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水泥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2023试行).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517581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水泥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2023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东省水泥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2023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东省水泥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2023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东省水泥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2023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东省水泥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2023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水泥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2023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水泥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2023试行).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东省水泥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二。二三年九月前言11适用范围22规范性及管理性引用文件23术语和定义33.1 温室气体33.2 二氧化碳排放33.3 二氧化碳排放量33.4 核算边界33.5 活动数据33.6 排放因子43.7 排放绩效43.8 燃料燃烧排放43.9 过程排放43.10 净购入电力和热力对应的排放43.11 碳氧化率43.12 替代燃料43.13 替代原料44评价工作程序45评价内容55.1 政策符合性分析55.2 核算边界确定55.3 现有工程二氧化碳排放分析65.4 拟建工程二氧化碳排放分析75.5 减污降碳措施可行性论证85.6 二氧化碳排

2、放管理要求和监测计划85.7 评价结论与建议9附录1水泥行业建设项目二氧化碳排放节点识别10附录2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11附录3各主要工序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水平参考值18附录4二氧化碳排放监测计划19附录5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专章编制大纲20附录6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专章参考附表21山东省作为全国水泥大省之一,水泥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将温室气体排放纳入水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可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源头防控作用,对推动山东省水泥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推进水泥行业减污降碳协同管控,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和2060年碳中和愿景具有重要意义。为有序开展水泥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

3、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工作,结合山东省实际,制定本指南。本指南规定了开展水泥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指南为首次发布。本指南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负责解释。本指南起草单位:山东省建设项目环境评审服务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本指南主要起草人:山东省水泥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山东省水泥行业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新建(含异地搬迁)、改扩建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行业类别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3011水泥制造”。不适用于依托现有水泥窑进行协同处置固体废

4、物技改的建设项目O2规范性及管理性引用文件本指南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指南。GB16780水泥单位产品能耗消耗限额GBZT32150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GBfT32151.8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8部分:水泥生产企业HJ2.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81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942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HJ847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水泥工业

5、HJ848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水泥工业DB37/836水泥单位产品能耗消耗限额中国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污染物去除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核算技术指南(试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发改办气候2011104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2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21年11月2日)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号)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

6、环综合20214号)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工信部联原(2022)149号)水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环综合(2022)42号)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环办气候函(2023)332号)山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鲁政字(2022)242号)山东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鲁环发(2023)12号)山东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方案(鲁工信发(2023)4号)山东省建材行业碳达峰工作方案(鲁工信发(2023)8号)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3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指南。3.1 温室气体大气层

7、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波长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的气态成分。注:本指南涉及的温室气体指二氧化碳。3.2 二氧化碳排放建设项目在生产运行阶段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包括自产和外购)燃烧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和废弃物(含废水、废气和固废)处理处置过程等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因使用外购的电力和热力等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3.3 二氧化碳排放量建设项目在生产运行阶段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包括自产和外购)燃烧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和废弃物(含废水、废气和固废)处理处置过程等活动,以及因使用外购的电力和热力等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量单位

8、为“吨/年3.4 核算边界与建设项目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范围。3.5 活动数据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表征值。如各种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原材料的使用量、购入的电量和热量等。3.6 排放因子表征单位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二氧化碳排放的系数。3.7 排放绩效建设项目在生产运行阶段各工序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量。3.8 燃料燃烧排放燃料在氧化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3.9 过程排放在生产、废弃物处理处置等过程中除燃料燃烧之外的物理或化学变化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碳酸盐分解产生的排放和生料中非燃料碳馔烧产生的排放等。3.10 净购入电力和热力对应的排放指净购入使用的电力和热力(蒸

9、汽、热水)所对应的电力或热力生产活动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3.11 碳氧化率燃料中的碳在燃烧过程中被完全氧化的百分比。3.12 替代燃料具有一定的热值,可替代或部分替代化石燃料,用于烧成熟料的可燃废弃物。煤阡石用作生料配料时作为原料,用作燃料入窑时作为化石燃料。3.13 替代原料可替代或部分替代生料和水泥磨制过程中使用的某种矿物原料的固体废弃物。4评价工作程序在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期间,应同步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专章纳入环评文件。主要内容包括政策符合性分析、核算边界确定、二氧化碳排放节点识别与分析、二氧化碳排放核算与评价、减污降碳措施分析、排放管理与监测计划、评价结论与建议

