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论据的运用:叙议结合.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36685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实论据的运用:叙议结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事实论据的运用:叙议结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事实论据的运用:叙议结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事实论据的运用:叙议结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事实论据的运用:叙议结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实论据的运用:叙议结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实论据的运用:叙议结合.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课 事实论据的运用(三)叙议结合,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李莉莉,思考:选文在用例时是否做到叙议结合?,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60年里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

2、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范例导引,思考:选文在用例时是否做到叙议结合?,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日本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其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选自2005年高考广东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范例导引,在叙例上,本文很

3、好地做到了叙议结合。作者在叙例时注意运用过渡句、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及例后分析来体现自己的观点态度。,如用“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这一过渡句引出德国人战后的理性思考,用“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引出日本右翼分子企图翻案的事例;以“如此这般”“大肆鼓吹”“妄图”这样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凸显了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德国人在60年里不断地反思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等例后分析揭示了事例所蕴含的道理,强化了中心论点与事实论据的本质联系。,提醒,“叙”即客观叙述,“评”即主观评价。叙议结合,即把对事实论据的客观叙述与主观评

4、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叙为议设,议由叙生,在“议”中出“理”。运用叙议结合的方法进行议论文写作时,要注意:叙述精练,议论恰当。叙述事件要抓住事件主要属性,不能泛泛而谈,更不能随意想象,“议”要恰当,不能随意拔高或降低。要以事件为基础,在事件的基础上展开议论。叙议之间要衔接,要有连接点。叙述是为理论服务的,而议论是叙述的升华,是文章的灵魂所在。,概念解说,叙议结合有哪些基本形式?,阅读下面三个示例,分析叙议结合的基本形式。示例1 踮起脚尖,且听风吟,台湾著名画家几米有一幅画作,感动我内心最深的一角:悬崖听风。画中描绘了一个身着碎花裙子的小女孩踮着脚尖站在高耸突兀的悬崖边,一脸从容地任凭悬崖之下的林涛

5、绿浪,悉心接受风的亲吻与吟唱。这是几米的自由无羁个性的体现,又何尝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曾听人设喻:人生就是行走在刀刃上,如独木桥般唯一,如刃般凶险,九死一生。悬崖之上的女孩,却踮起脚尖,以最美的姿态展示了生活中的美好。(摘自2009年高考湖南作文踮起脚尖),突破点一,叙议结合有哪些基本形式?,示例2 保持情操是常识。我常常被士兵突击的主角许三多感动。“不抛弃、不放弃”,许三多的人生字典就是那么简单,那么单纯。他认准一个理就埋头猛干,不像时下的人总要先讲好条件。于是傻傻如斯的他被人认为是“一根筋”、傻瓜。然而,美好的品行却帮助他取得了好成绩从挨训的新兵成长为“兵王”。正是许三多这似傻的情操,吸引

6、了众多喜欢他的观众。(摘自2009年高考广东作文本真),突破点一,叙议结合有哪些基本形式?,示例3“留学教父”俞敏洪同样是一位赢在“弯道”上的成功者。他的人生“弯道”,虽然没有速度的比拼,但同样需要敢于超越的勇气。当那个被同学们嘲笑发音不准的俞敏洪皱着眉头低着头的时候,他正经受着挫折与痛苦的锤炼。然而,处在深不可测的谷底,他依然在心底刻下“危急之时正是转机之时”的信条,坚信着那句“不放弃,不抛弃”的诺言,苦学英语,自我完善,最终完成了人生的超越,成功地创办了国内最权威的英语培训机构新东方。俞敏洪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实现人生“弯道”上的超越,就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摘自2009年高考安徽

7、作文赢在弯道),突破点一,叙议结合的方式主要有:先叙后议,边叙边议,先议后叙再议。1.先叙后议。示例1作者先用诗意盎然的语言描绘出几米画作的意境,然后指出,画作中女孩踮着脚尖一脸从容地站在高耸突兀的悬崖边的美好形象是几米的自由无羁个性的体现,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接着通过引证,告诉我们,悬崖之上的女孩实际上是行走在人生的刀刃上,她却踮起脚尖,以最美的姿态展示了生活中的美好。,提醒,2.边叙边议。示例2“那么简单,那么单纯”,“认准一个理就埋头猛干”等评价性语句贯穿在对许三多事例的叙述中。3.先议后叙再议。示例3作者先提出观点:俞敏洪同样是一位赢在“弯道”上的成功者,他的人生“弯道”同样需要敢于超越

8、的勇气。接着,叙述了他苦学英语,最终创办了新东方的事例,最后以俞敏洪的经历启示人们:要实现人生“弯道”上的超越,就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提醒,叙议如何有机地结合?,阅读下面的两个示例,思考叙议有机结合的方法。示例1 古往今来,生活中“因善”而“成害”的例子比比皆是。想必大家都听过“揠苗助长”的故事吧: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自家的庄稼长得太慢,出于让禾苗快速长高的善念,他就做出了把每棵禾苗都往上拔高一点的善行。回家后,他还夸口说:“今天虽然很累很苦,但很值得,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禾苗都死了。宋国人的善念是助苗成长,而结果却害了禾苗。因为这一“善行”违背事物发展

