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文强课件登岳阳楼.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38055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亢文强课件登岳阳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亢文强课件登岳阳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亢文强课件登岳阳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亢文强课件登岳阳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亢文强课件登岳阳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亢文强课件登岳阳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亢文强课件登岳阳楼.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登岳阳楼,洛一高 亢文强,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ch,ts,诵读,结合注释,读懂诗意,解释重点语句:吴楚东南坼:乾坤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吴楚东南坼:洞庭湖把我国东南之地划分为吴楚两部分。坼(ch),裂开。乾坤:天地。字:这里指书信。戎马关山北:北方有战争。戎马,指战乱。关山,关隘和山岳。凭轩涕泗流:倚着栏杆流眼泪。,逐句解释诗意,登 岳 阳 楼,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日月象是漂浮在湖面上。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却随孤舟到处飘流。关

2、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昔闻:过去仅是听说过。,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坼,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乾坤:天地。这句说天水相连,好像整个天地都日夜浮动在苍茫的湖面上。,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从表面上看来,意境象是很简单:诗人说他在若干年前就听得人家说洞庭湖的名胜,今天居然能够登上岳阳楼,亲眼看到这一片山色湖光的美景。,因此清人仇兆鳌就认为:“昔闻、今

3、上,喜初登也。”(杜诗详注)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这样理解,就把杜诗原来的意境领会得太浅了。这里并不是写登临的喜悦;而是在这平平的叙述中,寄寓着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桑田沧海,壮志难酬许许多多的感触,才写出这么两句:过去只是耳朵里听到有这么一片洞庭水,哪想到迟暮之年真个就上了这岳阳楼?本来是沉郁之感,不该是喜悦之情;若是喜悦之情,就和结句的“凭轩涕泗流”连不到一起了。我们知道,杜甫在当时的政治生活是坎坷的,不得意的,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哪里想到一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诗里的“今”、“昔”两个字有深深的含意。,吴楚东南坼,乾坤

4、日夜浮。,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色特点?,“坼”:洞庭湖波涛万顷、巨浪千层,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解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png b气势!,“浮”: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包容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气势磅礴png b,宏伟奇丽,景色特点:,景,情,这两句中的景和情有什么关系?,洞庭湖广阔无垠,烟波浩淼。,诗人有不灭的济世的博大胸襟。,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两句诗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缘景明情,杜甫到了晚年,已经是“漂泊

5、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定居之所,只好“以舟为家”了。所以下边接着写:“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戚朋友们这时连音信都没有了,只有年老多病的诗人泛着一叶扁舟到处飘流!从这里就可以领会到开头的两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本来含有一个什么样的意境了。,无一字:音讯全无。字:指书信。,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中,“无”“有”,“一”“孤”,具有怎样的表现力?,亲朋音讯阻绝,只有年老多病的诗人泛着一叶扁舟到处漂泊!一无一有,曰一曰孤,感情色彩特别浓厚,练字遣词十分精确,准确刻画出已五十七岁年老多病、飘零无依、晚景孤独凄凉的诗人形象,读后令人肝肠欲断。,思考:三、四句与五

6、、六句在意境和感情上有什么变化?,意境:宽阔广大 狭窄具体,感情:慷慨激昂凄凉落寞,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思考:为何有这么巨大的变化?请从作者的胸襟和遭遇思考,人生坎坷,怀才不遇,桑田沧海,年老多病,泛着一叶扁舟到处飘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对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在当时的政治生活是坎坷的,不得意的,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哪里想到一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诗里的“今”、“昔”两个字有深深的含意。因此在这一首诗的结句才写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眼望着万里关山,天下到处还动荡在兵荒马乱里,诗人倚定了阑

7、干,北望长安,不禁涕泗滂沱,声泪俱下了。,戎马:借指战争。,诗的尾联写道“凭轩涕泗流”,作者为什么要“涕泗流”,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尾联写自己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园,不仅涕泪交流。诗人不为个人身世而哭,而是为国家的危难而哭,这样的结尾使得全片境界更高,格调更高了。全诗抒写的感情是孤苦忧郁的,但描绘的景物却是壮阔无经的。从壮阔无比的景物中可以窥视诗人胸怀的广阔,决不因身世的漂泊就一起消沉。这就是“诗圣”的可敬佩之处吧!,【赏析】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忧患联系起来,把对寂寞的身世感慨和壮阔的自然景色相映衬,意境宏大,情调悲

8、壮,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通过学习,你能总结一下杜诗的艺术风格吗?,沉郁,顿挫,沉,主要是就情感的深沉而言,郁,主要是就情感的浓郁而言,从字面上看,顿错指语意的停顿挫折(间歇,转折),从结构上看,顿错往往表现在起承转合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不同之处,杜诗:写实为主,意旨深厚,情感悲凉。风格,沉郁顿挫;李诗:想象奇特,虚写为主,情感欢快。风格,豪放飘逸。,作业,1、背诵这首诗2、学习指导 登岳阳楼“识记基础知识”一、二、三题;“名师课堂一点通”1-3题;“智能提升巧应用”3、4、5题。红笔纠错!晚自习8:10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