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青团手工教案优质7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483823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青团手工教案优质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班青团手工教案优质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班青团手工教案优质7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班青团手工教案优质7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班青团手工教案优质7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青团手工教案优质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青团手工教案优质7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班青团手工教案优质7篇小班青团手工教案篇1设计思路在现代家庭中,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繁忙、威严,孩子与爸爸接触交流的机会甚少。为此,幼儿园开展了“快乐父亲节”活动,提供孩子和爸爸沟通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活动目的通过亲子游戏给父子提供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活动准备歌曲录音带、彩色纸、彩笔、鼓、花、羊角球等器械、自制奖牌。活动过程幼儿配乐朗诵: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您是

2、那么的伟大、威武,是他们心中最崇拜和尊敬的人,是他们永远学习的榜样!1、表演感恩的心2、演唱歌曲我的好爸爸3、亲亲爸爸说说悄悄话4、室内亲子制作心连心爱心卡5、击鼓传花家长和幼儿听鼓声同时传花,鼓声停花在谁的手中幼儿说一句祝福的话或表演节目,家长简单介绍自己的工作或家庭中的趣事。亲子游戏:1、小脚踩大脚游戏规则:宝宝的小脚踩在爸爸的脚上一起向前走,宝宝的脚不能落地,分组进行比赛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2、骑大马游戏规则:宝宝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分组进行比赛。3、蒙眼找宝宝:用毛巾把家长的眼睛蒙住,幼儿站在家长的对面不能发出声音,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征找到自己的宝宝。家长游戏(同级部的爸爸们进行比赛):

3、?跳绳比赛针线活拔河比赛娱蚣竞走结束部分:音乐响起,幼儿亲自为爸爸颁奖。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留点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小班青团手工教案篇2一、活动名称:手工小扇子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折叠的方法制作小扇子。2、体验手工活动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扇子若干幼儿纸工书、教师示范作品活动过程:一、欣赏扇子,激发制作兴趣。1、老师:小朋友们请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扇子上有什么?漂亮吗?2、出示白纸扇面。这里的扇子都穿上了五颜六色的花衣裳,老师这里也有一把扇子,可是他们没有穿上漂亮的衣服,它是用一张白纸做成的,你们想看吗?3、夏天就快要来了,天气的变得越来越

4、热。人们就会开始用扇子扇风了。这样就会很凉快的!教师:那你们知道怎么做扇子吗?教师:做扇子的方法有很多,老师知道其中的一种。你们看(出示范例),这就是老师做的扇子。小小的,很可爱吧?教师:这么可爱的小扇子,你们想学一学怎么做吗?二、出示折纸步骤图,进行讲解。教师:(引导幼儿看步骤图的图一)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纸呢?教师:是正方形的,这中间有一条虚线,虚线上有一个箭头,是什么意思呢?教师小结:对了,意思就是沿着这条线向上折,就是对边折。教师:(引导幼儿看步骤图的图二)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请幼儿自由的说)教师小结:哦,意思就是沿着这条线向上折,小朋友们真聪明,这一步还是对边折。教师:(

5、引导幼儿看步骤图的图三),那这幅图有表示什么呢?(请幼儿自由的说)教师小结:对了,这幅图的意思就是把这两边对折起来,这样我们的小扇子就做好了三、幼儿自主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一一制作完扇子后,幼儿间相互扇一扇,说说有什么感觉?四、教师讲评。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你喜欢哪把扇子?为什么?你做的扇子在炎热的夏天想送给谁?五、收折纸工具,结束活动。小班青团手工教案篇3活动名称:美丽的小金鱼活动目标: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学习粘贴树叶画的技能。活动准备:各种树叶的形状若干,范画,剪刀、胶水活动过程:1 .组织幼儿谈话,激发兴趣。2 .教师讲解金鱼的粘

