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备考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42298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复习备考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年中考语文复习备考,一、近三年黔南中考语文命题分析与解读,纵观20102012年黔南中考语文试题,可以看出,语文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方面,都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理念,大致具有如下特征:从近三年中考命题趋势看,都更加重视考查:(1)语言知识的积累(2)口语交际和综合性题型(3)学生的整体把握的能力及思维能力(尤其是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题型、题量上基本稳定,试卷分为四五个板块:一选择题(基础知识)。二是诗词名句背诵、仿写句子、信息提取。三是阅读。四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五是写作。,二、根据实际分析学生状况。,在

2、复习过程中我们应以学生为主,根据复习设计好能够及时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练习,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时及时分析、调整,查漏补缺,对症下药。,现代文阅读,我们的困惑、为什么现代文阅读题得个高分就这难?、句子生动优美可能得的分数也很少?简单几个词却占尽高分?,说明文阅读,考查知识点:1.说明对象及其特征(2010年第21题,2012年第23题)2.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010年第22题,2012年第25题)3.说明语言的准确性(2012年第24题)4.说明顺序(2012年第22题)5.链接材料探究(2010年第23题),“说明文阅读”考查知识点及分值,考点之一:说明对象的特征(特点)类型1、直接找出说

3、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对策:A、看 题目 B、在首段中找 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例如:2010年第20题)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考点之二:说明方法及作用,类型: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例如:2010年第22题及2012年第25题)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前面所说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考点之三:说明顺序,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例如:2012年第22题)对策:了解说明顺序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

4、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考点之四:说明语言,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对策: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类型3、某个词语或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例如:2012年第24题)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

5、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类型4: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考点之五:概括信息,类型:概括提炼相关信息(例如:2010年第21题及2012年第23题)对策: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

6、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综合归纳: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内容。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合。,议论文阅读,考查的知识点:论点、论据、论证1.中心论点的把握2.论据的选择和分析3.论证思路的梳理4.论证方法的判定及其作用5.论证过程的理解和表述6.议论语言的严密性,一、考题走向 从近三年的黔南中考试题看,其特点如下:内容上侧重于具有人文色彩的文章。侧重对考生进行思想品格、心理素质、行为习惯、人生境界等方面的引导与教育。如学习 永远也不晚(2010年);还是多想想明天(2011年)祖冲之的胡子和蒙娜丽莎的微笑(2012年);这些材料可以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

7、向。,二、课标和 考试说明对议论文考查的要求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论点,论据,论证,三、议论文相关的文体知识,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分析事理,阐明观点和主张,以达到说服读者为目的的常用文体之一。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作者的见解和主张,即“需要证明什么”(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即“用什么来证明”(分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逻辑纽带,即“怎样证明”(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8、),四、议论文常见试题,中心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012年第31题)本文从哪些方面证明了观点?划分结构层次。(2012年第29题)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2010年第25题和2011年第24题)作用是什么?说说文章题目的含义(2011年第25题和2012年第27题),题型,考查目标,相应常识,解题方法,试卷上的每个问题,把握论点,开头作用,论证方法,概括论据,补充论据,句段作用,理解句意,是作者观点是肯定判断多不用修辞,看题目 看开头 看结尾 看来看论据看段中心句,列举现象或典型事例引用名言名句,引出论题或论点 作为论据证明论点 发人深思,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道

9、理论证,关键词所证观点 观点在紧挨着的上下文,道理论据,事实论据,人名事迹(扣住论点),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名言名句,人名事迹,承上启下过渡,衔接上下文,扣论点将修辞还原,【复习建议】,掌握议论文文体知识(在头脑中建构起议论文的知识框架(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论题、论据、论证方法,论证思路、议论文结构、论证语言等)学会科学的阅读方法整体把握篇、深入剖析段结合语境,运用语法知识、依据语言标志明确试题要求,追求表达简明深入剖析一篇,反思考点与策略,古诗文阅读,文言文的考查重点:1.解释字词:通假字、异义字、活用字2.翻译句子:主旨句、特殊句、写景句3.理解文意:主要内容、主旨思想、主要写法、写作

10、意图、现实意义、所受启发。对比阅读 针对课文重点,细小内容拓展。,一、文言文的复习方法 要保证一定量的文言文阅读训练,精讲多练。1、探究中考文言文的例题要点2、复习梳理字词3、理解重点篇目4、练习其他省份的中考课内文言文5、专项文言文练习,二、古诗词阅读赏析考点1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2景物的特点、写作手法及作用;3使用的典故及其作用;4名句(哲理、用典、场景、抒情、用字传神的名句)赏析等 简洁地说,诗歌的赏析需要把握诗中的景、诗中的事、诗中的情、诗中的典(故),三、赏析诗句的角度1.内容:哲理、画面感 2.手法: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移情于物、直抒胸臆、运用典故、触景生情3.修辞:比喻、拟人、对偶4.炼字:某个字写出了什么 要写出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敬 请 指 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