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分析与预防措施.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91339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分析与预防措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分析与预防措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分析与预防措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分析与预防措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分析与预防措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分析与预防措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分析与预防措施.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分析与预防措施,第四节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分析与预防措施,钢结构工程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和超高层建筑领域中,具有明显的优势。,钢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分析与预防措施,钢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分析与预防措施,钢结构工程优缺点,优点:强度大、组织均匀、塑性好,缺点:易脆裂、易受腐蚀、耐火性差、可焊性是否良好,“材料”方面:,“构件”方面:,优点:截面较小,轻薄、受力较可靠,缺点:刚度和稳定性不佳,型钢间焊接、螺栓连接等连接方式是否可靠,“结构”方面:,优点:以轻型、薄壁和大跨度、高耸结构为主,缺点:容易受到振动、冲击、重复作用的动力荷载,高低温度变化,钢结构事故多发生在施工阶段到竣

2、工验收前,事故可分为整体事故和局部事故,1,2,3,4,钢结构原材料及成品,钢结构连接工程,钢零件及钢部件加工工程,钢结构组装工程,钢结构安装工程,5,本节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钢结构工程的质量通病,以及提出预防措施,钢结构涂装工程,6,本节内容,一、钢结构原材料及成品,质量通病1:原材料及成品存在先天性缺陷,(1)现象:钢结构中要用到的各种原材料及成品,如钢材、焊接材料、连接用的紧固标准件、螺栓球、焊接球、封板、涂装材料等存在先天性的化学缺陷、冶炼、浇铸、轧制等质量缺陷。化学成分:可分为低碳钢(碳占0.14%-0.22%)和低合金钢。微量元素控制着钢材的强度、塑性、韧性、可焊性和耐腐蚀性。冶炼、

3、浇铸和轧制质量缺陷:夹层、微孔、白点、裂纹、夹渣、划痕、过烧等。,(2)主要原因:选择了不合适的供货方;原材料检验不到位;擅自替换材料;,(3)预防措施:保证采购 符合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进场检查;抽样复检 对质量有怀疑,按比例试验,追踪检验,商检。充分了解材料性能、质量标准、适用范围,慎重选择和使用材料 材料代用要出具设计变更 加强管理,强化意识,严格执行。,一、钢结构原材料及成品,质量通病1:原材料及成品存在先天性缺陷,白点,裂纹,划痕,回忆第二章第三节质量控制方法内容:现场质量检验方法中的目测法的(P35),看、摸、敲、照,量测法:靠、吊、量、套,试验法:理化、无损,一、钢结构原材料

4、及成品,质量通病2:原材料及成品存放管理混乱,(1)现象:钢材锈蚀、变形,堆放混乱,其型号、规格、材质不明;焊接材料受潮、混放;螺栓、螺母、垫圈出现生锈;压型金属板受压变形,有擦痕、油污和皱褶;油漆和耐火涂料过期失效。,(2)主要原因:对材料管理不重视,没有材料收、发、贮、管相关制度;未建立必要的材料库房;未设专门的材料管理人员和材料管理措施不力。,(3)预防措施:入库登记;保持账、卡、物相符,定期检查。对超过保存期的材料进行处理。钢材应按种类、材质、批号、规格分类平整堆放,做好标记 严格控制焊材库内温度和湿度。高强度螺栓应防潮、防雨、防粉尘,分类存放保管。对保管不善造成的 生锈沾污螺栓应清洗

5、润滑并进行扭矩系数或预拉力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压型金属板分类平整堆放,防止擦痕、泥沙油污、明显凹凸和皱褶。油漆和耐火材料应在时效期内使用。,质量通病1:产生焊缝外部缺陷,(1)现象:焊缝外部缺陷:焊喉不足、余高过大、焊脚尺寸不足过大等外形尺寸偏差以及产生咬边、焊瘤、弧坑、烧穿等。,造成应力集中,影响结构动载性能及疲劳性能。,(2)原因:电流太大、电弧过长、运条角度不当等,(3)预防措施:提高焊接工艺,提高焊工质量意识;妥善保管焊材;选择合适焊接环境。,回忆第一章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五大因素(P4),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二、钢结构连接工程(一)焊接工程,质量通病1:产生焊缝外部缺陷-焊缝尺