10、。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图o图I水泥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5评价内容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在调查相关技术资料、识别二氧化碳排放节点的基础上,以核算二氧化碳排放量、排放绩效,论证减污降碳措施的有效性为评价重点。5.1 政策符合性分析收集相关基础资料,分析拟建项目温室气体排放与国家、地方和建材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国家和山东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两高”项目管理和温室气体排放减量替代要求以及相关政策、规划等的相符性。5.2 核算边界确定(1)企业核算边界企业核算边界范围包括处于其运营控制权之下的所有生产场所和生产设施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设施

11、范围包括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等。其中,主要生产系统包括其熟料生产、水泥粉磨等主要生产工序的所有生产设施及配套的环保设施;辅助生产系统主要包括供电、供水、化验、机修、库房、运输等;附属生产系统主要包括生产指挥系统(厂部)和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等。水泥熟料制造建设项目及其配套的石灰石开采项目一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企业核算边界包括矿山开采工序。水泥熟料制造建设项目同步配套协同处置固体废物工序的,企业核算边界包括协同处置工序。(2)项目边界新建项目以拟建的项目范围为核算边界。按水泥生产工序划分单元,其中水泥熟料生产工序边界以原料(石灰石等)、能源及耗能工质的输入为起点,以

12、最终产品水泥熟料的输出为终点(包括协同处置废弃物窑内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包括废弃物预处理设施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水泥粉磨生产工序边界以原料(水泥熟料、混合材料等)、能源及耗能工质的输入为起点,以最终产品水泥的输出为终点。改扩建及异地搬迁建设项目核算边界还应考虑现有工程边界;涉及产能置换的建设项目,被置换项目应单独划分核算边界。企业及各生产工序边界示意图见图2o能量流A物质流图2企业及各生产工序边界示意图5.3 现有工程二氧化碳排放分析5.3.1 现有工程调查合理确定评价基准年,可与项目环评保持致,也可依据评价所需二氧化碳排放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数据质量、代表性等因素,选择近3年中数

13、据相对完整的I个日历年作为评价基准年。从燃料燃烧排放、过程排放、净购入电力和热力对应的排放等方面全面识别二氧化碳排放节点(识别方法参照附录1),核算现有工程评价基准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核算方法参照附录2)O改扩建项目还应核算涉及改造工序现有的二氧化碳排放绩效。从源头防控、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回收利用等方面调查现有工程采取的降碳措施。在建项目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在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给出的燃料消耗、原辅材料消耗、电力和热力消耗、产品产量等参数为依据进行核算。对于涉及产能置换的建设项目,应识别被置换项目二氧化碳排放节点,核算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可引用经过核查的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报告中的数据。5.3

14、.2 现状评价以工序二氧化碳排放绩效作为评价基准。二氧化碳排放评价应首先以国家或省相关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水平为评价依据,在国家或省相关主管部门公开数据发布前,改扩建项目涉及改造工序现有的绩效值可对应参考附录3表3.1中II级水平值,评价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水平,分析减污降碳潜力。5.4 拟建工程二氧化碳排放分析5.4.1 排放节点识别与分析在确定建设项目核算边界的基础上,根据HJ2.1、HJ2.2等导则要求,全面分析二氧化碳排放节点,包括各水泥生产工序的燃料燃烧排放、过程排放、净购入电力和热力对应的排放等节点,具体可参考附录1.通过图表结合的形式给出二氧化碳排放工艺环节、排

15、放节点,明确二氧化碳排放形式。依据项目立项文件、节能评估报告及其他基础资料,调查分析拟建项目各生产工序产品产能等,明确化石燃料燃烧源中的燃料种类、消费量、含碳量、低位发热量和碳氧化率等。分析净购入电力和热力,涉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工业生产过程(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等)原辅材料种类、使用量和含碳量等内容。5.4.2 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在明确建设项目核算边界的基础上,根据识别的二氧化碳产生环节、产生方式和管控措施,参照附录2中的核算方法,核算建设项目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排放绩效。改扩建项目应按现有、在建、拟建工程分别给出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改扩建项目建成后全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并填写建设

