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河中石兽适用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河中石兽适用版.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9/2023,11/9/2023,河中石兽,学习目标,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会翻译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3.理解不能主观臆断,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的道理。,纪昀,字晓岚,清代著名学者,生性诙谐风趣,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分古今图书为经、史、子、集四档,总名为“四库全书”。,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读准下列字音,圮 募 棹柿 湮 啮溯 欤,(p)(m)(zho),(fi)(yn)(ni),(s)(y),古今异义,古,今,干,岸,不潮湿,阅,经历,看,物理,事物
2、的道理,一门学科,是,这,表判断的动词,已,停止,已经,小组内根据手中资料翻译课文,翻译下列句子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2、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3、众服为确论。4、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总结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第一种 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第二种 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第三种 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第四种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的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冲石原理图,老河兵常年在河边劳动,了解水、沙、石自然事物特性,把理论知识和多年经验结合起来分析。,下面这句话有什么含义?,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
3、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道理,不知道深层道理的人和事太多了,怎可根据主观来臆断呢?,(这句话,既是对讲学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以反问的方式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以议论的方式,点明主题),11/9/2023,小 结,许多自然现象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主观臆断。,拓展与延伸,水中石兽真会向上游吴德锋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河中石兽这个故事,颇负盛名。近来有人对纪昀的这个说法,表示怀疑。理由是石重水轻,无论
4、如何,沉于水中的石兽,只可能顺流而下,决不可能逆流而上。他们认为纪昀所说的这个故事,尽管很生动、有趣,很能吸引人,无奈事实决非如此,石兽向上游,不过是文学家的幻想,客观上并不存在。,事实真的如此吗?寻找沉在河中的石兽,究竟应在上游还是下游?不久前发生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一回事,圆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回事的情节几乎与纪昀所记一模一一样,即西双版纳有一条河中有两块大石,它们有一半露在水面。十多年前,有一块石头被人炸碎,另一块也随之失踪,大家都不知道这块未炸碎的石头到哪里去了。十多年后,有人在离原地十多里的上游,发现了那块失踪了的石头,经核对,它确实是本来位于十多里外的下游那一块。它是怎么“游”上来的呢?,原来炸另一块石头时,这块石头的基础也被震坏,它丧失了屹立不动的根基,正如纪昀所说的水冲走石边沙的道理,在十多年的时间中,它逐渐地向上游翻滚了十多里路。它向上“游”时经过之处,留下了一道明显的沟,令人信服他说明,纪昀所记,确非虚言。这一有趣的自然现象,1980年4月当地的报纸作过详细的报道。这故事不仅教育我们如何思考问题,对从事水中打捞也有实际指导意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