6、贴方法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4.展品幼儿的作品。教师小结。活动名称:小金鱼找尾巴活动目的:能将树叶贴在小金鱼的尾部,体验小金鱼的着急和快乐情绪。活动准备:挂图、故事活动流程:出示挂图一寻找金鱼的尾巴一教师示范活动过程:导入部分1、出示挂图2、根据挂图教师创编故事(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有几条小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做游戏,忽然有的小金鱼尾巴不见了,小金鱼很着急,小金鱼说,小朋友们,我没有尾巴就不会游泳了,怎么办呢?小朋友们,我们帮小金鱼想想办法好吗?寻找金鱼的尾巴1、下位寻找树叶,教师引导幼儿在树叶中识别,找出最像鱼尾巴的树叶。2、找到后请幼儿回到位子上去小结:这下好了,小金鱼的尾巴找到了,让

7、我们把尾巴送给小金鱼好吗?教师示范粘贴方法1、把树叶的一面涂上浆糊,贴在小金鱼的尾部,用手轻轻按一下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活动的延伸:让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活动反思:小班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对周围世界充满了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班级的自然角里养了金鱼,幼儿已有了一些对金鱼的了解,但了解的较肤浅,不全面,较分散。活动中将采用比较丰富多样的方式来帮助幼儿学习内容。将根据幼儿自己的独特的认知特点,采用让幼儿看看、给金鱼喂食,观察金鱼吃食,模仿小金鱼在教师里游来游去等活动认识金鱼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小班青团手工教案篇4一、活

8、动目标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3、幼儿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本次活动的重点: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本次活动的难点: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二、活动准备1、有湿度的碎泥2、粽叶若干、橡皮筋3、范例、课件三、活动过程1、教师情境导入,引入今天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包粽子的兴趣。(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2)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2、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9、(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2)教师拿出示范作品,小朋友请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5)平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3、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兴趣。(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2)教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用手在圆锥

10、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细长。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四、活动总结活动前,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资料,互相交流、分享有关端午节的经验。结束后,教师与幼儿共同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展示。小班青团手工教案篇5活动目标1、提供薯条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感知薯条的基本特征,能大胆地画出薯条的

11、长条状,并选取幼儿自己喜欢的纸片进行画面装饰。2、大胆,自由表现薯条,薯条的形状长短、粗细、分开、粘合均可;背景的装饰也同样提倡让幼儿自由装饰。活动准备1、教师制作PPt2、彩色纸、白色纸人手一份、固体胶若干、彩色蜡笔、抹布、粗细勾线笔若干3、轻音乐cd、实物薯条若干活动过程一、引题1、教师问看看今天张老师给你们带了什么有趣的东西2、出示香喷喷的薯条(PPt图一)这是什么呀?它能用干什么呢?(吃的)3、教师启发引导老师今天给宝宝们带了各种各样的薯条,我们一起看看吧。二、了解薯条,观察花形状的不同,并进行想象观察1、播放PPt咦?宝宝们,老师刚刚给你们看了哪些形状的薯条呀?(长形、圆形、不规则图

12、形等)2、实物薯条,认识薯条教师薯条是什么样子的呢?长长的叫什么?它是什么样的?薯条的袋子是什么?它看起都有哪些形状呢?3、继续观察各种形态的薯条(PPt3、4图)教师这些袋子里的薯条看起像什么?(虫子、棒棒糖、蚯蚓、气球等4、教师点拨总结教师原薯条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想怎么变就怎么变,真有趣。三、教师示范作画“幼儿园的花园”1、出示操作材料彩色纸、勾线笔、蜡笔、固体胶,引导幼儿讨论作画方法教师你们想试试做画“香喷喷的薯条”吗?老师这里准备了彩色纸、勾线笔、蜡笔、固体胶,我们和它们一起玩画“香喷喷的薯条”的游戏好不好?先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2、现场演示用彩色纸做画任意不同形状的薯条教师出示

13、一张白色纸,先用彩色纸做薯条袋子,再用勾线笔画薯条(教师动作显得夸张,好玩,让孩子体验“玩”色中形成各种形态的薯条)四、幼儿涂鸦作画薯条1、教师现在请你们也做画薯条教师现在请你们也做画薯条。薯条想画什么形状就画什么形状,你们试一试,看看谁画的薯条形状最有趣。2、播放轻音乐,鼓励幼儿在画“香喷喷的薯条”大胆作画。教师我们卷上袖子开始画薯条喽!五、互动评价1、随机发现幼儿有创意的作品,进行点评。教师呀,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薯条,这个薯条的形状像什么呢?2、自由评论教师你喜欢哪个薯条?为什么呀?3、教师总结教师今天你们画的薯条都画的很好,张老师好像闻到了薯条的香味,真香呀?薯条的形状想怎么变就怎么变