16、项目二氧化碳排放量三本账对于异地搬迁项目,应分别核算搬迁前后二氧化碳排放变化情况。对于涉及产能置换的项目,还应核算置换前后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情况。5.4.3 二氧化破排放评价水泥熟料生产工序以吨水泥熟料二氧化碳排放绩效作为评价基准,水泥粉磨生产工序以吨水泥产品二氧化碳排放绩效作为评价基准。二氧化碳排放评价应首先以国家或省相关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水平为评价依据,在国家或省相关主管部门公开数据发布前,主要工序绩效值可参考附录3表3.1中I级水平值,评价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水平。若核算的绩效值与表3.1中I级水平值偏差较大,应进行合理说明。改扩建项目还应与现有工程相关工序二氧化碳排

17、放绩效值进行比较,改扩建后绩效值原则上不高于现有工程,若高于现有工程绩效值需进行合理说明。5.5 减污降碳措施可行性论证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技术可行性等方面统筹开展减污降碳措施可行性论证。5.5.1 降碳措施可行性论证建设项目应从源头控碳、过程减碳、末端降碳等方面分别描述温室气体管控措施。对拟采取的能源和运输结构优化,工艺路线以及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等措施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进行论证,并同步说明其降碳减污协同效果。对于单纯水泥粉磨生产水泥项目,降碳措施可行性论证内容可以简化。鼓励采用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2017年

18、本)国家工业节能技术推荐目录(2021)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2年版)、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等国家和省己发布的节能降碳技术和装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若项目所使用的降碳技术在国家及地方节能、低碳等目录中的,可进行简要说明。5.5.2 污染治理措施比选从二氧化碳排放控制角度,进行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污染治理设施比选。在保证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并使环境影响可接受前提下,优先选择能耗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小的污染防治措施。5.6 二氧化碳排放管理要求和监测计划5.6.1 管理要求编制建设项目二氧化碳排放清单,提出二氧化碳排放管理要求和台账记录要

19、求。5.6.2 监测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建设项目制定监测计划,对化石燃料(燃煤、燃油、燃气等)低位发热量、含碳量、碳氧化率,熟料中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含量等指标开展监测。具体监测内容、频次和记录信息可参照附录4或根据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需要自行确定,监测记录至少保存5年。鼓励企业根据国家二氧化碳在线监测试点工作适时开展水泥窑尾气二氧化碳在线监测。5.7 评价结论与建议1 .7.1评价结论对建设项目二氧化碳排放法律法规和政策符合性、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减污降碳措施及可行性、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水平、管理要求及监测计划等内容进行概括总结,给出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 .7.2建议根据项目二氧化碳排

20、放节点,从能源结构优化,工艺路线以及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完善碳排放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附录1水泥行业建设项目二氧化碳排放节点识别(资料性附录)表1水泥行业建设项目二氧化碳排放节点识别生产工序生产单元碳排放节点碳排放源备注熟料生产熟料煨烧单元水泥窑及窑尾余热利用系统(窑尾)排气筒石灰石等碳酸盐原料分解直接排放煤炭等化石燃料燃烧烘窑、点火用燃料燃烧替代燃料或废弃物中非生物质碳燃烧生料中非燃料碳燃烧其他燃料电力、热力间接排放生料制备单元电力煤粉制备单元电力水泥粉磨电力辅助及附属生产系统燃料燃烧直接排放电力、热力间接排放注:上表为建设项目碳排放源识别示例表,具体应根据建设项目工艺装

21、备情况进行识别。具体建设项目中涉及到其他含碳原料的,应补充识别其碳素来源。附录2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资料性附录)建设项目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推荐采用本指南给出的核算方法。该核算方法以表2.1中相关标准为基础,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实际需要,明确了水泥熟料工序、水泥粉磨工序二氧化碳排放量及绩效值核算方法。如建设项目除水泥熟料、水泥产品生产以外,还存在其他产生二氧化碳排放的生产过程,则应按照相关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中提供的方法核算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汇总全部二氧化碳排放量。一、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依据表2.1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依据序号标准名称1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2温室气体排

22、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8部分:水泥生产企业3中国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4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技术指南(试行)5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填报说明水泥熟料生产二、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方法水泥生产企业或建设项目所包含的工序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企业或该工序特定时期(通常为1年)核算边界内所有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生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净购入电力和热力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之和,同时扣除碳捕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照公式(1)计算。公式(1)中列出了水泥生产企业需考虑的碳排放源项,建设项目及其所包含的工序(熟料、粉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应根据碳排放源识别结

