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病句辨析与修改.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34859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病句辨析与修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考病句辨析与修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考病句辨析与修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考病句辨析与修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考病句辨析与修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病句辨析与修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病句辨析与修改.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中考大纲中规定:,“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的类型有:,一、语序不当,二、搭配不当,三、成分残缺或赘余,四、结构混乱,五、表意不明,六、不合逻辑,七、用词不当,1、关联词的位置不当,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改:把“我”和“不但”互换位置,改:把“他”和“如果”互换位置,改:把“要是”和“一篇作品的思想”互换位置,我本想这次能在家乡同你见面,回家后才知道由于你正忙着搞科研,不回来了。,改:把“由于”和“你”互换位置,不但他语文好,而且数学也好。,

2、他因为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大家评他为三好学生。,改:把“他”放在“不但”前头,改:不“他”放在“因为”后,规律: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关联词放在主语的后面,如果两句话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则放在主语的前面。,正确次序:他是黄冈中学(领属性的)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动词短语)的优秀的(形容词)语文(名词)老师,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黄冈中学的语文老师。,2、多项定语的语序不当。,多项定语排列顺序一般是: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表示数量的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正确语序应该是:这是我买的(领属的)

3、三本(数量)很有教育意义的(动词短语)、精美的(形容词短语)中文(名词)小说。,这是三本我买的精美的很有教育意义的中文小说。,例: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骆驼祥子是 小说老舍的 描写洋车夫生活的一部 催人泪下的长篇,德国一位外宾不慎遗失了1500元人民币。,本句主语有歧义。一种意思,外宾不是德国人,事情发生在德国;一种意思,外宾是德国人,事情发生在中国。这是由于“德国”、“一位”两个定语的语序排列不当而产生的歧义。原句应是后一种意思,把“一位”挪到“德国”的前

4、头就不会有歧义了。,两位优秀的有三十年教龄的我校语文老师被选为市人大代表。,本句属于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应把表领属的“我校”移到最前面,将“优秀的”放在“教龄的”之后。,3、多项状语语序不当,在新闻发布中心许多记者昨天都同米卢蒂诺维奇热情的交谈。,正确的次序是:许多记者昨天(时间)在新闻发布中心(处所)都(副词)热情地(表情态)同米卢蒂诺维奇(对象)交谈。,例2 他把红烧肉没有做好。,正确的语序是:他没有把红烧肉做好。“把”字结构做状语时,要放在否定词后面。,多项状语的排列顺序一般是: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词短语,表时间的介词短语,表处所的介词短语,表语气的介词短语(副词),表情态的词,表对象的介词短

5、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词前。,4、分句的次序不当,在抗洪救灾的战斗中,经过四个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为支援灾区人民,村里的人宁愿献出大米,也要自己吃玉米面。,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宁愿自己吃玉米面,也要献出大米。”,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经过四个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搏斗”和“战胜了洪水,保住了大坝”,、我们看见火车、轮船,在水上,陆地上行驶着。,(语序的排列不仅要符合事理,而且还要在行文上前后照应,连贯一致。这句话应把“水上”和“陆地上”对调一下。),(“烧毁并洗劫”这样表达不合事理,应对调。),、我们不能

6、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的历史。,5、词序颠倒,、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发展、运动、变化,语言也是这样。,“发展”“运动”“变化”,三个词语之间,首先应该是“运动”,由运动引起“变化”,有变化才能“发展”。因此,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1、主谓搭配不当,山坡上,听不见锹(qiao)镐声,也看不见人影走动,只有一对对焦急的眼光,在向山沟里张望。,(“眼光”是不能“张望”的,应改为“眼睛”。),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呼啸”应为“沸腾”。),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陵墓葬于谷内西北坡上。,(“陵墓”不能“葬”,应改为“建”。),2、动宾搭配不当,例1.他

7、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安排”会议内容、时间等还可以,“安排”“问题”就不妥当了。可以把“以及”改为“并强调了”。),例2我们必须扩大和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改为:“-扩大教育规模,加快-”),例3、解放军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改:去掉“的安全”),3、主宾在意义上搭配不当,畅销全国的金龙牌补脑液不愧为中成药药方。,(“补脑液”不能是“药方”。),他的家乡是广西桂林市人。,(改:去掉“人”),黑格儿的这本书是印发给学生的讲义性质。,(改:去掉“性质”),4、修饰成分与中心词搭配不当,(这里包

8、括“定中搭配不当”“状中搭配不当”“中补搭配不当”),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聪明”与“手”搭配不当),下课后,他一个人走到山坡上,十分热烈地读起英语单词来。,(“十分热烈”改为“认真”),人们都以亲切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老战士的发言。,(“以亲切的目光”与“倾听”不搭配,应为:注视着这位老战士,倾听着他的发言。),他打量着闯王带着谦逊微笑的英明面孔。,(定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英明”不能修饰“面孔”),在他旁边,横眉立目地站着两个持枪卫兵。,(状语中心词搭配不当。“横眉立目”不能修饰“站”),对不起,这次我们对你们照顾得太不周全了。,(“周全”改为“周到”),小李的演技

9、很高,感情也表现得很丰满。,(“丰满”应改为“充分”),三、成分残缺或赘余,所谓成分残缺或赘余,指句子的主、谓、宾等主要成分或应该有的修饰成分、关联词语等遗漏或者出现重复多余,使语意表述不清楚或者罗嗦。,(一)成分残缺,1、缺主语,例1: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很快有了进步。,(因多用介词或介宾结构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全句缺主语情况是主语残缺的主要表现。此句应去掉“在”和“下”,或去掉“使”),例2.经过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的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因为多用了一个介词“经过”,使得原句主语变成了状语,造成主语残缺。,2、缺谓语,例1: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10、。,(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例2: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建立与加强”的宾语是“制度”,而不可能是“工作”。这样,只有在“建立”前加上“完成”一词,句子才通顺。),3、缺宾语:,例1: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后加“精神”),例2.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句中“推广”的宾语应该是“经验”,而不应是“喂猪”;在“喂猪”后面加上“的经验”句子就通了。),细菌是有害的。,4、缺必要的修饰成分,附加

