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池高三复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97575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解池高三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电解池高三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电解池高三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电解池高三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电解池高三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解池高三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解池高三复习.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1.用铜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解CuCl2溶液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分析】错误,活性金属作阳极时,金属首先失电子被氧化,故阳极反应为:Cu-2e-=Cu2+。2.Cu+H2SO4=CuSO4+H2可以设计成电解池,但不能设计成原电池。()【分析】正确,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是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而电解池可以是一个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3.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两个电极均不能用金属材料。()【分析】电解池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解食盐水时,阳极不能用金属电极,但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故阴极可以用金属电极。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电解精炼铜时,阳极减

2、少的质量和阴极增加的质量相等。()【分析】错误。电解精炼铜时,阴极析出的只有Cu,而阳极减少的有活泼的Zn、Fe、Ni等形成阳离子存在于溶液中,不活泼的Ag、Au等形成阳极泥沉在底部,故两极的质量变化不相等。,电极产物的判断与有关反应式的书写1.电解时电极产物的判断“阳失阴得”阳极,金属活性电极:电极材料失电子,生成相应的金属阳离子,惰性电极:溶液中的阴离子失电子,生成相应的单质或高价化合物(阴离子放电顺序: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阴极,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生成相应的单质或低价化合物(阳离子放电顺序:Ag+Fe3+Cu2+H+(酸)Fe2+Zn2+H+(水)Al3+Mg2

3、+Na+Ca2+K+,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二判二析一写”二判二析一写根据电极产物,“写”出电极反应式,“判”断阴阳极“判”断是电极材料放电还是溶液中的离子放电,分“析”溶液中离子的种类根据离子放电顺序,分“析”电极反应,3.电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必须在长等号上标明“通电”或“电解”。(2)只是电解质被电解,电解化学方程式中只写电解质及电解产物。如电解CuCl2溶液:CuCl2Cu+Cl2。(3)只有水被电解,只写水及电解产物即可。如电解稀硫酸、电解NaOH溶液、电解Na2SO4溶液时,化学方程式可以写为:2H2O2H2+O2。(4)电解质、水同时被电解,则都要写进方程式中。如电解饱和食盐

4、水:2NaCl+2H2OH2+Cl2+2NaOH。,【高考警示钟】(1)H+与Fe2+、Zn2+的放电顺序与浓度有关,在酸性溶液中H+比Fe2+、Zn2+易放电,但在中性溶液中Fe2+、Zn2+浓度较大时,Fe2+、Zn2+比H+易放电,如电镀锌。(2)书写电解化学方程式时,首先看清是电解的水溶液,还是熔融电解质。(3)电解水溶液时,应注意放电顺序中H+、OH-之后的离子一般不参与放电。,【典例1】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研读如图原理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放电充电,A.K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PbSO4+2H2O-2e-=PbO2+4H+

5、B.当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中消耗的H2SO4为0.2 molC.K闭合时,中向c电极迁移D.K闭合一段时间后,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解题指南】(1)书写电极反应式时应看清充放电的方向,同时注意元素价态的变化;(2)结合装置,正确判断电极情况;(3)熟练掌握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原理。,【解析】选C。当K闭合时,为原电池,为电解池,中发生充电反应,d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其反应式为:PbSO4+2H2O-2e-=PbO2+4H+,A项正确;在上述总反应式中,得失电子总数为2e-,当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可以计算出中消耗的硫酸的量为0.2 mol,B项正确;当K闭

6、合时d是阳极,阴离子向阳极移动,C项错误;当K闭合一段时间,也就是充电一段时间后可以作为原电池,由于c表面生成Pb,放电时作电源的负极,d表面生成PbO2,作电源的正极,D项正确。,【互动探究】(1)K闭合时,试写出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2PbSO4+2H2O Pb+PbO2+2H2SO4。(2)K闭合时,当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c电极的质量如何变化?提示:当K闭合时,c电极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PbSO4+2e-=Pb+,即每当电路中转移2 mol电子时,1 mol的PbSO4转化为1 mol的Pb,c电极质量减轻96 g,则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c

