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高一历史导言.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45303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1高一历史导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必修1高一历史导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必修1高一历史导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必修1高一历史导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必修1高一历史导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1高一历史导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1高一历史导言.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了那些期待眼神,从头再来,心若在 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I have a dream重新认识历史,情人眼里出西施名人眼里的历史1、历史是最让人清醒的教科书。毛泽东2、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的对象,它思接万载,视通万里,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法马克布洛赫3、“处今日物竞炽烈之世,欲求自存,不鉴于古则无以进文明,不观于人则无由自知其不足”夏曾佑1907年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序 4、“国可灭,而史不可灭”。连横台湾通史自序5

2、、读史可以明智。弗兰西斯培根6、我们只知道一门惟一的科学历史学。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7、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列宁,看看国外怎么说:美国历史学科全国标准“没有历史,一个社会就不会对自己的历史起点、它的核心的价值观,以及过去的决定对当前的影响有一个共同的记忆;没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任何合理的考察;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而具备这种素质的公民是有效地参与政府的民主过程,在全体公民身上实现美国民主理想的追求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历史的价值,1、吾人读历史而得古人之知识,据以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

3、步也2、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所以进步也”北大校长蔡元培,从名人身上看看历史的价值:1、诺贝尔物理将获得者扬振宁先生所研究的“对称与物理学”课题,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他对中国古代冶金、建筑、文学、思想观念的了解。他的浓厚的中国古代文化低蕴对于他发现物理学科要解决的理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2、开国领袖毛泽东之所以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中外历史的深入研究和领悟。他不仅驰骋史海,熟读了古今史籍,还点评了二十四史。其运用历史知识之娴熟,分析现实问题之精辟,足见历史思维对一代伟人的影响之大。,贺新郎.读史毛泽东1964年春

4、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后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路注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什么是新课程?,高中新课程历史体系,选修模块,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模块,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

5、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高中新课程教材编写的新特点,一、教科书结构与编写体例(一)单元(专题史体例,每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必修一、二、三合计25个单元)(二)课(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涉及一个比较具体的历史问题)二、导入部分(一)单元导入(二)课导入框三、课文正文部分(宋体字部分要求掌握的内容)四、课文辅助部分(“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等)五、测评部分(“本课测评”“学习延伸”单元学习小结等)六、探究活动课七、附录部分,How to study history?,事,物,人,历史学习的三核心六要素,历史史实 血与肉,历史概念 细胞,历史线索 筋骨,历史规律 灵

6、魂,What is it?,历史学习的基本思路,马克思主义关于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1、辩证唯物主义原理:(1)、原因与结果(2)、继承与发展(3)、现象与本质(4)、主观与客观(5)、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6)、共性与个性(7)、必然与偶然,2、历史唯物主义原理:(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3)阶级分析法(4)发展史观: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低级形态(原始社会)向高级形态(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反复、曲折的向前发展的。(5)人民史观:人民群众的群体行为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但个别杰出的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也起着重大的作用。,。,进入实战,观看一个影片,

7、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问题:一、找出影片所涉及到的有关历史知识的三核心六要素二、从以下四个层次理清学习历史的基本思路(一)影片讲述了哪些历史史实?(二)影片向我们提供了哪个历史概念?(三)分析影片是按照什么线索展开的?(四)影片给我们揭示了哪些马克思主义基本规律?三、试用如下历史思维方式对这段影片进行思考(一)逆向思维:将影片与中国当今高考制度进行异同比较(二)发散思维:你可以将影片内容和哪些你所了解的知识结合?(三)聚合思维:你是从哪些角度进行发散思维的?(四)辨证思维:你如何辨证看待影片所讲的制度?,进入实战,附:影片文字摘录“清代南京贡院”“始于隋文帝”“为了促进民族融合”“不分出身、民族,

8、按考试成绩选拔国家官员”“隋炀帝推广普及”“为了解除江南人的不满情绪”“不分出身、地位一律平等”“成为古代读书人进入朝廷的一道龙门”“高高张贴,有很多人观看”“朝廷官员和地方长官必须是科举合格者”“衣锦还乡,享受荣华”“不少人考到白发苍苍”“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期”“这种凭能力和考试成绩选拔官员的制度,成为历朝用人的支柱”,战果展示,一、三核心六要素:核心:Who:When:Where:Why:How:What:,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国古代读书人中国古代(“始于隋文帝”“持续到20世纪初”)“贡院”巩固统治(“为了促进民族融合”“为了解除江南人的不满情绪”)科举考试(“不分出身、民族,按考试成绩

9、选拔国家官员”“不分出身、地位一律平等”“朝廷官员和地方长官必须是科举合格者”)(1)对个人:仕途发达,享受荣华(“高高张贴,有很多人观看”“朝廷官员和地方长官必须是科举合格者”“衣锦还乡,享受荣华”)禁锢思想,劳民伤财(“不少人考到白发苍苍”)(2)对国家:选拔人才,维护统治(“成为古代读书人进入朝廷的一道龙门”“这种凭能力和考试成绩选拔官员的制度,成为历朝用人的支柱”,二、四个层次理清历史学习的思路史实:概念:线索:规律:,见六要素中国古代科举制度(Why+How+What)以时间为经,以概念(目的+方式+影响)为纬编织而成1、辨证唯物主义原理:(1)原因与结果(2)继承与发展(3)现象与

10、本质(4)主观与客观(5)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6)共性与个性(7)必然与偶然2、历史唯物主义原理:(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3)阶级分析法(4)发展史观(5)人民史观,(WhyHowWhat)(始于隋朝历代继承清朝结束)(主观:巩固统治客观:促进人才)(封建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要放在具体历史时期去分析其内容),三、用如下四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比较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辨证思维:,与中国当今高考制度比较:同:方式考试;原则不分出身、地位一律平等;影响对个人(前途攸关)、对国家(选拔人才)异:目的古: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今:人民深造、社会发展 性质古:

11、为剥削阶级服务;今:为工农阶级服务 原则古:剥削阶级内平等;今:全体人民的平等 影响古:在扩大统治基础,发展文化的同时束缚人的发展 今:促进人的发展与深造,推动社会进步(1)古:世袭为官、荐举为官(2)今:高考制度、公务员制度、西方文官制度(3)“知识就是力量”“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4)孔乙己、范进中举(1)(2)从方式上发散;(3)从积极影响上发散;(4)从消极影响上发散;两点论:积极影响+消极影响重点论:积极影响为主 或 消极影响为主,No pains,no gains,“历史”要求我们:1.明确课标要求(这是每节课的重点以及思维的方向)2.做好课前预习(根据老师的预习提纲,掌握本课涉及到的三核心六要素,按照历史学习的四层次要求记忆史实、理解概念、梳理线索、探索规律)3.保证听课效果(参与课堂、掌握知识、获取信息、探求方法、提高情趣)4.完成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积极思考、思维碰撞、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唇齿相依,荣辱与共我们共同创造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