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结业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文化比较结业题.ppt(1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西文化比较课程学期总结,课程回顾以及课程试题,课程回顾,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人类文明的曙光中西文化寻根 第三章 两种不同的文化选择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四章 天人合一与物我二分中西思维方式比较 第五章 神秘的魔圈中西语言文化比较,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选择第二节 文化文明,一对术语的探源第三节“文化”释义第四节 文化的性质与特征,第一节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选择,经济的全球化带动文化的全球化,交通、信息和旅游业的发展使国际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加便捷和频繁,伴随而来的遍布世界各地的网吧、麦当劳快餐、摇滚乐和好莱坞电影,放佛让人感到自己正在成为地球村的公民。这一切似乎向人们预示着一个
2、文化全球化时代即所谓普世文明的到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2000年完成的世界文化报告指出:在进入21世纪时,全球化、长途通信和信息学正在改变人们界定和感受文化多样性的方法。过去在文化相对主义背景下提出的“文化的马赛克”或“地球文化马赛克”的比喻已经过时,再也不能描述人们的文化偏爱了,“文化再也不是以前人们所认为的是个静止不变的、封闭的、固定的集装箱。文化实际上变成了通过媒体和国际因特网在全球进行交流的跨越分界的创造。我们现在必须把问文化看作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产品。”,西方中心主义观念支配下,一些西方政治家和学者的观点:一个以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制和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普及为基础的全球一体化的时
3、代的到来。此种观点存在的问题:没有看到,在分享现代技术文明成果的同时,不同种族、宗教之间的文化与价值的认同度不仅没有增强,反而减弱了。因此更多的研究者注意到21世纪人类面临的新挑战。他们把政治多极化、价值多元化、文化多样性乃至文明间的冲突看做新时代文明的标志,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旋律,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因文明的不同而不同。权利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转移,全球政治已变成了多级的和多文明的。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总干事雷纳托鲁杰罗也曾坚定地指出:“把整合中的经济、民族与文明管理起来,使每一种都保持独有的
4、身份和文化这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做出的伟大承诺。”,划分东、西方的地域和范畴,在地域上,所谓“中”,指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疆域;所谓“外”或“西”,指中国以西地区,兼及南亚次大陆,即包括中亚、西亚、欧洲、北非及南非,美洲和大洋洲等。,东、西方交流历史,自有文明以来,人类曾经历过各种形式的文明间的碰撞与交流。从丝绸之路到唐僧取经,从十字军东征到成吉思汗的西征,从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郑和下西洋到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西学东渐仅最近的数百年间影响较大的文明间的碰撞即有16世纪以来的西方殖民化运动,中国的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入侵,二战后的中东战争与伊斯
5、兰革命,20世纪世界性的现代化浪潮等等。当然,这些所谓交流并非完全建立在主动选择和平等互信基础上的对话,往往是与暴力或强权方式相伴随的单方向的文化输出和渗透。次中东西方文明间的交往与冲突尤为令人关注。,第二节 文化文明,一对术语的探源,“文化”一词溯源,1)从东方文明中追溯文化一词的最早出处合成出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贲彖整词出现: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西汉刘向说苑2)从西方文明中追溯“文明”一词溯源1)从东方文明中追溯2)从西方文明中追溯,“文明”一词从西方文明中追溯,“文明”(Civilisation),源于拉丁文Civilisatio(城市市民的身份状态)、civilis(公民的)。c
6、ivilis(公民的)一词有两种基本意义:一指作为一定社会成员的公民(如罗马公民)所特有的;二指对公民有益的。“文明”一词具有公民的地位、权利及品格修养、公民生活等涵义,文明一词与古代都市的存在紧密相连。,“文明”一词从东方文明中追溯,周易乾文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孔颖达“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文章而光明也。”17世纪中期,“文明”概念才作为学术术语使用。不过,“文明”概念在当时更多的是强调社会发展阶段或社会发展水平。,第三节“文化”释义,“文化”作为一个科学术语,在1920年前只有6个不同的定义,到1952年一增加到160多个。目前达数百种之多,但有四个共同点:超自然