9、规律,急于求成,结果反而是欲速则不达。(摘自2008年高考全国卷作文善之危害),突破点二,示例2 有人说,鲁迅先生以笔作匕首,然而我觉得他更似一面镜子,一面可以看得清任何瑕疵的明镜。先生解读国民的劣根性,时而痛斥,时而怒骂,酣畅淋漓。先生的文字似一面面明镜,不仅将一切营蝇苟狗者的嘴脸照得清清楚楚,而且还照出了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古国的反思。先生对自己也是严厉的,时时反省,时而忏悔,于是先生和先生的文字都始终被人仰望,因为他和它都是我们民族急需购买的明镜。(摘自2004年高考湖北作文青睐光亮,唯取明镜),突破点二,写议论文,在叙述事实材料作为论据后,还必须围绕论点对论据加以分析,挖掘出其中蕴涵

10、的道理,实现材料和议论的连接,使论据和论点紧密结合,水乳交融,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示例1,作者紧扣“善之危害”,先总述“生活中因善而成害的例子比比皆是”,然后以“想必”一词进行过渡,转入对“揠苗助长”事例的叙述。在叙述过程中,作者同样紧紧围绕观点,强调这是“善念”“善行”,但其结果却是“害了禾苗”。结尾从理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议论,揭示“因善而成害”的原因。综观全段,思路清晰,过渡自然,叙议结合,观点和事例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说服力强。,提醒,示例2,作文话题为“买镜”,寓意深刻。这“镜”不单指用来照脸面、照身影的日常用具。小自个人、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乃至人类,都离不开“镜”这一自我对照物。作者

11、善于联想,把对千年文明古国的反思,民族的振兴与“买镜”紧密相联,选取鲁迅这面“民族的急需购买的明镜”,让国人反省弱点,直面人生。作者在叙鲁迅事例时,通过过渡句“然而我觉得他更似一面镜子,一面可以看得清任何瑕疵的明镜”引出素材与主题的联系,合乎情理地写出了鲁迅作为“明镜”的作用,也写出了自己的思想认识。,提醒,怎样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使事例和论点有机统一呢?1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或摘录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话,或扣紧话题的关键词,在突出材料的中心意思后,迅速由叙述转人议题或论点。2恰当使用“连接句”。在观点和材料之间使用过渡性的语句,引出素材与主题的联系,使上下文自然流畅,观点和事例不会

12、脱节。3使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在转述材料时,穿插着分析议论,边叙边议,让叙、议融为一体,材料与观点有机结合。,小结,阅读下面的示例,从叙议结合的角度指出病症。,示例 用心雕琢心中充满坚强的天使。史铁生曾经说过:“困难的本质对于人的伤害是一样的,如果不去寻找意义,生命就真的没有意义了。”他二十一岁因病残疾,大半辈子坐在轮椅上,晚年还受尽疾病的折磨,著名的病隙碎笔也是花了将近四年的时间辛苦完成的。然而身体的病痛打败他了吗?没有,坚强的史铁生还被认为是近代最爱笑的作家之一。只有筑起心中坚强的墙,才能战胜困难和挫折,取得成功。(摘自2006年高考广东作文雕琢心中的天使,病例透视,病症:事例与结论的简单叠

13、加,缺乏基本的分析,导致论点与论据油水分离。示例中,作者给出了史铁生这个素材,然后直接给出结果“然而身体的病痛打败他了吗?没有”。至于史铁生究竟是怎样“雕琢心中充满坚强的天使”的,这种雕琢的过程表现出人物怎样的精神,作者并没有深入剖析。这是议论文写作中论据使用失误的典型,这种运用方法一般是“材料+结果”的形式,它缺少的是思维的深刻性。,提醒,下面这段文字是围绕“人性的光辉与黯淡”这一话题来阐述的,文段运用正例、反例结合的方法来叙例,请你在事例后面补上议论,100字左右。汶川大地震,展现了人性的美丽光辉,也折射出极少数人人性的黯淡。在南京,一位衣衫褴褛的乞讨老人在捐出5元钱后,又找遍身上乞讨来的零钱到银行兑换了一张百元现钞,放进了募捐箱。与之相反的是,有极少数人,哄抢救灾物资,甚至将其作为商品高价出售;有些人利欲熏心,居然盗卖受灾婴儿,小练笔,一个靠乞讨为生的老人,当废墟下的生命更需要帮助时,他把赖以生存的105元全数捐出,人性的善良在这一刻闪烁出最明亮的光芒。而这极少数人,他们把利益建立在别人的生命之上,他们丑陋的人性践踏了人类的良知,势必受到谴责。,示例,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