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生产安全知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73956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7.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生产安全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机械生产安全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机械生产安全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机械生产安全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机械生产安全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生产安全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生产安全知识.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爱国 创业 求实 奉献,制作人:刘刍魁,渤海钻探工程公司培训课件,机械生产安全知识培训,第一章 事故案例,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四章 安全色与安全标志,“7.9”机械伤害事故,第一章 事故案例,2003年7月29日早晨7:35,某碎石车间的岗位职工在未停机,工衣也未扣好的情况下,去冲洗正在运转的设备,发生机械伤人事故,造成吴某死亡。,第一章 事故案例,事故经过,某碎石车间的岗位职工正在打扫岗位卫生,为岗位交接班作准备。由于生产任务紧,皮带运输机仍在运输矿石。11#皮带岗位操作工吴某某像往常一样冲洗岗位上的皮带运输机。为能按时下班,他不顾皮带还在运行,习惯性地

2、用橡胶水管冲洗皮带运输机的各部位。他冲洗完皮带南面的平台后,水管要收拣到皮带的北面去。这时,吴某某走近皮带的主动轮与减速机靠背轮处甩水管过皮带,因靠背轮缺少安全罩,吴某某的上衣也未扣好,在使劲甩水管时,飘起的上衣被靠背轮螺杆挂住旋转,将吴某某绞死在皮带减速机靠背轮下面(其状惨不忍睹),时年22岁,一颗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第一章 事故案例,事故原因,岗位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在设备运转时进行冲洗作业。岗位上存在事故隐患,即减速机靠背轮缺少安全罩,没有及时整改。吴某某上衣未扣好,违反劳动保护用品的穿戴使用规定。,讨论: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操作或遇到过类似的情况?,用水浇刹车毂,第二章 机械安全

3、生产技术,第一章 事故案例,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四章 安全色与安全标志,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一节 机械伤害的基本知识,1、什么是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做出强大的功能作用于人体的伤害。,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一节 机械伤害的基本知识,2、机械伤害事故的特点 机械伤害事故的形式惨重多样,如搅死、挤死、压死、碾死、被弹出物体打死、磨死等。,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一节 机械伤害的基本知识,3、机械伤害的类型 1)引入或卷入碾轧的危险。引起这类伤害的主要危害是相互配合的运动副,例如,啮合的齿轮之间以及齿轮的齿条之间,带与带轮、链与链轮进入啮合部位的加紧点,两个做相对回转

4、运动的辊子之间的加口引发的引入或卷入;轮子与轨道、车轮与路面等滚动的旋转件引发的碾轧等。,带与带轮啮合部位,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一节 机械伤害的基本知识,3、机械伤害的类型 2)挤压、剪切和冲击的危险。引起这类伤害的是做往复直线运动的零部件。其运动轨迹可能是横向的、如泥浆泵活塞拉杆、运转中的带链等;也可能是垂直的,如游车的上下运动等。两个物件相对运动状态可能是接近型,距离越来越近,甚至最后闭合;也可能是通过型,当相对接近时,错动擦肩而过。做直线运动特别是相对运动的两部件之间、运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产生对人的夹挤、冲撞或剪切伤害。,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一节 机械伤害的基本知识,3、机

5、械伤害的类型 3)卷绕和绞缠的危害。引起这类伤害的是做回转运动的机械部件。如轴类零部件,包括联轴器、主轴、丝杠等;回转件上的突出形状,如安装在轴上的凸出键、螺栓或销钉等;旋转运动的机械部件的开口部分,如链轮、齿轮、皮带轮等圆轮零件的轮辐,旋转凸轮的中空部位等。旋转运动的机械部件将人的头发、饰物(项链、手链)、手套、肥大衣袖或下摆随回转件卷绕,继而引起对人的伤害,如柴油机风扇、压风机风扇等。,旋转部位,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一节 机械伤害的基本知识,3、机械伤害的类型 4)飞出物打击的危险。由于发生断裂、松动、脱落或弹性位能等机械能释放,使失控物件飞甩或反弹对人造成伤害。例如,轴的破坏引起