7、性、超个人性、区别与评价的依据、文化现象包含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和活动方式(生产、组织、生存、生活、行为、思维、社会遗传方式),著名的文化学派有:历史进化派、文化圈学说(又成播化主义)、文化历史学派、新康德历史主义文化哲学、区域文明论、文化功能论(功能主义)、文化心理学派、结构主义(结构人类学)、结构功能论、符号人类学(认知人类学)、新进化主义、文化生态学、生态人类学等。,如何定义文化,第一个明确的文化定义的提出者是爱德华泰勒广义文化:既指精神也指物质,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狭义文化:单指精神,即排除人类社会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部分,
8、专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文:错画,纹理化:改易,变化,文化的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人化:人化是文化的第一步,是从物质领域认知和改造自然第二个层次化人:化人是从精神领域认知和提升人的境界,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从词源上看,文化是早于文明的概念:文明的三要素:文字的形成;定居农业的形成;城邦的形成从词义上看,文化是大于文明的概念:,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所有成果,不分好坏。文明则仅仅是人类创造的进步成果,文明是文化的升华,文明以文化为基础,但又高于文化。文明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之内,用它来描述那些综合性、整体性较强的文化事实,文明与文化在词义上有些区别,在有些条件下可以替换,有些条件下不能替换。,第四节 文
9、化的性质与特征,文化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同源文化、异质文化、亚文化)文化具有潜规则(显规则、潜规则、利、弊)文化具有历史承继性(濡化)文化具有变迁性(互化、涵化、先进、倒退),第二章 人类文明的曙光中西文化寻根,第一节 河的赐予与海的磨砺第二节 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第三节 家国与城邦,两个思考题先,为什么要对中西两种文化做一番追根溯源的历史考察?,文化史人类社会的产物,它是人类在千百年来的生存斗争中不断创造的果实,也是人类不断摆脱自然控制走向成熟和自由的标志。然而,人类社会每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都有自己赖以滋生的土壤,也各有其成长、发展、走向成熟的不同条件与机遇。
10、这一文化多元发生的事实早已为众多的历史资料和考古成果确证。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一论断今天已成为大多数文化学者的共识。而在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与西方这两大气质迥异的文化系统中,这种由基础条件的差异给文化面貌的形成带来的影响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当我们试图把握这两种文化的主要特质时,便不可不首先对他们作一番追根寻源的历史考察。,推动或制约不同民族文化创造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古往今来的许多学者都把地理环境乃至气候的作用排在首位,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亚
11、里士多德、希罗多德,近代的孟德斯鸠、黑格尔,到现代欧美的著名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如汤因比、伯恩斯、亨丁顿等都曾对此有过各辟蹊径的论述。尽管我们并非环境决定论的赞同者,但我们仍认为,不同的自然与人文地理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功能需求的差异是造成人类群体个别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一种文化开始形成的阶段,海滨、沙漠、草原、大河流域等不同的底里地貌以及气候条件的差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不相同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有某一地域与周边环境的联系都可能直接影响到某一文化的发展方向。当然,当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文化中日趋成熟的人的心理因素便可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从而逐步形成自觉地文化选择。,正
12、如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在自由与文化中指出的那样:“在人类早期的历史中,文化条件简直就像生理条件一样,影响并决定人的意志。文化条件被视为自然的现象,他们的变动反而被认为违反自然。等到后来,文化条件才被认为多少是人类心智活动的结晶。”不过即使是到了这样的自觉发展阶段,文化成长仍会在无形中受到特定自然条件的某种程度的制约。,鉴于上述人士,我们把对中西文化所处的自然背景的考察作为文化探源的开端。在本章中,我们将通过对中西文化不同的地理基础,外围历史文化环境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经济模型与社会组织形式的比较,探寻形成中西民族不同文化精神的内在依据。,第一节 河的赐予与海的磨砺,一、中华文化的自然基础,近几十
13、年来的考古成果已经越来越清楚的向我们正是,古老的中华文化史东亚大路上多源头、多方向、多民族的不同文化价值融合凝聚而成的结晶。,那么我们的母亲这块古老的华夏大地究竟具有怎样的风采呢?,首先是幅员辽阔、腹地纵深。,其次是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正是这些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滋养了中华文化众彩纷呈的特色,为华夏多民族、多源流、多侧面的亚文化系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第三是气候温暖湿润。,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南北跨热带和温带两大气候带。其中尤以被黑格尔称作“历史的真正舞台”的温带区域最广,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这当中又以亚热带和暖温带所占面积最大。由于东亚海陆分布所产生的热力差异
