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484404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小学思政课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时,应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应用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提升小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思政课教师应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凸显小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有效提升小学生对该门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自身的认知体系。此外,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引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等,通过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直观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切实提高小学思政课教学质量。一、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思政课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时,应用心研究

2、现有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熟记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寻找契合点,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相关教材内容进行科学有效利用,加强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层面的提升。例如,在教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时,教师可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的爱国教育进行紧密联系。课前,教师可布置前置性作业,让学生搜集自己的旅游照片、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文艺作品,以及有关祖国疆域的数据。课上,教师可让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分享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感受;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得出结论;接着再给学生补充我

3、国的历史、所拥有的国土面积、人口、民族等基本知识,使学生对于国家这一概念更为清晰明To在带领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知识后,教师还可在课堂上播放我和我的祖国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通过该教学实例,可看出教师需重视对教材本身内容的挖掘,合理应用教材本身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二、引导参与实践活动,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种种原因,小学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应用传统教学方法,此类教学方法已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教学方式缺乏多样性其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局限性。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小学思政课教师可借助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来加深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悟。例

4、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教学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前往当地的禁毒馆进行现场课堂教学。通过禁毒馆中一张张真实的案例图片,小学生可深刻感知到毒品所带来的危害性。教师可在此过程中将该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的法治相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优秀品德,使学生了解到吸食毒品、贩卖毒品等均属于违法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通过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学生的情感被极大调动起来,学生将感同身受地了解到吸毒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其法治意识将在此过程中得到萌发。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本节课还可给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教学。例如,在课前可把教室布置成宣传展览室,用展板的形式介绍禁烟、

5、戒酒、禁毒常识,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参观展览”和“做宣传员”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初步树立吸烟、饮酒、吸毒有害身体健康的意识,懂得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学生喜欢和乐于接受的参观、游戏、讨论、观察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三、创设应用情境教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境教学法作为教师常采用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可通过该种教学方式的有效应用,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的教学环境,便于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自身独有的心得体会。例如

6、,在教学五年级上册选举产生班委会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现场进行班委会选举的模拟,首先给学生讲清楚班委会选举的具体流程,让学生对班干部的选举产生有较为明确的认知。随后,组织全班同学进行班委会选举的模拟体验,教师随机挑选几位同学来竞选班干部,在班干部演讲陈述完毕之后,教师即可组织其余同学进行投票。在正式投票前,教师需向学生说明每位同学仅拥有一次投票的权利,大家需遵从自己的个人意志来挑选心仪的班干部。在投票结束后,教师现场随机挑选几位同学进行统计及唱票,并将最终结果告知大家。通过情境教学法,学生将更能深刻理解民主选举的含义,对于民主选举的基本流程也将有一个清晰直观地感受,在该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客观看待

7、身边的每位同学,促进其民主意识的良好构建。该教学活动来自学生的真实生活,教学内容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教材引导学生从了解班委会岗位,知晓班委会职责;从而理解班委工作既需要分工也需要协作,到懂得承担班委工作需要相应的能力。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班级活动从刚开始的自主、被动到后来的理性、积极地为班级服务,学生锻炼了自己,提升了能力,自身的价值在为班级作贡献的过程中得到了体现。四、合理应用时政案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教学法可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效促进学生对思想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对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

8、,在教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一课时,教师可将2019年的高铁霸座社会热点新闻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思考高铁乘客应遵守的公共规则,并从遵守公共规则的角度对该乘客的行为加以点评。通过对社会时政热点新闻的分析,学生将更能理解遵守公共规则的意义所在,霸座男的行为已严重影响到了其他乘客的利益,扰乱了正常的公众秩序。通过该案例的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公共规则的优秀习惯,塑造更强的道德意识观念。通过案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应用,可进一步加强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养成遵守秩序的优秀品德。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思政课教师要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充分诠释,使学生对其有一个较为清晰明了的认知,还可灵活应用具体案例、构建教学场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打破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的距离,帮助小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消化,为学生创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接触的机会,通过不断变化教学方式,来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效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量的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