6、装配在其上的带轮、飞轮等运动零部件坠落或飞出;由于螺栓的松动或脱落,引起被紧固的运动零部件由弹性元件的位能引起的弹射,例如,弹簧、皮带等的断裂;在压力、真空下的液体或气体位能引起的高压流体喷射等。,机油泵皮带轮,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一节 机械伤害的基本知识,3、机械伤害的类型 5)物体坠落打击的危险。位于高位置的物体具有势能,当它们意外坠落时,势能转化为动能,造成伤害。例如,井架上掉落的零件、工具或其他物件(哪怕是质量很小);悬挂物体的吊挂零件破坏或夹具夹持不牢固引起物件坠落;由于质量分布不均衡、重心不稳定,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倾翻、滚落;运动部件运行超行程托轨导致的伤害等。,固定螺栓松动

7、,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一节 机械伤害的基本知识,3、机械伤害的类型 6)跌倒、坠落的危险。由于地面堆物无序或地面凹凸不平导致的磕绊跌伤;接触面摩擦力过小(光滑、油污、冰雪等)造成打滑、跌倒;人从高处失足坠落,误踏入坑井坠落等。由于跌落引起二次伤害,后果将会更严重。,从高处失足跌落,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一节 机械伤害的基本知识,3、机械伤害的类型 7)碰撞和刮蹭的危险。机械结构上的凸出、悬挂部分,如起重的支腿、吊杆,机房地面的气管线等。这些物件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可能产生危险。,护机房地面的气管线等,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一节 机械伤害的基本知识,3、机械伤害的类型

8、8)切割和擦伤的危险。各种护罩的边角,零件表面的毛刺(如螺栓丝扣),工件或废屑的锋利飞边,机械设备的尖棱、利角、锐边、粗糙的表面(如砂轮、毛坯)等,无论物体的状态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这些由于形状产生的危险都会构成潜在的危险。,护罩的菱角,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一节 机械伤害的基本知识,4.形成机械伤害的事故主要原因1)检修、检查机械忽视安全措施。人进入设备(如接链条等)检修、检查作业,不切断动力源,未进行上锁挂签测试,未设专人监护等措施而造成严重后果。,进入设备旋转区作业,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一节 机械伤害的基本知识,4.形成机械伤害的事故主要原因1)检修、检查机械忽视安全措施。因

9、当时受定时电源开关作用、控制管线临时停止供气、发生临时停电等因素误判而造成事故。虽然对设备断电和切断动力源,但因未等至设备惯性运转彻底停住就下手工作,同样造成严重后果。,自动压风机间歇打气,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一节 机械伤害的基本知识,4.形成机械伤害的事故主要原因 2)缺乏安全装置。如有的机械传动带、齿机、皮带轮、飞轮等易伤害人体部位没有完好防护装置;还有的人孔、传动箱观察孔等部位缺护栏及盖板,无警示牌,人一疏忽误接触这些部位,就会造成事故。,旋转部位无护罩,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一节 机械伤害的基本知识,4.形成机械伤害的事故主要原因 3)控制开关布局不合理。一种是有了紧急情

10、况不立即停车;另一种 是好几台机械控制开关设在一起,极易造成误开机械引发严重后果(如高低速开关和转盘控制开关在一起等)。,转盘控制开关和高低速控制开关太近,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一节 机械伤害的基本知识,4.形成机械伤害的事故主要原因 4)自制或任意改造机械设备(如私自更改控制气路绕过安全联锁装置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私自更改控制气路绕过安全联锁装置,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一节 机械伤害的基本知识,4.形成机械伤害的事故主要原因 5)在机械运行中进行清洁、紧固螺丝等作业(如在柴油机运转过程中清理冷却风扇附近的卫生,泥浆泵运转过程中紧固中心拉杆卡子螺栓等作业)。6)任意进入机械运行

11、危险作业区(干活、借道、拣物等)。7)不具操作机械素质的人员上岗或其他人员乱动机械。,在机械设备旋转部位紧固螺栓,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二节 机械伤害的救护,由于撞击、摔打、坠落、挤压、摩擦、穿刺、拖曳等造成的人体闭合性或开放性创伤和骨折、出血及休克、失明等,现场救护的基本方法有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四个方面。,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二节 机械伤害的救护,1、止血 可采用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等。现场通常使用手指压迫止血法(指压法):指压止血法只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但时间不宜过长。(1)头顶部出血:在受伤一侧的耳前,对准俗称“小耳朵”