23、果,选取公式(1)中涉及的源项进行计算。E=E燃烧+E过程+E电和热E捕集=E燃烧+E燃烧2+E过程I+E过程2+E电和热E捕集(1)式中:E水泥生产企业或工序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E燃烧一水泥生产企业或工序所消耗的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E煨烧1水泥生产企业或工序所消耗的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E槌2水泥生产企业或工序所消耗的替代燃料或废弃物中非生物质碳燃烧产生的二氧Il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ICo2);E过程一一水泥生产企业或工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0

24、2);E水泥生产企业或工序生产过程中原料碳酸盐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02);E过程2水泥生产企业或工序生产过程中生料中的非燃料碳煨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ICo2):E电和热一水泥生产企业或工序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所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E捕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二氧化碳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ICo2)。(一)化石燃料燃烧排放3 .计算公式在水泥生产中使用化石燃料(如实物煤、燃油等)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按照公式(2)计算:E燃烧I=(NCViFCiXCCiOFiX穹(2)式中:NCVi第i种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对固体或液

25、体燃料,单位为吉焦/吨(GJ/1);对气体燃料,单位为吉焦/万标立方米(GJ/万Nn?);FCi第i种燃料的净消耗量,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吨(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万标立方米(万N):CCi为第i种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单位为吨碳/吉焦(tCGJ);OFi为第i种燃料的碳氧化率,单位为。4 .活动数据1)低位发热量低位发热量可采用附录2表2.2中推荐值。具备条件的企业可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检测,也可采用与相关方结算凭证中提供的检测值。如采用实测,化石燃料低位发热量检测应遵循GB/T213、GB/T384GB/T22723等标准的相关规定。2)燃料消耗量现有工程根据核算期内各种化石燃料

26、购入量、外销量、库存变化量以及除水泥生产之外的其他消耗量来确定各自的消耗量。化石燃料购入量、外销量采用采购单或销售单等结算凭证上的数据,库存变化量采用计量工具读数或其他符合要求的方法来确定,水泥生产之外的其他消耗量依据企业能源平衡表获取,采用公式(3)计算。消耗量=购入量+(期初库存量-期末库存量)-水泥生产之外的其他消耗量-外销量(3)新建项目根据设计资料确定各种化石燃料的消耗量。5 .排放因子化石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优先采用实测值,也可采用附录2表2.2中推荐值(二)替代燃料或废弃物中非生物质碳的燃烧排放替代燃料或废弃物中非生物质碳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4)计算:E燃烧

27、2=k(QiH匕XEFtXai)(4)式中:Qi替代燃料或废弃物的用量,单位为吨(D;HVi替代燃料或废弃物的加权平均低位发热量,单位为吉焦/吨(GJt);EFi替代燃料或废弃物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吉焦(tCCVGJ);巴替代燃料或废弃物中非生物质碳的含量,单位为;t替代燃料或废弃物的种类。现有工程替代燃料或废弃物的用量,采用核算期内企业的生产记录数据,或者替代燃料或废弃物运进企业时的计量数据。新建项目替代燃料或废弃物的用量根据设计资料确定。替代燃料或废弃物的平均低位发热量、排放因子、非生物质碳的含量,可选择采用本指南提供的数据,如附录2表2.3中所示。附录2中未包含的替

28、代燃料可按工业废料处理。(三)原料分解产生的排放1 .计算公式原料碳酸盐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包括三部分:熟料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窑炉排气简(窑头)粉尘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旁路放风粉尘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原料碳酸盐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按公式(5)计算:E过程I=(%Qi+Qckd+QbPd)X(FR1-FHlO)XI+(FR2FR20)X.(5)式中:Qi生产的水泥熟料产量,单位为吨(t);Qckd窑炉排气筒(窑头)粉尘的重量,单位为吨(t);Qbpd窑炉旁路放风粉尘的重量,单位为吨(t);FR1熟料中氧化钙(Cao)的含量,单位为%;FR10熟料中不是来源于碳酸盐分解的氧化钙

29、(Cao)的含量,单位为:FR2熟料中氧化镁(MgO)的含量,单位为;FR20熟料中不是来源于碳酸盐分解的氧化镁(Mgo)的含量,单位为;W二氧化碳与氧化钙之间的分子量换算;二一二氧化碳与氧化镁之间的分子量换算。2 .活动数据现有工程水泥熟料产量,采用核算期内企业的生产记录数据;窑炉排气筒(窑头)粉尘的重量、窑炉旁路放风粉尘的重量,可采用企业的生产记录,根据物料衡算的方法获取;也可以采用企业测量的数据。熟料中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含量、熟料中不是来源于碳酸盐分解的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含量,采用企业测量的数据。新建项目水泥熟料产量、窑炉排气筒(窑头)粉尘的重量、窑炉旁路放风粉尘的重量以及熟料中氧化钙和氧化

