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7综合布线系工程管槽安装施工anzhua.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47691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务7综合布线系工程管槽安装施工anzhua.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任务7综合布线系工程管槽安装施工anzhua.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任务7综合布线系工程管槽安装施工anzhua.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任务7综合布线系工程管槽安装施工anzhua.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任务7综合布线系工程管槽安装施工anzhua.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任务7综合布线系工程管槽安装施工anzhua.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7综合布线系工程管槽安装施工anzhua.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任务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管槽安装施工,7.1任务描述7.2相关知识管路和槽道管槽施工工具线管线槽桥架7.3任务实施: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管槽安装施工管路和槽道安装的基本要求管路和槽道施工与土建工程的配合建筑物水平布线的管槽安装施工建筑物干线通道施工建筑群地下通信管道施工,7.1任务描述,布线路由确定后,就要考虑管道和槽道的施工。选择合适的管道和槽道是重要内容。,7.2相关知识,管路和槽道管槽施工工具线管线槽桥架,看书P178-184,7.3任务实施: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管槽安装施工,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施工可以分为:(1)管槽安装施工;(2)线缆敷设施工;(3)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其中,管槽安装施工是整个

2、工程施工的第一个环节。,1 管路和槽道的安装方式,7.3任务实施: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管槽安装施工,管路通常以暗敷为主,为半成品,可以单独使用或组装成群,灵活性强、适应性高,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即可用于上升管路,又可用在水平管路,遍布在智能建筑内的四面八方。槽道多为明敷方式,并且以塑料槽道为主,为成品,且是固定规格,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差,一般用于通信线路的主干路由或重要场合,尤其是缆线路由集中,且条数较多的场合或段落,如在智能建筑中的电缆竖井、电信间和设备间内以及重要的干线路由上。,2管路和槽道安装的基本要求,7.3任务实施: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管槽安装施工,(1)综合布线系统的线缆和所需的管槽系统必须

3、与公用通信网络的管线连接。(2)建筑物内的暗敷管路路由在墙壁内敷设时,应采取水平或垂直方向敷设,不得任意斜穿,以免影响其他管线施工。(3)建筑物干线子系统如采用上升管路,且利用电缆竖井敷设时,在电缆竖井的墙壁上应预埋安装上升管路的预埋铁件,其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4)走最短距离的路由。(5)管槽路由与建筑物基线保持一致。(6)横平竖直,弹性定位。根据施工图确定的安装位置,从始端到终端(先垂直干线定位再水平干线定位)找好水平或垂直线。,3 建筑物内主干布线的管槽安装施工,1.上升管路设计安装上升管路通常适用于中、小型智能化建筑,尤其是楼层面积不大、楼层层数较多的塔搂,或各种功能组合成的分区式建筑

4、群体。装设位置一般选择在综合布线系统线缆较集中的地方,宜在较隐蔽角落的公用部位(如走廊、楼梯间或电梯厅等附近),在各个楼层的同一地点设置;不得在办公室或客房等房间内设置,更不宜过于邻近垃圾道、燃气管、热力管和排水管以及易爆、易燃的场所,以免造成危害和干扰等后患。上升管路可用钢管或硬聚氯乙烯塑料管,在屋内的保护高度不应小于2m,用钢管卡子等固定,其间距为1m。,3 建筑物内主干布线的管槽安装施工,2.电缆竖井设计安装在特大型或重要的高层智能建筑中,一般均有设备安装的区域,设置各种管线。他们是从地下底层到建筑物顶部楼层,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深井。(1)将上升的主干电缆或光缆直接固定在竖井的墙上,它适

5、用于电缆或光缆条数很少的综合布线系统。(2)在竖井墙上装设走线架,上升电缆或光缆在走线架上绑扎固定,它适用于较大的综合布线系统。(3)在竖井墙壁上设置上升管路,这种方式适用于中型的综合布线系统。,3 建筑物内主干布线的管槽安装施工,3.上升房内设计安装在大、中型高层建筑中,可以利用公用部分的空余地方,划出只有几平方米的小房间作为上升房,在上升房的一侧墙壁和地板处预留槽洞,作为上升主干缆线的通道,专供综合布线系统的垂直干线子系统的线缆安装使用。(1)上升房内的布置应根据房间面积大小、安装电缆或光缆的条数、配线接续设备装设位置和楼层管路的连接、电缆走线架或槽道的安装位置等合理设置。(2)上升房为综

6、合布线系统的专用房间,不允许无关的管线和设备在房内安装,避免对通信线缆造成危害和干扰,保证线缆和设备安全运行。(3)上升房式建筑物中一个上、下直通的整体单元结构,为了防止火灾发生时沿通信线缆延燃,应按国家防火标准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隔离防火措施。,5.4 综合布线管路和槽道安装施工,4 建筑物内水平布线的管槽安装施工,1.预埋暗敷管路预埋暗敷管路属于隐蔽工程,一般与建筑同时施工建成,是配线子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支撑保护方式之一。(1)预埋暗敷管路宜采用无缝钢管或具有阻燃性能的聚氯乙烯(PVC)管。在墙内预埋管路的管径不宜过大。(2)预埋暗敷管路应尽量采用直线管道,直线管道超过30m,再需延长距离