12、上前方1.5厘米处,用拇指压迫(在太阳穴附近)动脉。,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二节 机械伤害的救护,1、止血(2)上臂出血:一手抬高伤员患肢,另一手四个手指对准上臂中段内侧压迫动脉(即常规测血压的地方)。(3)手掌出血:将上肢抬高,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患者手腕部的动脉(即平时搭脉搏的地方)。(4)大腿出血:在腹股沟中稍下方,用双手拇指向后用力压迫股动脉。(5)足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二节 机械伤害的救护,2、包扎 有外伤的伤员经过止血后,就要立即用急救包、纱布、绷带或毛巾等包扎起来。如果是头部或四肢外伤,一般用三角巾或绷带

13、包扎,如果没有三角巾和绷带,可以用衣服和毛巾等物来代替。如果是四肢外伤,则要根据受伤肢体和部位采用不同的包扎方法。,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二节 机械伤害的救护,3、固定 骨折是一种比较多见的创伤。如果伤员的受伤部位出现剧烈疼痛、肿胀、变形以及不能活动等现象时,就有可能是发生了骨折。这时,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迅速、及时而准确地给伤员进行临时固定。常见的骨折是四肢骨折和脊柱骨折,根据骨折的不同部位,可采用相应的方法固定。,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二节 机械伤害的救护,4、救运 经过急救以后,就要迅速向地面医院转送。搬运伤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搬运不当,可使伤情加重,严重时还

14、能造成神经、血管损伤,甚至瘫痪,难以治疗。如果伤员伤势不重,可采用背、抱、扶的方法将伤员运走。如果伤员有大腿或脊柱骨折、大出血或休克等情况时,就不能用以上的方法进行搬运,一定要把伤员小心地放在担架上抬运。,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二节 机械伤害的救护,4、救运 对于脊柱骨折的伤员,一定要用门板做的硬担架抬运。伤员放在担架上要用皮带等物固定好。伤员放至担架上以后,要让他平卧,腰部垫一个衣服垫,然后用三四根皮带把伤员固定在门板上,以免在搬运中滚动或跌落,否则极易造成脊椎移位或扭转,刺激血管和神经,使下肢瘫痪。,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三节 一般机械设备的危险因素及防护,一般机械设备危险 机

15、械设备危险主要针对设备的运动部分,比如传动箱、万向轴,高速运动的设备,如飞轮。如果设备有缺陷、防护装置失效或操作不当,则随时可能造成人身伤亡事故。钻井队机房、发电房危险主要是传动机械。,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三节 一般机械设备的危险因素及防护,传动装置的危险 机械传动分为齿轮传动、链条传动和带传动。由于部件不符合要求,如机械设计不合理,传动部分和突出的转动部分外露、无防护等,可能把手、衣服绞入其中造成伤害。链条传动与皮带传动中,带轮容易把工具或人的肢体卷入;当链和带断裂时,容易发生接头抓带人体,皮带飞起伤人,传动过程中的摩擦和带速高等原因,也容易使传动带产生静电,产生静电火花,容易引起火

16、灾和爆炸。,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三节 一般机械设备的危险因素及防护,一、机械传动机构危险的防护 传动装置要求遮蔽全部运动部件,以隔绝身体任何部位与之接触。按防护部分的形状、大小制成的固定式防护装置,安装在传动部分外部,就可以完成防止人体接触机器的转动危险部位。,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三节 一般机械设备的危险因素及防护,二、主要防护措施:1.齿轮啮合传动的防护 齿轮传动机构必须装置全封闭型的防护装置。对于一些老设备,如发现啮合齿轮外露,就必须加上防护罩。齿轮传动机构没有防护罩不得使用。,旋啮合齿轮外露,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三节 一般机械设备的危险因素及防护,二、主要防护措施

