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的超声诊断.ppt
《肝脏的超声诊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脏的超声诊断.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肝脏的超声诊断,正常肝脏的解剖,前面观,后面观,肝脏内血管分布,门静脉(肝动脉与门静脉伴行)和肝静脉的肝内分布1、2、3为肝左、中、右静脉,超声检查方法,肝脏超声检查的常用体位:平卧位及左侧卧位肝脏超声检查的扫查顺序:通常先从右肋缘下扫查,而后再肋间扫查,最后剑突下扫查。在技术方面,应先用常规灰阶超声扫查,而后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再后用脉冲多普勒检测,必要者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肝脏超声检查的扫查切面:熟悉肝脏的解剖结构及灵活运用探头进行多途径、多切面的扫查。,正常肝脏的超声表现,右肋缘下第一肝门斜切面,探头置于右肋缘下,声束方向斜向右上后方,显示第一肝门横沟处结构,即门静脉主干横切面和左右支纵切
2、面,RPV:门脉右支LPV:门脉左支,右肋缘下经第二肝门斜切面,肝右肋下斜断面扫查显示正常肝右叶实质回声及条状无回声的肝右静脉(RHV)和门静脉右支(RPV),肝右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剑突下经腹主动脉纵切面,探头置于剑突下,沿着腹主动脉长轴纵切,显示肝左外叶(LL)和其后方无回声腹主动脉(AA),正常肝脏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彩色多普勒显示肝门区向肝的红色门静脉(PV)和门脉右支(RPV)、花色的肝动脉 以及蓝色的下腔静脉(IVC),彩色和脉冲多普勒显示肝内血管及时间流速曲线,正常肝脏超声造影表现,注射超声造影剂后,肝动脉首先从第一肝门部开始逐渐向肝内及周边呈树枝状增强(常出现在1020s),随
3、后门静脉也增强(常在2030s),随着造影剂的进入,整个肝实质回声都增强,表现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分布均匀。以后造影剂逐渐消退,肝实质回声降低,最后全部消失。整个过程约310分钟。临床上常将肝脏超声造影表现分成三个时期,动脉期(1030s),门脉期(30120s),延迟期(120180s)。,肝脏疾病的超声表现,肝脏局灶性病变超声表现,肝囊肿,比较常见的肝脏囊性病变灰阶超声:肝内出现一个或多个圆形的无回声区有包膜,包膜光整菲薄呈高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无彩色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无增强,表现为无回声,而囊肿壁可显示与肝实质同步增强。,灰阶超声,显示肝右叶无回声的囊肿CYST:肝囊肿 L:肝脏,肝
4、脓肿,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肝内炎症性病变,可分为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肝脓肿。灰阶超声:细菌性肝脓肿在其形成的不同病理阶段有不同的超声表现。在肝脓肿成熟或液化期,可出现典型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脓肿壁呈典型的增厚的高回声,可厚薄不一,壁的内面不平整,呈“虫蚀状”改变。,肝脓肿,彩色多普勒超声:肝脓肿成熟期,彩色多普勒在液化区未显示彩色血流信号,但在脓肿壁上可测及少量动脉彩色血流信号,多呈低阻型。超声造影:在动脉期表现为实质部分快速增强,而坏死部分不出现增强,病灶呈现典型的“蜂窝样”改变,而门脉期和延迟期原增强部分减退呈等回声改变,如脓肿完全液化,则超声造影显示病灶无明显增强呈无回声改变。,随着疾
5、病进展,组织液化坏死,脓肿内部回声不均匀或出现无回声或极低回声区,其内壁边缘不光整。如脓液稠厚,则脓肿内容物不随体位改变而改变,呈现类似实质的不均质回声(箭头所示),在肝脓肿(箭头所示)成熟或液化期,脓肿可出现典型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脓肿壁呈典型的增厚的高回声,可厚薄不一,壁的内面不平整,呈“虫蚀状”改变,彩色多普勒彩色,显示脓肿内有彩色血流(箭头所示),脉冲多普勒测及低阻型动脉血流(RI0.6),肝血管瘤,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灰阶超声:高回声型:最多见,内部回声均匀,致密,呈筛孔状。低回声型:较少见,其内部以低回声为主,周边常有高回声条状结构环绕,呈“花瓣”
