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法成本管理会计.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74885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成本法成本管理会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标准成本法成本管理会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标准成本法成本管理会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标准成本法成本管理会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标准成本法成本管理会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成本法成本管理会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成本法成本管理会计.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标准成本的概念及种类第二节 标准成本法第三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第四节 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第五节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第七章 标准成本法,本章重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概念、标准成本的制定方法、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本章学习目的,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对成本加强控制要比单纯进行成本计算更为重要,企业管理者不仅要了解成本的实际水平,更要了解这样的成本水平是否代表或接近一种有效率的生产经营水平,以便能及时地对成本加强控制,附:成本控制,一、成本控制的概念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以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

2、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超过预期的成本限额。,二、成本控制的原则(一)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是指因推行成本控制而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1.实用性:成本控制要能起到降低成本、纠正偏差的作用,具有实用性;成本控制系统应能揭示何处发生了失误,谁应对失误负责,并能确保采取纠正措施。2.例外管理:对正常成本费用支出可以从简控制,而格外关注各种例外情况;(对超标准的要审批)3.重要性:对成本细微尾数、数额很小的费用项目和无 关大局的事项可以从略;(抓关键)4.灵活性:成本控制系统应具有灵活性。(动态地适应动态,不能只是华丽的

3、时髦品),(二)因地制宜原则 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个别设计,要适合特定企业的特点、适合特定部门的要求、适合职务与岗位责任要求、适合成本项目的特点。(不同行业、不同寿命周期、不同战略、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成本项目)(三)全员参加原则 有效控制成本的关键,是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四)领导推动原则 成本控制涉及全体员工,并且不是一件令人欢迎的事情,必须由最高当局来推动。,三、成本降低及其与成本控制区别,1.目标不同:成本控制以完成预定成本限额为目标,而成本降低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2.项目不同:成本控制仅限于有成本限额的项目,而成本降低不受这种限制,涉及企业的全部活动。3.过程不同:成本控制是在执行

4、决策过程中努力实现成本限额,而成本降低应包括正确选择经营方案,涉及制定决策的过程,包括成本预测和决策分析。4.含义不同:成本控制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又称为绝对成本控制;成本降低还包括统筹安排成本、数量和收入的相互关系,以求收入的增长超过成本的增长,实现成本的相对节约,又称为相对成本控制。,泰勒(Frederick.Taylor)于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一书,标志着企业管理新时代的诞生。泰勒等工程师以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为目的,进行了工作分析和动作、时间的研究,提出企业应该把生产经营中一切可以避免的损失和浪费尽可能压缩到最低限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管理上要求企业实行“最完善的

5、计算和监督制度”。科学管理在会计上的实施主要是通过科学的制定标准成本、严格的执行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来体现,这是会计为配合泰勒制的广泛实施,在计算和监督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标准成本法的应用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为会计直接服务于企业管理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一、种类(P101),第一节 标准成本概述,二、标准成本法的概念 标准成本法(源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美国),也称为标准成本制度,是指通过事前制定标准成本,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据以加强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的成本控制系统。一个相对完整的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应当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

6、的计算和分析以及成本差异的处理几个方面的内容。,二、标准成本法的特点1、事前制定产品的标准成本,并为每个对成本负有责任的单位编制责任预算,作为日常成本控制的依据;2、日常由各个对成本负有责任的单位遵循成本控制的原则,对成本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计量、限制、指导和监督;3、各个成本责任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定期编制业绩报告,将各自责任成本的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或标准成本进行比较,确定成本差异;4、各个成本责任单位结合具体情况,针对业绩报告中产生的差异,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来指导、限制、调节当前的生产经营活动,或据以修订原来的标准成本或责任预算;5、企业管理当局根据各责任单位业绩报告中的成本差

7、异及原因分析,进行业绩考评。关键:标准成本与弹性预算结合,三、标准成本法的作用(P102)1、便于企业编制预算。2、便于分清各部门的责任。3、便于控制成本。4、便于进行价格决策和预测。5、便于成本核算。,产品的标准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构成,而且都由价格标准和用量标准两项因素决定。一、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由材料的数量标准和价格标准决定。某产品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该产品所耗用的各种材料的标准成本=(某材料的价格标准该材料的用量标准),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二、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由直接人工的数量标准和价格标准决定。以计时工资制为例,在确定

8、了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和用量标准后,可以按照下述公式确定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某产品的直接人工标准成本=该产品所耗用的各种人工的标准成本=(某类人工的价格标准该类人工的用量标准),三、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标准总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标准总工时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确定: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四、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的制定 确定了产品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后,可以确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由于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

9、理不同,因此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下的产品的标准成本也有所不同。,(1)变动成本法下 产品标准成本=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2)完全成本法下 产品标准成本=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一、成本差异的性质和分类 在标准成本法下,成本差异是指在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相关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分类如下:1、用量差异与价格差异(1)用量差异,是指由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等要素实际消耗量与标准消耗量不一致而产生的成本差异。(2)价格差异,是指是指由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

10、费用等要素实际价格水平与标准价格不一致而产生的成本差异。,第三节 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2、纯差异与混合差异(1)纯差异(2)混合差异对混合差异的处理有三种方法:1)将混合差异分离出来,单独列示,不由具体的责任成本部门负责;2)将混合差异按项平均或按比重在各种纯差异之间进行分配;3)为简化计算,不单独计算混合差异,而是将其直接归于某项差异。标准成本法下,对混合差异的处理采用了第三种做法,将其计入了价格差异。,3、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 成本差异按数量特征分为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1)有利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而形成的节约差;(2)不利差异,是指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而形成的超支差。,由于直接

11、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都有价格标准和数量标准,其成本差异的计算可以通用模式,具体可以表示为:,二、成本差异计算的通用模式,三、直接材料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直接材料数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三、直接材料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直接材料数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四、直接人工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按照上述成本差异计算的通用模式,直接人工的价格差异与数量差异分别为:直接人工价格差异(工资率差异)=

12、(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直接人工数量差异(人工效率差异)=(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时),五、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按照上述成本差异计算的通用模式,变动制造费用的价格差异与数量差异分别为:变动制造费用价格差异(开支差异)=(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实际工时(实际变动制造费用率-标准变动制造费用率)变动制造费用数量差异(效率差异)=(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标准变动制造费用率(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六、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对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

13、算有两种方法,即两差异法和三差异法。1、两差异法(1)预算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支付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2)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产能标准总工时-实际产量应耗标准工时)其中: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计产能标准总工时,2、三差异法 三差异法下,将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划分为开支差异、效率差异和生产能力利用差异。(1)开支差异开支差异,也称为耗费差异,计算公式如下: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支付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2)效率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实际耗用总工时-实际产量应耗标

14、准工时)(3)生产能力利用差异=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产能总工时-实际耗用工时),1、在标准成本制度下,“原材料”、“生产成本”、“半成品”、“产成品”、“销售成本”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都以标准成本登记。2、根据各种差异的名称,分别建立专门的成本差异账户,以登记实际发生的成本差异,其中每个账户的借方登记发生的超支差异,贷方登记发生的节约差异。,第四节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3、每个月末,根据各种差异账户的余额编制“成本差异汇总表”。如果成本差异不大,可将各种成本差异相互轧抵后的净额列入当月损益表,作为“销售成本”或“销售毛利”的调整项目,以便将损益表上相应项目的标准数转换成实际数。如果成本差异较大,或库存产品较多时,可将差异净额在“生产成本”和“产成品”间进行分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