17、:2.皮带传动机械的防护 可采用将皮带全部遮盖起来的方法,或采用防护栏杆防护。,采用护罩将皮带遮盖起来,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三节 一般机械设备的危险因素及防护,二、主要防护措施:3.联轴器等的防护 轴上的键及固定螺钉必须加以防护。为了保证安全,螺钉一般应采用沉头螺钉,使之不突出轴面;根本的办法就是加防护罩,最常见的是型防护罩。,型防护罩,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四节 机械安全措施分类,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是在设计机器时,消除机器本身的不安全因素。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是采用各种安全有效的防护装置。3、指导性安全技术措施:是制定机器安装、使用、维修的安全规定及设置标志。,第二章 机

18、械安全生产技术,第四节 机械安全措施分类,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是在设计机器时,消除机器本身的不安全因素。机械设备生产制造企业,要在设计、制造生产设备时同时设计、制造、安装安全防护装置,达到机械设备本质安全化,不得把问题留给用户。具体要求为:,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四节 机械安全措施分类,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1)以操作人员的操作位置所在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米之内的所有传动带、转轴、传动轴、联轴节、带轮、齿轮、飞轮、链轮、电锯等危险零部件及危险部位,都必须设置防护装置。,啮合齿轮、飞轮设置防护罩,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四节 机械安全措施分类,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2)机器设备的设

19、计,必须考虑检查和维修的方便性。必要时,应随设备供应专用检查,维修工具或装置。3)为防止运行中的机器设备或零部件超过极限位置,应配置可靠的限位装置。4)机器设备应设置可靠的制动装置,以保证接近危险时能有效地制动。,紧急停车装置,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四节 机械安全措施分类,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5)机器设备的气、液传动机械,应设有控制超压、防止泄漏等装置。,控制超压的安全阀,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四节 机械安全措施分类,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6)机器设备在高速运转中易于甩出的部件,应设计防止松脱装置,配置防护罩或防护网等安全装置。,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四节 机械安全措施分类

20、,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7)机器设备的操作位置高出地面2m以上时,应配置操作台、栏杆、扶手、围板等。8)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应装在使操作者能看到整个设备的操作位置上,在操纵台处不能看到所控制设备的全部时,必须在设备的适当位置装设紧急事故开关。,设置操作台、栏杆、围板,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四节 机械安全措施分类,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9)各类机器设备都必须在设计中采取防噪声措施,使机器噪声低于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噪声防护,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四节 机械安全措施分类,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10)凡工艺过程中产生粉尘、有害气体或有害蒸气的机器设备,应保证工作场所排放的有害物浓度符合T

21、J36-7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GBJ4-73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的有关要求。,废气排放,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四节 机械安全措施分类,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11)设计机器设备时,应使用安全色。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必须有安全标志。安全色和标志应保持颜色鲜明、清晰、持久。,安全标志,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四节 机械安全措施分类,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12)机器设备中产生高温、极低温、强辐射线等部位,应有屏护措施。13)有电器的机器设备都应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以防止触电,同时注意防静电。,上锁隔离,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四节 机械安全措施分类,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防护措

22、施应保证设备在工作状态下防止工作人员身体任何一部分进入危险区,或进入危险区时保证设备不能运转(行)或作紧急制动。对机械设备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1)安全防护装置应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不得有锐利的边缘和凸缘。,防护网破损,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四节 机械安全措施分类,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2)安全防护装置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在规定的寿命期限内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型、耐腐蚀性、抗疲劳性,以确保安全。3)与设备运转连锁,保证安全防护装置未起作用之前,设备不能运转;安全防护罩、屏、栏材料,及其至运转部件的距离,应符合GB8196,GB8197的规定。4)光电式、感应式等安全防护装置应设置自身出

23、现故障的报警装置。,防护网间隙过大,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四节 机械安全措施分类,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5)紧急停车开关应保证瞬时动作时能终止设备的一切运动。对有惯性运动的设备,紧急停车开关应与制动器或离合器连锁,以保证迅速终止运行。6)紧急停车开关的形状应区别于一般开关,颜色为红色。7)紧急停车开关的布置应保证操作人员易于触及,且不发生危险。8)设备由紧急停车开关停止运动后,必须按启动顺序从新启动才能重新运转。,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四节 机械安全措施分类,3、指导性安全技术措施:1)要按照制造厂提供的说明书和技术资料安装机器设备。自制的机器设备也要符合GB5083-85生产设备

