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eco-06城市其他环境.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22554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ureco-06城市其他环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ureco-06城市其他环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ureco-06城市其他环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ureco-06城市其他环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ureco-06城市其他环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ureco-06城市其他环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reco-06城市其他环境.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其他城市环境,秦艳红济南 2013.0206,2,本章内容,城市噪声环境城市土壤环境城市生物环境,3,第一节 城市噪声环境,噪声的概念声学角度:振幅和频率杂乱,断续或统计上无规律的声振动。生理学角度:一切不需要的声音,噪声的特点:主观性局限性分散性暂时性,4,噪声的来源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及其他,噪声的危害损伤听力干扰睡眠干扰交谈与通讯影响人体身心健康影响物质结构,人耳刚刚能够听到的声音为0dB,卡车疾驶产生90dB的噪声,喷气式飞机直降时达140dB。80dB以上的噪声将造成明显的听力损伤,115dB是听力保护最高容许限,120-130dB的噪声使人耳有痛感,噪声到达

2、140-160dB时会使听觉器官发生急性外伤,60dB时,工作时就易感到疲倦。,5,第二节 城市土壤环境,自然土壤分层A层:表土层,易松动,暗褐色,是一中有腐殖质、黏土和其他无机物组成的土壤B层:心土层,又称“生土层”,由黏土和其他从A层淋滤下来的微粒组成,几乎没有腐殖质C层:底土层,仅包含部分风化的岩石,6,城市土壤特点土层无分化,含碳量低,细菌总数较少pH值高,有机质、氮磷含量低,铅金属含量高,紧实度增加,持水能力和通气性能降低,增加植物根系生长的阻力城市发展与建设还导致形成废墟式土壤,这类土壤较利于植物根系伸展,但养分分布不均;通气良好,但土体甚为干燥,7,城市道路侧旁土壤中及其上生长的

3、植物体内铅含量,8,城市化过程常常导致土壤含水量减少和地下水位降低:大部分降水形成地表径流而流失,地下水得不到补偿城市地下设施(地铁/地下停车场等)施工需要排出地下水,9,不同地表状况下形成的地表径流占降水量的平均比例,10,城市环境污染对土壤的影响土壤酸化:大气污染产生的酸雨导致杂质增加: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导致土壤过湿或过干:河流下游多发,局部排水不畅,土壤通气性变差毒素富集:城郊多发,营养元素虽丰富但有害物质亦增,特别是镉和铅的富集,主要由于利用城市工业化污水进行灌溉或垃圾堆放。,11,第三节 城市生物环境,一、城市植被(一)定义城市植被(urban vegetation):城市植被是城市里

4、覆盖着的生活植物。它包括城市里的公园、校园、寺庙、广场、球场、医院、街道、农田以及空闲地等场所拥有的森林、灌木、绿篱、花坛、草地、树木、作物等所有植物的总和。城市植被的第一生产者的作用属于次要地位,而其美化和净化环境的作用则是其主要的功能。,12,(二)城市植被的特色1、生境特化生存空间狭窄:群落以条带状或斑块状存在自然光照少,人工光照多:夜间照明导致小气候:温度高、湿度低、风速小,造成物候期较郊区提前土壤:盐离子浓、紧实度大、质地较粗,13,2、城市植物区系成分特化城市植物区系:以区域植物区系为背景,同时其形成有人类活动施加的影响往往只具有一种或少数几种常见植物,如北方城市一般有 悬铃木,国

5、槐,槭,雪松 等具有较大比例的世界广布种和归化植物:(有人认为)一地植物区系中,归化植物种类数目占总种类数目的比率(归化率)是表示城市化程度的标志之一,区内原无分布,而从另一地区移入的种,且在本区内正常繁育后代,并大量繁衍成野生状态的植物,14,影响城市植物区系种类组成的因素首先取决于城市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其本身目的或功能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还受其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15,城市化对植物区系的影响大规模建筑群和不透水地面使城市植物区系中外来成分所占的比例从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减少不同地区的城市,其植物区系组成却具有一定相似性。,16,柏林四个城市分区中植物区系组

6、成的变化,17,1、植被生境特化2、植被区系成分特化3、格局园林化4、结构单一化5、演替偏途化,18,(三)城市植被类型分类自然植被半自然植被人工植被群落结构特征层次简单种类组成单纯并相似,19,(四)城市植被的功能1、绿化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2、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对小气候的调节。夏季降温1-3oC(7.6 oC),增加湿度3%-12%(33%),阻挡辐射60%(88%-94%);冬季气温,林内高1oC-2oC。对气候组成成分的调节。10m2 的森林或50m2的草坪即可供1成人耗氧0.75kg/d,并清除呼出的CO2 0.9kg/d。对污染物的净化、指示作用降低噪声3、保护生物多样性4、经

