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26233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2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原理》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会计学原理》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会计学原理》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会计学原理》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会计学原理》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学原理》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原理》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第 一 节会计对象一、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 容,即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客体。P40 二、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1、工业企业不同阶段的经营特点与核算特点 如表2-1,2、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是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形式表现的经济活动,也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三、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对象1、商品购进环节采购商品,货币资金转换为 商品资金2、商品销售环节销售商品,商品资金转换为 货币资金因此、商品流通资金的运动方式为:“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1、从国家财政取得拨入资金2、以货币资金支付行政费用和业务费用

2、资金运动的形式为:资金拨入资金付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对象的内容为:预算资金及其收支。五、会计对象工业企业、商业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的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对象都是资金及其运动过程,因此,会计对象可以概括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第二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一、会计要素的内涵(一)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也是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元素。P43(二)会计要素的组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条规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为反映财务状况的静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为反映

3、经营过程及其成果的动态会计要素。,(三)会计要素划分的作用1、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科学分类;2、会计要素是设置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基本依据;3、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二、会计要素的内容(一)资产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P452、分类资产按其流动性(变现能力或耗用期限)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非流动资产是指不能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

4、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二)负债1、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P48,2、分类负债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企业将在1年(含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超过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预计负债等。(三)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它在数值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5、P49,2、有者权益的构成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包括:A、实收资本(股本)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 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B、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投入但不能构成实收资本,或从其他特定来源取得、由投资人共同享有的部分。本质上属于投入资本范畴。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是直接投资形成的。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经营活动形成的。A、盈余公积是企业按规定从税后净利润中 提取的各种公积金。包括法定盈余公 积、任意盈余公积等。B、未分配利润指企业以前年度滚存下来的和 本期尚未分配完、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 那部分利润。,(四)收入1、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

6、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P522、分类按照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分类可以分为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和建造合同收入。按照企业从事日常活动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分类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五)费用1、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P532、分类费用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成本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两类。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 的各种耗费。也称生产成本,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生产产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之和。,成本按计入方式不同分为:

7、A、直接费用企业在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过程 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和直接人工。B、间接费用是指应由产品生产成本负担的、不能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的有关费用。主要指制造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一般是指企业在日 常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和所得税费用。,3、成本与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的区别和联系,(六)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其用来衡量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业绩。P55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三、会计要素的确认在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假设前提、标

8、准、要求和基础。,(一)会计基本假设1、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本前提,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做的合理假定。P562、会计基本假设的构成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是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P56特点:独立性和 实体性。,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P57是为会计工作的正常活动作出的时间界定。如果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企业不能持续经营时,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之上的有关会计处理原则和方法也不再适用。会计分期

9、假设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较短的、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P58,会计分期的目的是要求企业确定各个时段的收入、费用、利润、负债,进行各个时段的账目结算,编制各个时段的会计报表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要。以一年为单位的会计期间称为会计年度,是最重要的会计期间,我国规定:以日历年度为会计年度,即1.112.31。每个会计年度还具体划分为月份、季度、半年度(均称为会计中期)。,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应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情况。而且假设币值稳定。(二)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1、会计要素确认的基本标准初始确认

10、标准A、符合要素的定义;B、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C、有关的价值以及流入或流出的经济利益能 够可靠地计量。,再确认标准 经过确认、计量后,会计要素在报表中列示,条件是:符合要素定义和要素确认条件。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收入、费用和利润在利润表中列示。2、具体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资产的确认条件A、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B、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负债的确认条件 A、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B、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取决于其他会计要素,主要是资产和负债。收入的确认条件 A、与收入相关

11、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B、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 者负债的减少;C、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费用的确认条件A、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B、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 者负债的增加;C、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利润的确认条件 依赖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三)会计要素的确认要求1、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其目的是为了正确确定企业的当期(一个会计年度)损益。2、收入与费用配比

12、 营业收入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合。目的是为了正确计算当期的损益。要求:时间上配比、性质上配比(因果联系)、数量上配比。,3、历史成本计量 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或原始成本,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历史成本计价比较客观,有原始凭证作证明,可以随时查证和防止随意更改。我国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四)会计要素确认基础的运用会计确认基础包括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1、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收付制或现金制,是以款项的实收实付作

13、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等的标准。是以实收、实付为标准确定收入和费用的一种方法。2、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也称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是指企业以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归属于本期为标准来确认收入、费用的一种会计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来确定收入和费用的一种方法。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例P62-64】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如下表,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第三节 会计等式一、会计等式的含义会计等式也称会计平衡公式、会计方

14、程式或 会计恒等式,它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 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P65 用公式表示的会计要素在数量上存在的特定平衡关系。二、会计等式最基本的会计等式为: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说明:1、企业没有负债,全部资产都属于投资人所有,也就是投资人对企业的权益。2、在经营过程中,会计等式变为: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即: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负债总额 或者资产=权益资产和权益是对企业经济资源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的,资产表明资源(资金)的占用形态和具体分布,而权益表明资源(资金)的来源和对资源的要求权或所有权。因此,资产和权益指的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独立的事物。,3、上式

15、除了表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外,同时也包含着收入、费用、利润因素。因为利润是收入减去费用的差额,而利润增加总是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也就是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于是,会计等式扩展为: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收入-费用)上式全面反映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会计核算中最基本的公式,是复式记账法建立的基础。会计等式的一般形式写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一)经济业务是指发生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上能以货币计量并影响到会计要素发生变动的经济活动。也称会计事项或交易事项。P68(二)经济业务引起资产与权益关系变化的类型,(三)小结1、企业经济业务千差万别,但归纳起来不外乎4 大类9种类型;2、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只有同时涉及到等式左右 两方项目时,等式两边的总额才会发生变动;3、企业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不管怎样影响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永远都不会破坏会 计平衡公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永远相 等。【例P70-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