24、安全卫生设计总则的各项要求。2)要按照安全“三同时”的原则,在安装机器设备时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防护栏栅,安全操作台等。,防护栅栏,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四节 机械安全措施分类,3、指导性安全技术措施:3)设备主管或有关部门应制订设备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及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和标准,并贯彻执行。,设备检查标准,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一章 事故案例,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四章 安全色与安全标志,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一节 压力容器,压力容器设计的承压能力、耐蚀性能和耐高低温性能是有条件、有限度的。操作的任何失误都会使压力容器过早失效甚至酿成事故。国内外压力容器事故

25、统计资料显示,因操作失误引发的事故占50以上。特别是化工新产品不断开发、容器日趋大型化、高参数和中高强钢广泛应用的条件下,更应重视因操作失误引起的压力容器事故。,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一节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不得任意改变压力容器设计工艺参数,严防在超温、超压、过冷和强腐蚀条件下运行。操作人员必须熟知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安全技术规程,通晓容器结构和工艺流程,经理论和实际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一节 压力容器,1、压力容器的操作和维护 a、应从工艺操作上制定措施,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经济运行。如完善平稳操作规定,通过工艺改革,适当降低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等。b、应

26、加强防腐蚀措施,如喷涂防腐层、加衬里,添加缓蚀剂,改进净化工艺,控制腐蚀介质含量等。c、根据存在缺陷的部位和性质,采用定期或状态监测手段,查明缺陷有无发展及发展程度,以便采取措施。,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一节 压力容器,2、压力容器异常情况处理 为了确保安全,压力容器在运行中,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用。a、容器工作压力、工作壁温、有害物质浓度超过操作规程规定的允许值,经采取紧急措施仍不能下降时;b、容器受压元件发生裂纹、鼓包、变形或严重泄漏等,危及安全运行时;c、安全附件失灵,无法保证容器安全运行时;d、紧固件损坏、接管断裂,难以保证安全运行时;,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一节

27、 压力容器,2、压力容器异常情况处理 e、容器本身、相邻容器或管道发生火灾、爆炸或有毒有害介质外逸,直接威胁容器安全运行时。在压力容器异常情况处理时,必须克服侥幸心理和短期行为,应谨慎、全面地考虑事故的潜在性和突发性。,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二节 安全附件,一、安全附件概况和分类1.计量显示压力表、温度计、液面计2.控制类减压阀、调节阀、紧急切断阀、电接点压力表、电接点温度计、自动液面计等,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二节 安全附件,3.安全泄压装置1)阀型2)断裂型3)融化型4)组合型。二、安全附件通用要求1.制造安全阀、爆破片装置的单位应当持有相应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安全泄压装

28、置,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二节 安全附件,二、安全附件通用要求2.安全阀、爆破片、紧急切断装置等需要型式试验的安全阀附件,应当有国家核准的型式试验单位进行型式试验。3.安全附件的设计、制造,应当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二节 安全附件,二、安全附件通用要求4.安全附件出厂时应当随带有质量证明,并且在产品上装设牢固的金属铭牌。5.安全附件实行定期检验制度,定期检验按有关规程进行。,安全阀检验铭牌,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二节 安全附件,三、安全附件装设要求1.压力源来自外部并得到可靠控制时,超压泄压装置可以不直接安装在压力容器上2.采用爆破片与安全阀

29、装置组合时,爆破片在动作时不允许产生碎片。3.对易爆介质或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压力容器,应当在泄压出口处装设导管,将介质妥善处理。,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二节 安全附件,三、安全附件装设要求4.压力容器工作压力低于压力源时,应当装减压阀或调节阀,在这些的阀低压侧,应设安全阀和压力表。,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三节 安全阀,1.安全阀基本概念 安全阀是一种自动阀门,它不借助任何外力而有利用介质本身的力来排出额定数量的流体,以防止系统内部压力超过预定的安全值。当压力恢复正常后,再自行关闭并阻止介质继续流出的一种阀。2.安全阀的基本要求 准确开启、适时全开、稳定排放、良好的

