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烷的临床应用-夏中元.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75797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氟烷的临床应用-夏中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氟烷的临床应用-夏中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氟烷的临床应用-夏中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氟烷的临床应用-夏中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氟烷的临床应用-夏中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氟烷的临床应用-夏中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氟烷的临床应用-夏中元.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七氟烷(Sevoflurane)的临床应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 夏中元,吸入麻醉面临的挑战,丙泊酚药理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新发现),诱导迅速半衰期短:适合维持麻醉苏醒快及完全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丙泊酚时代”国外:1990年(英国和法国为代表)国内:九十年代中期,异丙酚临床应用问题(再思考),循环和呼吸剂量依赖性抑制无镇痛作用或镇痛作用弱 术中知晓 灌注综合征,复合麻醉重新认识吸入麻醉,吸入麻醉面临的挑战,对吸入麻醉的再认识,吸入麻醉的优点(对比认识),作用全面:易满足全麻“四要素”易于调控:麻醉容易加深或减浅,便于苏醒 脏器保护:麻醉药的治疗作用,对吸入麻醉药的再认识(“纠正错误”),“不

2、适合”全身麻醉诱导“无蓄积”:对其分布的再认识吸入方式与苏醒的特点的再认识“0.1MAC效应”的发现:减少苏醒期的躁动,吸入麻醉“新浪潮”,美国90%的全麻手术使用七氟烷(维持)欧洲70%-85%的麻醉医生常规使用七氟烷或地氟烷 日本麻醉医生近95%的全身麻醉使用吸入麻醉,七氟烷是吸入麻醉的里程碑 吸入麻醉药的第一选择(SEVOFLURANE IS THE BEST VOLATILE ANESTHETIC EVER DEVELOPED),七氟烷的药理特点,C.Philip Larson,血/气分配系数低 对呼吸系统影响小:无味(水果芳香气味);呼吸道刺激最小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心肌抑制小 不刺

3、激儿茶酚胺的释放 特有的心肌保护作用,保护心肌细胞缺血后再灌注损伤恶心和呕吐发生率低(相对于其它吸入麻醉药)安全且对脏器具有保护作用:优越于其它吸入麻醉药,1960s:Travenol 实验室合成 化学结构:,七氟烷的发展史,CF3,CF3,HC,O,CF,H,H,三个国家的研究表明:七氟烷的代谢产物-化合物A-乙烯醚(PIFE)具有肾毒性,对小鼠肾功能造成损害),七氟烷应用安全吗?(延缓了七氟烷的临床应用),九十年代起陆续在西方国家使用 1994年美国FDA批准 广泛使用国内自2000年开始应用于临床,但Frank等人研究:化合物A的产生条件是CO2吸收罐的温度50C 使用钙石灰时化合物A产

4、生非常少 和新鲜气流 速度均2 L/min化合物A产生非常少 该化合物降解快,发现对人、狗和猪等肾功能无损害七氟烷是肝损伤最小的吸入麻醉剂且对心脏、脑具有保护作用ASA一系列研究表明:微量吸入包括七氟烷等对麻醉医师是安全的!,七氟烷的临床特点,对七氟烷特点的认识,诱导-舒适 控制-精确 苏醒-快捷循环-影响小(心脏手术首选)脏器-保护(心脑手术麻醉首选),诱导-舒适,水果味对咽喉、气道无刺激 不引起咳嗽反射或喉痉挛不增加呼吸道分泌;扩张支气管快速-血/气分配系数低(血气溶解度低)适合于:难以静注的小儿患者 门诊病人 采用面罩诱导,七氟烷的临床特点,适于面罩诱导:患者的接受度高:无异味;免除注射

5、疼痛 自主呼吸的维持:适于特殊气道;可避免了神经肌肉阻断药,七氟烷诱导可明显减少病人咳嗽,七氟烷 异氟烷,在麻醉诱导时咳嗽病人的百分比,舒适(1),七氟烷能和异丙酚一样快速诱导,舒适(2),控制-精确,血/气分配系数低,0.630.69 肺泡浓度(FA)和吸入浓度(FI)之间的差值越大,麻醉控制越精确,七氟烷的临床特点,快速起效,快速排出更精确控制麻醉深度控制麻醉诱导和苏醒,SEVOFLURAN,Eger,E.,Eisenkraft J,et al.吸入麻醉剂药理学 第二版,2003,苏醒-快捷(1),对246例外科门诊手术病人的研究提示:七氟烷麻醉后复苏指标优于异氟烷,达到恢复指标的分钟数,

6、苏醒-快捷(2),肥胖病人长时间麻醉后,七氟烷复苏时间明显小于异氟烷,麻醉后的分钟数,肥胖病人可以出PACU百分比,七氟烷,异氟烷,苏醒-快捷(3),在50例泌尿外科及眼科手术病人中,七氟烷麻醉后复苏时间明显小于异丙酚,七氟烷,异丙酚,达到对指令有反应的分钟数,Motsch et al.Anaesthesist,1996;45:S57-62,循环-影响小,七氟烷的临床特点,与异氟烷相比,七氟烷在心率控制方面更有优势,Frink et al.Anesth Analg,1992;74:241-5,清醒 术2min 手术15min 手术60min 术毕前5min,器官保护-心脏,七氟烷不释放儿茶酚胺

