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基础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87340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灸基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艾灸基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艾灸基础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艾灸基础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艾灸基础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艾灸基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灸基础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艾灸疗法基础知识,主讲 崔延超,一碗汤 一根针 一柱灸,医学入门: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中 医 三 宝,艾灸疗法,什么是艾灸,艾-即艾草,是一种草本药用植物。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既可以防病治病,又可以净化空气驱除蚊蝇。灸-是拿易燃的艾草点燃之后去熏、灸穴道,直接或间接地刺激穴道,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养生的目的。这种以艾草为原料的灸法叫艾灸。,艾灸疗法的功效,1 调和阴阳 2 温经散寒 3 行气活血 4 补中益气 5 防病保健 6 延年益寿,灸法的特色,1、治未病 皇帝内经“夫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此之谓也。夫病已

2、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2、适应症广,疗效显著:古有“灸治百病”之说,现代研究已证明:灸法可以调整脏腑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3、操作安全,容易掌握“夫针术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4、针所不为,灸之所宜”5、没有毒副作用。,治疗阳虚最好的方法之一,艾灸疗法由来已久,自古是补充阳气最好的方法之一。所谓阳虚,是指机体阳气不足,即俗称“火力不足”,机能减退或衰退,反应低下,代谢热量不足的一种体能状态。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阳气虚为主,其临床表现常出现平素怕寒喜暖,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喜热饮食,饮食生冷则易腹痛腹泻,或胃脘冷痛,腰膝冷痛,小便清长,大便

3、溏薄,舌体胖嫩,舌苔白滑,脉象沉溺等。艾灸疗法是阳虚患者补阳最好的方式之一。因为艾是自然界阳气最足的植物,灸是补充阳气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用艾灸补阳是中华几千年传统养生的精华。,施灸注意事项,1.面部穴位、乳头、大血管等处不宜施灸2.关节活动部位亦不适宜化脓灸,以免化脓溃破,不易愈合,甚至影响功能活动。3.皮肤较薄的部位和关节部位不宜施灸;4.醉酒和情绪不稳时禁止施灸;5.患者在高热、昏迷期间禁止施灸;6.女性经期若非为了调经禁止施灸;7.精神病患者等没有行为能力的人禁止施灸;8.有大动脉、静脉血管处、心脏部位疾病者禁止施灸;9.孕妇和男女下体也禁止施灸。,施灸注意事项,10.一般空腹、过饱、极

4、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应慎施 灸。对于体弱患者,灸治时艾炷不宜过大,刺激量不可过强,以防“晕灸”。11.艾灸者要注意循序渐进,初次使用可先少量、短间,然后逐渐加剂量。12.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 容易燃着,因此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 艾炷灸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 利于熄灭。,施灸注意事项,13.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14.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

5、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15.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16.一般在艾灸之前后,都要喝一杯温白开水,有利于艾灸后排毒。,艾灸养生是否会产生副作用,艾灸是一种纯天然自然疗法,艾灸本身是不会产生副作用的。艾灸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错误的判断了身体的体质,错误的选择了施灸的穴位,从而造成的身体的不适,经过正确的方法指导是可以调节过来的。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只要操作方法得当,穴位掌握准确,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夏天艾灸好不好?,夏天非常适合做艾灸。中医中历来有冬病夏治

6、的说法。夏天身体属于发散状态,气血循环也较快。体内的湿气寒气更容易排出体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伏天做艾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艾灸时出现“灸花”,灸花是什么?就是做艾灸是有时会出现的气泡甚至化脓现象,是邪气外排的表现。一种正常的排毒反映。通常表现为局部起小水泡,或水泡里有少量脓液。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要太惊慌,灸花和烫伤是不同的。灸花是由于湿气、寒气重,经络不通而造成的大的或小的