14、,东西啊高低气压中心的活动变化显著,加上青藏高原地形作用因素,形成了东亚特有的强烈的季风环流系统,使东亚大陆大气运行发生明显改变。,它的直接影响是这里的亚热带地区不像世界其他同纬度地区那样表现为荒漠或干草原,而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加上由于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资源十分丰富,为各种植物的生长和农耕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优厚的自然条件。因此,这里几乎拥有北半球全部的植被类型和最丰富的植物种类。但是由于夏季风的影响随着内陆的延伸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故华夏的西北地区又形成了400毫米等雨量线以外的干旱沙漠和数十亿亩的天然草场。自然这就为北方的游牧文化提供了生长的环境。,第四是半封闭的边缘地形。,总结:
15、中华文化的自然基础与影响,幅员辽阔,腹地纵深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西高东低 文化的多样性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以农业经济为主半封闭的边缘地形 具有稳定连贯的文化特色;形成了自我中心文化观,二、西方文化寻根,显然,产生西方文化的自然地理条件与前面讲到的华夏地理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最基本的区别就在于海陆关系的变化。如果说中华文明之树是植根于一片为江河所滋润的大陆,那么西方文化之舟则是诞生在蓝色的波涛之中。,西方自然基础,西方文明最初的舞台是亚欧大陆西侧的欧洲。而欧洲文化发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因此,产生希腊罗马文明的中心地中海地区成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下面我们分别就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发祥地的自然地
16、理基础与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间的差异进行探索:,希腊式的海洋地理与东亚大河流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下述方面:,第一点,由于陆地狭窄又是躲闪地带,随处可见的大面积的石灰岩和瘠薄的土壤是爱琴区域内的可耕面积受到很大限制,加上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湿润,夏季干燥炎热,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因而很难形成完全自足的农业经济。古希腊文明获得发展的另一重要条件是地中海地区特殊的海洋地理和周边环境。古希腊自然地理的第三个特征是他的全境被各种天然障碍分割成若干孤立的小区域。,自然基础对西方文化的影响,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产生了希腊独特的城邦制社会结构,多方向、多民族共生的富于变化的文化聚合,也陶冶了希腊民族崇尚自
17、由和个性独立的基本性格。,第二节 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中西民族不同的生存环境必然会带来各相异的生产形式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模型。在此基础上,又会产生出各自民族最初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所有这些即构成了特定的文化形态,又是 两种文化传统风格各异的深层结构以及民族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还需要对中西先民的经济生活形态作进一步的追寻。,一、华夏土地上的农耕文明,如果说农业的产生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化的起步,那么古老的华夏文化至少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便已经开始了自己筚路蓝缕的跋涉。,“社稷”一词更显示出农耕对华夏文化的产生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淮南鸿烈集解载:“炎帝于火而死为灶,
18、禹劳天下而死为社,后稷作稼檣而死为稷,羿除天下之害而死为宗布,此鬼神所以立。”因此,从民间到宫廷,社稷(土谷之神)崇拜与祭祀蔚然成风,周代即有右社稷左宗庙的祭祀。以后社稷被视为立邦之本,成为国家的象征与代称。足见在华夏先民的心目中,农业乃是关系到国之存亡的命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中原大地上农耕文明蓬勃发展的同时,在中国西部和背部的广阔草原上,长期以来还生活照一些几乎与华夏诸族同样历史悠久的民族部落。例如,秦汉时代的匈奴,以后又是鲜卑族、突厥、女真、契丹、蒙古等等。然而由于西北部高原戈壁与盆地大漠的特殊地理条件与气候状况,使这些地区始终很难发展出与中部和东南部同一类型的农耕文化,而逐渐形成了以
