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教程》人大第11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28695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说史教程》人大第11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经济学说史教程》人大第11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经济学说史教程》人大第11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经济学说史教程》人大第11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经济学说史教程》人大第11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说史教程》人大第11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说史教程》人大第11章.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学说史教程,1,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经济学说史教程Textbook of 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第二版主编 陈孟熙 副主编 郭建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学说史教程,2,第十一章19世纪3060年代的想法经济学,本章重点第一节 西尼尔的经济学说第二节 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第三节 凯里的经济学说第四节 巴师夏的经济学说阅读书目思考题,经济学说史教程,3,本章评述继萨伊、马尔萨斯之后的经济学家,他们抛弃了古典经济学,另寻说辞适应新形势。西尼尔以“节制”说明利润的来源,证明资本主义不存在无偿占有。约翰穆勒认为生产规律是永恒的,分配规律是历史的,应改变分配以满足无产

2、阶级的诉求。凯里主张保护关税以抵制英国。凯里与巴师夏惧怕空想社会主义的传播,编造了阶级利益和谐论麻痹大众。,本章重点,第十一章19世纪3060年代的想法经济学,经济学说史教程,4,第一节 西尼尔的经济学说,一、西尼尔生平与著作 1.生平:纳骚威廉西尼尔(17901864)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曾就读于伊顿学院、马格达连学院和牛津大学等院校。1819年,在伦敦担任律师。1825年,担任牛津大学教授。还担任过政治经济学考试委员会、调查集会结社、罢工运动委员会、济贫法修改委员会委员,高等法院院 长等职。2.著作:政治经济学大纲、政治 经济学绪论、论工厂法对棉纺织 业的影响的书信等。,经济学说史教程,5,

3、第一节 西尼尔的经济学说,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命题 1.每个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牺牲取得更多的财富。2.限制世界上的人口的原因,不是由于精神上或物质上的缺陷,就是出于人们按照不同风俗习惯的要求,担心财富可能会不足以适应他们需要的顾虑。3.劳动的力量和生产财富的其他手段的力量,借助于将由此所生产的产品作为继续生产的工具,可以无限地增加。4.假定农业技术不变,在某一地区内的土地上所使用的增益劳动,一般会产生比例递减的报酬。,经济学说史教程,6,第一节 西尼尔的经济学说,在西尼尔看来,上述四个基本命题中,第一个命题是意识的问题。其他三个基本命题,则是观测的问题,是对第一个基本命题的注解。西尼尔对政治

4、经济学四个基本原则的提出和论述只不过是旧的功利主义、马尔萨斯人口论以及萨伊经济学说的继续和发展。但是,其中关于生产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适销对路,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增加财富生产,集中劳动和其他生产手段的力量,促进生产的发展等观点,还是值得参考的。,经济学说史教程,7,第一节 西尼尔的经济学说,三、价值理论 西尼尔反对古典派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任何一种事物要使它成为财富,也就是使之具有价值,应该包括三种特质:效用、供给有定限和可转移性。西尼尔认为,确定一定量的某种商品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应取决于两个因素:1.决定这种商品的需求与供给;2.决定另一种商品的需求与供给。供给则是受劳动、自然要素和节制这三

5、种生产手段制约的。,经济学说史教程,8,第一节 西尼尔的经济学说,西尼尔认为,如果生产中得到了自然要素的协助,它的商品价值必然高于没有自然要素协助、用同样劳动和节制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这种商品叫做独占商品。独占的形式分成以下四类:1.独占者没有生产方面的独占权,只是作为一个生产者有某些独占设备,增加产量。2.独占者是惟一的生产者,他的商品不怕竞争,而且商品总量也没有办法增加。3.独占者是惟一生产者,通过增益劳动和增益节制的运用,使生产可以无定限地增加。4.借助于数量有限和效能高低不同的自然要素所提供的相对助力,会随着投下的劳动和节制量的增加而递减。,经济学说史教程,9,第一节 西尼尔的经济学

6、说,西尼尔在分析生产成本时指出,在自由竞争下,生产成本是价格的调节者。西尼尔的价值论,实际上和萨伊的一样,都是生产成本论。他混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对商品效用作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解释,它是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思想来源之一。西尼尔在对价值作进一步的说明时,则又用价格代替了价值,而转到了西方经济学中的供求决定价值上去。,经济学说史教程,10,第一节 西尼尔的经济学说,四、利益协调的分配论 在产品分配问题上,西尼尔把交换分为两类,一类普遍适用于一切的交换,也即是研究支配交换的总规律;一类适用于各不同生产手段所有者之间进行的交换。他认为,社会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级,即劳动者、资本家和自然要素的所