30、回座性能、可靠的密封性能,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三节 安全阀,一、安全阀的分类及适用范围1.按阀瓣加载型式分 1)重锤式安全阀重锤式安全阀分直接重锤式和杠杆重锤式安全阀。优点:简单,直观。缺点:载荷不能太大,重复性差,不适合移动和震动场合。,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三节 安全阀,一、安全阀的分类及适用范围2)弹簧式安全阀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分三部分:阀座、阀瓣、加载机构。,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三节 安全阀,2.按作用原理分1)直接作用式安全阀 上面提到的重锤式和弹簧式安全阀是直接式安全阀,都有结构简单、动作迅速、可靠性好等优点。但不适用于高压、大口径的场合。,第三章 压力

31、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三节 安全阀,2)非直接式先导式安全阀 先导式安全阀特别适用于高压、大口径的场合。可以对阀瓣施加比直接作用式安全阀大得多的机械载荷,因此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同时动作受背压的影响小。但是可靠性跟主阀和导阀有关,动作不如直接式安全阀那样敏感,结构复杂。,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三节 安全阀,先导式安全阀原理1 阀体2 阀座3 主阀瓣4 导管5 弹簧6 阀盖7 接头8 泄放阀9 导阀,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三节 安全阀,先导式安全阀原理 当系统压力低于阀的设定压力时,介质压力经导阀上密封传入主阀压力室、作用在主阀瓣上,产生向下力,关闭主阀;当系统压力增加接近设定压力时

32、,导阀活塞提升而上密封关闭,此时导阀下密封仍在关闭。系统压力在稍有增加,下密封微启、主阀压力室内压力通过导阀排除气口排除;当系统压力达到和稍高于设定压力时导阀下密封开启,排放超压,这又使导阀活塞趋于下降。,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三节 安全阀,先导式安全阀原理 此反馈作用可使主阀瓣浮于某一位置,达到调节作用;当系统压力超压,主阀瓣达到全启;当系统压力降至设定压力以外,导阀下密封关闭。进一步降压至回座压力室压力恢复,关闭主阀。,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三节 安全阀,先导式安全阀导阀1 阀体2下阀瓣3 放气接头4 顶杆5 上阀瓣6 弹簧7 泄放阀,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三节 安

33、全阀,2)非直接式带动力辅助的安全阀 这种安全阀借助于动力辅助装置(空气、蒸汽、电磁力等),在低于开启压力的情况下开启。但是如果辅助装置失灵,跟直接作用式安全阀一样不适用于高压、大口径的场合。适用于需要定期检查、粘着、冻结的场合,同时可以在紧急状态下开启安全阀,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三节 安全阀,3.按开启高度划分1)全启式 阀瓣开启高度不小于阀口直径的四分之一,即:hd/4。对于同样排量的安全阀,全启式体积小很多,但是结构复杂,调试、维修也复杂,回座压力也较低。钻井队目前用于压力容器的以这种形式的安全阀居多。2)微启式 开启高度较小,一般高度达不到孔径的1/20,但是结构简单,调试、

34、维修方便,用于排量小,压力低的场合。,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三节 安全阀,3.按开启高度划分3)中启式安全阀 中启式安全阀,开启高度在微启和全启之间,既可做成两段式作用方式,也可做成一段式作用方式。实际开启高度,一般大于1/20小于1/4流道直径之间。,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四节 安全阀使用要求,1、安全阀使用要求 1)由取得资质的单位制造或生产的。2)符合设计需要。3)对易爆介质或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介质,应在安全阀的排出口设导管,将排放介质引至安全地点并进行妥善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大气。4)按规定设置整定和回座压力(P回0.8P,P固启1.2P,1.05PP移启1.