7、电极质量减轻9.6 g。,【变式备选】如图所示,a、b是两根石墨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b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装置工作时,稀硫酸溶液中c(H+)变小、c(Cu2+)变大C.往滤纸上滴加酚酞试液,a极附近颜色变红D.稀硫酸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解析】选D。选项A,Zn为原电池负极,Cu为原电池正极,故a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选项B,Cu不参与电极反应,溶液中无Cu2+。选项C,水电离产生的H+在b极放电,b 极附近OH-浓度增大,所以b极附近颜色变红。选项D,不参与电极反应,其物质的量不变。,电解规律及电解的相关计算1.以惰性

8、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四种类型,电解质浓度,电极反应特点,电解水型,NaOH,pH,H2SO4,减小,不变,Na2SO4,类型,实例,电解质溶液复原,阴:4H+4e-=2H2阳:4OH-4e-=2H2O+O2,增大,加水,增大,加水,加水,增大,增大,减小,减小,增大,电解质,电解质,HCl,CuCl2,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分别在两极放电,电解电解质型,通氯化氢,加氯化铜,水,电解对象,水,水,电解质浓度,电极反应特点,放H2生碱型,pH,类型,实例,电解 质溶液复原,阴极:H2O放H2生碱阳极:电解质阴离子放电,阴极:电解质阳离子放电阳极:H2O放O2生酸,放O2生酸型,电解对象,NaCl

9、,电解质和水,生成新电解质,增大,通氯化氢,CuSO4,电解质和水,生成新电解质,加氧化铜,减小,2.电解时的放电顺序与电极产物的判断(1)阳极。先看电极,活性电极(Fe、Cu、Ag),电极材料自身失电子,电极被溶解,惰性电极(Pt、Au、石墨),看溶液中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阴离子放电顺序为:S2-I-Br-Cl-OH-(水),(2)阴极。直接根据阳离子放电顺序进行判断。阳离子放电顺序:Ag+Fe3+Cu2+H+(酸)Fe2+Zn2+Al3+Mg2+Na+Ca2+K+,3.电解池中有关量的计算或判断“一依据三方法”(1)一个依据:解题依据是得失电子守恒。(2)三种方法:根据守恒法计算:用于串联

10、电路、阴阳两极产物、正负两极产物、相同电量等类型的计算,其依据是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根据总反应式计算:先写出电极反应式,再写出总反应式,最后根据总反应式计算。根据关系式计算: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关系,在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建立计算所需的关系式。,【高考警示钟】(1)电解后要恢复原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可以按:“析出什么,加上什么”的思路。如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时,若要恢复原溶液,可加入CuO、CuCO3而不是Cu(OH)2、Cu2(OH)2CO3。(2)判断两极产物时,先看电极是活性电极还是惰性电极,若是活性电极,电极反应首先表现电极溶解而不是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放电。(3)Fe3+的放电能

11、力大于Cu2+,其第一阶段放电反应为Fe3+e-=Fe2+,而不是Fe3+3e-=Fe。,【典例2】A、B、C三个电解池,A池内是CuCl2溶液,纯铜片作阴极,B与C两池内均是AgNO3溶液,纯银丝作阴极。当B池中银丝质量增加0.108 g、C池中银丝质量增加0.216 g时,A池中铜片质量增加(),A.0.216 gB.0.108 gC.0.064 gD.0.032 g,【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该装置的特点是:A、B并联再与C串联;(2)总电路电流等于各并联电路电流之和;(3)各池的电极反应式为:阴极(B、C池):Ag+e-=Ag,阴极(A池):Cu2+2e-=Cu,【解

12、析】选D。图中电路的连接方式为先将A、B两池并联,再与C池串联进行电解,利用干路中的电流强度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强度之和可求得通过C池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16 g108 gmol-1=0.002 mol,通过B池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08 g108 gmol-1=0.001 mol,则通过A池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01 mol,根据Cu2+2e-=Cu可知,析出铜的质量为64 gmol-10.001 mol20.032 g。,【技巧点拨】电解计算的一般解题思路(1)先看阳极材料,是活性电极还是惰性电极。(2)找全离子,将溶液中的所有离子按阴阳离子分开。(3)根据电子守恒,串联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

13、目相同,即阴离子(活泼电极)失的电子数等于阳离子得的电子数,列出关系式进行计算。,【变式训练】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 mol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不考虑CO2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A.0.8 molB.0.6 molC.0.5 molD.0.4 mol,【解析】选B。加入0.1 mol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恢复原状,可将0.1 mol Cu2(OH)2CO3分解成0.2 mol CuO、0.1 mol H2O、0.1 mol CO2(因它可从溶液中跑掉,可忽略),

