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太古仓.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75256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分析太古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案例分析太古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案例分析太古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案例分析太古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案例分析太古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太古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分析太古仓.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客厅”太古仓,一、背景介绍,1.太古仓的诞生 广州太古仓修建于1927年,是见证广州近代外贸的重要遗址,它原为英商太古洋行所建,是英国太古轮船公司码头仓库,故称“太古仓”。它是民国时期外资进入广州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和近代十三行对外贸易文化的延续。,2.太古仓的发展,太古仓建成后,由太古洋行代理的黑烟囱轮船公司经营远东、中南亚以及来往于广州至香港、上海、海防(越南)等航线,船只达30艘,其中26艘三千吨左右的货船游轮只在广州太古仓码头靠泊装卸货物。,1955年至1960年间,太古仓码头每年操作量均达100万吨以上,是当时广州内港区各码头作业点中生产最繁忙、船舶到港密度

2、最大、吞吐量最高的一个码头。1965年后,经国务院批准,广州港成为对外开放港口,太古仓码头成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3.太古仓的瓶颈及转型,近年来,广州港集团先后建设了新沙、南沙港区,逐渐实现了从河口港向海港的跨越,可接纳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班轮,广州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广州港的货物运输逐渐东移,太古仓的货物吞吐量也日渐衰落。工业大道一片由原先的工厂区日渐转化为居住区,码头功能面临新的调整发展机遇。2003年12月5日,时任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到太古仓调研,在肯定其历史文化地位的同时,提出了太古仓在今后保护、转型、开发、利用的总体设想,由此拉开太古仓开发转型的序幕。,二、基地分

3、析,太古仓码头位于海珠区珠江后航道,邻近洲头咀和白鹅潭区域,是“广佛都市圈”的核心地带,交通四通八达,工业大道、革新路、昌岗路紧密连通,环岛路、金沙路延长线无间贯穿,人民桥、鹤洞桥、内环路、洲头咀过江隧道无缝接驳。地铁一、二、六、八号线和广佛线环绕交汇,优越地位无可替代,整个码头区域包括3座丁字型栈桥式混凝土码头,7座英式建筑风格的砖木结构仓库(8个编号)及后方场地建筑物组成。其中路域占地面积54888平方米,连同水域面积共71236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约52500平方米,码头岸线312米。),三、整体定位,根据广州市白鹅潭地区新城市规划和“三旧”改造工作的总体要求,广州港集团将太古仓移交给

4、集团属下商贸发展公司进行转型开发。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在保留原有码头区完整性、真实性和历史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运营方式,太古仓将打造成为一个集文化创意、展贸、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广州“城市客厅”。,1.再现老广州港口文化,太古仓码头,是广州近、现代对外贸易和港口运输的重要历史遗迹,经历了近百年历史沧桑,是民国时期外资进入广州港口运输及仓储行业的历史见证,又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和近代十三行对外贸易历史文化的延续。历经民国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默默见证了社会历史的变迁,为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历史贡献。在改造过程中严谨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进行改造,向游客展示

5、老广州的港口文化。,2.打造城市客厅,太古仓码头转型改造工程于2008年4月正式开工。以“修旧如旧”的方式进行外观修缮、结构加固和内部功能置换,并根据现代生活需求,引进红酒汇、展示库、服装设计工作室、电影库(电影院)、游艇俱乐部、中式酒楼和精品酒店等业态,为游客提供吃、住、游全方位的服务,打造白鹅潭畔的“城市客厅”,3.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空间,在前期的基础上,又在码头周围增建一些广场、休闲娱乐中心,在展现广州老风光的同时,还为市民提供秀贤空间。,4.延伸高端地产,拉动经济发展,通过打响太古仓的名气,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消费,带动周边商圈发展,由此吸引来大量高端地产,进而拉动经济发展。,四、发展策略,度假酒店文化创意广场博览园,商务会所高档商品店铺高端地产,国际葡萄酒采购中心展览展示中心 服装创意设计园 怀旧电影院,打造“核心吸引中心”,增添休闲配套设施,延伸高端地产等,激活商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