30、镁的含量、熟料中不是来源于碳酸盐分解的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含量根据设计资料确定。(四)生料中非燃料碳燃烧的排放1 .计算公式水泥生产的生料中非燃料碳煨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用公式(6)计算:E过程2=Q生XFRoX(6)式中:Q生一生料的数量,单位为吨(t),可采用核算期内企业的生产记录数据;FRO生料中非燃料碳含量,单位为;如缺少测量数据,可取0.1%0.3%(干基),生料采用煤砰石、高碳粉煤灰等配料时取高值,否则取低值;费一二氧化碳与碳的数量换算。2 .活动数据现有工程生料消耗量采用核算期内企业的生产记录数据。新建项目生料用量根据设计资料确定。(五)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对应的排放1.计算公式

31、净购入使用的电力、热力(如蒸汽)所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7)计算:E电和热=O电力X电力+4热力XEF热力(7)式中:AD电力核算期内净购入电量,单位为兆瓦时(MWh);EF电力电力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兆瓦时(ICo2MWh)。热力核算期内净购入的热力量,单位为吉焦(GJ);EF热力热力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吉焦(tCCh/GJ)。2 .活动数据现有工程电力的活动数据以电表记录的读数为准,也可采用电费发票或者结算单等结算凭证上的数据,外购非化石能源电力需提供该部分电力消费量的相关证明材料;热力的活动数据以企业的热力表记录的读数为准,也可采用供应商提供的热

32、力费发票或者结算单等结算凭证上的数据。新建项目电力和热力的活动数据根据设计资料确定。3 .排放因子电力和热力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可采用附录2表2.4中推荐值;企业外购非化石能源电力的排放因子按O计算。(六)碳捕集封存的二箱化碳量碳捕集封存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照公式(8)计算:E捕集=(E燃烧+E过程)XG式中:E燃烧企业所消耗的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E过程企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ICo2);G建设项目直接排放二氧化碳(含化石燃料燃烧与工业生产过程)的捕集效率。三、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值核算方法水泥熟料工序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绩

33、效按公式(9)计算:式中:P熟料水泥熟料工序的碳排放绩效,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吨熟料(tC2t熟料);E熟料水泥熟料工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据公式(1)计算得出,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2水泥熟料工序所消耗的替代燃料或废弃物中非生物质碳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ICo2):Q熟科水泥熟料产量,单位为吨(D。水泥粉磨工序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按公式(10)计算:P水泥=手(io)水泥Q梃式中:P水混水泥粉磨生产工序的碳排放绩效,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吨水泥(tC02t水泥);E水泥水泥粉磨工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据公式(1)计算得出,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Q水泥水泥产

34、量,单位为吨(D。三、排放因子参考表表2.2常用化石燃料相关参数推荐值燃料品种计量单位低位发热量(GJt,GJ/万Nm3)单位热值含碳量(tCGJ)燃料碳氧化率固体燃料无烟煤吨26.727.410399%(窑炉)95%(工业锅炉)91%(其他燃烧设备)水泥生产用烟煤吨25.90926.1IO3褐煤吨11.928x10-3洗精煤吨26.34425.4110-3煤泥吨12.54525.41103型煤吨17.46033.6103其他煤制品吨17.46033.6103石油焦吨32.527.5x10-3焦炭吨28.43529.5103煤砰石吨12.5525.81103液体燃料原油吨41.8162O.1I

35、O-398%燃料油吨41.81621.IxlO398%汽油吨43.07018.9x10-398%柴油吨42.65220.2x10-398%煤油吨43.07019.6x10-398%炼厂干气吨45.99818.210399%液化天然气吨51.49817.210-398%液化石油气吨50.17917.210398%焦油吨33.4532210398%其他石油制品吨40.220x10-398%气体燃料天然气万立方米389.3115.32x10-399%高炉煤气万立方米33.0070.8lO399%转炉煤气万立方米84.0049.6x10499%焦炉煤气万立方米179.8113.58x10-399%其他