7、时,应设置过线盒等装置,以利于牵引敷设线缆。如必须采用弯曲管道,要求每隔15m,设置过线盒等装置。(3)暗敷管路如必须转弯,其转弯角度应大于90,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不得多于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有转弯的管段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管线过线盒装置;有2个弯时,不超过15m应设置过线盒。,4 建筑物内水平布线的管槽安装施工,(4)暗敷管路的内部不应有铁屑等异物,以防止堵塞。要求管口应光滑无毛刺,并加有护口(户口圈或绝缘套管)保护,管口伸出部位宜为2550mm。(5)暗敷管路转弯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缆线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并且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

8、倍。(6)至楼层电信间暗敷管路的管口应排列有序,在两端应设有标志,其内容有序号、长度等,便于识别与布放缆线。(7)暗敷管路内应安置牵引线或拉线。(8)暗敷管路如采用钢管,其管材连接(可采用丝扣连接或套管焊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水和泥浆渗入。,4 建筑物内水平布线的管槽安装施工,(9)暗敷管路在与信息插座、过线盒等设备连接时,可以采用不同的安装方法。接线盒在现浇筑梁或板内的安装方法如图5.4所示。接线盒在墙壁内与暗敷管路(包括钢管或PVC管)互相连接的安装方法如图5.5所示。接线盒在轻型材料的石膏板墙的安装有其特殊性。(10)暗敷管路进入信息插座、过线盒等接续设备时,如采用钢管,

9、可采用焊接固定,管口露出盒内部分应小于5mm;如采用硬质塑料管,应采用入盒接头紧固。,4 建筑物内水平布线的管槽安装施工,2.明敷配线管路 明敷配线管路在智能建筑中应尽量不用或较少采用,但在有些场合或短距离的段落使用较多。(1)明敷配线管路采用的管材,应根据敷设场合的环境条件选用不同材质的规格,一般有如下要求:在潮湿场所或埋设于建筑物底层地面内的段落,如采用镀锌钢管或钢管,均应采用管壁厚度大于2.5mm的厚壁钢管;使用在干燥场所(含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内)的段落,可采用管壁厚度为1.62.5mm的薄壁钢管。(2)明敷配线管路应排列整齐,布置合理、横平竖直,且要求固定点或支撑点的间距均匀。金属管明

10、敷时,在距接线盒300mm处,弯头处的两端,每隔3m处应采用管卡固定。,4 建筑物内水平布线的管槽安装施工,3.预埋金属槽道(线槽)适用于大空间且间隔变化多的场所,一般预埋于现浇筑混凝土地面、现浇筑楼板中活楼板垫层内。(1)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宜按单层设置,每一路由进出同一过路盒的预埋线槽均不应超过3根,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总宽度不宜超过300mm。(2)线槽直埋长度超过30m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过线盒,以便于布放缆线和维修。(3)过线盒盖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具有防灰与防水功能。(4)过线盒和接线盒盒盖应能抗压。(5)从金属线槽至信息插座模块接线盒间或金属线槽与

11、金属钢管之间相连接时的缆线宜采用金属软管敷设。,4 建筑物内水平布线的管槽安装施工,4.明敷线缆槽道或桥架明敷线缆槽道或桥架适用于正常环境的室内场所,有严重腐蚀的场所不宜使用。在敷设时必须注意以下要求:(1)缆线桥架底部应高于地面2.2m及以上,顶部距建筑物楼板不宜小于300mm,与梁及其他障碍物交叉处间的距离不宜小于50mm。(2)缆线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宜为1.5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距地1.8m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或采用金属走线柜包封,门应可开启。(3)直线段缆线桥架每超过1530m 或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应设置伸缩补偿装置。(4)金属线槽敷设时

12、,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支架或吊架:线槽接头处;每间距3m处;离开线槽两端出口0.5m处;转弯处。,4 建筑物内水平布线的管槽安装施工,5.网络地板缆线敷设(1)线槽之间应沟通。(2)线槽盖板应可开启。(3)主线槽的宽度宜在200400mm,支线槽宽度不宜小于70mm。(4)可开启的线槽盖板与明装插座底盒间应采用金属软管连接。(5)地板块与线槽盖板应抗压、抗冲击和阻燃。(6)当网络地板具有防静电功能时,地板整体应接地。(7)网络地板板块间的金属线槽段与段之间应保持良好导通并接地。(8)在架空活动地板下敷设缆线时,地板内净空应为150300mm。若空调采用下送风方式则地板内净高应为300500mm。(6)吊顶支撑柱中电力线和综合布线缆线合一布放时,中间应有金属板隔开,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5 建筑群地下通信管道施工,在建筑群子系统中,采用地下通信管道是最主要的建筑方式,它是城市市区街坊或智能化小区内的公用管线设施之一,也是整个城市地下电缆管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一般是在地下通信管道中穿放光缆或电缆,不会施工,所以在这里不再介绍地下通信管道的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