6、寸不符合要求,(1)现象: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焊缝外形高低不平、焊波宽窄不齐、焊缝加强高过大或过小、焊缝宽度太宽或太窄、焊缝与母材间的过渡不平滑等等。,(2)原因:坡口角度、间隙不当,焊接电流选择不当,焊工操作技能差,(4)预防措施:选择合适的坡口角度,组装间隙要均匀,焊接人员要熟练地掌握运条速度和焊条角度。,二、钢结构连接工程(一)焊接工程,(3)危害性:尺寸过小的焊缝,会降低焊接接头的强度;尺寸过大的焊缝,会增大焊接变形。对于过渡不平滑的,会造成应力集中。,质量通病1:产生焊缝外部缺陷-咬边,(1)现象:咬边:焊缝边缘母材上被电弧烧熔出凹陷或沟槽。,(2)原因:熔接电流过大,电弧过长,焊条

7、角度掌握不当等。,(4)预防措施:焊接电流选择适当,尽量采取短弧焊接,掌握合适的焊条角度和运条手法,二、钢结构连接工程(一)焊接工程,(3)危害性:不但减小了基本金属的有效工作截面,而且会造成应立集中。,质量通病1:产生焊缝外部缺陷-焊瘤,(1)现象:焊瘤: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以外,未能与母材熔合而形成金属瘤。,(2)原因:坡口边缘未清理干净;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焊条熔化时母材还未充分熔化;焊接速度慢;组装间隙大。,(4)预防措施:焊前清理好坡口;组装间隙要适当;选择合适的电流。,二、钢结构连接工程(一)焊接工程,(3)危害性:容易在焊瘤处产生应立集中等。,质量通病1:产生焊缝外部缺陷-弧坑,(

8、1)现象:弧坑:在焊缝收尾处,产生的低于母材表面的凹坑。,(2)原因:熄弧时间过短,或焊接电流过大。,(4)预防措施:主要是提高焊工的操作技能。气体保护焊时,可使用焊机上的衰减装置。,二、钢结构连接工程(一)焊接工程,(3)危害性:弧坑低于金属表面,降低了焊接接头的承载能力,而且弧坑内常伴有气孔、夹渣、微裂纹等缺陷。,二、钢结构连接工程(一)焊接工程,质量通病2:存在焊接内部缺陷,(1)现象:焊缝内部缺陷:气孔、夹渣、未熔合、未焊透等,,降低焊缝的机械性能,破坏焊缝的致密性,导致裂解和结构破坏,更易引起应力集中,对动载下疲劳性能影响大。,(2)原因:焊接工艺不到位,焊接工作质量,(3)预防措施

9、:焊接前,对焊缝进行彻底清理;焊剂、焊丝、焊条必须与母材匹配;合理控制焊接电流、速度和破口角度。,回忆第一章第一节质量的内涵(P3):,施工质量、工序质量、工作质量,质量通病2:存在焊接内部缺陷-气孔,(1)现象:气孔:焊接过程中,熔池金属高温时吸收的气体在冷却过程中,未能充分逸出,而残留在焊缝金属中,形成孔穴。,(2)原因:一切能导致焊接过程中产生气体的因素,如大气环境、焊条药皮熔化时分解出的气体,母材上的油污、水分、锈斑等,受热分解后产生的气体,以及焊接冶金反应生成的气体都是产生气孔的原因。,(4)预防措施:焊条的控制 焊条和焊剂烘干的控制。对焊缝坡口处及其两侧严格清理。施焊环境的控制气体

10、保护焊时,保证气体的纯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采取预后热的措施。,二、钢结构连接工程(一)焊接工程,(3)危害性:减小了金属的有效截面,使焊接接头强度降低;气孔的边缘可能发生应力集中;密集其孔使焊缝金属组织疏松,使接头的塑性降低,其中最大的危害是焊缝中的氢气孔,它是延迟裂缝的根源。,质量通病2:存在焊接内部缺陷-夹渣,(1)现象:夹渣:残留在焊缝金属中的非金属物。,(2)原因:外界带入的夹渣 焊接过程中的冶金产物 坡口角度小 操作不当,(4)预防措施:清理母材坡口及其附近表面的不洁物 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流。提高操作水平。正确运条。采用工艺性能良好的焊条。,二、钢结构连接工程(一)焊接工程,(3)危害

