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部分第2章专题安徽.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93311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39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部分第2章专题安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部分第2章专题安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部分第2章专题安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部分第2章专题安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部分第2章专题安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部分第2章专题安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部分第2章专题安徽.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三文意通顺译到位,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为人仁恕,故严而不残。(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2)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3)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参考译文:陈公名叫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考中进士。起初担任长沙县令。有个叫海印国师的和尚,交结权贵,放肆地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老百姓都不敢正视他。陈公把他抓获并按法律处置他,全县的人都感到十分震惊。他去职担任雩都县令。资深的官吏曾腆轻视法律,买卖官司,认

2、为陈公年轻就轻视他。陈公处理政事那天,首先发现了他(所犯)的大罪,曾腆叩头以至于出血,(表示)愿意改过自新。,陈公警告后放了他。巫师每年收拢老百姓的钱财用于祭鬼,称为春斋,不这样的话就会有火灾。陈公禁止了这件事,老百姓不敢触犯禁令,火灾也没有发生。拆毁数百处滥建的祠庙,勒令巫师转而务农的有七十多家。盗贼起事,陈公弼担任房州知州。房州平时没有军队守备,老百姓非常害怕想要逃走。陈公用牢城卒夹杂山河户,得到几百人,对他们日夜训练,(他们的)名声震动山南,百姓依靠他们而得以安定,盗贼不敢进入房州境内。然而殿侍雷甲带领一百多个士兵,追捕盗贼到竹山,雷甲不能约束士兵,士兵所到之处做下(许多)残暴之事。,有

3、人上报说有许多盗贼入境,将要到达城门,陈公亲自统率士兵沿河列阵抵抗盗贼。(陈公弼)自己站在队伍的前列,命令士兵拉满弓弦,但不要把箭射出去。士兵都如同木偶人一样笔直站立,霄雷向他们射箭,他们一动不动,雷甲于是下马拜服,请求判处自己死罪,说:“起初不知道是您的军队啊。”官吏和士兵请求斩杀雷甲以示众。陈公不答应,只惩治了做下残暴之事的十几个人,让雷甲用捕捉盗贼的方式赎自己的罪。,淮南发生饥荒,安抚使、转运使都说寿春太守王正民不称职。王正民被免职。皇帝下诏命令陈公前往该地代替王正民。转运使征收吏役米而免除他们的徭役,共征收米十三万石,称为折役米。米价飞快上涨,老百姓更加饥贫。陈公一到任就废止了这种做法

4、,并上报此事。又说王正民没有罪。说他称职负责。皇帝下诏命令恢复任命王正民为鄂州知州。,陈公调任庐州知州。虎翼军士中驻扎在寿春的人,以谋反罪被诛杀,其余没有谋反的数百人被迁到庐州,这些人都疑惧不安。一天,有人偷偷溜进官府准备袭击陈公。陈公笑着说:“这人一定是喝醉了。”从轻处罚,将他流放,把其余的军士都交给下属使唤,并且用他们看守仓库。,陈公做京西转运使。石塘河的役兵发动叛乱,他们的首领叫周元,震动汝洛一带。陈公知道了,当天就带少数几个人出城巡视。斩了周元示众,把其余的人都派去继续像当初那样服役。陈公退休后去世,享年六十四岁。他为人仁爱,所以虽严厉却不残暴。,文意通顺是文言句子翻译的必然要求,一个

5、不通顺或有语病的句子是要扣分的。在审题方面要注意结合语境理解句意,关键词语理解正确,细心观察待翻译的句子,力求在理解上不漏要点。还要联系生活常识,避免不合风俗常理等低级错误。,要做到文意通顺,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联系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意。2关键词语要翻译准确。3考虑全面,不漏译,不错译。4表述无语病,不违背生活常理和当时的风俗习惯。,(2010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娶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8分)(1)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2)母归,但