35、1P),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四节 安全阀使用要求,1、安全阀使用要求 5)杠杆式安全阀应有防止重锤自由移动的装置和限制杠杆越出的导架;弹簧式安全阀应有防止随便拧动调整螺钉的铅封装置;静重式安全阀应有防止重片飞脱的装置。6)新装安全阀须经校验、调试。7)一般每年校验一次。,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四节 安全阀使用要求,2、安全阀安装要求a.安全阀应垂直安装,并应装设在压力容器液面以上气相空间部分,或装设在与压力容器气相空间相连的管道上。b.压力容器与安全阀之间的连接管和管件的通孔,其截面积不得小于安全阀的进口截面积,其短管应尽量短而直。c.压力容器一个连接口上装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36、安全阀时,则该连接口入口的截面积应至少等于这些安全阀的进口截面积总和。,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四节 安全阀使用要求,2、安全阀安装要求 d.安全阀与压力容器之间一般不宜装设截止阀.为了实现安全阀的在线校验,可在安全阀和压力容器之间装设爆破片装置.如果装了截止阀,则必须保证容器正常运行期间截止阀必须全开。e.安全阀的装设位置应便于检查和维修。3、安全阀需更换情况 a.安全阀的阀芯和阀座密封不严且无法修复;b.安全阀的阀芯与阀座粘死或弹簧严重腐蚀,生锈;c.安全阀选型错误;,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四节 安全阀使用要求,4、安全阀常见故障排除1)阀门泄漏 设备在正常压力下,阀瓣与阀座

37、密封面之间发生超过允许程度的渗漏。原因和排除方法:a.脏物落在密封面上.可使用提升扳手将阀门开启几次,把脏物冲去。b.密封面损伤.根据损伤程度,采用研磨或车削后研磨的办法加以修复。,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四节 安全阀使用要求,c.由于装配不当或管道载荷等原因使零件的同心度遭到破坏.应重新装配或排除管道附加的载荷。d.整定压力降低,与设备正常工作压力太接近,以致密封面比压力过低.应根据设备强度条件对整定压力作适当的调整。e.弹簧松弛从而使整定压力降低引起阀门泄露.可能由于高温或腐蚀等原因造成,应根据原因采取更换弹簧,甚至调换阀门等措施.如果由于调整不当所引起,则必须把调整螺杆适当拧紧。,

38、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四节 安全阀使用要求,2)阀门震荡 阀门震荡即阀瓣频繁启闭。a.安全阀排放功能过大.应当选择额定排放量尽可能接近设备必须排放量的安全阀或限制阀瓣开启高度。b.由于进口管道太小或阻力太大致使安全阀排量不足,从而引起震荡.应使进口管内径不小于阀门进口通径或减少进口管道阻力。c.排放管道阻力过大,造成排放时过大的背压.应降低管道阻力。,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四节 安全阀使用要求,2)阀门震荡 d.弹簧刚度过大.应改用刚度较小的弹簧。e.调节阀调节不当,使回座压力过高.应重新调整调节圈位置。f.安全阀型式选择不当.应更换安全阀。3)安全阀启闭不灵活 a.调节圈调整

39、不当,致使安全阀开启过程拖长或回座迟缓.应重新加以调整。,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四节 安全阀使用要求,3)安全阀启闭不灵活 b.内部运动零件卡阻,可能是由于装配不当、脏物混入或零件腐蚀等原因造成.应查明原因清除异物。c.排放管道阻力过大产生较大的背压.应减少排放管道的阻力。4)安全阀不在规定的压力下开启 安全阀调整好后,其实际开启压力相对于整定值有一定的偏差.当整定压力小于0.5MPa时为0.014MPa;当整定压力0.5MPa时为3%整定压力.超出这个范围为不正常。,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四节 安全阀使用要求,4)安全阀不在规定的压力下开启 a.由于工作温度变化引起的.安全阀

40、在常温下调整而用于高温导致开启压力有所降低,可以通过适当旋紧螺杆来调节;选型不当导致弹簧腔室温度过高时,则应调换适当型号的安全阀。b.由于弹簧腐蚀引起的,应更换弹簧。c.由于背压变动引起的,当背压变化较大时,应选用背压平衡式波纹管安全阀。d.由于内部活动零件卡阻的,应检查消除。,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四节 安全阀使用要求,5)安全阀不能保证完全开启 a.弹簧刚度太大.应装设刚度较小的弹簧。b.阀座和阀瓣上协助阀瓣开启的机构设置不当,或者调整圈调整的不正确.应重新调整,或者必要时更换其他结构型式得安全阀。c.阀瓣与导向套重叠摩擦增加.检查同轴度与间隙。6)排放管道震动应减少管道弯头或紧固