6、状或“浮雕状改变”。混合回声型:内有高回声、低回声及无回声区等混合,呈现粗网络状或蜂窝状结构。无回声型:极少见,瘤体内无网状结构等表现,但透声较肝囊肿略差。,肝血管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尽管肝血管瘤内有丰富的血窦,但由于其内血流速度较低,彩色多普勒常不易测及其血流信号,有时可显示肿瘤边缘部血流,阻力指数多0.6。超声造影:典型表现为动脉期呈周边部环状增强,并逐渐呈结节样向中央填充,在门脉期病灶被完全或部分填充而呈高回声或等回声均匀团块。造影剂消退较慢,至延迟期可呈等回声改变。如肿瘤较大,病灶中央不完全填充,呈不规则形的无回声区。,肝血管瘤,灰阶超声显示肝右叶高回声均匀实质肿块(箭头所示),边界清
7、晰,肝血管瘤,灰阶超声显示肝右叶低回声均匀团块(箭头所示)。此患者有脂肪肝背景,彩色多普勒,显示低回声肝血管瘤周边有彩色血流信号(箭头所示),肝血管瘤,超声造影显示动脉期病灶周边开始增强,呈环状高回声(图1),延迟期显示病灶完全填充呈高回声(图2),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仅次于肝血管瘤的肝脏良性肿瘤之一。目前认为该病是肝实质对先天存在动脉畸形的增生性反应,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肿瘤。典型的病灶切面中央可见星状纤维疤痕组织形成的间隔向四周放射,中央疤痕包含畸形的血管结构,异常增粗的动脉随分隔进入病灶内部。灰阶超声:通常是低回声或等回声为主,很少为高回声,肿块内部回声可均匀或欠均匀,可有暗环。该病常伴有
8、脂肪肝,多无肝硬化等肝病背景。,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彩色多普勒超声:病灶血供一般较丰富,内部可见到线状或分支状彩色血流,特征性表现为有粗大的血管进入病灶中央,随后从中央呈“轮辐状”走向病灶周边或呈“星状”血流,RI多小于0.6。超声造影:对诊断有较大帮助。病灶在动脉期早期快速增强,病灶从中央动脉向四周呈放射状灌注,动脉期晚期病灶为均匀的高回声,门脉期及延迟期则多为稍高回声或等回声改变,中央疤痕在动脉期及门静脉期都是低回声。,灰阶超声,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显示肝左叶稍低回声均匀团块(箭头所示),有暗环,彩色多普勒,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显示肝左叶病灶中央有分枝状彩色血流(箭头所示),原发性肝癌,我
9、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 原发性肝癌按组织学类型分为肝细胞、胆管细胞和肝细胞与胆管细胞混合型肝癌三类,其中肝细胞肝癌最多见,占90%以上。原发性肝癌极易侵犯门静脉分支,癌栓可经门脉系统形成肝内播散。,原发性肝癌,灰阶超声:肝癌结节形态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大致可分为低回声型、等回声型、高回声型、混合回声型,而以低回声型和混合回声型较多见。部分肝癌具有周围暗环,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此外,大部分肝癌具肝硬化背景。肝癌间接征象包括:(1)癌栓:表现为血管内低、中等回声的实质团块;(2)肝表面局限性膨隆;(3)肝内管道受压。,原发性肝癌,彩色多普勒超声:(1)富血供型:较常见,癌结节内部和周边出现线状
10、、分支状彩色血流,RI0.6。(2)少血供型:肿瘤内部无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也不易检测到动脉血流。此型较少见。超声造影:常见表现为“快进快出”,在动脉期早期(10s20s)病灶出现整体均匀增强,早于并强于周围肝实质,如病灶有坏死可呈现不均匀增强。随后,病灶回声快速消退,在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常呈低回声改变。这种较典型的超声造影表现对诊断肝癌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灰阶超声,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显示肝右叶低回声不均质团块,边界尚清(箭头所示),灰阶超声,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显示肝右叶稍低回声不均质团块,边界尚清,有暗环(箭头所示),灰阶超声,门静脉癌栓,显示门静脉主干(PV)腔内有实质性回声所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肝脏 超声 诊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86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