6、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3)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参考译文:岭南少数民族中有一个传说,秦汉以前有位部族首领姓吴,当地人都称他“吴洞”。他娶了两个妻子,一个妻子死了,留下个女孩,名字叫叶限。叶限从小聪明善良,擅长淘金,父亲非常爱她。这一年末,父亲死了,后妈虐待她,经常让她去高山上打柴,到深潭边汲水。,有一次,叶限得到了一条小鱼,两寸多长,红色的鳍刺,金色的眼睛,她就偷偷把它养在水盆里。鱼儿一天天地长大,盆子换了几个,鱼儿大得装不下了,于是把它放养在屋后的池塘里。叶限经常将自己省下的饭食倒进池里给它吃。叶限到水池边,鱼儿就露出头,靠在岸边,别人到池边,它就不

7、再出来。叶限的后妈知道了,每次悄悄地守候池边,可是鱼儿不曾出现过,于是后妈欺骗叶限说:“你不是太辛苦吗?我为你做了一件新衣服。”,于是换掉了叶限的那件旧衣。后来叫她到别的泉水池去打水,来回的路程有几百里。后妈从容地穿上她女儿叶限的旧衣,扮作叶限的样子,衣袖里藏着锋利的刀,走向鱼池呼唤鱼儿,鱼儿一露出头来,她就用刀把它杀死了。这条鱼已有一丈多长,鱼肉做成菜,味道比普通鱼加倍鲜美,然后把鱼骨头埋在粪堆下面。,过了一天,叶限(回家),来到池边,再也见不到鱼了,于是跑到野外哭泣。忽然有人披散头发、穿着粗布衣服,从天而降,安慰她说:“不要哭了,你后妈杀死了你的鱼,骨头就埋在粪堆下。你回去,可以取出鱼骨来

8、藏在屋里,你想要什么,只要向鱼骨祈求,就会如愿以偿。”叶限照着这个人的话做了,果然是金银珠宝衣服食物想要的都有了。,到了洞节那天,后妈出去参加集会,让叶限留在家里看守庭院里的果树。等后妈走远了,叶限也前往集会,她穿着用翠鸟的羽毛编织的衣服,脚上穿着金色的鞋子。在集会上,后妈的亲生女儿认出了叶限,对母亲说:“这人很像姐姐。”后妈也起了疑心。叶限觉察到了,迅速返回家,慌乱中丢失了一只金鞋,被当地人捡了去。后妈回到家,只见叶限正抱着庭院中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当地邻近有个海岛,岛上有一个国家名叫陀汗,兵力强大,统治着几十个岛屿,水域几千里。那个洞人把捡到的鞋子拿到陀汗国出售,陀汗国王得到了它,

9、他让他身边的人来试穿,谁想脚最小的人来穿,鞋子也还小一寸。国王就命令全国的妇女都来试穿,竟然没有一个人的脚合适。这只鞋子轻盈如羽毛,踩在石上不会发出声音。国王猜想卖鞋的洞人一定是通过不正常途径取得鞋子的,就囚禁拷问洞人,最终还是不知道鞋子的来历。于是将鞋子丢放在路旁,并派人四处搜查,若是发现谁家有与这只鞋成双的另一只,就抓来报告。,陀汗国王对此十分诧异,就搜查各家各户,结果找到叶限,让叶限穿了鞋子后才确信。叶限随后穿上翠鸟羽衣和那双鞋,前去拜见国王,容貌像天仙一般美丽。叶限这才把事实经过告诉国王。国王带着鱼骨和叶限一起回到陀汗国。后妈及其亲生女儿都被飞石砸死了,当地的人哀怜她们,将遗体埋在石坑

10、中,称坟墓为“懊女冢”。当地人把它当做媒神祭祀,求之必应。,国王回到国内,娶叶限为嫔妃。有一年,国王贪心,向鱼骨祈求无数奇珍异宝,毫无节制。到了第二年,怎么求也没有回应了。国王就把鱼骨埋藏在海岸边,还陪葬了大量珍珠,用金子做边际。后来,因被征集入伍的士兵发生叛乱,国王想挖掘珠宝黄金以支付军费。谁知一夜之间全被海潮卷走了。,阅卷专家警示 要保持句意通顺,除加强阅读读懂文意外,做题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既要字字落实,一一对应,保持直译,又要灵活机灵,添加必要的词语,使语句连贯通顺。2了解一下文意不畅的几种情况,反观自己翻译情况,做到不漏译、不误译、不乱译。3下笔之前,最好在草稿纸上写出几个关键词