11、性:降低焊接接头的承载能力;容易引起应力集中;影响了焊缝金属的致密性;会产生较大的内应力,而导致裂缝。,质量通病2:存在焊接内部缺陷-未熔合,(1)现象:未熔合:焊接接头中,焊道与母材、焊道与焊道之间未能完全熔化结合。,(2)原因:组装问题 焊接工艺不当 焊条偏芯 操作不当 坡口或前层焊道未清理干净,(4)预防措施:选择合适的入热量 避免使用偏芯焊条,二、钢结构连接工程(一)焊接工程,(3)危害性:减小了焊接接头的有效截面,降低了承载能力,质量通病2:存在焊接内部缺陷-未焊透,(1)现象:未焊透:焊接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2)原因:坡口加工不当;焊接电流不当;双面焊时,背部清根不彻底。

12、,(4)预防措施:按设计加工坡口 清理焊根 选择合适的入热量,二、钢结构连接工程(一)焊接工程,(3)危害性:降低了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质量通病3:焊接裂纹,(1)现象:根据裂纹发生的时间,分为高温裂纹和低温裂纹。,焊接裂纹易造成结构发生无预兆的脆性破坏。尤其是低温裂纹,使无法在焊接完成后的无损检测和试验中被及时发现和认识,裂纹萌发、扩展导致结构破坏。焊缝一旦出现裂纹,应及时通知焊接工程师,找专家和设计人员进行分析处理,再返修,返修次数不超过两次。,二、钢结构连接工程(一)焊接工程,质量通病4:焊接变形,(1)现象:焊件受到不均匀的加热,因焊件各部位受热膨胀及冷却程度不同,导致焊件产生了内应

13、力,从而导致变形。造成焊接尺寸、形状的变化。可分为局部变形和整体变形。,二、钢结构连接工程(一)焊接工程,质量通病4:焊接变形,(2)原因:结构本身的刚性差;焊缝在焊件中的位置不合理;组装及焊接顺序不当。,(3)预防措施(P128):利用夹具或专用胎具和支撑杆件对构件进行刚性固定,增强约束达到减 小变形。合理的组焊顺序;合理的焊接顺序;采用反变形法;采用散热法。,二、钢结构连接工程(一)焊接工程,质量通病1:高强度螺栓孔超偏,(1)现象:高强度螺栓孔径太小、不园度、倾斜及孔间距超偏,螺栓不能自由穿入。,(2)原因:制孔机床精度达不到标准;制孔工序的工艺不合理;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二、钢结构连

14、接工程(二)紧固件连接工程,(3)预防措施:制孔必须采用钻孔工艺 同类孔较多,应采用套模制孔 制成的螺栓应为正圆柱形 高强度螺栓孔径偏差应在规范标准允许的范围内 孔径或孔距有偏差时,不准强行打入,必须采取钻头冲或补焊后,重新制孔,严禁用气焊或电焊扩充。,质量通病2:高强度螺栓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不符合设计要求,(1)现象:抗滑移系数最小值小于设计规定值,(2)原因:加工不当;未加保护;未试验;连接件制作不合理,二、钢结构连接工程(二)紧固件连接工程,(3)预防措施:按要求加工摩擦面;按比例进行试验;钢结构制作的同时应进行试验,质量通病3:高强度螺栓连接板拼装不严密,(1)现象:接触面有间隙,违反

15、了摩擦型连接受力原理,(2)原因及预防措施:清除毛边、毛刺、焊接飞溅物、油漆 采取合理的焊接工艺减少构件焊接变形,质量通病4:高强度螺连接的紧固缺陷(P129),紧固力矩超拧或少拧,拧紧程度不一;同厚度连接件螺杆露出螺母长度不均等,质量通病1:加工的零、部件尺寸偏差大,截面粗糙,(1)现象:经切割、加工后部件尺寸不符;同一型号尺寸的构件的号料号孔等加工成型不一致;切割截面与钢材表面不垂直,断口存在缺棱与毛刺;切割边缘有较深的切痕,板边有明显的凹陷,或较深的锯齿印,切割粗糙度超标。,(2)原因:放样粗糙,或者没有根据工艺要求预留切割余量、加工余量或焊接收缩余量;对于批量生产的构件没采用样杆、样板

