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课程(第三章空间数据库).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06448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IS课程(第三章空间数据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GIS课程(第三章空间数据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GIS课程(第三章空间数据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GIS课程(第三章空间数据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GIS课程(第三章空间数据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IS课程(第三章空间数据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IS课程(第三章空间数据库).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3-3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3-1 空间数据库的概念,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一、空间数据库,1、定义: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和应用的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合。,空间数据库是空间数据库系统的简称。,3、空间数据库的特点,3-1 空间数据库的概念,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1)数据量特别大;2)数据种类多,复杂;3)数据应用面相当广。,在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时,一方面应遵循和应用通用的数据库的原理和方法;另一方面又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技术和方法来解决其他数据库所没有的问题。,2、空间数据特征:1)空间特征:一般需要建立空间索引。2)非结构化特征:结构化的,即满足第一范式:

2、每条记录定长,且数据项是原子数据.而空间数据数据项变长,对象包含一个或多个对象,需要嵌套记录。3)空间关系特征:拓扑数据给空间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维护增加了复杂性。4)分类编码特征:一种地物类型对应一个属性数据表文件。多种地物类型共用一个属性数据表文件。5)海量数据特征。,二、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3-1 空间数据库的概念,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是指能够对物理介质上存储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语义和逻辑上的定义;提供必须的空间数据查询、检索和存取功能;能够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维护和更新的一套软件系统。,三、空间数据库应用系统,提供给用户访问和操作空间数据库的用户界面,是应用户数据处理需求而建立的具有数据库

3、访问功能的应用软件。一般需要进行二次开发。,一般由专业GIS软件提供,返回,一、传统数据模型,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数据结构:是指数据的组织形式,在计算机存储、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逻辑结构。数据模型:是描述实体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学描述,是空间数据库建立的逻辑模型。两者之间的关系:混合的交叉关系,并不一一对应,世界多样性,确定数据模型,确保实用性,(便于模型化、存储、检查和分析),它并不基于空间数据结构。,自学:用三种模型(层次、网络、关系)组织图:,返回,p1,p2,二、传统模型存储空间数据的局限:,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1、层次模型用于GIS地理数据库的局限

4、性 层次模型反映了实体之间的层次关系,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数据的重构。用于GIS地理数据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很难描述复杂的地理实体之间的联系,描述多对多的关系时导致物理存储上的冗余;2)对任何对象的查询都必须从层次结构的根结点开始,低层次对象的查询效率很低,很难进行反向查询;3)数据独立性较差,数据更新涉及许多指针,插入和删除操作比较复杂,父结点的删除意味着其下层所有子结点均被删除;4)层次命令具有过程式性质,要求用户了解数据的物理结构,并在数据操纵命令中显式地给出数据的存取路径;5)基本不具备演绎功能和操作代数基础。,2、网状模型用于GIS地理数据库的局限性,3-2

5、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网状模型反映地理世界中常见的多对多关系,支持数据重构,具有一定的数据独立和数据共享特性,且运行效率较高。用于GIS地理数据库的主要问题如下:1)由于网状结构的复杂性,增加了用户查询的定位困难,要求用户熟悉数据的逻辑结构,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2)网状数据操作命令具有过程式性质,存在与层次模型相同的问题;3)不直接支持对于层次结构的表达;4)基本不具备演绎功能和操作代数基础。,3、关系模型用于GIS地理数据库的局限性,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在GIS分析中,常常需要综合运用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属性数据,要求GIS数据库能对实体的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

6、进行综合管理。,找离火车站最近的汽车站?,空间数据库,空间 计算,距离最近的汽车站,检索,检索,GIS分析,对属性数据用通用RDBMS可以很好管理,但对于空间数据一般DBMS却有局限,表现为:1)无法用递归和嵌套的方式来描述复杂关系的层次和网状结构,模拟和操作复杂地理对象的能力较弱;2)用关系模型描述本身具有复杂结构和涵义的地理对象时,需对地理实体进行不自然的分解,导致存储模式、查询途径及操作等方面均显得语义不甚合理;3)由于概念模式和存储模式的相互独立性,及实现关系之间的联系需要执行系统开销较大的联接操作,运行效率不够高。,3、关系模型用于GIS地理数据库的局限性(续1),3-2 空间数据模