14、由此说明有0.2 mol 硫酸铜电解完成后,又有0.1 mol H2O发生电解,故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应为电解CuSO4和电解水电子转移的量之和:0.4 mol+0.2 mol=0.6 mol。,1.我国第五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的材料为钢芯镀镍,依据你所掌握的电镀原理,你认为硬币制作时,钢芯应该作()A.正极B.负极C.阳极D.阴极【解析】选D。钢芯属于镀件应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2.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1 mol 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A.0.1 molB.0.2 molC.0.3 m

15、olD.0.4 mol【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1)要恢复到电解前浓度的原则是:出什么就加什么;(2)可将Cu(OH)2拆为CuO和H2O。,【解析】选D。根据H2SO4+Cu(OH)=2CuSO4+2H2O可知,电解过程中消耗CuSO4和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1 mol、0.2 mol。若在上述电解过程中仅仅发生了电解CuSO4溶液的反应,根据2CuSO4+2H2O2Cu+2H2SO4+O2可知,消耗CuSO4和H2O的物质的量应该相等。因此,0.2 mol H2O被消耗过程是:电解CuSO4溶液时消耗0.1 mol,当CuSO4溶液电解完毕,成为电解水又被消耗0.1 mol

16、。其反应依次为:2CuSO4+2H2O2Cu+2H2SO4+O2,2H2O 2H2+O2,两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分别为0.2 mol、0.2 mol,共0.4 mol。,3.关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电池失去电子的电极称为阴极B.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负极上都发生氧化反应C.原电池的两极,一定要由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D.电解时电解池的阳极一定是阴离子放电【解析】选B。A项,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电极叫负极,A错误;C项,不一定是由两种金属组成,也可以是金属和非金属,如石墨电极,C错误;D项,当阳极为活性金属时,表现为电极溶解而不是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放电,D错误。,4.利用电解法可

17、将含有Fe、Zn、Ag、Pt等杂质的粗铜提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时以精铜作阳极B.电解时阴极发生氧化反应C.粗铜连接电源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会形成含少量Ag、Pt等金属的阳极泥,【解析】选D。电解法精炼金属铜时,粗铜作阳极,失去电子逐渐溶解,Cu2+得到电子后析出,附着在阴极上,故精铜作阴极;在电解池中,阴极接电源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接电源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A、B、C项均错误;越活泼的金属越易失去电子,故比铜活泼的Fe、Zn先失去电子,变成Fe2+、Zn2+进入溶液,然后是铜失去电子,变成Cu2+进入溶液,因Ag、Pt等金属不如铜

18、活泼,故在铜溶解后便沉积在阳极底部成为阳极泥,D项正确。,5.观察下列几个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装置中阳极上析出红色固体B.装置的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正极相连C.装置中外电路电子由a极流向b极D.装置的阳极反应为:2H+2e-=H2,【解析】选C。装置中阳极反应为2Cl-2e-=Cl2,A错;装置是电镀装置,待镀铁制品应作阴极,即与电源负极相连,B错;装置中外电路电子应从负极(a极)流向正极(b极),C对;装置的阳极反应为2Cl-2e-=Cl2,D错。,6.如图,将铜片和锌片焊接在一起组成A电极,B为碳棒,进行电解实验,电解液中含硝酸银和硝酸铜各0.1 mol。已知电路中通过0.

19、2 mol 电子。(1)请写出A、B两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A:;B:。(2)请分析A、B两极质量变化情况为A:;B:。,【解析】(1)当活性电极作阳极时,阳极要溶解,由于锌比铜活泼,所以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阴极上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由于氧化性:Ag+Cu2+,Ag+优先放电,由Ag+、Cu2+各为0.1 mol且电路中通过0.2 mol电子知,Ag+完全放电后,Cu2+只有一半放电,则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先2Ag+2e-=2Ag,后Cu2+2e-=Cu。(2)由两极转移电子数目相等知,锌失0.2 mol电子需溶解0.1 mol锌,即A极质量减少6.5 g,在B极上,先析出0.1 mol银,后析出0.05 mol 铜,则B极质量增加(10.8+3.2)g。,答案:(1)Zn-2e-=Zn2+先2Ag+2e-=2Ag,后Cu2+2e-=Cu(2)减少6.5 g增加14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