19、塞外为基础的自称一体的游牧文化。,当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便是,工商业文化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在古代中国也曾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由于大陆民族的生存对农业的依赖,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仍有明显的重农轻商的倾向,认为“力田为生之本也”“工商重则国贫”。并且“民农则朴,朴则易用”,而“商贾技巧之人”好智多诈,难以禄使,故提倡“为国者,市利尽归于农”。总的来说,历朝统治者大都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故而难以形成在经济上独立于乡村的工商业中心城市,从而无以打破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导的生存方式,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模式也基本上是内向型的。,二、爱琴海地区的工商业文明,(一)爱琴文明(BC2000-BC1
20、200)克里特文明(BC2000-BC1450)迈锡尼文明(BC1600-BC1200)(二)黑暗时代(BC11-BC9),爱琴文明是希腊罗马文明的前奏,是最早的欧洲文明,如前面的自然地理基础所述,爱琴文明,亦即古希腊和罗马文明由于地域有限而多山的地理条件,使克里特岛及希腊半岛的农业难以满足不断繁衍的人口的生存需求,于是人们不得不转向山林和大海寻找生活资源,发展畜牧业、渔业亦即向海外的迁移与征服都成为谋求生存的重要途径。不过,对米诺斯迈锡尼人最具有吸引力的选择还是利用本地的物产资源制造各种外销产品,通过海上商路,运往地中海沿岸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换回本地人生存所需的粮食与其他商品。,经济的向外开
21、拓必然带来文化的开放,因此,我们从克里特迈锡尼出图的文物中能够看到明显的外来文化的影响,他们所使用的线形、象形文字与字母文字中,能找到埃及文字与腓尼基字母的痕迹。尽管克里特与迈锡尼的文明后来都遭到毁灭性打击,并被历史所湮没,但他们创造的经济模型和播撒的文明种子却在继之兴起的希腊罗马文明中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注明的特洛伊战争就像我们展示了希腊的海外贸易与海上掠夺征伐的触角已伸到了更远的地区。,毫无疑问,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正是得力于与文艺复兴相伴随的欧洲工商业和航海业的复兴。从14世纪意大利商业革命的兴起到15世纪由葡萄牙和西班牙人为先驱的海外探险,把西方人的商业贸易与海外殖民活动扩展为
22、世界性的事业。随之而来的是新型工商业组织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从而为18世纪的工业化进程创造了条件。这些都可以说是西方世界的海洋地理环境和古代希腊罗马的工商业文明所孕育的果实。,第三节 家国与城邦,中西民族不同的经济类型和生产活动方式自然会产生判然有别的社会组织形态,并形成各自相应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秩序。在自然经济结构中,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生产单位的地位便长期保持下来,并成为社会结构和国家体制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故很多人将中国文化归结为家族本位的文化。此外,农耕经济中必不可少的水利灌溉系统的兴建、使用和其他大型公共工程的建设都离不开大规模的集体劳动,这需要借助于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统一调度和控
23、制方能顺利实施,这就为东方式的权威主义和专制制度的滋生提供了土壤。相反,在西方由于很早便出现了相对集中的商品生产和经营,从而打破了家庭作为独立生产的传统体制,加上大量移民城邦的简历,使以地缘为基础的人群结合方式逐渐取代了纯粹的血缘纽带。从而创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城邦制度以及相应的民主政治结构,走上了与中国社会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一、中国社会以“血缘家庭”为纽带,对于任何一个社会,家庭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细胞。不过,家庭及其延伸家族在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地位确实任何一种别的文化都无可比拟的。家对于中国人不仅意味着异性的结合,也不单是人民为繁育儿女而组成的共同体,而是集血缘承继、婚姻结合、生产经营、财
24、政消费、社会教化甚至礼法管制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社会单元。可以说家族乃中国人社会生活的主要舞台,也是历代统治者建立统治秩序的重要基础。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可谓一语道破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实质。中国的国家组织机构和政治制度正是以上述家族宗法原则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对于此我们可以从下述诸方面找到证明:,(一)“家天下”的宗主统治。中国自夏朝建立奴隶制国家始,便开始了“天下为家”的王位继承制。立候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皆自称“天子”,同时又自命为奉天承运的民之君父,俨然以中华大家族的家长自居,而视黎民百姓为子民,视天下国家为一己之私产。此外,在中国自古以
25、来的礼仪传统中,历代统治者始终将宗庙制度和相应的祭祀活动放在首位,并以此序昭穆,别亲疏,这恰因为他是天下系于一家一姓的象征。,(二)事君如事父的忠孝原则。在血缘关系至上的宗族集团中,道德是建立在宗族内部秩序的主要工具,其中“孝道”更是维系家庭中长幼尊卑名分和体现个人对家庭人身录属关系的基本原则,因而它在以伦理关系为中心的中国社会建构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孝”的最基本内容就是“父为子纲就是子女对父命”无违“,即从经纬父母的权威到放弃自己的独立人格,唯父母之命是从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种道德信念延伸到社会组织中,边带来了政治上的权威主义,形成了事君如事父,移忠作孝的君臣,君民关系。忠孝相沟通