7、水泡,是身体里病邪往外发的表现。湿寒之气属于邪,阳气属于正,正要把邪逼出来,就会出现灸花。邪气排除体外需要一个通道,灸花就是这个通道。当然,我们在做灸的时候也会尽量避免灸花的出现,毕竟在现代来说,忙碌的生活中出现灸花会带来一些不便。出现灸花后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来处理:如果是很小的泡可以自行吸收,大的水泡用无菌注射器抽干,再涂抹烫伤膏即可。,出现晕灸了怎么办?,晕灸者虽不多见,但发生晕灸时也和晕针一样,会出现突然头昏、眼花、恶心、颜面苍白、脉细手冷、血压降低、心慌汗出,甚至晕倒等症状。多因初次施灸或空腹、疲劳,恐惧、体弱、姿势不当、灸炷过大、刺激过重等引起。一经发现,要立即停灸,让病人平卧,一般无

8、什么危险。但应注意施灸的禁忌,做好预防工作,在施灸中要不断留心观察,争取早发现,早处理,防止晕灸为好。经灸一二次后,情况就会好转。灸后调养的方法和针后的调养是一样的,要乐观愉快,心情开朗,精心调养,戒色欲,勿过劳,清淡素食等。有灸后调养口诀: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莫过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适宜。,灸后病情加重是怎么回事,中医认为,人体患有疾病的一些症状都是邪气入侵或正邪相搏的表现,这里我们就从感冒说说正邪消长的过程。一般来说,感冒患者先是感觉疲倦、发冷、鼻塞、颤抖,这叫“邪进正退”。接着,患者的痛苦体验加剧,会出现发热、出汗、面赤等症状,这叫“正邪相搏”。最后,汗出完了,感冒也好了,

9、但会感觉身体非常虚弱。这是因为在“正邪相搏”的过程中,人体消耗很大。“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生病的原因是“正不胜邪”。而疾病有一个自然的生长化灭过程,因此治疗时要顺应这个自然的节奏。,灸后出现失眠这正常吗,如果出现失眠也不要紧张,这也是正常反应,伴有 疲乏无力,或嗜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后,这时如果睡眠很少,但不会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反而因为艾灸,而显得精力充沛。此时,不要因为睡眠时间的不足而烦恼,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药来凑够睡眠的时间,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如果长时间出现失眠还可以加一些穴位,如:神门、心俞、足三里、太溪、百会、肾俞为主穴。,艾灸后出现不同灸感的原因,有一部分人会出现局部

10、麻、胀、酸、痛、氧、冒凉气等不同的反应。不必慌张,这正是说明艾灸在你身体里起作用了。这是正常现象,我们通常叫做:“灸感。”不同体质的人会出现不同的灸感。,火龙灸,一正邪相搏出现的反应:酸、麻、胀、痛、痒 举个简单的例子,水管堵塞了,如果要把它疏通开,是会遇到阻力,会膨胀。人的血管经络也是一样,阳气进入遇到阴邪会在局部产生正邪相搏的情况,反应到我们人体就会有酸、麻、胀、痛、痒的感觉。如果体内有毒素或是炎症就会有痛的感觉,痒是由于湿气较重,热邪较重,湿热外排的反应。比如妇科炎症可能会小腹痛,胃炎的人可能会胃痛,肠道有湿寒灸神阙(肚脐)时会感觉肚子咕咕响都是阳气进入身体的良性反应,坚持艾灸就会消失,

11、身体也会好转。,二外排邪气出现的反应:风、寒、凉、湿、痒、热通过艾灸阳气把阴邪排除体外,如果身体过寒会感觉冒凉气,湿气过重局部会有水珠出来,像出汗一样,手心或者脚心是常见的部位。三艾火循经艾火循经是做艾灸时最好的表现形式。有扩热、透热、传热三种体现。感觉做艾灸的穴位附近一片都发热,或者感觉温热之气顺着经络蔓延全身,就是艾火循经了。说明艾灸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艾灸后的排毒反应,1、出汗排毒,就是在艾灸的时候,感觉出汗,灸后出汗,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2、当有的人出汗一个阶段后,开始起红疹,硬疙瘩,这也是排毒的一种表现。一般继续艾灸,红疹慢慢会下去,硬疙瘩,可以边艾灸,边按摩,也会慢慢消