7、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4)空间数据通常是变长的,而一般RDBMS只允许记录的长度设定为固定长度,此外,通用DBMS难于存储和维护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5)一般RDBMS都难以实现对空间数据的关联、连通、包含、叠加等基本操作。6)一般DBMS不能支持GIS需要的一些复杂图形功能。7)一般RDBMS难以支持复杂的地理信息,因为单个地理实体的表达需要多个文件、多条记录,包括大地网、特征坐标、拓扑关系、属性数据和非空间专题属性等方面信息。,3、关系模型用于GIS地理数据库的局限性(续2),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8)GIS管理的是具有高度内部联系的数据,为了保证地理数据库的完整性,需

8、要复杂的安全维护系统,而这些完整性约束条件必须与空间数据一起存储,由地理数据库来维护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否则,一条记录的改变会导致错误、相互矛盾的数据存在,而一般RDBMS难以实现这一功能。,返回,三、面向对象模型,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一)基本概念 1、对象:含有数据和操作方法的独立模块,可以认为是数据和行为的统一体。如一个城市、一棵树均可作为地理对象。具有一个唯一的标识,以表明其存在的独立性;具有一组描述特征的属性,以表明其在某一时刻的状态静态属性数据;具有一组表示行为的操作方法,用以改变对象的状态。-作用、功能函数、方法。对象的划分:根据对象的共性,及对它的研究目的来

9、划分,与具体的目的、性质相联系,不同的目的就会有不同划分。,划分原则:找共同点,所有具有共性的系统成份就可为一种对象。,2、类:,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共享同一属性和方法集的所有对象的集合构成类。如河流均具有共性,如名称、长度、流域面积等,以及相同的操作方法,如查询、计算长度、求流域面积等,因而可抽象为河流类。3、实例 被抽象的对象,类的一个具体对象,称为,如长江、黄河等。真正抽象的河流不存在,只存在河流的例子。类是抽象的对象,是实例的组合,类、实例是相对的,类和实例的关系为上下层关系。类-申请实例-成为具体对象。4、消息:对象之间的请求和协作。(并不独立存在)对象之间的关

10、系,如鼠标点,就是消息,点某按纽,就是对按纽提出请求。,类,实例1,实例2,对象1,对象2,请求和协作,消息,(二)面向对象的特性,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1、抽象:是对现实世界的简明表示。形成对象的关键是抽象,对象是抽象思维的结果。2、封装:一般讲,包起来,将方法与数据放于一对象中,以使对数据的操作只可通过该对象本身的方法来进行。在这,指把对象的状态及其操作集成化,使之不受外界影响。3、多态:是指同一消息被不同对象接收时,可解释为不同的含义。同一消息,对不同对象,功能不同。功能重载-多态,简化消息,但功能不减。,现实世界,抽象,对象1,对象n,对象2,图元类,CLine,C

11、Circle,draw(),draw(p1,r),draw(p1,p2),Line,Circle,(三)四种核心技术,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1、分类分类是把一组具有相同属性结构和操作方法的对象归纳或映射为一个公共类的过程。如城镇建筑可分为行政区、商业区、住宅区、文化区等若干个类。2、概括将相同特征和操作的类再抽象为一个更高层次、更具一般性的超类的过程。子类是超类的一个特例。一个类可能是超类的子类,也可是几个子类的超类。所以,概括可能有任意多层次。概括技术避免了说明和存储上的大量冗余。这需要一种能自动地从超类的属性和操作中获取子类对象的属性和操作的机制,即继承机制。,3、聚集

12、,聚集是把几个不同性质类的对象组合成一个更高级的复合对象的过程。4、联合相似对象抽象组合为集合对象。其操作是成员对象的操作集合。,(四)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核心工具,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1、继承:一类对象可继承另一类对象的特性和能力,子类继承父类的共性,继承不仅可以把父类的特征传给中间子类,还可以向下传给中间子类的子类。它服务于概括。继承机制减少代码冗余,减少相互间的接口和界面。,1)单重继承、多重继承;全部继承、部分继承;取代继承、包含继承,2)状态继承(数据),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子类继承父类的数据结构,子类还可定义自己新的数据结构。子类任意使用父

13、类的数据结构,有可能破坏封装,若只能通过发送消息来使用父类的域,又可能失去有效性,具体办法:公有域:类可操作,实例也可操作。私有域:只有类本身使用,用户不得访问。保护域:子类可使用,继承使用,实例不能使用。,父类,子类,数据,函数,实例,公有域,私有域,保护域:,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3)功能的继承:子类继承父类的功能,但子类的功能要发生一些变化,功能函数重新定义,为使消息名简化,可让功能函数同名,但参数不一样,用子类功能取代父类功能函数。功能重载,功能函数名相同,但参数不一样。调用功能时,函数名及其参数共同决定,具体的功能,有了功能重载,对象就体现出多态性。多态:同一个消

