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说课稿蚕长大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484159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说课稿蚕长大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说课稿蚕长大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说课稿蚕长大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说课稿蚕长大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说课稿蚕长大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说课稿蚕长大了.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说课稿蚕长大了一、教材分析:蚕长大了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的第3课。本课是第一节课的延续。从第一课开始学生就开展了蚕的饲养活动,通过一段时间对蚕的饲养,蚕幼虫的身体结构与蚕卵也有了很大的不同。本节课要对三龄或四龄的蚕进行观察,研究蚕幼虫的身体结构及行为特征,引领学生关注蚕未来的生长变化,指导学生为五龄蚕的吐丝结茧做好准备。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课后已经开始了蚕的饲养活动,有的学生可能在以前就已经有了蚕的饲养经验,对于蚕的形态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没有系统地观察过蚕的身体结构,对各部位的名称以及对应的功能还不熟悉,对观察到的现象不能进行科学的解释。所以,长

2、期的饲养观察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坚持记录。三、学习目标的确定:通过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二选段的学段目标的分析,科学目标要求能区分动物的主要特征,认知动物的结构与行为具有维持自身生存的功能;科学思维方面要求在教师引导下,比较某些本质特征,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分类,基于事物之间的功能相似性进行类比,建立事物与观点之间的练习;在探究实践方面要求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用较准确的科学词汇等记录和整理信息,并能得出结论。态度责任方面要求能如实记录和报告观察的信息,具有基于事实表达观点的意识,并能有根据的质疑他人观点,运用不同思路和方

3、法完成探究和实践。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知识目标:知道蚕的幼虫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眠和蜕皮现象;知道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知道蚕的身体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知道蚕的幼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有口、眼、足、气门等结构,与取食、运动、呼吸等功能相适应。探究目标:能用文字和图画描述幼蚕的形态特征;会借助放大镜等工具观察幼蚕的生长变化;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推测幼蚕身体变化及生命活动现象。态度目标:对养蚕活动及研究蚕的生长变化保持浓厚的兴趣;能够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能够理解坚持做好观察记录的重要性。四、说教法、学法:教法:在教学中,通过语言描述、实物

4、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因此,通过丰富的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学法: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先通过经验分享,再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五、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整体分为五大环节。首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养蚕经验提问“长大的蚕又是怎样的”,激发学生探索长大的蚕的兴趣,同时揭示本课主题。接下来设计两个观察实验。第一个是探索蚕的生命特征的观察实验,通过观察蚕的幼虫的变化与蚕房的变化,了解蚕的生活习性与生长变化

5、,帮助学生构建对蚕的幼虫的生活习性的认知。第二个是探索蚕的形态特征的观察实验,通过小视频展示与小组观察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以最快的时间掌握蚕的形态特征,并对这些特征的作用有初步的了解,再通过观察和画蚕宝宝吃食,帮助学生了解蚕的幼虫并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提升研究动物外部形态特征的能力。接着通过研讨三个问题: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蚕用身体的哪些部分感知周围的环境?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进一步掌握蚕的生活习性及需要注意的地方,方便学生了解蚕、照顾养蚕,培养学生思考、探究的能力,学会质疑、交流、分享的科学探究能力。最后,通过一个科学拓展学会为蚕吐丝结茧搭小架子与制作小方格,

6、为下节课学习蚕变了新模样打下基础。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应该是学得较为轻松愉快。六、教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实行学生自我发现为主,教师引导探究为辅的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发现来认识蚕的生长变化,通过微视频进行知识延伸,规范了科学用词,也增加了趣味。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玩笑与假设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学生也基本和我打成一片,这样既在快乐中学习了知识,也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本节课也基本在这种基调中完成了教学任务。在知识讲解中,看似知识跨度大,如在汇报时才让学生量蚕的大小,在练习题的时候才让学生用棉签刺激蚕,了解蚕的应激反应,这些都是刻意设计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小学生不加以控制,会一致把精力投放到那一个比较好奇的事物上。同样,在教学中因为突发状况过多,我备课不扎实,没能解决学生提出的哪些比较刁钻的问题,应该是我的失职。在第一个活动中浪费了很多时间,导致第二个活动开展稍微有点仓促,时间压缩严重,这也是拖堂的另一个原因。总之,上一节课就有一节课的体会,会有一节课带来的教训,我会将这种教训铭记于心,激励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