11、语,以便组织好语言。译好之后,可检查一下有无不通顺之处。4保持与原句语气、标点符号的对应,一、片段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南宫生,吴人。伟躯干,博涉书传。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之。家素厚藏,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遨戏,尽丧其赀。逮壮,见天下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得风后握奇阵法。将北走中原,从豪杰计事。会道梗,周流无所合。遂溯大江,游金陵,入金华、会稽诸山,渡浙江,泛具区而归。家居以气节闻,衣冠慕之,争往迎候,门止车日数十辆。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注】周:通“赒”,救济。风后:相传为黄帝相。握奇:握奇经,古代的兵书。周流:周行各地。具区

12、:太湖的古名。(1)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遨戏,尽丧其赀。译文:_(2)见天下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译文:_(3)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译文:_,解析:(1)“饮博”,喝酒赌钱;“丧”,失去;“赀”,钱财。抓住这几个关键词,就文意通顺了。(2)“思”,思量,思考;“谢”,告别。(3)“无”,无论;“相接”,相交往。答案:(1)南宫生就用家中的财物供养宾客,并且和少年们一起喝酒赌钱,花尽了家中的资产。(2)见天下大乱,就想着要建功立业,于是离开酒肉朋友们,去学习兵法。(3)南宫生也喜爱跟人结交,无论贵贱,都全力跟他们交往。,参考译文:南宫生,是苏州人。身材高大,读书很多。

13、年轻时喜爱侠义的行为,爱好击剑和骑马,尤其长于用弹弓,对准飞的鸟就能击落它。家中向来财物多,南宫生就用家中的财物供养宾客,并且和少年们一起喝酒赌钱,花尽了家中的资产。到了壮年,见天下大乱,就想着要建功立业,于是离开酒肉朋友们,去学习兵法,学得了风后布阵打仗的方法。准备往北到中原去,跟随豪杰们图谋大的事业。正赶上道路不通,各处走走都不如意。,就沿着长江往上走,到了南京,又到了金华县和会稽山;渡过钱塘江,在太湖上游行过一通后归来。南宫生在家乡一向以有气节而出名,士大夫们都仰慕他,争着到他家请他或问候他,他家门前停放(来宾)的车一天有几十辆。南宫生也喜爱跟人结交,无论贵贱,都全力跟他们交往。,2阅读

14、下面的文言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做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官宫妾,则是宦官宫妾之孝之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1)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译文:_(2)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译文:_解析:(1)“事”是“服侍”的意思;“如”是“像”的意思,“讥”是“嘲笑”的意思。抓住这几个关键词,意思就通顺了。(2)翻译词语要注意几个关键词语:“务”、“孔子之行”

15、的“行”、“惑”。,答案:(1)大凡服侍父母能像曾参那样,可以免遭非议了。(2)不努力学曾参、周公、孔子的行事,却要在讳亲人的名字上,去超越曾参、周公、孔子,真是太糊涂了。,参考译文:大凡服侍父母能像曾参那样,可以免遭非议了。做人能像周公、孔子,也可以达到顶点了。而现在的读书人,不努力学曾参、周公、孔子的行事,却要在讳亲人的名字上,去超越曾参、周公、孔子,真是太糊涂了。周公、孔子、曾参,毕竟是无法超过的。超越了周公、孔子、曾参,而去向宦官、宫女看齐,那么岂非宦官、宫女对亲人的孝顺,比周公、孔子、曾参还要好得多了吗?,3阅读下面的文言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冯绲(n)父焕为幽州刺史,疾忌奸恶,数极

