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农村耕地保护与利用专题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农村耕地保护与利用专题调研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县农村耕地保护与利用专题调研报告今年5月中旬以来,按照省市人大农委的统一安排与部署,县人大农业农村委选择四新岗镇斋阳桥村为代表村,采取进村入户、走访座谈及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现有耕地保护与利用、耕地抛荒情况、村级集体建设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摸底和走访座谈工作,共走访农户55户,发放调查问卷60份。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当前农村耕地保护与利用现状XX县现有耕地面积67.26万亩,其中水田57.56万亩,旱地9.7万亩。农业生产以粮、油、柑桔三大产业为主,是全省粮食生产大县和全省桔柑优势区域重点县。历年粮食复种面积稳定在80万亩以上。近年来,由于多方面原因,全县各地耕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弃
2、耕及抛荒现象。以调研的斋阳桥村为例,2019年末,全村共有耕地总面积4347亩,其中确权颁证面积3327亩。因改种果树、挖鱼塘等而导致弃耕面积632.6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14.6%;受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劳动力短缺等诸方面因素影响而导致耕地季节性或常年抛荒面积286.7亩,占全村耕地面积6.4%。分析耕地弃耕和抛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按耕地地形地貌来区分,高榜田及旱地弃耕和抛荒多,而水田弃耕和抛荒少。我县县境内主要地貌单元为近代河流冲积平原、丘陵、低山三种,地形地貌多样复杂。农业生产又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斋阳桥村地处丘陵地带,耕地地形地貌有冲田、榜田。高榜田及旱地受水源条件限制,耕
3、种难度加大,所以部分高榜田和旱地只能选择改种其它或抛荒,能得到充足的水源保证的冲田一般弃耕和抛荒的少。调查了解到斋阳桥村弃耕和抛荒的面积中,高榜田及旱地占所有弃耕和抛荒面积的95%。二是按承包户家庭劳动力结构来区分,劳动力短缺的家庭承包耕地抛荒多,而劳动力相对富余的家庭承包耕地抛荒少。斋阳桥村现有农户630户,人口2231人,其中举家外出务工半年以上的98户,占16%;1人以上外出务工半年以上的256户,占全村农户的41%。全村常年从事农业生产的仅394人,且平均年龄都在60岁以上。农村劳动力短缺和年龄结构偏大,难以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所以出现了有的家庭耕地弃耕和抛荒多,有的家庭耕地弃耕和抛荒
4、少这种现象。三是按农业基础设施配套程度来区分,设施欠完善及交通不便的地方耕地弃耕和抛荒多,而设施完善及交通便利的地方耕地弃耕和抛荒少。设施完善和交通便利的地方耕种成本相对低,土地流转也相对容易,所以耕地抛荒现象较少,而设施欠完善且交通不便利的地方抛荒现象普遍一些。调查发现,斋阳桥村弃耕和抛荒面积中,设施不完善且交通不便利的耕地统计面积达570亩,占全部弃耕和抛荒面积的90%。二、农民承包耕地弃耕与抛荒的原因剖析近年年,中央逐年不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扶持力度,特别是近年提出和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等惠农政策,给农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让农村有了新的发展机遇,让农民享受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实惠。但是,
5、随着农村老龄现象的加剧、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耕地地力下降及土地流转还处于起步与摸索阶段等因素的影响,农业投入成本逐年增大,而谷贱伤农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又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耕地抛荒现象的发生。通过调查了解,总结剖析耕地弃耕与抛荒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耕种难度和成本加大,导致部分农田被动抛荒。以斋阳桥村为例,全村现有山塘186口,现有效灌溉面积仅1800亩左右,不到耕地面积的50%o由于乡村两级财力不足,大部分山塘年久失修,漏水渗水严重,淤泥层深厚,根本不能蓄水保水。一到雨季,周边田块渍涝严重,而至旱
6、季,水源又十分短缺。部分榜田由于水源无法保证而变成了望天田,加上设施不配套与完善,没有机耕路等,农民耕种难度和成本加大,挫伤生产积极性,导致部分耕地被动季节性抛荒,甚至常年性摞荒。二是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从而引发了耕地抛荒现象。自2004年以业,国家加大了对“三农”工作的政策与资金补贴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让农民得到了一些实惠,但是,随着各种生产物资的逐年上涨,特别是机械耕种收费用的增长,进一步降低了种田的经济效益。调查中了解到,在不计算农业投入用工的条件下,种一亩田的收益除去种子、肥料农药、机耕机收等生产成本后,亩平收入一般仅为300-400元。而外出务工人员收益每