36、煤气万立方米52.2712.210399%注:1.洗精煤、煤泥、焦炭、原油、燃料油、汽油、柴油、煤油、炼厂干气、液化石油气、焦油、天然气、焦炉煤气和其他煤气的低位发热量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22,无烟煤、褐煤、石油焦、其他石油制品的低位发热量来源于2(X)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及2019年修订版,水泥生产用烟煤、其他煤制品的低位发热量来源于行业经验数值,煤砰石的低位发热量来源于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发电设施,液化天然气的低位发热量来源于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20),其他燃料的低位发热量来源于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2007);2.焦油、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的单

37、位热值含碳量来源于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及2019年修订版,煤肝石的单位热值含碳量由世界资源研究所能源消耗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工具指南(2.1版)表B.18煤肝石矿物源CO2排放因子缺省值计算得到,每吨标准煤(tee)的低位发热量取29271MJ,其他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来源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表2.3中国水泥行业部分替代燃料C02排放因子缺省值替代燃料种类低位发热量(GJZt)单位热值碳排放因子(tCO2GJ)单位质量碳排放因子(tCO2t)非生物质碳的质量分数()废油40.200.074100废轮胎31.400.08520废塑料32.570.075100废

38、溶剂51.500.07480废皮革29.000.1120废玻璃钢32.600.083100废纺织品17.450.091720废橡胶23.260.091720城市生活垃圾(湿)0.696739污泥(干物质)1.0450生物质000注:本表数据来源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填报说明水泥熟料生产附录B。表2.4其他排放因子和参数缺省值名称单位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电力吨CO2ZMWh0.8606热力吨CO2ZGJ0.11注:我省2016年省级电网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为0.8606tCCh/MWh,后续该数据有更新的,以更新数据为准;热力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来源于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8部分:水泥生产企

39、业(GB/T3215I.8-2015)。附录3各主要工序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水平参考值(资料性附录)表3.1水泥行业主要工序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水平参考值生产工序生产线规模绩效水平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水泥熟料4000吨/日及以上I级0.846tCO2t熟料11级0.879tCO2t熟料水泥粉磨/I级0.022tCO2t水泥11级0.026ICoM水泥注:I参考值适用于山东省内依据本指南核算方法、核算边界和排放因子计算得出的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水平评价;参考值适用于通用硅酸盐水泥生产工序的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水平评价。附录4二氧化碳排放监测计划(资料性附录)表4.1监测计划参考表序号监测内容监测频次1煤炭等固体燃料

40、低位发热量、含碳量每批次入厂时或每月一次2油品等液体燃料低位发热量、含碳量每批次入厂时或每季度一次3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低位发热量、含碳量每批次入厂时或每半年一次4熟料中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含量、熟料中不是来源于碳酸盐分解的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含量等每月一次注:具备条件的建设项目可参照本附录列出监测计划,监测内容、频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附录5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专章编制大纲(资料性附录)水泥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专章编制大纲如下:概述1总则1.1 编制依据1.2 评价指标2政策符合性分析2.1 与国家、地方和建材行业碳达峰、温室气体排放减量替代等政策文件符合性分2.2

41、 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符合性分析2.3 与规划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符合性分析3现有工程二氧化碳排放分析3.1 现有工程和被置换产能项目工程概况3.2 核算边界3.3 工艺流程及二氧化碳排放节点识别3.4 二氧化碳排放核算与评价3.5 减污降碳控制措施及减排潜力分析4拟建工程二氧化碳排放分析4.1 拟建工程概况4.2 核算边界4.3 工艺流程及二氧化碳排放节点识别与分析4.4 二氧化碳排放核算与评价4.5 减污降碳控制措施及减排潜力分析5减污降碳措施可行性论证5.1 降碳措施可行性论证5.2 污染治理措施比选6二氧化碳排放管理要求与监测计划7温室气体排放评价结论与建议附录6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

42、评价专章参考附表(资料性附录)表6.1降碳措施清单一览表序号生产工序二氧化碳排放节点具体降碳措施预期降碳效果表6.2建设项目二氧化碳排放量“三本账”内容现有工程在建工程拟建工程“以新带老”削减量拟建工程实施后全厂变化情况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表6.3二氧化碳排放源清单生产工序排放类型I排放口编号2排放形式3排放浓度4(mgm3)排放量(ta)工序产品产量(t)排放绩效值(t产品)熟料生产水泥粉磨/排放量合计注:I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净购入电力和热力排放;2同时排放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的排放口统一编号,只排放二氧化碳的排放口按照相应规则另行编号;3对应排放类型为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填写有组织或无组织,其他排放类型不需填写;4无组织排放源不需要填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