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课件北师大版.2ppt.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30680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课件北师大版.2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历史《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课件北师大版.2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历史《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课件北师大版.2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历史《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课件北师大版.2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历史《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课件北师大版.2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课件北师大版.2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课件北师大版.2ppt.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0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辽,916年,耶律阿保机,契丹族,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北宋,960年,赵匡胤,汉族,汴京(今开封),西夏,1038年,元昊,党项族,兴庆(今银川),一、崛起与并立,3.澶渊之战,澶渊之战,1.时间:,2.交战双方,3.交战地点:,4.关键人物,5.战争结果:,攻方:,守方:,1004年,辽,北 宋,辽,北宋,澶州(古称澶渊),寇准,宋真宗,双方议和,签订“澶渊之盟”,(一)不打不相识(宋辽关系),4.澶渊之盟,1.签订时间:,2.内容:,3.评价,1005年,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消极影响:,积极影响:,加重了北

2、宋人民的负担。,保持宋辽百余年和平,使南北贯通,互市不绝。有利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探究三:化干戈为玉帛,战争,破坏双方的正常生产和贸易,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生产和贸易的发展,1044年,(二)战争与和平(宋夏关系),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3.宋夏和议的时间和内容分别是什么?,4.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探究三:化干戈为玉帛,三、碰撞中的融合,1、学会农耕,、任用汉人为官,、学会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汉族的生活习俗,、模仿汉字创造文字,学以致用,1、北宋澶州之战的主战派宰

3、相是(),A、李纲 B、文天祥C、寇准 D、赵普,C,2、宋辽澶渊之盟在客观上起的重要作用是(),A、增强了契丹的实力 B、延缓了北宋的灭亡C、消除了民族矛盾 D、维持了长期和平,D,识图找答案,下列能正确反映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辽,北宋,西夏,西夏,西夏,西夏,北宋,辽,辽,北宋,北宋,辽,A,C,D,B,A,材料阅读,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 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 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 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从这段材料中找出辽和西夏都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任用汉人为官;学习中原文化;学习汉族的生活习俗。,辽,西夏,北宋,澶州之战,澶渊之盟,1005年,元昊主和1044,元昊出兵,共同开发边疆地区,战,战,和,我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