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法-第一讲概论.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48460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法-第一讲概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会计法-第一讲概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会计法-第一讲概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会计法-第一讲概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会计法-第一讲概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法-第一讲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法-第一讲概论.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会计法(会计与法)法律视角下的商业语言,山东政法学院 商学院 油永华,山东政法学院公共选修课;边缘专业法务会计先行课,2023/11/11,第一章 导论,1.1 会计概述1.2 会计法的产生与发展1.3 会计法的概念、特征及立法模式1.4 我国会计法规体系,2023/11/11,1.1 会计概述,1.1.1 会计的本质(1)管理活动论(2)信息系统论(3)艺术论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或资金运动,进行连续、全面、系统和综合的反映和监督,并依此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信息的一个信息系统)。,2023/11/11,1.1.2 会计的基本

2、职能,会计职能内容 反映经济活动,评价经营业绩 预测经营前景,参与管理决策 控制经济过程,监督经济业务反映(核算)和监督(控制)是会计的基本职能。资本论:“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2023/11/11,基本职能:反映(核算)职能,反映职能就是通过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等程序和方法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或资金运动情况,提供财务和其他相关经济信息。会计的确认过程 会计的计量过程 会计的记录过程 会计信息的列报和披露 会计反映职能的特点: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综合反映单位经济活动;反映过去发生的经济活动,为未来提供决策依据反应具有完

3、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2023/11/11,1.1.3 会计目标,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决策有用观-相关性,即有用性),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受托责任观-可靠性,即真实性),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为什么提供会计信息?)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向谁提供会计信息?),2023/11/11,1.1.4 会计对象,货币资金,资金投入,原材料,储备资金,在产品,生产资金,产成品,成品资金,货币资金,资金退出,固定资产,固定资金,重新投入到生产循环周转,会计

4、对象:企业资金及其运动过程(资金运动),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工资及其他,债权人,投资人,资金来源,资金占用,2023/11/11,1.1.5 会计假设,会计假设是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核算对象的确定、会计方法选择、会计数据收集等的依据。具体内容:(1)会计主体假设(基本准则第五条)(2)持续经营假设(基本准则第六条)(3)会计分期假设(基本准则第七条)(4)货币计量假设(基本准则第八条),2023/11/11,(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和在组织(空间范围),是指在经营上或经济上具有独

5、立性或相对独立性的单位。用来假定会计为谁服务,站在谁的立场上来记账。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区别:法律主体是民法规定独立享受权利和承担责任的组织;会计主体是按经济关系需要独立核算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法律主体一般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2023/11/11,(2)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将按既定的方针和目标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倒闭。规定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除非存在明显的“反证”,否则,都将假设一个主体的经营活动是连续下去。只有持续经营才能正常的会计处理。例如: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在以后各期分摊;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等。,2023/11/11,(

6、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是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会计期间,分期核算经济活动和报告经营成果。利益相关者需要及时了解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需要企业定期提供会计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必要补充。从而出现当期与其他期,计价基础,应收应付,预收预付等。会计期间通常是一年,称为会计年度。每一会计年度还具体划分为季度、月份。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阳历)日期。,2023/11/11,(4)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当会计为持续经营的会计主体进行核算核反应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时,是以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来综合计量为前提的。以货币计量:

7、货币、实物量、时间(后两者可辅助)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平时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平时以外币计量,编制报表是转化成人民币)货币的币值稳定 假设货币币值不变,购买力稳定。,2023/11/1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客观性(真实性)(基本准则第十二条)以客观实际交易或事项为依据确认计量和报告,确保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要求:记账依据(原始凭证)真实;正确方法准确反映实际;会计信息经受验证和核实(审计),2023/11/11,2、相关性(有用性)(基本准则第十三条)会计信息与财务报告使用者决策需要相关,必须有用,有助于评价和预测。要求:报表信息必须有用,有助于使用者决策;无法用货币

8、计量的或无法通过会计报表披露的用其他形式加以提供。,2023/11/11,3、明晰性(基本准则第十四条)明晰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要求:简明、易懂;依据合法,记录准确清晰;报表项目勾稽关系清楚,项目完整,数字准确,2023/11/11,4、可比性(基本准则第十五条)可纵比: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取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可横比:要求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取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2023/11/11,5、实质重于形式(基本准则第十六条)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

9、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完全拘泥于外在法律形式。确保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例如:卖方转移给买方,买方资金周转困难破产,不能确认收入;融资租赁。,2023/11/11,6、重要性原则(基本准则第十七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反映与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要求:相对重要的事项,分别核算、反映,力求准确;次要的会计事项,适当化简、合并反映。是否重要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2023/11/11,7、谨慎性(稳健性原则)(基本准则第十八条)企业会计核算时对不确定因素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成本。要求:尽可能选择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