7、济效益5、其他功能:游憩娱乐和健康疗养、导引街道走向和边界、维系交通安全、抗震防火、蓄水保土、科学教育,研究表明,吸滞粉尘能力强的城市绿化树种中国北部地区有:刺槐、沙枣、国槐、家榆、核桃、构树、侧柏、圆柏、梧桐等;中部地区有:家榆、朴树、木槿、梧桐、泡桐、悬铃木、女贞、荷花玉兰、臭椿、龙柏、圆柏、楸树、刺槐、桑树、夹竹桃、丝棉木、紫薇、乌桕等;南部地区有:构树、桑树、鸡蛋花、黄槿、刺桐、羽叶垂花树、黄槐、小叶榕、高山榕、夹竹桃等。,几乎所有的植物都能吸收一定量的有毒气体。高15m,宽15m的悬铃木林带能降低SO2或Cl2浓度50%左右。污染物浓度和接触时间的联合作用称为剂量强度。能引起植物伤害

8、的最低剂量和时间称为临界剂量强度或伤害域值(threshold value)。植物进入污染区吸收有毒气体,部分积累,部分转移,部分降解。离开污染区后,体内有毒物含量即下降。,城市植被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一是由于植物吸滞粉尘,减少细菌载体,从而使大气中细菌数量减少,另外植物本身具有杀菌作用,许多植物能分泌出杀菌素。,有些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映,要远比人敏感的多。植物成为“永不下岗的哨兵”,为保护环境、人类健康服务。,减噪效果一般地,城市街道上的散生树木无显著的减噪作用;分枝低的乔木比分枝高的乔木减低噪声的效果大;叶茂植疏的树群,能产生复杂的声散射,减噪作用非常显著;以乔、灌、草构成的致密防护

9、带,其消音效果更好种植方式为达到理想的消音效果,林带应该种植在靠近噪声源,而不是靠近接收者的位置处;林带的长度应该大约为从噪声源到接收者之间距离的两倍;如果林带位于道路两侧,林带在道路两侧的延伸长度应该相等,20,一棵树的生态价值 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德斯教授对一棵树的生态价值进行了计算:一棵50年树龄的树,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 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城

10、市动物urban animal,22,栖息和生存在城市化地区的动物为城市动(urban animal),而把与人类共同(常年或季节)在城市环境而不依赖人类喂养,自己觅食的动物称为城市野生动物,含原地区残存下来的野生动物和从外部迁徙进入城市的野生动物。它们与人类伴生(companion)。,(一)城市动物的概念,23,城市动物的生境:动物栖息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为:开阔空间丢失 作为食物来源与隐蔽条件的植被遭受破坏 人为捕杀、驱赶 环境污染和交通噪声城市动物区系:按动物类群分:兽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及昆虫 按栖息环境:室内动物,室外动物、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土壤动物,24

11、,城市动物的区系组成、种群结构及其分布与区域自然、生物地理条件和城市自然社会环境条件有一定关系外,城市人、社会集团有意识的定向活动或者无意识的盲目活动都会对城市动物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亦可看作城市居民对城市动物的选择结果。所以说,现代城市中的动物是在自然、人工淘汰和突发变异过程中进行组织和功能自我调节的结果,肯定明显不同于自然环境动物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城市区系成分优势种的改变、种的数量的改变、种群数量的改变和分布格局的改变。,(二)城市野生动物的特性,25,城市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废污染噪声污染热岛污染电磁污染放射性污染光污染,26,城市生态问题,生境破坏外来物种入侵,生态平衡

12、失衡(如美国白蛾)物种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水土流失,27,北京成中国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地区之一,在中国各省市按单位面积计算入侵物种排序中,上海居第一,海南第二,北京第三北京入侵的植物已超过50种,入侵动物超过18种。,28,防止入侵的主要渠道:禁止入境物品,1、人血及其用品2、水果、辣椒、茄子、西红柿3、动物尸体及标本4、土壤5、动植物病原体6、活动物(伴侣犬、猫除外)及动物精液、受精卵、胚胎等遗传物质7、蛋、皮张、鬃毛类、蹄骨角类、油脂类、动物肉类(含脏器类)及其制品,鲜奶、奶酪、黄油、奶油、乳清粉,蚕蛹、蚕卵,动物血液及其制品,水生动物产品8、转基因生物材料9、废旧服装,29,本章到此结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