16、号料和检查;构件切割未按规范进行操作。,三、钢零件及钢部件加工工程,(3)预防措施:规范放样 利用样板、样杆号料 控制切割质量 钻孔、切削、弯曲等各工序的加工,其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规定。,质量通病2:构件矫正成型不当,(1)现象:钢材及构件在运输、装卸、堆放和加工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弯曲波浪变形,需矫正成型。,(2)原因:构件在堆放或运输过程中未做好保护;在加工过程中钢材表面因卡痕或划痕损伤;构件矫正成型方法不当。,三、钢零件及钢部件加工工程,(3)预防措施:规范构件的堆放 加强对构件表面的保护 及时进行平直矫正 注意控制矫正时的温度,质量通病1:不按次序组装和强力组对,(1)现象:组装零件杂

17、乱,先组装的部位给隐蔽焊缝处施焊造成困难,难以保证质量。构件外形尺寸超标时强力组对,造成组装形位偏差。如组装杆件形心不交汇,节点处的弦杆间的距离不合理,使节点处产生弯矩。,(2)原因:没有制定组装工艺,构件下料随意,尺寸误差大。,四、钢结构组装工程,质量通病1:不按次序组装和强力组对,四、钢结构组装工程,(3)预防措施:组装应按工艺方法的组装次序进行 小件组焊,经矫正后,再大部件组装 及时消除误差 合理选用或制作相应的装配胎具和工夹具 除工艺要求外板叠上所有螺栓孔、铆钉孔均应采用量规检查,其通过率应符合规定。,质量通病2:桁架组装后下挠超标,(1)现象:桁架组装后跨中变形值超过规范限值,呈明显

18、下挠状,(2)原因:构件制作角度不准确,构件尺寸不符合要求 构件施工时未按设计要求起拱或起拱数值小于设计数值 采取立拼或高空拼装,支顶点或支撑架受力不够,四、钢结构组装工程,(3)预防措施:放样、下料时应明确构件的起拱高度值 在小拼装过程中,严格控制累计偏差,注意采取措施消除焊缝收缩量的影响。钢屋架或钢梁拼接时应按规定起拱 构件翻转、运输和吊装时,必须对构件拱度采取有效的预防变形的保护,质量通病3:组装后构件变形超过允许值,(1)现象:组装后沿钢构件全长产生过大扭曲或翘曲变形,(2)原因:构件运输堆放不当产生的弯曲波浪变形 构件拼装过程中产生的扭曲变形 构件组装焊接时产生的翘曲变形,四、钢结构

19、组装工程,(3)预防措施:加强构件在堆放或运输过程中的保护 组装构件一般应设组装工作台 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构件组装焊接时产生的翘曲变形,质量通病1:地脚螺栓埋设缺陷,(1)现象:地脚螺栓的直径尺寸与钢柱底板的孔径不适配,或地脚螺栓中心与预留孔中心存在偏差,无法对位,安装困难。地脚螺栓锚固强度不够,与混凝土结合不牢固,影响钢结构的固定 地脚螺栓螺纹被损伤,无法拧入螺丝,无法紧固 垫铁不符合要求,达不到均匀传递荷载的作用,(2)原因:预埋地脚螺栓马虎或对位后又有移动 未对地脚螺栓进行清洁处理,预留孔洞未清理干净 未对螺丝采取保护措施或措施不当 基础表面未处理好,垫铁垫放不当,五、钢结构安装工程,质量

20、通病1:地脚螺栓埋设缺陷,五、钢结构安装工程,(3)预防措施:地脚螺栓的直径尺寸与钢柱底座板的孔径应相适配 地脚螺栓根部需经加热后加工成L、U等形状 埋设地脚螺栓前一定要将埋入混凝土中的一段螺杆表面的铁锈、油污清理干净 地脚螺栓在预留孔内埋设时,其根部底面与孔底的距离不得小于80mm;地脚螺栓的中心应在预留孔中心位置,螺栓的外表与预留孔壁的距离不得小于20mm 对于预留孔的地脚螺栓埋设前,应将孔内杂物清理干净 浇灌前应将地脚螺栓找正后加固固定,质量通病2:钢柱垂直度偏差大,(1)现象:钢柱安装后垂直偏差超过允许值,(2)原因:钢柱较长,刚度较差,在运输及安装时在自重及外力作用下易产生变形 在安