12、失,这属于皮肤排毒的一种现象。3、有些人排尿特别多,这也是从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种表现,此时应该多喝水,没有关系这些反应慢慢都会消失的。一般灸后尿频的,多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妇科会有问题。4、有些人出现腹泻,频繁腹泻,而且大便极臭,这也是一种排病气的反应。有这种反应的,一般胃肠有问题,或有肿瘤发生。肠道问题居多。,艾灸后的排毒反应,5、有的人会有咽喉肿痛,牙痛等,此时多喝水,或煮一点绿豆粥来喝,严重的可以停灸,等这些症状过去后,继续艾灸,可能还会有上述症状发生,一般反复几次后,就没有了上火的症状。6、有的人初次艾灸的,会有发烧的症状,没有关系,多喝水,可以再督脉和膀胱经刮痧或拔走罐

13、都会退热,而且降火气。7、治疗疾病,一定要给疾病一个出路,当艾灸后,元气聚集到脏腑的时候,病邪往往会自己找出路,这些出路不一定是我们设计好的,而是病邪自己习惯的路径。一般疾病在下肢排出的路径是我们理想的路径。可是疾病的排出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他会自己寻找出路。,艾灸后的排毒反应,8、有的反应会出现头晕耳鸣,眩晕的,遇到这样的反应,可以停下来,休息几日。如果这种反应迟迟不过,在大椎点刺放血或刮痧,这种反应会慢慢消失,有的人会重复这种反应2-3次后,慢慢适应。9、艾灸的走串,遇到这样的很正常,也不要大惊小怪,有艾灸的通串就比没有要好,经络的通串,提示经络疏通的是否通畅。10、妇科疾病在艾灸的时

14、候,有的会有褐色的分泌物,有的会有水样的,有的会有脓样的分泌物,这些都是艾灸在帮助调整和消炎,一般过一个阶段,这些分泌物会逐渐减少。如果有肌瘤,积液,囊肿等妇科疾病,在经期的时候,会有烂肉,血块,血水等排出,应该是肌瘤,积液,囊肿的分解。不要害怕,有上述疾病的人建议经期艾灸,给疾病以出路,排除子宫毒素。,艾灸后的排毒反应,11、经过几次艾灸,或一段时间的艾灸后,有的人会表现出肢体冰凉,这是寒气用艾灸后在体表的反应,有的是脏腑内的寒气表现在体表,这种反应在冬天和春天的季节更加严重,有这种反应的,说明身体阳虚的厉害。需要继续艾灸,同时配合患处的刮痧,或按摩等辅助治疗的方式,使寒邪尽快排出。一般到了

15、夏季伏天的时候,这种反应可以消失。但是如果体内寒邪没有排尽,这种反应在其他季节还会有,所以坚持艾灸很重要。也许真的应了那句话“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对于寒邪较重的病人你需要断断续续艾灸三年甚至更久。所以艾灸是一个慢功夫。,艾灸师的必备知识,要想达到较好的调理效果还必须具备以下几点,1 操作者应对中医十四经络和常用穴位知识非常了解,2 操作者应具有一定的中医基础知识,3操作者必须懂得中医基本诊断知识并根据不同疾病选取相应穴位和灸法进行调理,4 操作者在操作时必须心平气和,细心操作,不可粗心大意,更不可离开顾客,要及时观察顾客的反应,以便根据顾客的反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防止意外发生。,陈艾和新艾的