7、不引起心律失常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 缺血预适应:激活KATP通道抑制缺血期线粒体功能减少自由基产生,七氟烷的临床特点,器官保护-心脏(1),在冠脉搭桥病人中应用七氟烷麻醉较异丙酚出现更少的心肌损害,肌钙蛋白水平(ng/ml),冠脉搭桥术后天数,器官保护-心脏(2),应用七氟烷麻醉的冠脉搭桥病人在PACU的时间较异丙酚更短,在PACU的小时数,器官保护-肝脏,七氟烷的临床特点,七氟烷是肝损伤最小的吸入麻醉剂,器官保护-脑,抑制缺氧缺血性去极化(Hypoxic/Ischemic Depolarization)减少缺血期间ATP的消耗,维持神经元所需的能量七氟烷预处理的剂量依赖性激活KATP

8、抑制缺血期神经元的钙离子和兴奋性氨基酸浓度升高 增加神经元的存活率和促进神经元功能恢复,七氟烷的临床特点,器官保护-脑(1),七氟烷能减少缺氧期间神经元ATP的消耗,J Wang,JE.Neuroscience,145:1097,2007,Effect of sevoflurane on ATP during hypoxia,器官保护-脑(2),七氟烷预处理的剂量依赖性(ATP敏感性钾通道),Franz K.Brain Res,1021:76,2004,Sevoflurane-induced preconditioning is dose-dependent in vitro.,器官保护-脑(

9、3),七氟烷降低缺血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J Wang,JE.Cottrell,IS.Kass.Neuroscience 145:1097,2007,Effect of isoflurane and sevoflurane on intracellular Ca+concentrations,器官保护-脑(4),七氟烷预处理改善缺血1星期后CA1神经元的存活率,J Wang,JE.Cottrell,IS.Kass.Neuroscience 145:1097,2007,七氟烷的临床应用,应用范围,全身麻醉:麻醉诱导、麻醉维持 镇痛 其他:哮喘及持续状态,诱导:小儿麻醉诱导(已取代氯胺酮)气道困难的

10、“试验性”吸入,术前给药,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呼吸管理气管插管控制呼吸辅助呼吸,循环管理麻醉深度容量血管活性药,苏醒,麻醉恢复,静脉诱导,全凭静脉麻醉(TIVA),拔管,术后疼痛管理,吸入诱导,吸入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全身麻醉过程,七氟烷的临床应用,与丙泊酚(静脉麻醉药“金标准”)比较,诱导:呼吸抑制程度相对较轻 重新建立自主呼吸的时间更短 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呼吸道刺激小,肺顺从性好,七氟烷的临床应用,与丙泊酚(静脉麻醉药“金标准”)比较,维持:血/气分配系数低,快速准确调控麻醉深度 血流动力学稳定,维持心率、血压、心脏指数的平稳 直接监测麻醉气体浓度,七氟烷的临床应用,麻醉作用完全:足够的麻

11、醉深度:术中知晓发生率远低于丙泊酚 镇痛协同作用 肌松协同作用,与丙泊酚(静脉麻醉药“金标准”)比较,苏醒:快速苏醒,认知清晰,七氟烷的临床应用,七氟烷麻醉的临床实施,诱导的实施-面罩诱导,常用方法:潮气量法(相对较慢,简单操作方便,较少并发症)逐步递增法(起效缓慢,易出现兴奋期)深吸气法(相对较快,要求病人配合)“一口气”法(起效快,预充呼吸环路,病人配合),面罩诱导常用方法的比较,七氟烷麻醉的临床实施,一口气法深吸气法潮气量法逐步递增法,1 min,2 min,呼气末喜保福宁浓度,潮气量吸入诱导法,面罩诱导常用方法的比较,面罩吸氧去氮;新鲜气流量流量6L/min;病人自主呼吸;七氟烷蒸发罐

12、开至3.5%或以上;病人自主呼吸,必要时辅助呼吸;直至病人意识消失(1 2min),进入麻醉状态,“一口气”诱导法,面罩诱导常用方法的比较,环路预充(排空手控呼吸囊;打开逸气阀 将挥发罐设定到浓度为8%;新鲜气流量8L/min,并持续60秒后再给患者面罩吸入 从呼气末容量到最大吸气容量的一次单一呼吸,之后-简单深呼吸-1min内意识消失,目前最常用,维持及注意事项,常用 12MAC 可预测相关剂量对心率、血压、全身血管阻力和心脏指数的影响 快速增加浓度没有交感刺激 剂量相关的心脏抑制 七氟烷加强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七氟烷安氟烷异氟烷氟烷,七氟烷麻醉的临床实施,苏醒,常停止使用和排出七氟烷1015min苏醒 可出现躁动和恶心呕吐,七氟烷麻醉的临床实施,麻醉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与丙泊酚比较),七氟烷麻醉的临床实施,七氟烷麻醉尚待探讨的问题,临床中发现的新问题,中枢神经系统:癫痫样脑电活动(诱导期)脑血管扩张(咪唑安定或异丙酚复合麻醉时可避免!)谵妄(吸入麻醉药共同问题之一)需要钙石灰(减少乙烯醚的产生)恶心呕吐(吸入麻醉药共同问题之一)相对的经济负担(相对于异氟烷),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