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好教学设计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雀东南飞》好教学设计ppt.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步骤说板书设计,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这个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这一时期产生了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伟大作品。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本 单元的重点篇目。封建家长制是扼杀青年男女 爱情自由、婚 姻自由的一把利刃,孔雀东南飞就是这样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美梦只有在死后才能实现。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珍爱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势力作斗争的情操。,(一)教材分析,一、说
2、教材,(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疏通文义,学会通过赏析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去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2.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谢”“相”“见”“迎”等的一词多义。3.识记有关文学常识,背诵有关名句。教学难点1.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2.体味人物性格及诗句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3.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的艺术成就、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落实实词,侧重于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加深理解赋、比、兴和浪漫主义手法在抒情上的艺术效果。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
3、力和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珍爱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势力作斗争的情操。(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二、说教法学法教法分析这首诗歌的教法通常是:从词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题的提炼,再 到艺术手段的分析。我想将这首诗改编成小话剧,并在课内演出,将比较抽象的诗歌改编为直观性很强的话剧;同时扩展阅读空间进行比较阅读,在不同的形式转换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艺术特征。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1)互动教学(2)创设情景教学(3)比较阅读学法分析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
4、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诗歌的改编和话剧的表演中,作让他们真正成 为学习的学习的主人。,说学法 兴趣式(激发兴趣)领悟式(通过现象领悟)迁移式(通过实例)点拨式(提问问题)反馈式(知识巩固),三、说教学步骤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简介有关文学常识3.结合小序介绍本文故事情节4.导读全诗,把握情节和人物5.相关知识(板书)6.总结归纳7.布置作,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语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
5、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孔雀东南飞堪称我国古代爱情诗的绝唱,千百年来,让人们感叹唏嘘不已,也一直让人们思索着。是什么要素使这首诗具有如此之大的震撼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孔雀东南飞的世界。,二、简介有关文学常识1.乐府诗: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府原为
6、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时演唱。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乐府诗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虽未合乐而袭用古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的作品,也统称乐府。乐府诗根据入乐情况和所配曲调的不同,习惯上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杂曲歌辞、杂歌谣辞等类别。郊庙歌、燕射歌都是贵族特制的朝会祭祀乐章,歌辞专事歌功颂德,文学价值不大。鼓吹曲、横吹曲是从西域和北方传人的少数民族音乐,多用于军旅征伐和田猎、出巡。相和歌、清商曲、杂曲是汉族各地的俗乐,歌辞多是民
7、间的里巷歌谣,数量众多,题材广泛,艺术性也最高。2.“乐府双璧”: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木兰辞3.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三、结合小序简介本文故事情节开头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故事发生在汉代末年的建安年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四、导读全诗,把握情节和人物课文较长,重点引读,理清情节线索,鉴赏人物对话。故事梗概: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8、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故事结尾与其它中国民间文学几成千篇一律,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两人合葬,林中化鸟。(其它如梁祝中的“化蝶”、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开端”和“发展”部分,人物的性情及悲剧剧情初现端倪,学生回去对课文进行进一步解读并完成作业。、背诵“鸡鸣外欲曙二情同依依”一部分。、阅读课文后所附“汉乐府”的有关资料,对“汉
9、乐府”有个大致的了解。、朗诵课文,对课文的人物对话多加揣摩。,第二课时一、结合课后练习一理清故事结构开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故事。第一部分:兰芝被遣(25自然段)开端第二部分:夫妻誓别(612自然段)发展第三部分:兰芝抗婚(1321自然段)发展第四部分:双双殉情(2231自然段)高潮第五部分:告诫后人(32自然段)尾声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二、人物形象和对话本文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的艺术
10、形象,除了他们的悲剧行为外,对话在表现典型性格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刘兰芝:坚强、持重,不为威逼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十三能十六诵诗书”知书达礼“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不卑不亢“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外柔内刚2.焦仲卿:忠于爱情,忍辱负重,但胆小怕事。“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坚贞不逾“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叛逆精神3.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典型;她既极端的蛮横无理,又一味的独断专行。对焦刘的婚姻强行拆散,对儿子软硬兼施。(对话鉴赏略)4.刘兄: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帮凶。此人性行暴戾,趋炎附势,尖酸刻薄,冷酷无情。(对话鉴赏
11、略),三、文章的表现手法1.人物对话的个性化2.铺陈排比的手法;3.起兴和尾声四、本文出现的“偏义复词”便可白公姥:意义偏“姥”。昼夜勤作息:意义偏“作”。我有亲父母:意义偏“母”。逼迫兼兄弟:意义偏“兄”。五、本文出现的古今异义词共事二三年:共同生活(一起工作)可怜体无比:可爱(值得同情)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没有约束)本自无教训:教养(失败的经验)处分适兄意:处理(处罚)便可作婚姻:结为亲家(结为夫妻)叶叶相交通:交接(与运输有关的)六、归纳“谢”“相”“见”“迎”的一词多义,四、说板书设计第一课时:讲文章分段:起兴(第1节)营造悲剧氛围 开端(第2节)兰芝被遣 发展(第312节)夫妻誓别
12、 发展(第1321节)兰芝抗婚 高潮(第2231节)双双殉情 尾声(第32节)告诫后人,详细解说:,开端(从“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兰芝被遣归发展(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别。进一步发展(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兰芝抗婚。高潮(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尾声(从“两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告诫后人。,第二课时:1.,自请谴归(2)多才多艺、聪明能干、很有教养 决心自谴(8)坚决冷静、情操美好 新妇严妆(9)美丽漂亮、从容镇定、外柔内刚 拜母辞姑(10)有礼有节、不亢不卑、善良友爱 夫妻誓别(12)忠贞不渝 遣媒逼嫁(16、21)荣华不动、威逼不屈 生死诀别(27)忠贞不渝 2.人物对话的个性化 铺陈排比的手法 艺苑的奇葩、杰出的范例 起兴与尾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