16、区别,首先,当年的艾适合室内消毒及泡脚,并不适合养生,更不能用当年的艾治病,因为新艾中的艾油没有完全挥发掉,不仅不能达到治疗效果,而且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而陈艾其艾油已经完全挥发掉,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而且渗透力好。其次,陈艾可以从气味和颜色来鉴别,陈艾一般呈淡黄色,而新艾一般呈青绿色,陈艾因其中的艾油大量挥发,含量低故气味纯净温和,新艾因艾叶含油量高,故闻起来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什么是好的艾条,1.看艾条的形 坚挺,卷的紧实,越紧越不易掉灰,软而不结实为劣质2.看艾条的色 比例越高色泽越好看,偏土黄色没有绿色或夹杂的绿色比较少为好,说明比例高,储存时间长3.闻艾条的味道 气味芳香,不

17、刺鼻,不令人恶心,如夹杂绿色多烧出来会有青草味4.看艾条燃烧的烟 烟少,色淡、白,烟气祥和,烟形飘逸(如祥云),差的艾条烧出烟很冲,呼呼的直冒5.感觉艾条的火 好艾条火力柔和不烈,渗透力强,反之则火刚烈,渗透力不强,易有灼痛感,常用艾灸方法,1.艾柱灸,一般分为,隔盐灸,隔姜灸,隔附子饼灸,隔蒜灸五种,艾柱大小一般分为,大艾柱,中艾柱,小艾柱三种,根据病人体质一般施灸的次序是,新病用小艾柱,旧病用中艾柱或大艾柱,小孩用小艾柱,大人用中艾柱或大艾柱,体质虚弱者用小艾柱,体质强壮者用中艾柱或大艾柱,寒症重者用大艾柱,寒症轻者用小艾柱,2.艾灸状数,年轻人可多灸,老年人可少灸,寒症重者易多灸,寒症轻

18、者易少灸,体质弱者易少灸,体质强者易多灸。,艾柱灸,艾柱灸,常用艾灸方法,1.艾条灸,一般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根据病人体质一般施灸的次序是,新病艾灸时间易短,旧病艾灸时间易长,小孩艾灸时间易短,大人艾灸时间易长,体质虚弱者艾灸时间易短,体质强壮者艾灸时间易长,寒症重者艾灸时间易长,寒症轻者艾灸时间易短,年轻人艾灸时间易长,老年人艾灸时间易短。2.艾条灸时间,一般初次施灸者,时间以1020分钟为宜,长期施灸者,时间以2040分钟为宜,注:爱上火者以及阴虚火旺者不可施灸。,温灸器灸,艾条灸,艾灸盒,艾灸盒 一般分为一个眼 两个眼 三个眼三种常用艾灸盒材质主要有竹制艾灸盒 木质艾灸盒铜

19、制艾灸盒 钢制艾灸盒等主要艾灸工具 尤以竹制和铜质艾灸盒最为常见 其中铜制艾灸盒为最好 其导热性是所有艾灸盒里最高的。,温灸器灸,治疗原则,盛则泄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下陷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凡病属虚寒者多取背部俞穴灸之。凡病实热者多取四肢穴道灸之。凡病在上部者,肩隅、曲池、郄门、外关、内关、合谷皆可用。凡病在下部者,环跳、阳陵泉、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皆可用。预防一切传染病,灸中脘、关元、足三里。经常灸更妙。凡病属全身者,可取大椎、风门、身柱、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艾 灸 保 健 袪 病 13 穴,1、百会穴:治疗忧郁烦躁 作用:(1)按摩这个穴位,具有开窍宁神的作用,能治疗失眠

20、、神经衰弱;(2)长期按压,有平肝息风的作用,能治疗头痛、眩晕、休克、高血压、中风失语、脑贫血、鼻孔闭塞等疾患;(3)长期按压,还有升阳固脱的作用,能治疗脱肛、子宫脱垂等疾患。艾条灸5-7分钟。,2、风池穴:清热醒脑还治感冒,作用:(1)具有醒脑明目,快速止痛、保健调理的功效;(2)长期按摩对感冒、头痛、头晕、中风、热病、颈项强痛、病、鼻炎、耳鸣、咽喉患病、腰痛等疾患,具有很好的调理保健效能;(3)每天坚持按摩此穴,对高血压、脑震荡、面肌痉挛和荨麻疹也有治疗效果。艾条灸3-7分钟。,3、攒竹穴:消除疲劳眼睛好,作用:(1)对慢性结膜炎、泪液过多、眼睑震颤、眼睛疼痛症状都有明显的疗效;(2)按摩