7、有者。工资和利润都是人类创造的,工资是劳动者牺牲安逸的报酬,利润是资本家牺牲眼前享乐的报酬。地租是自然要素所有者所取得报酬。,经济学说史教程,11,第一节 西尼尔的经济学说,西尼尔认为,工资与利润和地租是完全不同的,由于两者都是出于一种牺牲的结果,所以都有一个最低限度和最高限度。西尼尔用主观唯心主义说明劳动和资本,证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平等的,他们各自的收入也是正当的合理的。,经济学说史教程,12,第一节 西尼尔的经济学说,五、西尼尔的经济政策主张西尼尔作为济贫法修改委员会的委员,亲身参与了济贫法的改革、工厂法的制定和手工织布业工人的调查等活动。他提出的“最后一

8、小时”理论,成为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制定反对工会主义,反对工人争取10小时劳动斗争的政策依据。他纯利润来自最后1小时。如果劳动时间减少1小时,纯利润就会消失;如果劳动时间缩减1.5小时,总利润也就消失了。,经济学说史教程,13,第一节 西尼尔的经济学说,马克思对西尼尔的“最后一小时”作了详尽的分析和深刻的批判。事实上,西尼尔并不懂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工人用具体劳动把不变资本的旧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的同时,又用抽象劳动创造了新的价值。工人每个小时的劳动中都包括旧价值的转移和新价值的创造。西尼尔虽然主张经济自由主义,但是在一些具体经济政策上,则是根据经验灵活处理的。例如,他为了解决爱尔兰的贫困落后

9、状况,主张政府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干预。,经济学说史教程,14,第二节 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一、约翰穆勒的生平与著作1.生平:约翰斯图亚特穆勒(18061873)经济学家和哲学家。出生于英国伦敦经济学世家,是詹姆斯穆勒的长子。13岁开始学习政治经济学,先读了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 原理,后又学习了斯密的国民财 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820年,约翰穆勒到法国访问结识了萨伊和圣 西门。18231858年在东印度公司任 职,18651868年当选为国会议员。,经济学说史教程,15,第二节 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2.著作:略论政治经济学的某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这本著作基本上包括了他对经济科学作出的新见解

10、。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总结了19世纪初以来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形成了一个新的折衷主义的理论体系,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学者的欢迎。,经济学说史教程,16,第二节 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3.经济思想:青年时代,受斯密和李嘉图的经济自由主义和边沁的功利主义的影响,成为边沁功利主义的信徒。但英国宪章运动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思潮广泛传播之后,约翰穆勒思想发生很大变化,对功利主义产生了怀疑,逐渐成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和英法其他经济学家不同,他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对雇佣劳动者的处境深表同情。他设法寻找克服资本主义矛盾和改善这种社会制度的方法。但由于资产阶级世界观的限制,他不可能和传统的经济

11、理论决裂。他的经济理论体系是毫无生气的混合主义、折衷主义。,经济学说史教程,17,第二节 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二、生产规律与分配规律 他反对斯密和李嘉图关于经济规律都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观点,认为生产规律和分配规律具有不同的性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他不懂生产规律和分配规律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属于一定的生产关系的,它们的性质是一致的。他把生产规律和分配规律割裂开来,幻想通过改善分配方式来调整资本主义的矛盾,为他的社会改良主义政策纲领提供理论依据。,经济学说史教程,18,第二节 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三、价值与国际价值理论 1.价值学说:约翰穆勒认为,一个商品的价值是该商品购买其他商品的一般力

12、量,价格则是表示商品与货币相联系的价值。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一般商品的价值是围绕着生产费用这个中心而变化的。他认为,生产费用是由劳动和资本构成的。劳动是其主要的因素,它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投入的劳动和生产资料转移的过去的劳动。另一个因素是资本,它是资本家节制的结果。,经济学说史教程,19,第二节 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他把商品划分为三类:1.数量有限,供给不能任意增加的商品。2.不增加生产费用,而供给数量又可以无限增加的商品。3.供给数量能够无限制地增加,但是每个单位生产费用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增的商品。约翰穆勒分析了供求均衡的问题。他认为,有效需求就是有意购买的人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所能购买的数