14、,你们以后再画出更有趣的薯条好吗?小班青团手工教案篇6活动目标:1、认识物体遇热膨胀的现象。2、比较物体膨胀变化前后的差别。3、尝试大胆用肢体进行表演。活动准备:玉米粒、微波炉、小圆盘若干。活动过程:一、引题(1分钟)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你认识吗?(藏于背后,出示玉米粒)二、观察尚未爆过的玉米粒,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咬一咬,并说一说:(5分钟)1、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和玉米粒交个朋友,你们可以看一看、摸一摸、咬一咬,认识一下玉米朋友。(发盘子,引导咬,观察后放到凳子下。)2、提问:你们看到玉米粒是什么颜色、形状的,像什么?(黄色的,是多边形的,像门牙。)一刚才你们摸过了、咬过了

15、感觉怎么样?(硬硬的、滑滑的。)三、进行爆米花活动。(10分钟)师:认识了玉米粒”朋友,现在玉米粒朋友要来玩个变身游戏。1、操作:(出示袋子)将玉米粒装进袋子里,封口,放进微波炉,关紧门,将微波炉开到最高温加热2-4分钟。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孩子们听,有什么样的声音出现?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3、取出,比较两种食物。让幼儿观察爆过的玉米粒变成什么样,和小玉米粒比较差异(结合动作表演)。大。考吧。幼。师网出处闻闻有什么味?尝尝吃起来是怎么样的?(1)、师:叮,好了,你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引导讲述爆米花的声音)刚才的小袋子变成了怎样的?(鼓鼓的、胖胖的)为什么袋子变了,里面的玉米粒变成了什么样?

16、(引导幼儿想象)(2)、比较:我们来看看吧:是怎样的?(白白的、胖胖的)原来的玉米粒是什么颜色?加热过以后呢?(黄色变成了白色)原来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加热过后呢?(小小的、像门牙,变成大大的、一朵白色的花)谁来表演一下小小小的、像门牙的玉米粒和大大的爆米花。刚才我们咬过玉米粒是硬的,加热过后玉米粒咬起来会怎样?准备好的孩子来尝一尝、说一说。(香香、脆脆的)4、真神奇,为什么小玉米粒会变成这样?(因为玉米粒被高温加热了,它就会哗哗破破的爆炸。爆炸后的玉米粒有一个新的名字叫爆米花。像玉米粒加热后变成爆米花的现象叫膨胀现象。)5、教育幼儿不要多吃膨化食品师:爆米花很好吃,可以多吃吗?四、用肢体语

17、言来表现小玉米粒一爆米花的过程。(10分钟)师:好啦,刚才孩子们看了玉米粒变身的游戏,现在我们也一起来玩玉米粒变身的游戏。在玩时,我要考考你们:玉米粒爆炸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是怎样发出的哗哗破破的声音?(一个接一个,哗哗破破爆起来)当听到”加温、定时开始“,你们可以怎么表演?(哗哗破破转着站起来)叮,停了,(爆米花保持姿势不动)。(教师示范让幼儿了解游戏规则)。先请准备好的孩子来示范。1、个别表演。2、全体表演。(请幼儿当玉米粒于位置旁边)引导蹲、跪等姿势表演玉米粒,师发出指令:加温、计时、开始。幼儿就边发出哗哗破破的爆裂声,边一个接一个转着站起来。叮,幼儿造型不动。3、重复游戏。五、引导幼