16、致其罪。怨者乃诈作玺书谴责焕,赐以欧刀。又下辽东都尉庞奋使行刑。奋即收焕,焕欲自杀。绲疑诏文有异,止焕曰:“大人在州,志欲去恶,实无他故,必是凶人妄诈,规肆奸恶,愿以事白上,其罪无晚。”焕以其言,上书自讼,果诈者所为,追奋抵罪。绲由是知名。,(1)疾忌奸恶,数极致其罪。译文:_(2)大人在州,志欲去恶,实无他故,必是凶人妄诈,规肆奸恶,愿以事白上,其罪无晚。译文:_解析:(1)奸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恶的人。(2)白,告白。罪,服罪。,答案:(1)非常愤恨奸邪凶恶的人,对于他们的罪行总是穷追深究,一点也不宽恕。(2)大人在幽州当刺史,下决心要把恶人坏蛋除尽,确实没有别的问题。这必定是那帮匪徒

17、使诈,图谋肆意作恶,希望大人把这件事报告给皇上,那时再服罪也不晚。,二、整体训练(2011淮南五中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陆琼,字伯玉,吴郡吴人也。父云公,梁给事黄门侍郎,掌著作。琼幼聪惠有思理,六岁为五言诗,颇有词采。大同末,云公受梁武帝诏校定棋品,朱异、刘溉以下并集。琼时年八岁,于客前覆局,由是京师号曰“神童”。异言之武帝,有敕召见,琼风神警亮,进退详审,帝甚异之。十一,丁父忧,毁瘠有至性,从祖襄叹曰:“此儿必荷门基,所谓一不为少。”及侯景作逆,携母避地于县之西乡,勤苦读书,昼夜无怠,遂博学,善属文。,永定中,州举秀才。天嘉元年,为宁远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寻以本官兼尚书外兵郎,

18、满岁为真。琼素有令名,深为世祖所赏。及讨周迪、陈宝应等,都官符及诸大手笔,并敕付琼。迁新安王文学,掌东宫管记。及高宗为司徒,妙简僚佐,吏部尚书徐陵荐琼于高宗曰:“新安王文学陆琼,见识优敏,文史足用,进居郎署,岁月过淹,左西掾缺,允膺兹选。”乃除司徒左西掾。,太建元年,除太子庶子,兼通事舍人。转中书侍郎、太子家令。长沙王为江州刺史,不循法度,高宗以王年少,授琼长史,行江州府国事,带寻阳太守。琼以母老,不欲远出,太子亦固请留之,遂不行。累迁给事黄门侍郎,领羽林监。转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又领大著作,撰国史。后主即位,直中书省,掌诏诰。初,琼父云公奉梁武帝敕撰嘉瑞记,琼述其旨而续焉,自永定讫于至德

19、,勒成一家之言。迁吏部尚书,著作如故。,琼性谦俭,不自封植,虽位望日隆,而执志愈下。园池室宇,无所改作,车马衣服,不尚鲜华,四时禄俸,皆散之宗族,家无馀财。暮年深怀知足,思避权要,恒谢病不视事。俄丁母忧,去职。初,琼之侍东宫也,母随在官舍,后主赏赐优厚。及丧柩还乡,诏加赙赠,并遣谒者黄长贵持册奠祭,后主又自制志铭,朝野荣之。琼哀慕过毁,以至德四年卒,时年五十,诏赠领军将军,官给丧事。有集二十卷行于世。(选自陈书卷三十)【注】覆局,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观人围棋,局坏,(王)粲为覆之。”覆,同“复”,覆局,指记忆力极强。风神,指神态。都官符,指诏书。,解析:D尚,崇尚。答案:D,2下列各组句子中,

20、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解析:A都是介词,向。B副词,于是,就;副词,才。C.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D.主谓间助词;结构助词,的。答案:A,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琼的父亲陆云公接受梁武帝的诏令校定棋品,朱异、刘溉以下人员同时集中在一起,陆琼这时八岁,能在客人面前覆盘。B天嘉元年,陆琼担任宁远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不久以法曹行参军的身份兼任尚书外兵郎,任职期满由代理转为正职。C长沙王做江州刺史时,不遵循法度,高宗因为长沙王年少,派陆琼去做长史。陆琼前去担任了江州府国事,兼任寻阳太守。,D陆琼生性谦虚俭朴,从不为自己聚敛财货。四时的俸禄,都散发给宗族人员,