13、量,而价格决定于有效需求和供给的比率。需求的数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据价值的大小变动。约翰穆勒的价值学说,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供求论和生产费用论的混合物,彻底地背离了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经济学说史教程,20,第二节 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2.国际价值理论:约翰穆勒提出了国际价值和国际价值规律的观点。他认为,在自由竞争制度下,一国的商品同另一国的商品相互交换的价值由为支付进口而出口商品的生产费用来决定,即这个国家的出口总额恰好等于支付进口总额所需的价值。这种国际价值规律,称为需求与供给方程。约翰穆勒一般是反对保护政策的,但也承认为了发展新的工业,暂时采取一些保护政策还是恰当的。约翰穆勒的国际贸易

14、理论离开了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把价值和交换价值混淆起来。,经济学说史教程,21,第二节 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四、分配理论 在工资问题上,约翰穆勒接受了工资基金理论,认为短期的工资决定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即工资基金和要求就业的劳动者人数的比例。在利润问题上,约翰穆勒接受了西尼尔的节制论。他把总利润划分为三个部分,即利息、保险费和管理工资。利息是对资本节制的报酬。保险费是对资本家承担投资风险的报偿。管理工资则是对资本家管理企业、组织领导生产所付出的劳动和技能的代价。,经济学说史教程,22,第二节 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在地租问题上,基本上是沿袭了斯密和李嘉图等人的地租理论。他认为由于地主阶级对土地

15、的垄断,所以农民耕种土地就必须支付地租。他也认为,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的不同,所生产的产品产量要多,其差额就是级差地租。约翰穆勒还提到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农产品产量得到大幅度增加,农产品价格下降。约翰穆勒在分配学说上没有提出什么新的创见,只不过是综合了以往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观点,并加以发挥而已。,经济学说史教程,23,第二节 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五、改良主义的经济政策思想 约翰穆勒对共产主义和私有财产制度进行对比时,揭露了私有财产制度的分配不均和弊端。但是他又说,现存的私有财产制并不是它的最好的形式,很难和共产主义进行对比,而无法确定这两种制度中哪一种会成为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由于约翰穆勒思想上的矛

16、盾和阶级的局限,他只提出了一些改良主义的经济政策主张:1.改变工资制度,建立生产者协会。2.征收土地税,使地租社会化。3.限制遗产权,减少财富分配不均,使财富得以分散。,经济学说史教程,24,第二节 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约翰穆勒在分析其改良主义的经济政策和社会纲领时,对共产主义和私有财产制度进行了对比。一方面,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病和社会矛盾的加剧,揭露了资本主义分配的不平等,对雇佣劳动寄予了同情。另一方面,他也指出了共产主义是一种优越于私有财产制度的社会体系。约翰穆勒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进行了客观的科学研究。但他又认为,共产主义还存在于观念之中,私有制还是有改善余地的。他提出的经济政策和社会

17、改革纲领,幻想在不触动现存经济基础的情况下,清除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弊端,这只能空想。,经济学说史教程,25,第三节 凯里的经济学说,一、凯里的生平与著作1.生平:亨利查尔斯凯里(17931879)美国经济学家,阶级利益和谐论的倡导者。他出生于美国富裕商人家庭,凯里是天主教徒,同时也是共和党人。他长期从事出版事业直到退职。之后,专门致力于经济学的研究工作。2.著作:最主要的代表作是18571859年发表的社会科学原理(3卷本),还有政治经济学原理、过去、现在和将来、农工商利益一致论等。,经济学说史教程,26,第三节 凯里的经济学说,3.社会背景:凯里生活的时代,正值美国独立战争之后,资本主义经济

18、高速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显露出来。西欧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也传播到了美国。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他提出了以经济利益和谐一致为核心的经济学说。凯里结合当时美国土地和人口的情况,认为对城乡之间和工农业之间和谐的破坏来自英国。因此,他主张实行国家关税保护主义,防止英国竞争,积极发展本国的工业。凯里指责李嘉图是“共产主义之父”,是因为这和凯里的阶级利益和谐论不相容。,经济学说史教程,27,第三节 凯里的经济学说,二、再生产费用价值论再生产费用价值论是凯里阶级利益和谐论的理论基础。生产费用不是价值的标准,而价值则是由再生产费用决定的。再生产费用包括工具等生产资料,以及耗费的劳动。再生产

19、费用也就是由劳动者的工资和资本家的利润组成。凯里的价值学说是错误的。他把资本和生产资料混同起来,用以说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利益是和谐一致的,掩盖了资本的剥削实质。,经济学说史教程,28,第三节 凯里的经济学说,三、分配理论 整个社会产品都是在工人和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的再生产和增殖所必需的劳动数量逐渐减少。工资在相对量和绝对量上在增加,而利润在绝对量上有增加,在相对量上则是减少。在地租理论上,凯里反对李嘉图和马尔萨斯的观点。他认为,土地的耕种,从来就是先从最贫瘠的劣质土地开始的,人们随着财富的增加和人口的增长,才有力量逐步过渡到耕种和使用最肥沃的土地,并使报酬不断提高

