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85404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讲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一、古典管理思想二、行为管理思想三、管理科学思想四、系统管理思想和权变思想五、现代管理思想的最新思潮,如何学习?,1.把握各理论的主要内容、适用的条件和使用的程度。2.思考这些理论和原则的现实意义和实施方法。3.注意各原则间的相互制约关系。4.理解所有理论和原则只是考虑问题时应遵循的指导方针,不是一成不变的行动法则。,一、古典管理思想 工作、经济人、物本管理,科学管理理论:车间、实证 代表人物:泰勒、亨利甘特、吉尔布雷思夫妇组织管理理论:整个组织、逻辑思维 代表人物:法约尔、韦伯,(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费雷德里克泰罗(Frederick WTaylor

2、,1856-1915),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和在美国国会的证词(1912),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1.工作定额原理。要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工作定额。进行了著名的搬铁块实验和铁锹实验。2.标准化原理。制定科学的工作规程,对作业环境、机器、工具、材料实行标准化,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3.人的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要挑选“第一流的工人”,并进行培训。,4.激励性的工资报酬制度差别计件工资制。胡萝卜加大棒。5.计划的职能与执行的职能相分离,主张实行职能管理。6.在组织设计上实行例外管理原则。7.工人和雇主都必须进行一场“精神革命”,从对立

3、转向合作,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二)吉尔布雷思夫妇的动作研究,动作研究:研究和确定完成一个特定任务的最佳动作的个数及组合。弗兰克吉尔布雷思(Frank B.Gilbreth,18681924)被公认为动作研究之父,主要著作有动作研究(1911),应用动作研究(1917)。,莉莲莫勒(Lillian MGilbreth,18781972),毕业于加州大学,是美国第一个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妇女,被称为“管理学的第一夫人”,主要著作有管理心理学(1916)。两人合著有疲劳研究(1919年)和时间研究(1920)等。,砌砖实验 弗兰克通过对工人砌砖动作的分析研究,把砌外层砖的动作从18个减少

4、到5个;把砌内层砖的动作从18个减少到2个,使每个工人1小时的砌砖数从120块增加到350块。设计可调整的支架,使工人不用弯腰取砖;设计堆放砖的方法,使工人不用像往常那样检查砖的哪一面最好;调制有精确浓度的灰浆,使得砌砖时不必多余地用泥刀涂抹。,(三)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法国著名管理学家,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被称为“管理过程之父”。,1.企业的经营活动包括六类:技术性、商业性、财务性、安全性、会计性、管理性。,2.管理活动包括五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3.管理的十四条原则劳动分工 权力与责任对等纪律严明

5、 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 适当的集权与分权等级链 秩序公平 保持人员稳定首创精神 团结精神,(四)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代表作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社会学论文集,经济与社会,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和“官僚组织之父”。,1.权力论传统权力(Traditional Authority):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效率较差。超凡权力(Charisma Authority):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过于带感情色彩而且非理性。法定权力(Legal Authority):依法(章程)赋予的权力,提供了慎重的公正,

6、是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2.理想的行政组织模式的特征组织的目标以合乎理性或价值合乎理性为取向,并制定成章程,有权要求组织成员必须尊重它。对实现目标的全部活动进行固定的分工,明文规定每个职位的权力和义务,使之合法化,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把组织的各种职务和职位按权力等级组织起来,共同服从于一个指挥决策中心,形成一个权责对等、层层控制的指挥链。组织的每个成员必须按照规章制度从事职务活动,依据职位行为规范处理事务,受统一的法规、规章和职务规范的约束。,组织成员之间是一种不受个人感情影响的、由职位或职务高低所决定的指挥和服从的关系。管理人员不是企业或组织的所有者,是职业的管理人员。实行档案管理制度,组

7、织的决定和规章及业务处理意见及其传递均以书面文件为准。,所有职位均由经过考试和培训、符合职位要求的人员担任。人员必须是称职的,同时不能随便免职。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和退休金,薪金多以职位及其工龄为标准;管理人员的升迁根据年资或政绩,或两者兼而有之,取决于上级的评价;明文规定升迁制度和严格的考核制度。,韦伯的官僚组织或行政组织:指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具有明确的分工、清晰的等级关系、详尽的规章制度、非人格化的相互关系、人员的正规选拔及职业定向等特征的组织系统。P273*优势、局限性和现实意义,古典管理思想的最大贡献:第一次把管理作为科学来研究,明确了管理的职能,提出了履行职能的原则和技术,为培训

8、管理人员提供了依据。,古典管理思想的局限性:侧重于工作研究,把如何提高生产率作为管理目标;认为人是“经济人”即追求经济效益;对组织发展环境考虑非常少。,二、行为管理思想,人际关系学说:通过改善组织成员间的关系来激励他们努力工作行为科学理论(组织行为学):通过满足组织成员的个人需求激励他们努力工作,人事、社会人、人本管理、实证和逻辑思维相结合,(一)霍桑实验与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梅奥(George Elton Myao,1880-1949),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行为科学家,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代表作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1933)、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1945)。,1.霍桑实验车间照明实验(19

9、24.11-1927.5)继电器装配室福利实验(1927.8-1928.4)2万多人次的访谈实验(1928.9-1931.5)继电器绕线组的工作室实验群体实验(1931-1932),2.人际关系学说的建立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组织中的不满,大多是人为造成的,给人诉说心中不满的机会越多,不满就越少;领导的责任是化解不满,提高工人的满意度,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二)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行为科学是利用多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的行为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以预测、控制和引导人的行为,达到充分发挥、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主张协调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激发人的内在动