21、此穴,能够缓解视力不清、眼睛红肿等症状;(3)长期按摩此位,对风热、痰湿引起的脑昏头痛、眉棱骨痛等具有明显的调理和改善作用。艾条灸57分钟。,4、迎香穴:抛掉鼻炎和鼻塞,作用:(1)能够治疗各种鼻症,如鼻腔闭塞、嗅觉减退、鼻疮、鼻内有息肉、鼻炎、鼻塞、鼻出血等;(2)按压此穴,对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等也有一定疗效;(3)治疗面部神经麻痹或痉挛、面部痒肿、面部组织炎、喘息、唇肿痛等;配阳陵泉治胆道蛔虫病。按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3分钟。艾条灸35分钟。,5、合谷穴:面口合谷收,作用:(1)合谷穴为全身最大剌激点,可以降低血压、镇静神经、调整机能、开关节而利痹疏风,行气血而通经清瘀;(2)能治

22、头面的各种症状,不但对牙齿、眼、喉、都有良好的功效,还能止喘、疗疮等;(3)长期按压此位,对反射性头痛、耳鸣、耳聋、扁桃体炎、视力模糊、呼吸困难、肩胛神经痛、失眠、神经衰弱等症都有很好的调理保健效能;(4)能治疗一些妇科系统的疾病,如痛经、闭经、催产等。自我按摩:每次按压左右手各13分钟。艾条灸37分钟。,6、内关穴:按抚你的胃,体贴你的心,作用:(1)对怀孕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腹泻、痛经等症状,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2)长期按压对心绞痛、精神异常、风湿疼痛、胃痛、中风、哮喘、偏瘫、偏头痛、产后血晕、忧郁症,具有明显的改善和调理作用;(3)长期按压此

23、穴,还能够治疗失眠、心悸等;配外关穴,治疗落枕。艾条灸1015分钟。,7、天宗穴:美体健胸按天宗,作用:(1)具有疏通肩部经络、活血理气的作用;(2)此穴是治疗女性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的特效穴位。按此穴位,对于乳房疼痛、乳汁分泌不足、胸痛也有明显的疗效;(3)能够治疗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上肢不能举等局部疾病;(4)长期按揉还对气喘等症具有改善作用;自我按摩:穴位处有酸胀感,先左后右,如有人帮助,也可双侧同时按揉13分钟。艾条灸2030分钟。,8、关元穴: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作用:(1)有培肾固本、调节回阳的作用,能够治疗阳痿、早泄、月以不调、崩漏、带下、不孕、子宫脱垂、闭经、遗精、遗尿、小

24、便频繁、小便不通、痛经、产后出血、小腹痛、腹泄、腹痛、痢疾等症状;(2)对脱肛、中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消化不良等疾患,都有很好的疗效,而且有调理、改善的功能。按摩:左手中指的指腹按压穴位,右手中指的指腹按压基手中指的指甲上,两手中指同时用力揉按穴位,有酸胀感,每天早晚左右手轮流按揉,先左后右,每次大约13分钟。艾条灸1020分钟。,9、涌泉穴:缓解腰酸背痛,作用:(1)能够益肾、清热、开郁;(2)按摩此穴,治疗咽喉肿痛、头痛、目眩、失音、失眠、小便不利、休克、中暑、中风、高血压、不孕、月经不调、阴痒、糖尿病、更年期障碍、肾脏疾病。自我按摩:左右脚心每日早晚各推按13分钟。艾条灸2030分