7、天可达130-300元。这样比较下来,外出务工两三天的收入就可抵一年在家栽种一亩田的收益。正是因为农业生产比效效益低下,农民种田积极性下降,外出务工成为了农民的主业,而农业只是农民的一个副业。对曾经“惜土如金”的农民来说,耕地抛荒只是一个无奈的选择。三是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偏大,老龄化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将成为农村耕地大量抛荒的重要隐患。当下的农村,60岁以下的人基本上都在外工作或从事半工半农的职业,而留守在家都是老人和孩子。一个老人或两个老人在家带孙儿、孙女组成的隔代临时家庭是农村的一个普遍现象。由此,一家或几家的承包耕地就全靠几位老人在家耕种。引用农村的一句顺口溜来讲就是:白头发在家栽田,黑头
8、发在外赚钱。农忙季节,儿女回家帮忙的家庭还能维持正常耕种,没有劳力的只能摞荒。四是农民受小农经济思想束缚,土地流转机制不畅,惩治耕地抛荒的措施不力,助长了农村耕地抛荒的不正之风。由于农村耕地隶属于千家万户,还有少部分农民受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较深,加上耕地的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等因素制约,农村土地实行大规模流转困难。有的无力耕种,宁愿抛荒也不租给别人耕种,这就导致了想种田的人无田耕种,而无力耕种的却在白白抛荒。由乡村政府组织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农民也一般的选择流转给本村或者附近村子的种粮大户。但是租种户也好大户也好,也只能租种耕种条件相对较好的土地,条件较差的土地流转还是十分困难。其次,国家农业补贴
9、是按承包耕地进行补贴,少部分承包耕地较多的农户,自已不种田却可以坐享补贴资金和租金,而租种的人没有享受到国家的政策优惠,严重挫伤了种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此之外,按照相关法规规定,对于耕地抛荒达到一定的时间,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但是,由于受法不责众等诸多因素制约,现实中基本不能执行,部分抛荒多年的耕地和相关农民,依然没有得到任何处理与惩治,这就助长了农民抛荒的不正之风。三、解决农村耕地弃耕与抛荒的有关建议耕地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合理利用与保护耕地资源是全社会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此次调研和我县耕地利用及弃耕抛荒的实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
10、制,促进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各级党委、政府及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要建立健全耕地流转机制,充分发挥在耕地流转过程中的引导和监管作用,要及时收集发布流转信息,引导土地逐步向专业大户、种养能手、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发展规模经营,减少种植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对因弃农经商或外出务工等原因无法耕种而摞荒的,村集体组织要动员器荒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特别是有长年抛荒趋势的,引导承包户及时流转,避免抛荒;对于常年抛荒的耕地,可由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终止承包经营合同,收回承包地,集体发包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二是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1、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加大对冲珑山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沟渠路林网五要素的要求,切实改善灌溉条件,提高机耕路、生产道通达率,为耕种提供便利的交通设施,同时,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大耕地土壤改良资金投入国力度,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发展绿肥等技术,提高耕地地力。三是强化农业市场导向,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规模农业生产效益。首先,从政策层面,按宜林为林,宜耕为耕的原则对现有农村土地进行调查摸底,对不宜耕种的土地退耕还林还湖,对适宜耕种的土地,要把准市场导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大力引导农民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实行规模化生产,推进产业化进程。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政策上倾斜和扶持,引导农产品走精深加工的路子,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经济的比较效益。四是加大耕地保护与利用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依法打击违法占用与破坏耕地的行为。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及时查处违规占用耕地和破坏耕地质量的行为,特别是对破坏耕作层,损毁田间基础设施导致无法耕种的行为要严厉打击,有效遏制占用及破坏耕地质量的现象发生曼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