14、息可根据发送消息对象的不同采用多种不同的行为方式,同一个消息对不同对象,功能不一。如鼠标,在不同按钮按,其功能不一样。4)继承与封装关系继承:父类特性子类继承,不可封装,封装,与外界隔离,表面是矛盾,实际上没有冲突,这正是OOP的优越。继承:一段代码使用,封装的代码重用,静态共享代码。封装:一段代码的集成、重用的组织方式,动态共享代码,父类,子类1,子类2,类1,类2,消息,实例,创建,方法,2、传播,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传播与继承是一对。复杂对象的某些属性值不单独存于数据库中,而由子对象派生或提取,将子(成员)对象的属性信息强制地传播给综合复杂对象。成员对象的属性只存储

15、一次,保证数据一致性和减少冗余。如武汉市总人口,由存储在各成员对象中的各区人口总和。3、继承与传播(区别)1)继承服务于概括,传播作用于联合和聚集;2)继承是从上层到下层,应用于类,而传播是自下而上,直接作用于对象;3)继承包括属性和操作,而传播一般仅涉及属性;4)继承是一种信息隐含机制,只要说明子类与父类的关系,则父类的特征一般能自动传给它的子类,而传播是一种强制性工具,需要在复合对象中显式定义它的每个成员对象,并说明它需要传播哪些属性值。,四、GIS空间数据库类型,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缺点:1)程序依赖于数据文件的存储结构,数据文件修改时,应用程序也随之改变。2)以文

16、件形式共享,当多个程序共享一数据文件时,文件的修改,需得到所有应用的许可。不能达到真正的共享,即数据项、记录项的共享。,GIS应用1,空间、属性数据文件1,GIS应用2,空间、属性数据文件2,空间、属性数据文件3,1、基于文件管理的方式,2、文件与关系数据库混合管理系统双元模型,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除oid作为连接关键字以外,几乎是两者独立地组织、管理和检索。,1)图形与属性结合的各自分开处理模式-早期系统:图形处理的用户界面和属性的用户界面是分开的,它们只是通过一个内部码连接。通常要同时启动两个系统,甚至两个系统来回切换,不方便。,几何图形:图形用户界面与图形文件处理是

17、一体的,中间没有裂缝。属性数据,则因系统和历史发展而异。,2)图形与属性结合的混合处理模式,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GIS 通过DBMS提供的高级编程语言C或Fortran等接口,在C语言的环境下,直接操纵属性数据,查询属性数据库,并在GIS的用户界面下,显示查询结果。在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式数据库互连)推出后,GIS软件商只需开发GIS与ODBC的接口软件,就可将属性数据与任何一个支持ODBC的RDBMS连接。这样用户可在一个界面下处理图形和属性数据。,用户界面,C语言,C或ODBC,图形处理,数据库管理系统,图形数据文件库,

18、属性数据库,采用文件与RDBMS的混合管理模式中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较弱,特别是在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完整性、并发控制以及数据损坏后的恢复方面缺少基本的功能。因而GIS软件商需要寻找能同时管理图形和属性数据的商用DBMS。,3、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分层模型,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GIS软件商在标准DBMS顶层开发一个能容纳、管理空间数据的系统功能。,代表软件System 9,GeoView等,用RDBMS管理图形数据有两种模式:a、基于关系模型的方式,图形数据按关系数据模型组织。由于涉及一系列关系连接运算,费时。例如b、将图形数据的变长部分处理成Binary Bloc

19、k字段(多媒体或变长文本)。省去大量关系连接操作,但Binary Block的读写效率比定长的属性字段慢得多,特别涉及对象的嵌套时,更慢。,4、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关系模型组织图形数据,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要找出组成多边形的采样点坐标,涉及多个关系表,作多次连接投影运算。,P1,P2,C,N,E,返回,4、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DBMS软件商在RDBMS中进行扩展,使之能直接存储和管理非结构化的空间数据,如Informix 和Oracle等都推出了空间数据管理的专用模块,定义了操纵点、线、面、圆等空间对象的函数。主要解决

20、空间数据的变长记录的管理,效率比二进制块的管理高得多,但仍没有解决对象的嵌套问题,空间数据结构不能由用户定义,用户不能根据要求再定义,使用上受一定限制。,GIS应用,空间数据管理的专用模块,商用DBMS,空间和属性数据库,5、面向对象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5、面向对象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1)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含义 为了有效地描述复杂的事物或现象,需要在更高层次上综合利用和管理多种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并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统一的抽象。这就是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含义,其具体实现就是面向对象的数据结构。,面向对象模型最适合于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它不仅支持变长记