26、,“父为子纲”衍生出“君为臣纲孝道转化为忠道,于是,个人对国家和社会应负担的责任在中国变成了对家长权威无条件遵从的伦理义务。,(三)大一统的专制政体。,在中国式的家庭制度中,父亲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不仅享有不容触犯的尊严,还掌握着家庭的全部实际权力,从家庭的经济财产到妻室子女的个人命运都必须接受父权的支配。与之同理,在中国的国家政治体制中,国君,皇上则以万民之父的身份君临天下,成为集行政、理发、军事指挥、司法、监察、考试录用官员、文化道德倡导裁决等诸种圈里于一身的最高统治者。,中国传统社会政治体制的第一个特征便是历史上有能力的皇帝往往乾纲独揽,兼听万事。所实行的是彻头彻尾的独裁统治。第二,作
27、为皇帝意志执行者的官僚集团没有固定的体制,而是不断被皇帝随心所欲地加以改变,其总特点是权力中心始终向皇帝近侧的机构和侍臣转移。第三,中国皇帝不仅是政治权力至高无上的代表,也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和学术秩序。中国传统社会专制制度的第四个特征是统治者以严密的行政组织限制黎民百姓的个人自由。,二、西方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城邦社会,古风时代 城邦是一种规模有限,独立自治并得到其公民的最高忠诚的共同体。这一政治体制的建立显然是与希腊半岛上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经济面貌密切相连的。然而它所产生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希腊的国界,成为罗马共和国到近代欧洲政治制度的楷模。从近一百年来发现的历史遗迹推论,希腊土地上最早的
28、城邦应当产生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时期,荷马史诗称,那时仅克里特岛上就林立着几十座城市。,(一)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古典时代的希腊城邦大约于公元前8世纪开始形成。这时在希腊相互隔离的各地区都分别建造起卫城和城堡,不同氏族的居民向城市聚集,并建立起管理各部落共同事务的中央行政机关,于是出现了最具有希腊文明特色的政治社会单位。,以独立城市为中心,向乡村辐射,因此绝大多数城邦的经济都是以工商业为重点,或是迅速向工商业经济迈进。小国寡民的规模,斯巴达为例公民政治:公民统治非公民;每个公民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定期召开公民大会;城邦制时尚无职业官僚;实行公民兵制,(二)海外大殖民,从BC8-BC6世纪,希腊各城
29、邦纷纷开拓海外殖民地。进行大殖民的原因:地少人多必要性;拥有先进的航海技术可能性;外向型文化性格刺激性。特点彼此独立,平等共处,即自由独立意识和分离主义原则。,影响:打破血缘基础,形成地缘基础;扩展希腊地盘,获得海外市场;形成海外冒险与殖民的传统;促进被殖民地区的发展。典型例子:雅典与斯巴达城邦,同样,在希腊文化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罗马城邦也走过了相似的道路,与古希腊城邦制以及古罗马共和制的发展伴随而生的是民主政治体制的建构。,然而,需要特别之处的是,无论是希腊的民主政制,还是罗马的共和制都远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民主制。因为事实上享有充分民主权利的只是各城邦中的公民,即自由成年男子。而妇女、外乡人和占
30、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及被释放的奴隶都不能享受公民权。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和压迫仍然广泛地存在着。只是“现在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所赖以建立的阶级对立,已经不再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而是奴隶和自由民之间的对立,被保护民和公民之间的对立了。”即使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尽管从法律上已赋予了个人平等的公民权,但由于财产占有的极度不均,因而不同经济地位的人们之间事实上也不可能实现完全平等的人权。所以,不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社会,马克思、恩格斯所憧憬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司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这样一个联合体都仍是一个尚待实现的理想。,古代希腊环境是西方传统文化的自然成因;商业经济形式是西方传统文化的经济成因
31、;城邦民主制度是西方传统文化的政治成因。,我们在考察了中西文化不同的自然与经济背景和社会结构的差异之后,把探讨中西民族的文化精神,以及两种文化各自的核心价值及其在所追寻的珍视的终归有所成就方面表现出的个性作为比较的重点。,第三章 两种不同的文化选择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第一节 历代对中西文化精神差异的探讨第二节 人文传统与科学精神第三节 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第四节 中庸和平与崇力尚争第五节 内向与开放,什么是文化精神?,所谓文化精神便是文化学者用以描述价值系统整合性的一般模式和发展取向的重要范畴,它将每一文化内部复杂的价值体系减少为影响价值体系各个方面的几个基本模式,并说明诸如经济、道德、法律和审
