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复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35967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复习.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总复习第一轮,第九单元 溶液,知识回顾,一种或几种物质 分散 到另一种物质 里所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溶液 1概念:,2.组成-溶剂和溶质,固气溶液,液为剂。液液互溶,多为剂。水多水少,水为剂;不指溶剂,总为剂。,(溶质),(溶解),(溶剂),3特征 均一性:各部分浓度和性质都相同。稳定性:外界条件(温度,压强,溶剂量)不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注意: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透明不一定无色。例如:Cu2+溶液是蓝色,Fe2+溶液是浅绿色,Fe3+溶液是黄色,MnO4 溶液是紫色。,知识回顾,均一、透明、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硫酸铜溶液(蓝色)Cu2+氯化铁溶液(黄色)Fe3+氯化亚铁、硫酸亚铁溶液(浅绿色)Fe2+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MnO4-,注意:,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夜。,均一性:指溶液任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相同稳定性:在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稳定存在混合物:凡是溶液都属于混合物,溶液的宏观特征,:(1)均一性(2)稳定性(3)透明性,一、溶液的概念,溶液质量等于实际溶解的溶质和溶剂质量之和,但体积不等于二者之和。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的生成物。,悬浊液:小固体分散(不溶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固体下

3、沉。乳浊液:小液滴分散(不溶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两液体分层。洗涤剂(如:洗洁精,肥皂等)具有乳化功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随水一起流走。,知识回顾,二、溶液的组成,溶液、溶质与溶剂之间的量的关系1、m溶液 m质+m剂2、V溶液 V质+V剂,溶液,溶质:,溶剂:,=,被溶解的物质,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命名:某溶质的某溶剂溶液,三、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根据名称一般固体或气体溶解于液体中,液体为溶剂两种液体组成溶液,量多的为溶剂有水时,水作为溶剂,CuSO4,水,H2SO4,水,油脂,汽油,白磷,二硫化碳,HCl,水,FeSO4,水,碘(I2),酒精,碘几乎

4、不溶,溶液略显棕黄色,碘溶解,溶液显棕色,高锰酸钾溶解,溶液呈紫色,高锰酸钾几乎不溶,溶液为无色,不同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相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不同的溶质在相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四、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探究:NaCl、NH4NO3、NaOH 三种物质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改变.,物质溶解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吸热或放热现象.,NaCl,温度基本不变,NH4NO3,温度降低(吸热),温度升高(放热),NaOH,遇水放热的物质还有:,生石灰CaO,浓硫酸,二.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知识回顾,1.概念:,讲溶液饱和或不饱和,一定要指明温度,溶剂质量和溶质。,注意:浓溶液和稀溶液只粗略地

5、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强调,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条件下这种溶质的饱和(不饱和)溶液。,知识回顾,2、相互转化,一般规律: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记准,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升温、加溶剂,升温、蒸发溶剂、加溶质,降温、加溶剂,特殊溶质:Ca(OH)2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Exercises,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里,形成均一的溶液.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C、酒精和水以任意比例互相溶解时,均称为酒精的水溶液.D、植物油溶于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2.如图所示,向试管中的水中加入下列某

6、物质后,U形管中原来相平的红墨水液面出现了左高右低的水位差,则该物质可能是()A苛性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活性炭,C,C,3.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A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B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C取少量溶液降温至10有固体析出.D取少量溶液至50无固体析出.,Exercises,4.有下列物质:牛奶;无水酒精;澄清石灰水;泥水;向澄清石灰水中通人少量二氧化碳后静置过滤所得的液体;锌溶解在适量的稀硫酸中形成的液体,其中属于溶液的是,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B,Ca(OH)2,Ca(OH)2,ZnSO4,知识回顾,三、溶解度,1溶解性

7、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和压强等有关。,2固体的溶解度(S)(1)概念的理解:,抓四点:条件:在一定温度下 标准:100克溶剂 状态:饱和状态 单位:克,(2)与溶解性的关系,(3)影响因素,温度,(4)表示方法列表法溶解度曲线,线: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3、气体的溶解度 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规律,知识回顾,1.下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2)时,

8、A、C、B三者溶解度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3)A,B,C三种物质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变小的是 溶解度 A C B t1 t2 温度,Exercises,高于t1,高于t2,B,2.下列关于溶解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将36gNaCl溶于100g水中制成饱和溶液,则NaCl的溶解度为36g20时,100克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265克NaCl,因此,NaCl在20时的溶解度为265克.在20时,100克水最多能溶解316克KNO3,而200克水最多能溶解632克 KNO3,因此,KNO3的溶解度随溶剂质量增大而增大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NaCl20克,因此NaCl在20时的溶解度为20

9、g.在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克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36克NaCl达到饱和状态,因此,NaCl在20的溶解度为解度为36克 A B C D,D,3.在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克在20时,把20克NaCl投人到50克水中充 分溶解后,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制成了70克饱和溶液 B制成了68克饱和溶液C.有18克NaCl发生溶解 D还剩余2克固体NaCl(未溶解),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冒 出.B喝下汽水时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游出水.,A,C,5.观