11、成分。,(缺必要的限制语,应加上“有些”),(二)成分赘余,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堪”本是“可以”之意,前面再用“可以”,重复罗嗦,应去掉“可以”),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原因”与后“因为”重复,去掉“的原因”或“因为”),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小说总集人间悲剧的编写。,(宾语多余“的编写”多余,应去掉),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的地方”多余,应去掉),开学前,我们搞了一次军训,负责军训的教练是连队的大胡子和小眼睛。,(“负责军训”多余,应删

12、掉),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漫山遍野”与“到处”重复,最好删掉“到处”,因“漫山遍野”更有强调意味),今天,市里不少领导来我校莅临指导。,(谓语重复。“莅临”就是“来”。),经过广泛的讨论,反复的修改,新的奖酬金制度终于付诸于实施了。,(介词多余。“诸”在这里本来就有“之于”的意思,再加上介词“于”,就重复了。),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谓语重复,应删去“打”),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语意堆砌,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11)走近美丽的丹阳中学,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停下脚步”和“驻足”意思重复,删除一个)。,四、结构混乱,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

13、、结构各异的短语或句子混杂、纠缠在一起,造成关系套叠表意不清,这就犯了结构混乱的毛病,也有人标之为句式杂糅。句式杂糅,往往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作者同时用了两种不同结构的句子;,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作另一句的开头;,一句话说了一半,又另起炉灶,另说一句;或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作下半句的主语,纠缠不清。,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了。,(应该从“曾被束缚的”和“在束缚

14、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应该从“要出版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个句中选用一句。),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中国人民马列主义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的,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上半句,主语应当是“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不是“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而是“我们”。),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

15、大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兰根、草河车配制成的。,(实际上这句话是由两句话拼接成的,可改为“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兰根、草河车。”也可改为“感冒退热冲剂是大青叶、板兰根、草河车配制成的。”),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前后脱节。前面如改成“本着的原则”或改为“以为原则”,前后两个分句语脉就流畅了。),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两句意思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听了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

16、,(把“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与“听了他的报告,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教育”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应选其中一种。),五、表意不明,1、指代不明:,棺材后面跟着三个妇女死者的母亲和她的两个女儿。,(指代不明。句中“她”究竟指谁?“死者”还是“母亲”?如果指代“死者”,“她的”就应该去掉才好。),2、数目不确切。,参加这次活动的有我校师生将近四百多人。,“将近”与“四百多人”矛盾。宜根据实际情况,删去“将近”或“多”。,3、范围不确定。,从字面上看,好像59岁以下和100岁以上的都没有坐车参加游行的权力。应改为“六十岁以上的”。,从六十岁到九十九岁的老太太被特许坐着车子参加游行。,4、句意歧义,所谓有

17、歧义的句子,是指失去了确定性,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例1: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究竟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例2:一辆乳黄色和浅红色的电车驰过去。,(容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可以把“和”字改为“夹”字,或者在“一辆”后面加“漆了”二字,以避免产生歧义。),例3:现全渠正勘测完毕144华里。,(没有说全渠有多长,有可能是144华里,已勘测完毕;也有可能不只是144华里,其中完成的有144华里。),例4: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这是语法停顿不同造成的歧义,可以理解为它是

18、动宾短语“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理解为它是偏正短语“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如果作者意思是后者,就应把一种提到句首。),例5: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局领导,不明确。),例6: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是“巴勒斯坦游击队进攻以色列”还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不清楚),例7: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大家“气愤”的是什么?是护林员揭发问题这件事还是护林员揭发出来的问题?如果在“揭发”后面加上一个“的”字,歧义就消除了。,六、不合逻辑,1、自相矛盾:,例1:他是多少个死难

19、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2、范围不清:,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例2:电影快开演了,观众们争先恐后地鱼贯入场。,“鱼贯”是一个接一个地,应该是很有次序的,与前面的“争先恐后”矛盾了。“争先恐后”就应该“蜂拥”而上。,例1:他从小在这长大,这里的山山水水,对他太熟悉了。,3、主客体颠倒。,改:应该把“对”提到“这里”前面。,例2: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

20、的。,4、否定失当。,例1: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整句话用了三重否定,造成语意的混乱。只有将后一个“不”删去,句子才通顺。,例2: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不”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5、一面与两面。,例1:加快本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的一条重要途径。,(前面是“建设好”“搞好”“办好”,后面是“能否”,搭配不当,应当把“能否”去掉。),例2:再就业工程能否顺利实施,是维护

21、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能否”包含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只能说“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实施,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而不能说“再就业工程不能顺利实施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6、分类列举不当。,例:今天下午,我们班的任务是扫地、拔草、垫道和搞校园卫生。,(扫地、拔草、垫道都是“搞校园卫生”的具体内容,不能用表并列关系的“和”来连接。),七、用词不当,用词不当包括词性使用不当,词义使用不当,词的感情色彩使用不当等等。,例1:这次试验能否成功,还是个怀疑。,(动词“怀疑”误用作名词,应改为“疑问”),例2:大家对于我很热情友好。,(介词运用不当,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例3:他的父亲仍然健在,享年83岁,精神尚佳。,(“享年”一词称死去人的岁数,前后矛盾,属于用词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