21、录,且支持对象的嵌套,信息的继承和聚集。允许用户定义对象和对象的数据结构及它的操作。可以将空间对象根据需要,定义合适的数据结构和一组操作。这种空间数据结构可以带和不带拓扑,当带拓扑时,涉及对象的嵌套、对象的连接和对象与信息聚集。面向对象的地理数据模型的核心是对复杂对象的模拟和操纵。,2)复杂对象及特点,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指具有复杂结构和操作的对象。复杂对象可以由多种关系聚合抽象而成,或由不同类型的对象构成,或具有复杂的嵌套关系等。复杂对象的特点可归结为:a)一个复杂对象由多个成员对象构成,每个成员对象又可参与其它对象的构成;b)具有多种数据结构,如矢量、栅格、关系表等;

22、c)一个复杂对象的不同部分可由不同的数据模型所支持,也就是说,可以分布于不同的数据库中。,返回,3)面向对象的几何数据模型,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从几何方面划分,GIS的各种地物对象为点、线、面状地物以及由它们混合组成的复杂地物。每一种几何地物又可能由一些更简单的几何图形元素构成。,一个面状地物是由边界弧段和中间面域组成,弧段又涉及到节点和中间点坐标。或者说,节点的坐标传播给弧段,弧段聚集成线状地物或面状地物,简单地物聚集或联合组成复杂地物。,4)拓扑关系与面向对象模型,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将每条弧段的两个端点(通过它们与另外的弧段公用)抽象出来,建立

23、单独的节点对象类型,而在弧段的数据文件中,设立两个节点子对象标识号,即用“传播”的工具提取节点文件的信息。,面域文件,弧段文件,节点文件,拓扑关系与数据共享,这一模型既解决了数据共享问题,又建立了弧段与节点的拓扑关系。同样,面状地物对弧段的聚集方式与数据共享和几何拓扑关系的建立也达到一致。,5)面向对象的属性数据模型,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模型是在包含RDBMS的功能基础上,增加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封装、继承和信息传播等功能。,6)面向对象地理数据模型的特点,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可充分利用现有数据模型的优点。具有可扩充性。由于对象是相对独立的

24、,因此可以很自然和容易地增加新的对象,并且对不同类型的对象具有统一的管理机制。c)可以模拟和操纵复杂对象。传统的数据模型是面向简单对象的,无法直接模拟和操纵复杂实体,而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具备对复杂对象进行模拟和操纵的能力。,在GIS中建立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时,对象的确定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对象的建立应符合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并且要完整地表达各种地理对象,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7)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面向对象的系统,永久性、外存管理、数据共享(并发)、数据可靠性(事务管理和恢复)、即席查询工具和模式修改,类/类型、封装性

25、/数据抽象、继承性、多态性/滞后联编、计算完备性、对象标识、复杂对象和可扩充性,动态联编:为了实现多态,系统不能在编译时就把操作名联编到程序上,而要等到运行时才进行解释。,8)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所具有的优势,3-2 空间数据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1)缩小了语义差距(2)减轻了“阻抗失配”问题 传统数据库应用往往表现为把数据库语句嵌入某种具有计算完备性的程序设计语言中,由于数据库语言和程序设计语言的类型系统和计算模型往往不同,所以这种结合是不自然的,这个现象被称为“阻抗失配”。在OODB中,把需要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操作都封装在对象的内部,从本质上讲,OODB的问题求解过程只需要表现为一个消

26、息表达式的集合。(3)适应非传统应用的需要 这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能够定义和操纵复杂对象,具备引用共享和并发共享机制以及灵活的事务模型,支持大量对象的存储和获取等等。,B2,B1,A,当前已推出了若干OODBMS如O2等,也出现一个基于OODBMS的,但由于OODBMS价格昂贵且技术还不成熟,目前在领域不太通用。基于对象关系的SDBMS将可能成为GIS空间数据库发展的主流。,返回,3-3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是指在现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空间数据库的整个过程。,现实世界地理实体,需求分析,返回,一、需求分析,3-3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需

27、求分析是整个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立的基础,主要进行以下工作:1、调查用户需求:了解用户特点和要求,取得设计者与用户对需求的一致看法。2、需求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包括信息需求(信息内容、特征、需要存储的数据)、信息加工处理要求(如响应时间)、完整性与安全性要求等。3、编制用户需求说明书:包括需求分析的目标、任务、具体需求说明、系统功能与性能、运行环境等,是需求分析的最终成果。,在需求分析阶段完成:数据源的选择和对各种数据集的评价(一般、空间、属性评价)。,二、结构设计,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3-3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指空间数据结构设计,结果是得到一个合理的空间数据模型,是空间数据库设计的关键。空间数据