32、美价值之间的一致性。,追溯中西文化不同的背景知识,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古代中国的先秦时代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到公元前140年西汉年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即“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诸子百家长期冲突的分割局面得到了整合,儒家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即中华各民族成员对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的认同,儒家思想成为传统社会的代表思想。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学说,而且是为全社会所尊奉的家庭伦理,成为维系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制度的制度伦理学。,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统一的认同性是在十四世纪至十
33、六世纪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形成的。这也是西欧农牧,手工业社会历史变革在文化创新上的反映。新兴文化在“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形式下,宣扬“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对宗教神学进行批判,摆脱了教会对于人们思想的束缚。提倡关怀人,尊重人的人道主义和个性解放。这与中国文化之父儒学(世事人生)是不同的。中西方文化中存在有“人情物理”的不同:中国儒家探求“社会和人生的具体性情”,西方文化重视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理性。,人文传统与科学精神,中国的人文传统的主要内容呈现在它的道德价值上 作为中国人文传统代表的儒家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个人问题,也就是人的主体性的问题;第二个就是群体的问题,群体就是能从
34、家庭到国家所展开的各种公共领域;第三个就是自然的问题;第四个是天,天道的问题。,首先,中国文化较之世界其他文化更早地摆脱了神的权威的控制。,人类精神文化以宗教为开端,这是当今一般学者的共识,而宗教的基本功能是通过读超自然的神灵的顶礼膜拜与狂热信仰助人们解脱现实的痛苦和对世界的迷惑。但中国自周代就出现了重民轻神的思想。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论语“未知生,焉知死”等等,儒家的鬼神观对于中国文化中以人为中心的传统形成显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致连中国原始文化中的神话也因此大量散失或演绎成了历史。,同样,作为中国文化另一大支脉的道家也把人而不是神鬼天帝作为自己关注的中心,道家从其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出发
35、主张对现实的超越与人性的自由,但它所指示的超越之路,并非向神的皈依,而是返璞归真向自然回归,因此,它将人与道、天、地并列为宇宙间的“四大,至于得道之真人的最高境界亦非靠着神灵的提携,而是通过”心斋”“坐忘”而至“乘天地之正,驽六气之辩而游于无穷”的自由天地。,不仅如此,以道家哲学为理论基础的道教也具有明显的世俗化、人伦化色彩。如其养生延年,肉体成仙的道规。甚至,连从印度引进的佛教,为了在中国这块土壤上获得生存发展,也不得不改变其完全“出世”的面目,与中国人的人文精神结合。可见正是对神的淡漠滋长了中国文化对人的关怀,并导致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君重神轻,民重神轻的传统。,摆脱了神的威慑与统治之后,靠什
36、么来支撑人们的精神信念、维系社会的统一与稳定呢?,这便是以礼乐教化为中心的道德理性,这无疑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最根本的体现。作为一种泛伦理性的文化,中国文化的道德色彩是无所不在的。从家族中尊卑长幼的礼节到社会秩序、国家管理的维系,从一般人的内省修身到对统治者的人格要求,无不把人的道德自觉“堂堂做一个人”作为首要前提,并将立德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最高境界。这当中最能体现人本精神的便是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仁学思想。,“仁”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孔子说:“仁者,人也。”其意显然是把仁作为人立身之本。这一思想到孟子时发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即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又确定了一整套处理人伦关
37、系的原则。这些思想由于后世儒派学人的维护发挥及历代统治集团中有识之士的提倡,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家仁学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将个体人格的自我修养作为行仁义的先决条件,所谓“修己以安人”是也。只是努力发展各种与人伦社会有关的思想学说,而不关心对客观自然的认识,不热心逻辑认识体系和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这是中国人文传统的又一重要表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国文化人文传统又一表征。,中国人文传统与西方人道主义的区别,西方的人道主义是在反抗中世纪神权文化的过程中兴起的思潮,他的要义是把长期处于“神权”统治之下的人的地位提升到神与自然之上的中心位置,强调人性,人得主体价值和人权、平等等个人价