20、。,经济学说史教程,29,第三节 凯里的经济学说,从整个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人的工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是逐步降低的,而资本家的利润量和所占比例则是在日益增加。因此,凯里的分配学说是错误的。凯里主张实行国家保护关税的政策,并把它和阶级利益和谐论结合起来。这实际上并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各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只会使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更加激烈化。,经济学说史教程,30,第四节 巴师夏的经济学说,一、巴师夏的生平与著作1.生平:弗雷德利克巴师夏(18011850)19世纪中期法国的经济学家,阶级利益和谐论的创始人之一,自由贸易派的旗帜。出

21、生于法国富商之家。1825年他继承祖父遗产,成为资本家。曾担任地方法官、自由贸易协会秘书、立法议会的议员等。当时法国资本主 义已有很大发展,工人阶级也开始登 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对此惊恐万状,巴师夏反对一切社会主义思想。,经济学说史教程,31,第四节 巴师夏的经济学说,2.著作:他写了财产与剥夺,反对傅立叶主义者孔西得朗;写了正义与友爱反对圣西门主义者比埃尔勒鲁;写了财产与法律反对路易勃朗;写了资本和利息反对蒲鲁东。于1845年写了科布登与同盟一书宣传自由贸易。还写了蜡烛、蜡光灯、蜡台、街灯、烛花剪刀、熄灯器制造业者和油类、兽脂、树胶、酒精以及一般说来和照明有关的一切东西的生产者请愿书的小册子

22、。巴师夏的经济著作还有经济诡辩论、经济和谐等。,经济学说史教程,32,第四节 巴师夏的经济学说,二、服务价值论 巴师夏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应是人,是人们的欲望和满足欲望的手段。研究的是个人利益的领域。人类社会的发展日益完善,而资本主义制度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组织。人类社会生活要求不断地避免痛苦和追求满足与愉快,只有通过相互交换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巴师夏从交换出发,认为人类社会就是交换的社会。相互提供服务或劳务的交换具有两种表现:1.力量的联合,这意味着交换。2.专业的分工,它是力量联合的另一种更持久的方式。,经济学说史教程,33,第四节 巴师夏的经济学说,从经济观点来看,交换的主要因素是价值概念

23、。价值是通过有偿工作取得的,所以,价值必须关系到人们为了满足其欲望所作的努力。衡量价值大小的尺度是提供服务的人所作的努力和紧张的程度,以及接受服务的人免除努力和紧张的程度,即价值大小与承受者节省下来的努力与紧张成正比。他离开了物质生产过程,用主观因素来说明价值,把它单纯看做是相互提供服务或劳务的关系。巴师夏以此来证明资本主义社会是和谐一致的,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矛盾。,经济学说史教程,34,第四节 巴师夏的经济学说,三、分配论 巴师夏认为地租是对地主阶级作为社会和自然界的中间人,在开发和改良土地时所提供的服务的报酬。他在讨论利润时,将它划分为利息和企业主的收入。利息是对资本家为积累资本,而延缓

24、了自己的消费和享受的报酬。这就是以服务或劳务交换服务或劳务的规律。根据不同情况,这种报酬也有不同的名称,如租金、地租和年收入等,但一般则称为利息。,经济学说史教程,35,第四节 巴师夏的经济学说,巴师夏还反对李嘉图的利润、地租和工资相对立的见解。他认为资本家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工人则替资本家进行生产,这是两种相互的服务,而工资和利润就是这两种服务的报酬。资本家所得的利润也可以叫做企业主的收入。巴师夏认为,“随着资本的增长,资本从总产品中的绝对提取额增加了,而它的相对份额降低了。相反,劳动从中提取的绝对额和相对份额都增加了。”巴师夏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奇妙的、保险的、必要的和不变的资本规律

25、,也是劳动和资本合作成果在分配领域的重要规律。,经济学说史教程,36,阅读书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2卷,1216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3卷,251256、648656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6卷,554564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5卷,992999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6卷上册,37页。季陶达主编: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选辑,有关西尼尔、约翰穆勒、凯里、巴师夏部分。,经济学说史教程,37,思考题,名词解释西尼尔的价值论 节制论 约翰穆勒的生产规律与分配规律 工资基金论 凯里的再生产费用价值论 巴师夏的服务价值论问答题 1.简评西尼尔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命题。2.简析凯里与巴师夏的阶级利益和谐论。,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