21、装校正时,由于温差产生弯曲,五、钢结构组装工程,(3)预防措施:成品钢柱存放及运输时的垫基点应合理;竖向吊装时的吊点选择应正确 注意起吊半径或旋转半径的正确并在柱底端设置滑移设施 钢柱垂直度的校正应以纵横轴线为准,先找正固定两端边柱作为样板柱,依次来校正其余各柱 钢柱就位校正时,应注意风力和日照温度、温差的影响,使柱身发生变形。,质量通病3:钢屋架、天窗架垂直度偏差大,(1)现象:钢屋架或天窗架垂直偏差超过允许值,(2)原因:钢屋架或天窗架在制作时或拼装过程中产生较大的侧向弯曲,加之安装工艺不合理等。,五、钢结构组装工程,(3)预防措施:拼装钢屋架两端支座板时,应使支座板的下平面与钢屋架的下弦

22、纵横线严格垂直 拼装后的钢屋架吊出底样时应认真检查排除故障或离模后再吊装 凡是在制作阶段的钢屋架、天窗架产生各种变形应在安装前矫正,再吊装 钢屋架安装应执行合理的安装工艺,应保证构件的安装质量 各跨钢屋架发生垂直度超差时,应在吊装屋面板前,用吊车配合来调整处理,质量通病4:吊车梁垂直度、水平度偏差大,(1)现象:吊车梁垂直偏差、水平度偏差超过允许值,(2)原因:支座处垫板埋设不密实;制动架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节点处螺栓孔不重合;构件制作时产生扭曲变形。,五、钢结构组装工程,质量通病4:吊车梁垂直度、水平度偏差大,五、钢结构组装工程,(3)预防措施:钢柱在制作时应严格控制底座板至牛腿面的长度尺寸

23、及扭曲变形,可防止垂直度、水平度发生超差 应严格控制钢柱制作、安装的定位轴线,防止钢柱安装后轴线位移至吊车梁安装时垂直度或水平度偏差 认真搞好基础支承平面的标高,垫放的垫铁应正确;二次灌浆工作宜用无收缩、微膨胀的水泥砂浆。避免基础标高超差,影响吊车梁安装水平度的超差 钢柱安装时,应认真按要求调整好垂直度和牛腿面的水平度,以保证下部吊车梁安装时达到要求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预先测量吊车梁在支承处的高度和牛腿距柱底的高度并及时调整 吊装吊车梁前,防止垂直度、水平度超差应认真检查其变形情况 吊车梁各部位基本固定后应认真复测有关安装尺寸,按要求达到质量标准后,再进行制动架的安装和紧固 认真做好校正工作,质

24、量通病1:涂层起壳、鼓泡甚至脱落,(1)现象:涂装后不久便出现涂层起皮、掉落现象,(2)原因:涂装的钢构件基层潮湿、基层表面不清洁,造成涂层与基层间附着力差,六、钢结构涂装工程,(3)预防措施:涂刷宜在晴天和通风良好的室内下进行并注意作业温度的控制 涂装前要去除钢材表面杂质且在钢材表面形成合适的“粗糙度”涂漆前应对基层进行彻底清理,并保持干燥,在不超过8h内,尽快刷底漆,质量通病2:涂层品种选择不合理,(1)现象:涂饰层严重褪色、起斑点,(2)原因:未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涂料品种,勉强使用达不到性能指标要求的涂料,六、钢结构涂装工程,(3)预防措施:选择涂料要考虑使用场合和环境是否有化学腐

25、蚀作用的气体,是室内环境还是室外环境 选择涂料要考虑涂层的配套性 选择涂料时应考虑在施工过程中涂料的稳定性、毒性及所需的温度条件 应正确配套使用稀释剂,质量通病3:涂刷工艺不合理,(1)现象:涂层成膜厚度不足或厚薄不均、涂层干燥后成皱纹、麻点,(2)原因:未按操作规范、产品说明、设计要求执行操作,六、钢结构涂装工程,(3)预防措施:涂料应分层分次涂刷并试验确定涂刷厚度与遍数,以准确控制涂层厚度 严格按涂料主剂和固化剂配合比配料,涂料搅拌应均匀,不能有颗粒、杂质残留在涂层中间 涂刷底漆时,应根据面积大小来选用适宜的涂刷方法 涂刷面漆时,应按设计要求的颜色和品种的规定来进行涂刷 注意各层烘干方式的配套,在涂装烘干型涂料时,底漆的烘干温度应高于或接近面漆的烘干温度,反之,易产生涂层过烘干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