38、值。西方人道主义的另一重要内容便是肯定人为万物的尺度,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从而鼓励人对自然的征服与驾驭,这就为西方以认识和利用自然为宗旨的科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原动力。,但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启蒙心态在20世纪收到了质疑和挑战,因为他的后果是被破坏的自然秩序对人无情的报复。而我们说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则是指中国全部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都是围绕着人的社会存在而建立起来的,它不刻意于宗教与神灵的寄托。也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而是专注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与道德人格的完成。,这种倾向从雅斯贝尔斯所说的已显露端倪,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那时即开始将关注的中心由神转向人类社会,致力于讨论人格塑造、
39、人的社会活动、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人文学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一套迥异于西方科学文化的独特的伦理文化。,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化,海洋的惊涛骇浪带来的生存忧患使古代希腊人产生了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这一方面引起他们对超自然神秘力量的畏惧与膜拜,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征服和驾驭自然的雄心,而要驾驭自然的先决条件便是认识和掌握自然的规律,知识就是力量,因而“爱智”成了希腊人乃至,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性精神,客观态度探求真理的执着。理性精神是核心。,中西文化在民族精神上的第二个基本差异,中西文化在民族精神上的第二个基本差异源于两种文化关于人的不同观念,尽管中西文化的价值系统中都把
40、人放在中心位置,但对人的理解却截然两样。西方文化强调人作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的地位,要求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而中国文化则主要把人理解为类的存在物,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仅把人看做群体的一份子,是他所属社会关系的派生物,它的价值因群体而存在并借此体现。因而只有无条件地将自己的命运和利益都托付给所属的群体。这两种不同角度的人论辩带来了中西文化不同的人格理想以及相应的社会政治结构。,两种文化产生出两种处世原则,群体原则与个人本位原则,义务本位的群体原则,以家庭为基础单元的社会结构形式决定了中国人的社会存在首先依附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和宗族集团,它在这一切初始亲属团中享有某种在集团之外无
41、法得到的安全、连续和持久的地位,于是他被固定在这个关系网上,在这里满足自己的一切社会性需要,也履行各种必不可少的义务,并以一种内外有别的标准去理解和处理集团之内与外的不同事物。,个人主义的自由与权利,西方世界的商品经济促进了希腊人个体意识的觉醒和成熟,由此孕育出西方人个体本位的文化精神。西方肯定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看做人类社会结合的基础。,民族性格和价值取向,中庸和平与崇力尚争,民族性格和价值取向:中国人重节制、追求和谐与平稳的文化性格与西方人鼓励竞争、追求功利、崇尚力量和进取的价值目标。这种方式不仅体现在两大民族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也充分表现在中西文学艺术的不同风格中,从而为人类文明画廊创
42、造出异彩纷呈的景观。,产生如此不同的民族性格和价值取向的原因,中国精神的“中”与“和”中国文化从自己的群体价值目标出发,必然吧协调人际关系放在首位。所谓“礼之用,和为贵”。何谓“中庸”?中庸的核心思想便是思想行为的适度和守常。归结到对个体人格的要求,则是要为人庄重,谨慎,节制个人的情感、欲望,反对固执一端的偏激片面,一达到处世通达圆融。道家的柔弱、守雌、处下、不争、无为的中道观。儒家道家影响了中国的民族性格:汉族性好和平,不尚征伐,不喜穷兵黩武的扩张侵略。处理民族关系使用怀柔政策。渗透到文艺创造中便是中和之美。优雅宁静,冲淡平和的审美境界,西方价值的“利”与“力”西方文化始终把“利”和“力看做
43、是健康的价值,它鼓励人们积极 追求现实功利,并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竞争,努力获取个人的最大利益和幸福。要在竞争中成功,就必须击败对手,这急需要有实力做后盾,还应当有敢拼敢斗的冒险精神,由此便形成了西方崇力好斗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它主要表现在下述方面:第一是功利主义的道德原则第二是强烈的竞争意识第三是对力量的崇拜。内向与开放,中国文化,道统与涵纳中国文化有延续发展的数千年历史,始终有着明确的统一性和承继感,迄今未发生过根本性的断裂。重传承的道统观念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文化中厚古薄今传统的始作俑者首推孔子道统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眼光向内,重视内部的统一和凝集,追求以我族为中心的一元
44、价值体系,而在文化的横向交流和吸收上取被动的姿态。从崇古守常、我族中心到大一统的文化价值观,必然使中国文化从开放涵纳逐步趋向于保守自足。,西方文化,开拓与求新首先表现在它总是把目光投向世界,善于从不同的异质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其次表现在积极向外开拓上。这种开拓首先是开发农业生产基地和商业贸易市场,其次是对外的扩张征服与殖民活动。第三是文化的传播与输出,这三者在许多时候又是连在一起的。第三便是求变务新的创造进取精神,西方文化的局限性,永不安定的变动固然有助于文化的更新与发展,但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它无法形成新的固定关系和稳定价值。这就使它不易形成一定的衡态机制,从而使许多新的文化创造难以发展到成
