品库 步骤半成品数量 和以下步骤的月末半成品数量,(六)平行结转法的优缺点优点:(1)可简化和加速成本计算工作;(2)能够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资料,不必进行成本还原。缺点:(1)不能提供半成品成本资料及各步骤耗用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资料,因而不能全面反映各步骤生产耗费的水平,不利于各步骤的成本管理;(2)各步骤不计算、不结转半成品成本,不能为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分步法举例见教材,第一步骤成本计算,方法一:逐步结转分步法,第二步骤成本计算,第三步骤成本计算,最终产品成本计算,最终产品成本计算,第一步骤成本计算,第二步骤成本计算,第三步骤成本计算,方法二:平行结转分步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