21、自己家中没有剩余财产。解析:C联系下文可知,陆琼没有前去担任这些官职。答案:C,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异言之武帝,有敕召见,琼风神警亮,进退详审,帝甚异之。译文:_(2)琼以母老,不欲远出,太子亦固请留之,遂不行。译文:_,(3)暮年深怀知足,思避权要,恒谢病不视事。译文:_答案:(1)朱异对梁武帝说了这个情况,梁武帝下令召见,陆琼神态机警聪明,举止安详慎重,梁武帝认为他很奇异(不寻常)。(重点注意:“言之武帝”省略和倒装句式,“有敕召见”省略主语,“异”意动用法)(2)陆琼因为母亲年事已高,不想出远门,太子也坚持请求留下他,于是陆琼就没有前去(任职)。(重点注

22、意:“以”“固”“遂不行”),(3)陆琼晚年很有知足之心,只想避开权要人物,常常以有病为借口不到职治事。(重点注意:“深怀”“谢”“视事”),参考译文:陆琼,字伯玉,吴郡吴人。父亲陆云公,梁朝给事黄门侍郎,掌管著作。陆琼幼年聪敏伶俐,思维有条理,六岁能写五言诗,且颇有文采。大同末年,父陆云公受梁武帝诏令校定棋品,朱异、刘溉以下人员同时集中在一起。陆琼这时八岁,能在客人面前覆盘,由此京城内传称他为“神童”。朱异对梁武帝说了这个情况,梁武帝下令召见,陆琼神态机警聪明,举止安详慎重,梁武帝认为他很奇异(不寻常)。,大同十一年,父亲去世,他因悲哀过度而极其瘦弱,有至孝之情,叔祖父陆襄感叹道:“此儿必能

23、承担光耀门庭的重任,所谓一个也不算少。”到侯景作乱,陆琼带着母亲避难到本县的西乡,刻苦读书,日夜不松懈,于是学识渊博,擅长写文章。,丞宣年间,被州里推举为秀才。天嘉元年,为宁远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不久以法曹行参军的身份兼任尚书外兵郎,任职期满由代理转为正职。陆琼一向有好名声,深受世祖赏识。到讨伐周迪、陈宝应等人时,诏令及各种重要文书,都下令交付陆琼完成。改任新安王文学,担任东宫书记参军。等到高宗担任司徒时,精选属官,吏部尚书徐陵向高宗推荐陆琼说:“新安王文学陆琼,见识多而聪敏,文史兼通,足够应用,进居郎署,已有年月,左西掾缺位,可以选他担任此职。”于是封为司徒左西掾。,太建元年,授予太子庶子,

24、兼通事舍人。转任中书侍郎、太子家令。长沙王为江州刺史,不遵循法度,高宗认为长沙王年少,授陆琼长史,行江州府国事,兼任寻阳太守。陆琼以母亲年事已高为由,不想出远门,太子也坚持请求留下他,于是陆琼就没有前去(任职)。屡经升迁任给事黄门侍郎,兼任羽林监军。调任太子中庶子,兼任步兵校尉。又兼大著作,撰写国史。,后主即位,陆琼到中书省当值,负责制定诏书。当初,陆琼父亲陆云公奉梁武帝的命令撰写嘉瑞记,陆琼遵循武帝的旨意继续撰写,自永定年到至德年,最终编写成一家之言。改任吏部尚书,继续兼任大著作。陆琼生性谦虚俭朴,从不为自己聚敛财货,虽然职位声望日渐隆盛,却坚持素志更加谦逊。所居园池屋室,不作改变,车马衣服,不崇尚华丽,四时的俸禄,都散发给宗族人员,自己家中没有剩余财产。晚年很有知足之心,只想避开权要人物,常以有病为借口不到职治事。不久母亲去世,离职回家。,当初,陆琼奉侍东宫时,母亲随从在官舍居住,后主赏赐十分优厚。等到丧棺还乡,后主下诏加赠助丧财物,并派谒者黄长贵持册奠祭,后主又亲自拟墓志铭,朝野都以此为荣耀。陆琼悲哀过度,在至德四年去世,时年五十岁。诏赠领军将军,官府出资办理丧事。有文集二十卷行于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