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运动和力(中考复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46586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运动和力(中考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运动和力(中考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运动和力(中考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运动和力(中考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运动和力(中考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运动和力(中考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运动和力(中考复习).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习课,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知识总结:,一、运动,参照物,速 度,定义,大小,测量,匀速直线运动,机械运动,物理意义,公式,单位,物体位置的变化,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m/s,km/h,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1m/s=3.6km/h,二、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定义,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改变物体的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大小、方向、作用点,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对相互作用力满足: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三、运动和力,牛顿

2、第一定律,惯性:,二力平衡的条件,运动和力的关系,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应用练习:,1.下列运动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天空飘动的白云 B.流动的河水 C.放在水中的食盐正在溶解 D.自行车在公路上转弯2.下列描述的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考场上来回走动的监考员B.不停地生长的树木C.钟表秒针周而复始的运动D.在地上爬行的蚂蚁,

3、3.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参照物只能是静止的物体B.参照物只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C.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D.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机械运动的情况一定相同4.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数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行船 B.远树 C.河岸 D.山峰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参照物分别是_、_。6.甲乙两人并肩向前走,如果以乙作参照物,甲是_的,路旁的树木是_的,如果以地面作参照物,甲是_的。,7.(1)速度是表示_的物理量。速度的计算公式_,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符号为_,交通运输中还常用_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_,1m/

4、s=_km/h,人的步行速度大约为_m/s,合_km/h,(2)小明在查阅一些常见的物体的运动速度时,记录了一些数据,请你给他天上合适的单位:人步行的速度1.2_;正常行驶的汽车80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_。(3)请完成下面的单位换算:飞机的速度是1080km/h=_m/s,高速公路上的小轿车的速度约为40m/s=_km/h。,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路程越长的物体,速度越大B.运动时间越少的物体,速度越大C.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的物体,速度越大D.运动路程相同,所用时间越多的物体,速度越大9.公路上某辆小汽车的速度为70km/h,自行车的速度是5m/s,这说明

5、()A.小汽车行驶的路程一定比自行车长B.自行车运动的时间一定比小汽车长C.若两车同向行驶,汽车上的乘客将觉得自行车向汽车行驶的反方向运动D.小汽车一定行驶在自行车的车前方,10.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A.离弦之箭 B.风驰电掣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11.一般人步行10min所通过的路程最接近()A.7m B.70m C.700m D.7000m1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6s内通过30m路程,则它在第2s的速度是()A.18km/h B

6、.5km/h C.18m/s D.无法确定13.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停止,则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m/s。,14.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以50km/h的速度行驶了一段时间后,又以30km/h的速度用相同的时间行驶到乙地,则汽车行驶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A.30 km/h B.40 km/h C.37.5km/h D.50km/h16.在百米比赛

7、中,一名运动员起跑速度为8m/s,冲刺速度为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7.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点出发向Q点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12-8-5所示,由图像可知()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B.经过6s,乙车离P点10mC.甲车比乙车早3s通过Q点D.经过3s,甲、乙两车相距6m18.下例图像能够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19.甲、乙两车从同一位置沿笔直公路同向行驶,图12-9-4所示图线分别表示它们的运动规律。请根据图线回答:(1)甲、乙两车的运动速度分别是_m/s和_m/s。它们是做_运动。(2)甲、乙两车_先运动

8、了 _s的时间。(3)两图线的相交点A表示_。20.南京长江大桥正桥长1600m,一列长250m的火车运输行驶通过正桥的时间为3min5s,求该火车全部在正桥上行驶的时间。,2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_.22.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该物体的长度是_cm.2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B误差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造成的C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D选择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24.下列是一位同学测量记录的结果,正确的是 A一本字典的厚度3.5mm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0.175mC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2.4cm D一根头发丝的直径7103m,25、如图

9、所示,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图。26、如图,被测物体的长度在 mm到 mm之间。按精确测量的读数要求,被测物体的长度是。27、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_。,28、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秒的是:()A、人眼睛迅速一眨;B、人心脏跳动一次;C、人正常呼吸一次;D、人打一个呵欠.29、使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得下列数据,正确的记录结果为:()米分米厘米毫米.30、章天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A.18.77cm;B.18.76cm;C.18.74cm;D.18.89cm.31、小华在2008年学业考试体育测试中,身高的读数为1

10、60,小华的身高应记录为:()A160m;B160cm;C160dm;D160 mm.,3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 B误差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造成的C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D选择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33、下列是一位同学测量记录的结果,正确的是()A一本字典的厚度3.5mm 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0.175mC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2.4cm D一根头发丝的直径7103m 33、下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1.如图所示,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会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 2

11、.在冬奥会滑雪比赛时,运动员用力撑雪杖使自己从山上由静止加速滑下,这表明力能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如图11所示,是某运动员在滑下过程中碰撞标志杆时的情景,它说明力还能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3.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17.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分别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11所示。(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滚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

12、表面开始运动的_相同。(2)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速度减小得越慢。(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_。,5.我国女子冰壶队首次出征冬奥会即获铜牌。如图所示,冰壶离手后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冰壶具有;冰壶相互撞击后改变了运动方向,说明冰壶受到 的作用。7.小明在体育中考时见到了下列的一些现象,其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小华不小心在跑道上摔了一跤B在起跑时,都用脚向后用力蹬地C在投掷实心球时,球离开手后会继续向前运动 D参加50m2往返跑测试的同学跑到终点后想立即停下来却办不到8.关于惯性,下

13、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不受任何力的物体才有惯性 B.汽车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汽车只有在紧急刹车时才有惯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11.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产生危害的是:()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B投出的篮球,离手后仍能向前飞行C乘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D锤头松了,把锤柄往地上撞几下,锤头就套紧了 12.以下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C匀速行驶中的客车突然刹车,乘客向前倾,这是由于惯性所引起的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9.关于平衡力,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一定保持不变 D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 10.如图所示,滑冰运动员在水平冰面上滑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她所受的重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她所受的重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她所受的重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她所受的重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3.一人用大小为120N的水平力推着一木箱在水平地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箱重350N,那么木箱所受的阻力的大小为()A47

15、0N B350N C230N D120N,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一定是受力物体 4.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C.阿基米德 D.亚里斯多德,14.如下图所示,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中彼此平衡的是15.如图在竖直悬挂的带有磁性的黑板上,吸着一个重4N的小铁块,小铁块静止不动。若磁性黑板和铁块之间的吸引力是10N,请画出铁块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力的示意图。1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重为5N,请在图中画出茶杯对桌

16、面压力的示意图。,18.下图中小球重10N,画出它对墙壁压力的示意图。19.如下图为手拉小球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重4N的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0.如图所示,一重5N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作出小球受力示意图,21.如图所示,重为5N的球悬挂在天花板下静止。请在答题卷画出该球所受力的示意图。22.一重为G的物体A随着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画出它受力情况的示意图。,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2)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 和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