25、钟。,10、长强穴:便秘腹泻好帮手,作用:(1)能够促进直肠的收缩,使大便畅通,还能治疗便秘,并且能迅速止腹泻;(2)长期按压具有通任督、调肠腑的作用,对肠炎、腹泻,痔疮、便血、脱肛等疾患,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3)对阴囊湿疹、引产、阳痿、精神分裂、癲痫、腰神经痛等病症,具有很好的调理和改善功能;自我按摩:每天分别用左右两手各揉按13分钟,先左后右。艾条灸1015分钟。,11、足三里:常按足三里,胃病远离你,作用:(1)此穴有养生保健的功能,能够增强体力、消除疲劳、强壮神经、预防衰老、对伤风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后遗症具有预防治疗的作用。(2)经常按摩,能够理脾胃、调气血、补虚

26、弱、防治肠胃疾病,对胃肠虚弱、胃功能低下、食欲不振、腹泻、便秘、消化吸收不良、肝脏疾患、胃痉挛、急慢性胃炎、口腔及消化道溃疡、胃下垂等,都具有很的疗效;(3)对胸中瘀血、乳瘫、心腹胀满、脚气、眼疾等病症,也具有很好的调理保健功能;(4)能增强下肢体力,防治四肢肿满、倦怠、股膝酸痛、软弱无力等症。按摩:每天早晚各按一次,每次13分钟。艾条灸2030分钟。,12、三阴交穴:妇科疾病的克星,作用:(1)此穴是妇科主穴,对妇科疾病很有疗效,如子宫功能性出血、月经不调、经痛、带下、不孕、崩漏、闭经、子宫脱垂、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行等;(2)能治疗男性生殖器官的疾病。如遗精、遗尿、阳痿等;(3)能够使腹

27、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肠绞痛、腹泻、失眠、神经衰弱、全身无力、下肢麻痹、神经痛、脚气病,更年期综合症等得到缓解;(4)能排除瘀血,产生新血,经常按此穴能有效去除减头皮屑。自我按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按13分钟。孕妇禁按。艾灸时间1530分钟。,13、委中穴:腰痛背痛求委中,作用:(1)按摩此位,具有通络止痛、利尿祛燥的作用;(2)长期按此穴位,对腰背、腿部的各种疾病,如腰腿无力、腰痛、腰连背痛、腰痛不能围侧等,都有良好的疗效;(3)长期按此穴位,能够有效治疗四肢发热、热病汗不出、小便难,以及中暑,急性胃肠炎、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颈部疼痛、下肢瘫痪,臀部疼痛、膝关节疼痛、腓肠肌痉挛等病症;

28、配大肠腧穴,治疗腰痛;自我按摩:食指放在膝盖里侧,就是腿弯的中央部位,用食指按压,有酸胀感。每次左右两侧各按揉13分钟,也可双侧同时按揉。艾条灸1525分钟。,自 制 艾 条,健脾胃艾条,治则:健脾化湿,温阳益气止痛。治疗:胃脘冷痛,不思饮食,大便 稀溏,腹部胀满不适。,药物组成:,党参 炒白术 茯苓 干姜 元胡 吴茱萸 乌药 陈皮 砂仁 枳壳 苍术,补肾阳、祛风湿艾条,治则:滋补肾阳,祛风湿,通经络。治疗:肾虚腰痛,风寒湿痹阻经络引 起的关节疼痛。,药物组成:,乳香 没药 白芷 羌活 三菱 伸筋草 透骨草 独活 防风 秦艽 苍术 麻黄骨碎补 补骨脂 巴戟天 杜仲 川断 威灵仙 狗脊 伸筋草 菟丝子,治疗失眠的艾条,治则:养阴补血,安神定志。治疗:气血不足引起的失眠症。,药物组成:,酸枣仁 合欢皮 夜交藤当归 远志 茯神柏子仁 炙甘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