18、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像玉米粒一样加热后会发生变化的呢?(薯片、馒头、面包)(2分钟)六、总结评价,请幼儿品尝爆米花。七、延伸活动孩子们,你们玩得开心吗?下次我们再一起看看薯片加热的变化吧。小班青团手工教案篇7教学目标:(1)认识物品,并能发现特征。(2)两个相同的物体比大小。(3)能按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教学准备:(1)小熊、纸箱子、橡皮泥、汽车、篮球、雨(样子一样,大小不一)各两个。(2)纸盒子(魔盒)一个。(3)小班幼儿用书10月分册第19页。教学重点:按照物体的大小分类。教学难点:能准确说出物品的名称,并发现特征。教学过程:一、导入(1)当魔术师。教师:今天,李

19、老师想当一位魔术师,带着咱们贝贝班的小朋友去看看魔幻的世界,小朋友想不想去呀?”幼儿:”想!”创设情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2)变魔术。教师:那好,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呀?”幼儿:盒子教师:它呀可不是一个普通的盒子,它能变出好多好东西呐!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它都能变出什么东西来呢?幼儿:想!”教师:”好,现在请小朋友来跟老师一起变变看吧!”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好奇心。二、认一认,并发现特征。教师:魔盒、魔盒。”师生:变、变、变。(一一出示物品)教师:看,咱们变出了什么呀?”幼儿:小熊、纸箱子、橡皮泥”教师:那么小朋友来看看它有几个(只)呀?”幼儿:两个。教师:”噢!两个,那它们两个长得一样吗?”

20、(同一物品作比较)幼儿:“一样。(伴随说出一些明显特征,比如:颜色等)教师:那小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幼儿:一个大,一个小。教师:啊!咱们贝贝班的小朋友真棒。那小朋友还能告诉老师它们两个到底是哪个大哪个小吗?幼儿:能教师:好,现在李老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给老师指一指,好不好?”(幼儿举手,请一位幼儿上前)教师:”好,谢谢小朋友,请回坐。”教师:刚刚告诉老师了,是它(大)它(小)。”(教师先举起大的一个物品,随后举起小的一个物品)教师引导幼儿,让幼儿自主发现特征。三、物品按大小分类教师:刚刚小朋友都认识了这些物品,也知道了它们哪个大哪个小是不是?幼儿:是教师:”可是老师把它们都放在了

21、这个桌子上面,小朋友看看这样放着整齐不整齐呀?”幼儿:”不整齐。”教师:那么小朋友想一想咱们把它们怎么放就变整齐了呀?”开动幼儿的脑筋,让幼儿思考。幼儿:“分开放。”教师:唉!对了,小朋友真聪明。教师:现在小朋友看看老师拿的这是什么呀?”幼儿:“纸箱子。”(出示一大一小纸箱子)教师:它们一个(大)一个(小)”教师:”咦!我看见它里面有一个东西,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呀?幼儿自由猜想,再次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噢!原来是一个字宝宝呀!”教师:小朋友看看这个字宝宝在大的纸箱子里放着还是在小的纸箱子里放着?”幼儿:”在大纸箱子里。”教师:”所以这个字宝宝和这个纸箱子一样。”教师:“来,跟老师念:大、大

22、、大。”幼儿:大、大、大教师:这个字念什么?”幼儿:大教师:”老师在这个小的纸箱子里也看见了一个字宝宝,小朋友猜猜在这个纸箱子里找到的字宝宝念什么呀?”教师:”小、小、小幼儿:小、小、小。教师:小朋友记住了没有?”幼儿:记住了。教师:”那好,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分类。大的物品放进大的纸箱子,小的物品放进小的纸箱子,好不好?”幼儿:好请幼儿上前自主操作,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四、小结教师:看看,现在这个桌子上面变整齐了没有?”幼儿:整齐了。”教师:为什么它变整齐了呀?”师生:因为小朋友把它们都分了类,所以它变整齐了。教师:”谢谢小朋友。”幼儿:不用谢。教师:”今天,咱们上的这一课的题目叫做大小分类,因为小朋友把大的物品和小的物品分开了并放进了大小不一样的箱子,所以它的名字叫做大小分类。来,跟老师一起说一大小分类。幼儿:大小分类”教学延伸:教师:好,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给书上的这些物品也分分类,好不好?”幼儿:好给每名幼儿各发一本幼儿用书并打到第1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