10、察右图,有一烧杯装有某种液体,液面上漂浮有一木块,烧杯底有少量该液体所含溶质的未溶物,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液体是Ca(OH)2 溶液,杯底是未溶的Ca(OH)2固体,现在对杯底加热,木块如何变化?(填上升或下降,下同)(2)若该液体是KNO3溶液,杯底是未溶的KNO3固体,现在对杯底加热,木块 如何变化?_,巩固练习,下降,上升,知识回顾,1.过滤适用范围:固体和液体或可溶和不溶性固体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附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滤纸.,四.混合物的分离-物理方法,知识回顾,2.结晶蒸发溶剂法:适用于所有固态溶质,还常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固体

11、溶质。如蒸发海水获得食盐晶体。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常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溶质如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获得硝酸钾晶体注意:结晶后往往还需过滤来取得这些晶体 采用结晶的方法可以分离提纯两种固体溶质如分离NaCl和KNO3的固体混合物.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转移,2.能依次按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分离的混合物是()A、石灰石和食盐 B、水和酒精 C、硝酸钾和氯化钾 D、铁粉和铜粉,好题回放,A,1.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结晶时,停止用玻璃棒搅拌 C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D待液体彻底蒸发后停止加热,C,

12、好题回放,3.欲使硝酸钾从其饱和溶液中快点分离出来,可采用的方法是()A冷却饱和硝酸钾溶液 B在该温度时蒸发水份C.升高饱和溶液的温度 D先加热蒸发一部份水再降温,4.黑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制造黑火药的一种重要原料是硝酸钾。我国古代是用下列方法制得硝酸钾的,其过程如下:(1)先收集硝土(主要成分是硝酸钙)用水溶解;(2)加人草木灰,待其充分反应后,可采用 和 的方法得到硝酸钾,反应的方程式为。,A,过滤,结晶,Ca(NO3)2+K2CO3=CaCO3+2KNO3,知识回顾,五、溶液组成的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概念及表达式,(二)、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体积、密度有关的换算,计算依

13、据:m(溶液)=V(溶液)(溶液),知识回顾,(三)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计算,溶解,称量,步骤,仪器,固体:托盘天平,药匙,液体: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注意:结晶水合物形成溶液时,无水部分作溶质。如:取25g蓝矾(CuSO4 5H2O)完全溶于75g水中配制硫酸铜溶液时,其溶质质量分数为:(CuSO4)=(25g 160/250)/(25g+75g)100%=16%,装瓶贴标签,稀释前溶质质量,稀释后溶质质量,配制前溶质质量,配制后溶质质量,混合前溶质质量,混合后溶质质量,抓住溶质相等列等式,=,关键是记住溶质的表示方法,M质=M液A%=VpA%,溶液的稀释、配制、混合问题,(

14、四)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比较表,一定温度,不受温度影响,100克 不一定,一定饱和 不一定饱和,克 是比值用%表示,m(质),m(剂),100克,m(质),m(液),100%,知识回顾,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解度与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互算关系,=,故同时又有:S,知识回顾,(五).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1.基本概念的计算,2.溶液稀释(包括配制,混合,浓缩等)的计算-物理变化,关键:分析过程,抓住过程前后溶质总质量和溶液总质量分别不变的等式。,3.溶液中溶质参加化学反应的计算,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各物质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质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15、特别注意,(1)m(质)的求算-以溶液中参加反应的溶质质量列出化学方程式的质量比来求算.,(2)反应后溶液质量的求算,溶液组成法:m(液)后=m(质)后+m(H2O)后=m(质)后+m(H2O)前+m(H2O)生成-m(H2O)反应,质量守恒法:,m(液)后=m(总)前-m(不反应且不溶于水的物质)前-m(沉淀)生成-m(气体)生成,好题回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肯定是较浓的溶液C、饱和溶液肯定要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大一些 D、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A,2.某同学用37的浓盐酸配制一定质量5的稀

16、盐酸,在量取浓盐酸时,对量筒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结果他配制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5相比()A.偏高 B.偏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B,3某温度时,100克稀硫酸与足量的锌充分反应,生成0.2克氢气。过滤后,将所 得硫酸锌溶液加热蒸发掉40.2克水,再冷却到原来温度时恰好成为饱和溶液。计算:(1)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些硫酸溶液若用98浓硫酸来稀释,则需要浓硫酸和水各多少质量?(2)反应后所得硫酸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未蒸发前)。,习题回顾,解:(1)设参加反应的硫酸溶质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 98 2 0.2g,x,98/2=x/0.2g x=9

17、.8 g,(H2SO4)=9.8g/100g 100%=9.8%,根据m(质)相等:98%y=9.8g y=10g 则所加水的质量是:100g-10g=90g,浓硫酸的质量为y.,(2)设生成的硫酸锌质量为z,Zn+H2SO4=ZnSO4+H2 161 2 0.2g,z,161/2=z/0.2g z=16.1g,(ZnSO4)=16.1g/(100g-9.8g+16.1g)100%=15.1%,答: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需要10g浓硫酸和90g水来配制。反应后所得硫酸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1%,或:设参加反应的锌质量为a 65/2=a/0.2g a=6.5g(ZnSO4)=16.1g/(100g+6.5g-0.2g)100%=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