10、大所有者权益的处理方法,可能发生的成本和费用合理估计入账,可能取得的收入不能提前入账,反映经营风险。,2023/11/11,8、及时性(基本准则第十九条)企业对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要求:及时收集、处理、编制和传递会计信息。,2023/11/11,核算基础,1、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是按费用和收入是否实际在本会计期间已经付出或收入货币资金,而不管其应否计入本期利润或亏损为标准,来处理有关经济业务的一种方法。凡在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益和付出款项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属于本期,均作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适用于: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等。,2023/11/11,2、

11、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亦称应收应付制,是指以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义务)等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指出: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2023/11/11,3、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所谓收益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的发生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即仅仅与本期收益的取得有关;所谓资本性支出是指该支出的发生不仅与本期收入的取得有关,并与其他会

12、计期间的收入相关,或主要是为以后各会计期间的收入取得所发生的支出。将收益性支出计列于利润表,计入当期损益,以正确计算企业当期的经济成果;将资本性支出计列于资产负债表,作为资产反映,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2023/11/11,1.2 会计法的产生与发展,1.2.1 国外会计立法产生与发展公元前3000多年,美索不达美亚的寺庙货物盘存记录1673年,路易十四法国商法典规范会计行为1844年英国股份公司法颁布:会计账目处理和报表编制原则;规范审计程序和建立审计制度;公示主义原则。美国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 FASB;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国际:1973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

13、会(IASC)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2023/11/11,1.2.2 我国会计立法产生与发展,西周设“司会”;孔子:“会计当而已矣”(最早会计原则)。魏文侯李俚法经最早明文规定,创办“平籴法”。秦汉:效律上计律,唐宋得以发展。元明清停滞时期。1914年北洋政府的会计条例,后更名会计法,重在财政收支,我国第一部完善的会计法。1925年国民政府的会计法,1935年颁布新的会计法,1948年颁布商业会计法。,2023/11/11,1.2.3 新中国会计法制建设,1949-1957年,“全盘苏化”1958-1977年,大跃进文革时期,“无账会计”、“门板会计”,“只算政治账,不算经

14、济账”。1978-1985年,会计法律规范逐步实现、重建会计系统,“一切从零开始”。1985年新中国第一部会计法颁布实施,会计法律建设进入新阶段。1993年,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建立2则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13制度。2006年2月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国际接轨。,2023/11/11,1.2.4 会计法的修改,1985年新中国第一部会计法颁布实施,体现计划经济要求,仅适用于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1993年财务会计制度改革,进行小改。适应市场经济初步建设需要,扩大了会计法的适用范围,突出会计工作地位和作用。1999年大改会计法,多元利益主体,信息载体,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工作困境,核算方法促

15、进。改进:单位负责人会计真实负责制度;会计记账规则;会计监督体制;加大惩治力度。,2023/11/11,1.2.5 会计立法启示,会计发展自身的客观需要;产权集中或分散是影响会计立法的重要因素;会计法必须适合本国需要,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2023/11/11,1.3 会计法概念、特征和立法模式,1.3.1 会计法概念会计法是规范会计管理行为、会计核算行为和会计监督行为等各种会计行为的规则和标准。广义的会计法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会计法规性文件的总称,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地方性会计法规等。狭义的会计法仅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颁发施行的

16、会计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就是狭义的会计法。,2023/11/11,1.3.2 会计法的特征,法律的一般特征:强制性约束性社会性等会计法自身法律特征:技术性:专业性协同性:与有关经济法规协同一致灵活性:除一致性(可比性)外存在灵活性。,2023/11/11,1.3.3 会计法的立法模式,专门的会计立法模式全面规范类型:法国企业会计行为规范:瑞典会计业务规范:荷兰混合立法模式公司法主导型:英国证券法主导型:美国(案例分析)税法主导型:德国,2023/11/11,1.4 会计法规体系(会计法律制度),会计法律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相关法律的会计规范:公司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会计行政法规:总

17、会计师条例企业财务报告条例,税收条例等会计地方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大会计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企业会计准则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2023/11/11,会计法的内容体系,会计法的内容体系:会计工作管理体制规范;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会计监督的基本规范;会计法律责任的基本规范。,2023/11/11,案例:安然事件与美国会计立法,安然事件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解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信任危机美国会计立法: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2023/11/11,习题举例:,地方性会计法规不包括()。A.经济特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

18、地方性会计规范性文件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会计法规C.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会计规范性文件D.计划单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会计规范性文件,2023/11/11,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行政法规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B.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D.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答案D,2023/11/11,下列各项中,属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有()。A.企业会计准则B.会计档案管理办法C.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D.会计法答案ABC,2023/11/11,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这是会计核算原则中的()原则要求。A.真实性B.相关性C.谨慎性D.实质重于形式答案D,2023/11/1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A.可靠性B.合法性C.相关性D.实质重于形式答案A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