10、力,促进人们自觉自愿发挥出力量来达到组织目标。,1.有关人性的理论2.领导方式理论3.人的需求、动机和激励理论4.有关非正式组织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 P276,X理论:1.人们生而厌恶劳动,尽可能逃避工作。2.缺乏进取心,不喜欢负责任,宁可让别人领导。3.缺乏理智,很容易受别人影响。4.以我为中心,漠视组织的要求。管理方式是胡萝卜加大棒。,Y理论:1.工作就像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工作可能是一种满足,因而自愿去执行。2.在适当条件下,人们会主动承担责任,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3.人们愿意并会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完成目标。4.在现代工业生活的条件下,一般人的智慧潜能只是

11、部分地得到了发挥。,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是创造一个使职工的潜力得以发挥的工作环境。通过工作本身的设计来激励职工,如:给予工人更多的自主权、让职工参与管理和决策、让其担当更具挑战性的工作、担负更多的责任、促使其工作做出成绩,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威廉大卫的Z理论,威廉大内(William G.Ouchi,1943)美籍日裔,代表作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1981,M型社会:政府与企业如何透过团队合作形成竞争优势 1984,组织经济学:理解和研究组织的新范式 1986等。,美式组织即A型 日式组织即J型短期雇用制 终身雇用制快速的评估和升职 缓慢的评估和升职 专门化的职业发展模式 非专门

12、化的职业发展模式 明确的控制机制 含蓄的控制机制 个人决策 集体决策个人负责制 集体负责制关注局部 关注整体,Z理论是对专业分工和官僚组织进行改造。在保持专业分工、组织等级、法理权威和理性准则基础上,强调组织管理的文化因素,认为组织在生产力上不仅需要考虑技术和利润等硬性指标,还应考虑软性因素,如信任、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建立在长期雇用基础上的稳定环境,实行非专门化职业发展,促成个人和组织的高度融合,开诚布公、容纳批评,以信任、友谊与合作关系打造有机的团队,实现生产经营和社会关系的一体化。,(1)终身雇佣制(2)缓慢的评价和晋升(3)分散与集中决策(4)含蓄的控制,但检测手段明确正规(5)融洽

13、管理人员与职工的关系(6)让职工得到多方面的锻炼,行为管理思想的最大贡献:提出了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管理。,行为管理思想的局限性:忽略了组织中的工作。,三、管理科学思想(定量管理),工作、经济人、数学方法,管理科学思想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时间等进行系统的和定量的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一)特征,1.以决策为主要的着眼点2.以经济效益为评价的依据3.依靠数学模型,(二)管理科学模型举例,决策理论模型盈亏平衡模型库存模型资源配置模型网络模型排队模型等,管理科学思想对管理实践的最

14、大贡献:为执行计划、组织、控制职能提供了技术方法。,管理科学思想的局限性:管理科学代替不了管理工作,因为管理活动中的有些因素不能量化;忽视人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四、系统管理思想和权变思想,(一)系统管理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李查德约翰逊、弗里蒙特卡斯特、詹姆斯罗森茨韦克,于1963年共同撰写系统理论和管理。1970年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合作出版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1.系统的含义和特点 系统是一个由多种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执行特定功能、达到特定目的的综合体。P279,系统管理理论是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范畴及一般原理,全面分析组织管理活动的理论。,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它的性质和

15、功能不是各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结构性。系统内各个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层次性。系统和要素(子系统)之间的地位、等级的相互关系。开放性。系统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2.系统管理理论的要点组织是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及系统在一定目标下组成的社会技术系统。组织是一个为环境所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取得动态平衡。整体的、综合的观念。开放的观念。,(二)权变管理理论,1.由于组织所处的环境复杂、多变,决定了没有一种理论和方法适用于所有情况。任何组织的管理应根据组织所处环境随机应变,选择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理论和方法。,2.一般性的权变变量:组织规模、任务技术、环

16、境的不确定性、个人差异等。3.依据大量的调查研究,把组织的情况进行分类,建立模式,据此选择适当的管理方法。4.采取IF-THEN的思维方式。即首先要分析清楚具体的情景模式,情景模式确定了,相应的管理方法也就确定。,主要代表人物:弗雷德卢桑斯(Fred Luthans),1973年发表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1976年出版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说。伯恩斯Burns和斯托克Stalker,1961创新的管理,首先提出组织结构与所处的环境有关。,钱德勒Alfred Chandlerz,1962年战略与结构,组织战略对组织结构的影响。琼伍德沃德Joan Woodward,1965年工业组织:理论与

17、实践,企业组织的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弗莱德 E 菲德勒FEFidler,1965让工作适合管理者、1974领导方式与有效的管理,提出领导权变理论。,五、现代管理思想的最新思潮,(一)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P306309,代表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1990)、第五项修炼实录: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工具(与他人合作1994)。,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2.组织由多个创造团体组成 3.善于不断学习:终身、全员、全过程 4.“地方为主

18、”的扁平式结构 5.员工的自主管理 6.组织的边界将被重新界定 7.员工家庭与事业的平衡 8.领导者的新角色:设计师、仆人、教师,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1.“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2.“自我超越”,是五项修炼的基础。3.“改善心智模式”。4.“建立共同愿景”。5.“团体学习”。深度汇谈和讨论。,(二)企业再造,1990年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哈默(MHammer)在哈佛商业周刊发表的文章中首先提出“企业再造”,1993年他与詹姆斯钱皮(JChampy)共同出版的企业再造工商管理革命宣言书标志企业再造理论的产生。1995年詹姆斯钱皮又出版再造管理。,“企业再造”是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当前衡量企业业绩的这些重要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展。P146-1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