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8V10.0产品培训-固定资产(上).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22217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U8V10.0产品培训-固定资产(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U8V10.0产品培训-固定资产(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U8V10.0产品培训-固定资产(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U8V10.0产品培训-固定资产(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U8V10.0产品培训-固定资产(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U8V10.0产品培训-固定资产(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8V10.0产品培训-固定资产(上).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固定资产管理,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U8财务开发部2023年11月8日,课程提纲,产品概述产品综述基本业务知识术语说明应用角色接口说明,应用准备账套初始化基础设置录入原始卡片,课程提纲,业务介绍日常业务工作量固定资产采购固定资产增值税资产条码管理对账关键报表介绍,其他说明,课程提纲,产品概述产品综述基本业务知识术语说明应用角色接口说明,1.1产品综述,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作用 完成企业固定资产日常业务的核算和管理,录入固定资产卡片 按期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原值变化及其他变动,并输出相应的增减变动明细账 按期自动计提折旧,生成折旧分配凭证等 主要功能:,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 固定资产卡片管理 固

2、定资产折旧管理 固定资产生成凭证 固定资产月末对账、结账 固定资产账表查询,1.1产品综述-应用框架,1.1 产品概述,课程提纲,产品概述产品综述基本业务知识术语说明应用角色接口说明,1.2基本业务知识基本概念,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

3、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叫做折旧,折旧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限总和法等固定资产残值:是指固定资产报废时回收的残料价值。主要是在固定资产丧失使用价值以后,经过拆除清理所残留的、可供出售或利用的零部件、废旧材料等的价值。,1.2基本业务知识折旧方法介绍,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计算公式如下:平均年限法(一)月折旧率=(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月折旧额=(月初原值-月初累计减值准

4、备金额+月初累计转回减值准备金额)*月折旧率 平均年限法(二)月折旧率=(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月折旧额=(月初原值-月初累计减值准备金额+月初累计转回减值准备金额-月初累计折旧-月初净残值)/(使用年限-已计提月份)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月折旧率=(月初原值-月初累计减值准备金额+月初累计转回减值准备金额月初累计折旧-月初净残值)/(工作总量-月初累计工作量)月折旧额=本月工作量*单位折旧,1.2基本业务知识折旧方法介绍,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按双倍直线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净值来计算折旧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5、月折旧率=2/使用年限月折旧额=(期初账面余额-期初累计减值准备金额+期初累计转回减值准备金额)*月折旧率 双倍余额递减法(一)每年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平均年线法计提的折旧额孰高,来确认下一年度应使用的折旧 方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二)固定资产到期以前的两年采用平均年限法(二)计提折旧,课程提纲,产品概述产品综述基本业务知识术语说明应用角色接口说明,1.3术语介绍,固定资产原值:是“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简称,亦称“固定资产原始成本”、“原始购置成本”或“历史成本”。固定资产原值反映企业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和企业的生产规模、装备水平等。它还是进行固定资产核算、计算折旧的依据。指企业、事业单位建造、

6、购置固定资产时实际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包括建造费、买价、运杂费、安装费等。固定资产净值:又称“固定资产有用系数”。是指企业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磨损,消耗,其价值会逐渐减少,这种价值的减少就是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价值发生减少,就应该把这种价值的减少计算出来(即计提折旧),并在账户中予以记录。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同时引起费用的增加,所以,从理论上讲,计提折旧时,应该根据使用该固定资产的受益对象计入折旧费用,采用谁受益谁负担原则。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发生损坏、技术陈旧或

7、者其他经济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种情况称之为固定资产减值。如果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按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课程提纲,产品概述产品综述基本业务知识术语说明应用角色接口说明,1.4应用角色,课程提纲,产品概述产品综述基本业务知识术语说明应用角色接口说明,1.5 接口说明,课程提纲,应用准备账套初始化基础设置录入原始卡片,2.1 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账套初始化,首次使用固定资产系统时,系统自动提示是否进行账套初始化。,选择【是】,打开“初始化建账向导”界面,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参数设置:,2.1 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账

8、套初始化,初始化账套向导(一),在约定及说明界面中显示固定资产账套的基本信息,并提示系统进行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2.1 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账套初始化,初始化账套向导(二),在启用月份界面中可以查看本账套固定资产开始使用年月,但此处不能修改。启用时间确定后,在该日期前的所有已使用固定资产作为期初数据,从启用月份开始计提折旧。,2.1 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账套初始化,初始化账套向导(三),在折旧信息界面,如果选中本账套不提折旧,则账套内与折旧有关的所有功能均不能操作,该设置在初始化完成后不能修改。,2.1 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账套初始化,初始化账套向导(四),只有存在对应的总账系统的情况下才可

9、操作此界面,即采用了集成应用模式,则此处可设置是否与总账系统资产与折旧科目的余额进行对账。,2.1 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账套初始化,初始化账套向导(五),该界面是系统给出的汇总报告,确认没有问题,单击【完成】,结束固定资产初始化向导。,课程提纲,应用准备账套初始化基础设置录入原始卡片,2.2 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基础设置,选项卡片项目卡片样式部门档案部门对应折旧科目资产类别资产组增减方式使用状况折旧方法条形信息设置,2.2 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基础设置,选项,2.2 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基础设置,卡片项目,卡片项目是固定资产卡片上显示的用来记录资产资料的栏目,如原值、资产名称、使用年限、折旧方法等卡

10、片最基本的项目。系统给您提供了一些常用卡片必须的项目,称为系统项目,如果这些项目不能满足您对资产特殊管理的需要,您可以通过卡片项目定义来定义您需要的项目,您定义的项目称为自定义项目,这两部分构成卡片项目目录。,2.2 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基础设置,卡片样式 可根据企业需要进行自定义设置,2.2 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基础设置,部门档案,2.2 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基础设置,部门对应折旧科目,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后必须把折旧归入成本或费用,根据不同使用者的具体情况按部门或按类别归集。当按部门归集折旧费用时,某一部门所属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将归集到一个比较固定的科目,所以部门对应折旧科目设置就是给部门选择一个折

11、旧科目,录入卡片时,该科目自动显示在卡片中,不必一个一个输入,可提高工作效率。然后在生成部门折旧分配表时每一部门按折旧科目汇总,生成记账凭证,2.2 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基础设置,资产类别,2.2 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基础设置,资产组,资产组是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区分的依据是可以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入。比如我们可以把同一个生产线中的资产划分为一个资产组。资产组与固定资产类别不同,同一资产组中的资产可以分属不同的固定资产类别。在计提减值准备时企业有时需要以资产组为单位进行计提。企业可根据自身管理要求确定合理的资产组分类方法。,2.2 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基础设置,增减方式,2.2 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基础设置,使用状况,2.2 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基础设置,折旧方法,2.2 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基础设置,条码信息设置,企业进行资产的条码管理时,要根据自身情况对条码信息进行设置,内容包括:条码扫描设备的选择,条码模板的选择,条码生成的依据选择。,2.2 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基础设置,折旧方法,课程提纲,应用准备账套初始化基础设置录入原始卡片,2.2 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录入原始卡片,将固定资产系统启用月份之前已经开始使用的资产全部录 入到原始卡片中.固定资产系统启用的当月新增资产不在此处录入.,2.2 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固定资产系统 初始化完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