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件(共33张PPT).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46634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7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件(共33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件(共33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件(共33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件(共33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件(共33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件(共33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件(共33张PPT).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实验安全与操作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离子的检验 物质的量及其换算 物质的量浓度,一、实验安全与操作,1、实验安全措施,易吸水、易潮解、易被氧化的物质:密封存放受热或见光易分解的物质:棕色瓶存放在冷暗处金属钾、钠(易与O2、H2O反应):封存在煤油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能一起存放,“六防”:防爆炸、防爆沸、防失火、防中毒、防倒吸、防污染,2、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沾到酸液:沾到碱液:酸(或碱)流到实验桌上:眼睛的化学灼伤:酒精等有机溶剂泼洒在桌面上着火燃烧,用 盖灭以隔绝空气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的化学药品不能用水扑救,如钾、钠(用沙子盖灭)等,水+3%5%NaHCO3溶液,水+

2、硼酸溶液,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水洗稀释,水(边洗边眨眼睛),湿布、石棉或沙子,(这里的酸或碱液的浓度不高,所以可以直接水洗后中和),课内习题1(练习册P1)浓硫酸不慎沾到了皮肤上或衣服上,先用,再用,最后涂抹3%5%NaHCO3溶液。,水冲洗,课内习题2(练习册P1)水银滴落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撒上。,硫磺,布擦干,3、辨认安全标识,H2、CH4等,有机溶剂(酒精、汽油等),白磷、镁粉,Na、K、电石(CaC2)等,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NaOH固体等,CO、氰化物(KCN)、钡盐、汞(Hg)、铅(Pb)等,KMnO4、过氧化物(H2O2、Na2O2)等,测试题11、在盛放浓硫酸的

3、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是(),A,课内习题(练习册P4 习题4)4、下列物质中可以较大量地随身携带乘车、船或飞机的是()A.硝酸钾 B.高锰酸钾C.硫黄 D.硫酸钾,D,4、实验操作,固体称量:托盘天平 调零防腐;左物右码;先大后小;镊子夹取与拨动游码液体称量:量筒加热前:预热直接加热: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酒精灯内酒精不超过体积的1/3;“三不”液体加热:体积不超过试管的1/3 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间接加热:使用石棉网气体收集:向上排气法、向下排气法、排水集气法,分离和提纯物质就是要除掉杂质。不能引入新杂质,若引入,必须进一步除去提纯后物质成分不变(该成分的量若能增多则更好

4、)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归纳为“不增、不减、易分、复原”,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不溶固体和液体的分离,食盐提纯(除去其中泥沙),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用海水制盐,沸点不同的互溶液体混合物的分离,用海水制淡水,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从碘水中获取碘,分离互不相溶、密度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分离油和水,测试题2(试卷选择题第2题)2、下列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D,蒸馏,分液,过滤,方法一 过滤(沉淀洗涤),方法二 蒸发和结晶,方法三 蒸馏,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尾接管,冷水,蒸发与蒸馏的区别,蒸发是溶液加热后获得固体物质;蒸馏是加热后收集蒸气

5、冷凝形成的液体。,区别一,方法四 萃取分液,萃取是用萃取剂把一种溶液中的溶质提取出来的方法;分液是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操作。(一般萃取后要进行分液,再蒸馏进行提纯。),萃取与分液的区别,区别二,萃取剂的选择条件:,1.与原溶剂互不相溶,如 CCl4与H2O互不相溶2.溶解溶质的能力远大于原溶剂,如 CCl4(I2)H2O(I2)3.不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如 CCl4不与I2 反应,四氯化碳、汽油、苯、甲苯(注意与水的密度比较),常见的萃取剂:,测试题3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实验中,不能用作萃取剂的是:A四氯化碳(CCl4)B乙醇(酒精)C苯 D汽油,B,课内习题6用汽油萃取碘水中的碘后,显紫红色

6、的是()A.上层 B.下层 C.中间 D.无法确定,A,注意区分萃取剂与水的密度大小,确定谁上谁下,测试题13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 萃取分液 B 蒸发 C 分液 D 蒸馏 E 过滤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_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_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_从氯化钠溶液里提取氯化钠。,D,C,E,A,B,综合练习,稀盐酸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不溶于盐酸,稀盐酸澄清石灰水,产生气泡(无色无味),石灰水变浑浊,AgNO3溶液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AgNO3 HCl=Ag

7、Cl+HNO3,Na2SO4+BaCl2=BaSO4+2NaCl,Na2CO3+2HCl=2NaCl+H2O+CO2CO2+Ca(OH)2=CaCO3+H2O,三、离子的检验(取少量),试剂取少量,固体配溶液,步骤最简单,规范答现象.,取样操作现象结论,各取少许溶液 加入少许试剂 描述现象 得出结论,3、一般简答顺序为,2、离子检验的鉴定原则,1、原理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等)或化学性质(生成气体、沉淀等特殊现象)进行检验,万能恒等式,n=cV,四、物质的量及其换算,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N:具有很大数目的粒子总数 单位:个(题目问到的分子数、原子数或 XX个质子、X

8、X个电子等都是用N来表示的),M:单位:g/mol摩尔质量的数值相对分子(原子)质量的数值,n: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即N的集合体)单位:mol,NA: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 表示:1摩尔含有约 6.021023个粒子(实际上是个精确值,为了计算方便取用近似值),Vm:只能用于气体物质。单位:L/mol 受温度和压强影响,具体数值会有所不同。标况(S.T.P.)下,Vm=22.4L/mol,综合应用与计算,3.6克H2O的物质的量是,分子个数是,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所含电子数是。,学会联系万能恒等式与粒子之间的比值做计算,0.2mol,1.204X1022,1.20

9、4X1023,0.4mol,H2OH电子个数比,1:2:10,1、配制步骤遵循六字方针:,计算,称量,溶解,(冷却),(洗涤),定容,(摇匀),移液,主要仪器:容量瓶(不同规格),(振荡),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装瓶,8、下列溶液中c(Cl-)最大的是:A65mL 1mol/L的KCl溶液 B25mL 3mol/L的NaCl溶液C20mL 2mol/L的MgCl2溶液 D10mL 1.5mol/L的AlCl3溶液,粒子数之比=物质的量之比=物质的量浓度之比,2、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配制原理,书写时注意区分符号代表的是溶质还是溶液!,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D,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

10、的质量分数()之间的联系,C=,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分析的关键:从n和V入手若n偏大,则浓度偏高;反之,则偏低。若V偏大,则浓度偏低;反之,则偏高。,【方法归纳】定容时俯视、仰视对结果的影响(1)仰视刻度线(图1),导致溶液体积偏大。(2)俯视刻度线(图2),导致溶液体积偏小。,实验室要配制100mL 2 mol/L 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还有_。(2)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其质量为_。(3)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11、;待冷却至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用少量的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8.0g,(4)下列操作对所配得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不变”)?称量时砝码和药品放错盘(左码右物):;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转入容量瓶中:;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定容时,液体超过刻度线,又将多余的液体吸出;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偏低,偏低,偏低,偏高,偏高,解题思路:,分析导致浓度发生变化的直接影响因素是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这两个变量中的哪个,测试题4(试卷2选择题第4题)4、实验室配制0.5mol/L硫酸溶液500mL,需用10mol/L的硫酸溶液的体积是:A25 B25L C25mL D50mL,3、溶液稀释,m(浓)(浓)=m(稀)(稀)或m11=m22 C(浓)V(浓)=C(稀)V(稀)或C1V1=C2V2,原理:溶质的质量及物质的量不变,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