45、熟完美的境界。一旦一切文化要素和价值都成了昙花一现,过眼烟云,这种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无从体现了。正因为此,不少现代西方国家如英国、法国等已开始高度重视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当然,像中国封建文化那样一味注重保持自身的稳定形象,以致背上因袭的重负而裹足不前,则更不可取。由此推之,两种文化精神的融合改造已是题中应有之意。,第四章 天人合一与物我二分中西思维方式比较,第一节 从宇宙观测到认识论第二节 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第三节 实践理性与思辨理性,一,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东西方哲学传统的不同孕育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中西民族的思维方式受经济制度的影响恒久而深刻地理环境对思维方式的影响同样不可低估,第一节 从宇
46、宙观测到认识论,东西方哲学传统的不同,一般认为东方哲学源于儒道两家的思想,西方哲学则以古希腊哲学为发端。而东方哲学的“名”和西方哲学的“范畴”迥异:“名”所关注的是使用的社会秩序,是以自发的经验形式为方法的经验思维;“范畴”以纯知识的本体论追求为目的,以纯粹语言分析方法的理性思维。所以东西方哲学对知识的认识有很大分歧。东方哲学注重实践。儒家有“纳于言而敏于行,”有“行,为也”,认为学习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如何知道实践,是典型的实用主义的思考。反之,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都拒绝把感观直觉视为知识,而只承认由理性获得的知识,认为只有“理念”才是哲学所应该关心的真理。这种知识唯有通过纯粹的语
47、言分析才能获得。,具体分析东西方哲学传统,东方哲学传统1.“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作为宇宙观照的自然观,“天”是化生万物的本源,人是天工造化之物。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与天道本质的生养、赞化、共运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整一、协调、有机的联系。人生天地之家你,禀受自然灵气而生,依赖自然滋养而长,不能须臾离开自然母体。“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国文化强调人对自然的顺应、协调和感恩,以人与自然的亲和为其文化的价值基础。,西方哲学传统1.二元对立的认识前提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西方文化已开始就表现出控制与征服自然的强烈欲望。这在希腊神话中得到象征性的表现。希腊英雄对宙斯划破长空的怒吼和狄安娜愤怒的诅咒的畏惧,雅典
48、人对雅典娜佑护的依赖,希腊人对酒神的膜拜都显示了这一点。普罗米修斯对神威的反抗,帮助人类第一次支配了火这种自然力,它象征着人与自然的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东方哲学传统,作为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天”指认识对象、客体,“人”指认识主体。“天人合一”则是指认识主客体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的一体关系。中国哲学的本体是整一的,无论称其本体为天、为道、为太极、阴阳,或为理、为心、为气。老子这样说:“道可道,非常道”作为社会观照的社会观,“天”是人格化的、有德行的实体,它是一切社会法则和价值的来源。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道法则与社会法则、天道模式与社会模式的一体性。,儒家视天道为社会伦理价值的最高来源,以天道
49、模式来建立理解人类社会。董仲舒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作为对神秘力量探测的宗教观,“天”是人事不能及,无能为力之事的终极原因,是“天命”“命数”“命运”。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主宰着人事的成败,而人能以至诚求得神助,天人是共运的关系。,“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它构造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它培育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广土大众的文化;它向往大同社会,四海为家,中央集权,崇尚秩序,追求和谐,反对战争,痛恶分裂,也不尚竞争;它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要求理论的实际效用,要求言行一
50、致,为人师表;它反对空谈玄想,憎恶口是心非,也造成了对纯理论和纯思辨的轻视。它铸成“礼之用,和为贵”的大众行为模式,它包含对家人的关怀和责任,对乡土的眷恋与皈依,也有老道圆滑的一团和气和息事宁人的柔顺。他也是“文以载道,”情景交融,文质彬彬的艺术追求和人的精神与九天的同流贯通。,西方哲学传统,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格言被置于神庙的门楣上,斯芬克斯神秘的谜语给我们同样的追索。中世纪的神学家授予人万物的尺度的权利。圣经上说:“凡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都必惊恐、惧怕你们;连地上一切的昆虫并海里一切的鱼,都交付你们的手,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做你们的食物,这一切我都赐给你们,如同蔬菜一样。”康德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