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517500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一节安全检查第一条各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有:1 .日常安全检查(工前、工中、工后安全检查,各级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或安全员的每日安全巡查,各级管理人员在检查生产的同时检查安全等):项目部主要领导、负有安全管理职责的分管领导、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班组长等应结合施工动态,进行安全巡查包含工前、工中、工后;检查完成后及时填写安全日志、下达安全监察整改通知书,督促及早消除事故隐患;最终形成检查日志、监察通知书、整改回复报告等一套完整闭合资料。2 .定期安全检查(季、月、周安全检查):由单位领导带队,有关部门派员参加,对所有在

2、建工程进行全面排查、治理和消除,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全生产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到位,并形成记录。检查周期:公司每季度不少于1次;项目部每月不少于1次;分部(工区)每周不少于1次施工班组每日不少于1次。3 .专项安全检查(既有线、工程线施工安全检查,高空作业、防洪防汛安全检查,施工机械、机具、临时用电、脚手架、安全防护设施、危爆物品、消防等专业性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情况检查,安全费用使用情况检查等):对专项问题或在生产中存在的普遍性安全问题进行的单项定性或定量检查。专项检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要求,要通过检查,发现潜在问题,研究整改对策,及时消除隐患,并形成记录。4 .季节性

3、和节假日前后安全检查(夏季、冬季、雨季、台风、高寒等气候特点安全检查,元旦、春节、劳动节、清明节、国庆节和中秋节等安全检查):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按事故发生的规律对潜在危险,突出重点进行季节检查,如冬季防冻保温、防滑、防火、防爆;夏季防暑降温、防汛、防雷电等检查。节假日(法定节日或重大活动放假)前后,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施工、交通运输、治安保卫等检查,并形成记录。第二条安全检查的要求:1.项目部、施工队、班组安全管理人员每天应结合施工动态,进行安全巡查,填写安全日志;项目部应根据现场情况适时开展日常安全检查、定期安全检查和专业安全检查;施工队每周应进行一次定期安全检查,项目部每月应对照建筑施工安

4、全检查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进行一次定量检查。5 .公司应随时对检查发现的倾向性问题、安全生产状况较差的工程项目组织专项检查。6 .公司还应针对气候与环境特点组织季节性的安全检查。第三条安全检查的内容一般包括:安全目标的实现程度;安全生产职责的落实情况;各项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防护情况;生产安全事故、险性事件、未遂事故和其他违法违规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等。第四条项目部应进行开工前安全检查,主要内容包括:是否遵守基本建设程序,是否落实承发包合同安全保证条款要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是否按规定配置;施工组织设计、专项安全

5、方案、开工报告是否经过评审并得到批准;变更设计手续是否完善;安全保证措施是否得到落实;各种技术安全交底工作是否完成;“四新”技术是否已能熟练掌握;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从事高危作业岗位人员是否进行了健康检查;作业人员是否经过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安全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安全责任是否明确。第五条施工队在分项分部工程开工前应进行安全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设备(工程器材)是否符合技术和安全规定,安全防护设施、安全防护用品是否符合要求,施工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规章制度是否建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是否有应急预案等。第六条针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各

6、单位应建立问题库(台账),进行统计、分析,并要落实整改措施、人员、资金、期限、责任、应急预案(重大隐患)等,并及时跟踪复查,闭环管理。第二节隐患排查治理第七条公司、项目部应建立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成立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织机构,组织安全生产管理、工程技术和其他相关人员,认真开展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第八条隐患排查工作流程:制定方案一现场排查一对事故隐患进行评估f确定隐患等级f登记建档。项目部每月结合安全检查至少开展一次隐患排查工作,由项目经理或分管领导牵头组织定期隐患排查工作。公司按每半年对所属工程项目开展一次隐患排查工作,同时对各项目部的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时间紧张时可与安全检

7、查同步开展。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公司、项目部应及时组织隐患排查工作:1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有新的公布。2 .项目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3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4 .相关方进入、撤出或改变。5 .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6 .现场气象、水文、地质等环境发生变化。7 .项目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8 .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第九条隐患排查的主要内容:1.施工人员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9 .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存在施工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劳动保障和组织等方面不符合安全生产规定;施工场所未达到安全防护要求

8、,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10 受环境的不利因素影响可能造成的危害。11 工程管理上存在的缺陷和薄弱环节。第十条隐患排查重点1.软弱围岩及地质复杂隧道(含地下工程)的超前预报、围岩量测、开挖、喷锚支护、仰拱和二次衬砌的工序安全管理,高风险隧道预防突水、突泥、瓦斯突出和坍塌事故的工程技术措施和应急管理,应急物资、设备、设施配备及有效性;隧道运输安全管理,长大坡度隧道的安全管理措施是否满足安全要求等。2 .深基坑开挖、支护和降水工程、大型起重吊装设备施工、拆除、大型机械设备、爆破施工、脚手架施工、深水基础及水上施工、连续梁和高空作业、既有线施工(铁路、公路、市政管线、通讯及电力线路)、

9、工程线施工等危险性较大的施工作业。3 .爆破物品和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情况。4 .其他危险性较大的施工项目。第十一条隐患排查方式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不定期检查等六种方式进行隐患排查。第十二条隐患的治理公司、项目部应根据隐患排查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危害;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治理后的验证。一般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经项目分管领导或总工的审核、经项目经理审批后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经项目分管领导或总工的审核、经项

10、目经理审批并报上级单位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第十三条隐患治理的措施1.工程技术措施:包括技术措施、施工方法、使用的设备机具等。5 .管理措施:包括质量管理措施,执行工程质量的有关管理制度,包括质量检查验收制度等;安全管理措施,执行安全管理的领导带班、值班及安全员跟班作业等有关管理制度。6 .教育措施:指对参与隐患治理的所有管理和作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交底。7 .防护措施:包括安全防护设施、劳动保护用品配备、安全警示标识的设置等。8 .应急措施:包括预警方法、避险方法和逃生措施等;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要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9 .其他措施。第十四条隐患治理的实施1 .隐患治理实施过

11、程应严格执行隐患治理方案和隐患治理措施的要求,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变更,应按审批程序办理变更手续。2 .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当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停止现场作业。3 .隐患治理单位(含公司、项目部)自身没有能力完成的隐患治理工作,应及时向上级单位或地方政府报告。第十五条隐患治理情况的验证1 .一般隐患治理完成后,隐患治理单位应及时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并完善相应资料。2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主管领导应及时组织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形成文字报告,并报上级单位和地方政府备案。3 .对于事故隐患整改治理不彻底的,隐患治理单位应继续组织完成整改治理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