41、管道。,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五节 压力表,压力表是一种测量压力大小的仪表 目前我们普遍使用的压力表,主要是弹簧式压力表,它由表盘、弹簧弯管、连杆、扇形齿轮、小齿轮、中心轴、指针等零件组成。弹簧是由金属管制成的,管子截面呈扁平圆形,它的一端固定在支撑座上,与管接头相通;另一端是封闭的自由端,与连杆连接。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扇形齿轮,扇形齿轮又与中心轴上的小齿轮相衔接。压力表的指针固定在中心轴上。,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五节 压力表,当被测介质的压力作用于弹簧管的内壁时,弹簧管扁平圆形截面就有膨胀成圆形的趋势,从而由固定端开始向外伸张,也就是使自由端向外移动,再经过连杆带动扇形齿轮与

42、小齿轮转功,使指针向顺时针方向偏转一个角度。这时指针在压力表盘所指示的刻度值,就是容器内压力值。容器压力越大,指针偏转角度也越大。当压力降低时,弹簧弯管力度恢复原状,加上游丝的牵制,使指针返回到相应的位置。当压力消失后,弹簧弯管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指针也就回到始点(零位)。,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五节 压力表,1、压力表的选用 a.选用的压力表必须与容器内的介质相适应。b.低压容器使用的压力表精度不应低于2.5级;中压及高压容器使用的压力表精度不应低于1.6级。c.压力表刻度极限值应为最高工作压力的1.5-3倍,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五节 压力表,2

43、、压力表的校验和维护 压力表的校验和维护应符合国家计量部门的有关规定,压力表安装前应进行校验,在刻度盘上刻出指示最高工作压力的红线,注明下次校验日期,压力表检验后应加铅封。根据压力表的检定规程,一般每半年检验一次。,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五节 压力表,3、压力表的安装要求 a.压力表的装设位置应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和清洗,且应避免受到辐射热、冻结或震动的不利影响。,压力表不便于观察,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五节 压力表,b.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应装设三通旋塞或针形阀;三通旋塞或针形阀上应有开启标记和锁紧装置;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不得连接其他用途的任何配件或接管。c.用于水蒸汽介质的压

44、力表,在压力表和压力容器之间应装有存水弯头。d.用于具有腐蚀性或高黏度介质的压力表,在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应装设能隔离介质的缓冲装置。,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五节 压力表,4、压力表需更换的情况 a.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不能回到限止钉处;无限止钉的压力表,指针距零位置的数值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b.表盘封面玻璃破裂或表盘刻度模糊不清。c.封印损坏或超过校验有效期。d.表内弹簧管泄露或压力表指针松动。e.指针断裂或外壳腐蚀严重。f.其他影响压力表准确指示的缺陷。,第三章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第五节 压力表,5、压力表的维护 a.压力表应保持洁净,表盘上的玻璃要明亮清晰,使指

45、针指示能清晰易见,表盘玻璃破碎或刻度模糊应停止使用。b.压力表的连接管要定期吹洗,以免堵塞.要经常检查压力表指针的转动和波动是否正常,检查连接管上的旋塞是否处于全开状态。c.压力表须定期校验.校验完毕应认真填写校验记录和校验合格证并加铅封。,第四章 安全色与安全标志,第一章 事故案例,第二章 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三章 压力容器与安全附件,第四章 安全色与安全标志,安全色:红、黄、蓝、绿红色用于禁止标志,表示禁止、停止的意思,禁止烟火,禁止通行,禁止乘人,第四章 安全色与安全标志,黄色用于警告标志,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当心触电,当心火灾,当心伤手,第四章 安全色与安全标志,蓝色用于指令标志,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意思,必须穿防护鞋,必须系安全带,必须戴安全帽,第四章 安全色与安全标志,绿色用于提示标志,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紧急出口,紧急疏散方向,谢谢!,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