28、库设计的实质是将地理空间实体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在数据库系统中加以表达的过程,也就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实体的模型化问题。,三、数据层设计,结构设计,返回,1、概念模型,是通过对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的认识与抽象,最终形成空间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系统所需的模型。,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3-3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表示概念模型最有力的工具是ER模型,即实体联系模型,包括实体、联系和属性三个基本成分。用它来描述现实地理世界,不必考虑信息的存储结构、存取路径及存取效率等与计算机有关的问题,比一般的数据模型更接近于现实地理世界,具有直观、自然、语义较丰富等特点,在地理数据库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返回,2、逻辑模型,

29、逻辑模型的设计是将概念模型结构转换转换为具体DBMS可处理的地理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或外模式),包括确定数据项、记录及记录间的联系、安全性、完整性和一致性约束等。从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主要过程为:确定各实体的主关键字;确定并写出实体内部属性之间的数据关系表达式(函数依赖关系),即某一数据项决定另外的数据项;把经过消冗处理(规范化处理)的数据关系表达式中的实体作为相应的主关键字;根据、形成新的关系。完成转换后,进行分析、评价和优化。,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3-3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返回,3、物理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记录存储格式,选择文件存储结构,决定存取路径,分配存储空间。物理设计的好坏将对地

30、理数据库的性能影响很大,一个好的物理存储结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地理数据占有较小的存储空间;二是对数据库的操作具有尽可能高的处理速度。在完成物理设计后,要进行性能分析和测试。,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3-3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是指有效地将空间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在物理存储器上实现,确定数据在介质上的物理存储结构,其结果是导出地理数据库的存储模式(内模式)。,物理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与选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关。设计中应根据需要,选用系统所提供的功能。,返回,三、数据层设计,GIS的数据可以按照空间数据的逻辑关系或专业属性分为各种逻辑数据层或专业数据层,原理上类似于图片的叠置。例如,地形图数据可分为地貌、水

31、系、道路、植被、控制点、居民地等诸层分别存贮。将各层叠加起来就合成了地形图的数据。在进行空间分析、数据处理、图形显示时,往往只需要若干相应图层的数据。数据层的设计一般是按照数据的专业内容和类型进行的。数据的专业内容的类型通常是数据分层的主要依据,同时也要考虑数据之间的关系。如需考虑两类物体共享边界(道路与行政边界重合、河流与地块边界的重合)等,这些数据间的关系在数据分层设计时应体现出来。不同类型的数据由于其应用功能相同,在分析和应用时往往会同时用到,因此在设计时应反映出这样的需求,即可将这些数据作为一层。(如道路、加油站、停车场交通层)最后得出各层数据的表现形式,各层数据的属性内容和属性表之间

32、的关系等。,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3-3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返回,四、数据字典设计,数据字典用于描述数据库的整体结构、数据内容和定义等。一个好的数据字典可以说是一个数据的标准规范,它可使数据库的开发者依此来实施数据库的建立、维护和更新。,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3-3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数据字典的内容包括:数据库的总体组织结构、数据库总体设计的框架、各数据层详细内容的定义及结构、数据命名的定义 元数据(有关数据的数据,是对一个数据集的内容、质量条件及操作过程等的描述)等内容。,返回,一、空间数据库的建立,1、建立空间数据库结构 利用DBMS提供的数据描述语言描述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得到概念模式

33、和外模式,编写功能软件,经编译、运行后形成目标模式,建立起实际的空间数据库结构。2、数据装入 一般由编写的数据装入程序或DBMS提供的应用程序来完成。在装入数据之前要做许多准备工作,如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编码及格式转换(如专题数据库装入数据时,采用多关系异构数据库的模式转换、查询转换和数据转换)等。装入的数据要确保其准确性和一致性。3、调试运行 装入数据后,要对地理数据库的实际应用程序进行运行,执行各功能模块的操作,对地理数据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全面测试,,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3-4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返回,二、空间数据库的维护,1、空间数据库的重组织 指在不改变空间数据库原来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的前提下,改变数据的存储位置,将数据予以重新组织和存放。2、空间数据库的重构造 指局部改变空间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数据库重构通过改写其概念模式(逻辑模式)的内模式(存储模式)进行。3、空间数据库的完整性、安全性控制 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一致性,主要由后映象日志来完成,它是一个备份程序,当发生系统或介质故障时,利用它对数据库进行恢复。安全性指对数据的保护,主要通过权限授予、审计跟踪,以及数据的卸出和装入来实现。,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3-4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