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学导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52036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1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事业管理学导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公共事业管理学导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公共事业管理学导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公共事业管理学导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公共事业管理学导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事业管理学导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事业管理学导论.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共事业管理学,主讲:范梅芝,我们的大学!,李开复的一封信,做学习的主人 做知识的主人 做命运的主人,专业简介,误区 专业无用论 就业无用论认识 专业发展应适当超前于社会的发展。,学习要求:,多动脑,多动口;慎动书,慎动笔。,学习方法:,社会实践 行为实践 思维实践能力培养 认知能力、沟通能力、情绪能力,教学体系,第一编一、导 论二、主 体三、环 境四、法律制度五、战略管理六、一般过程七、费用及效率八、绩效评估九、责任与伦理,第二编一、教育事业管理二、科技事业管理三、文化事业管理四、卫生事业管理五、公用事业管理六、社 区 管 理,第一章 导论学习要点:一、公共事业的内涵与特征 二、公共事业管理

2、界定 三、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关系 四、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一、公共事业的内涵和特征(一)分析和认识公共事业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呢?(二)公共事业是一个在许多国家具有普遍特征的概念吗?(三)公共事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四)公共事业产品性质分析,返回,(一)分析和认识公共事业的逻辑起点 相当程度上,特定的公共需要、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是分析和认识公共事业的逻辑起点。,返回,(二)公共事业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概念 公共事业与公共需要、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密不可分,同时,由于当代中国的公共事业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过程中,随着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问题不断增长和变

3、化所促成的传统事业内涵和范围的扩大和公共性的凸显或公众公共性的觉醒而形成的,因而它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概念。,返回,(三)公共事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基本内涵:指主要由社会公共组织提供,为所有社会成员或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构成人们共同生产生活条件的社会事务。基本特征:1、公共性 2、非营利性 3、服务性 4、专业性,返回,(四)公共事业产品性质分析 1、社会总产品 2、公共产品 3、私人产品 4、纯公共产品 5、准公共产品 6、俱乐部产品 7、纯私人产品,返回,2、公共产品的内涵和特征内涵:指那些按照私人市场的观点来看待的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的,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

4、要的物品或劳务。(也称为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是指只要某一社会存在公共产品,就不能排斥该社会任何人消费该种产品,从而任一消费者都可以免费消费公共产品。非竞争性是指当增加一个人消费某产品时,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它包含三层含义:(1)同一单位的公共产品可以被许多人消费,它对某一个人的供给并不减少对其他人的供给;(2)某人享用该公共产品得到收益并不减少其他人享用该产品所得到的收益,也就是说根本不会带来拥挤成本;(3)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消费者的增多并不导致该公共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也就是说,生产方面无需追加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供给。,3、准公共产品的内涵和特点基

5、本内涵:准公共产品理论总体上属于公共产品理论范畴,而所谓准公共产品,是只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的社会收益的产品。特点: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的不充分性、外部性。,4、公共事业产品的基本性质 事业产品是一个由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组成的混合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1)属于纯公共产品性质的事业产品:主要有气象、基础科学研究、农业技术和推广、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等。(2)属于准公共产品的事业产品:公共事业的产品大部分属于准公共产品,如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动植物检疫、出版、广播、影视以及部分基础设施等。

6、,总之,公共事业产品总体上是介于纯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中间产品,即准公共产品,是纯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广阔地带。总体上属于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和基本特点,以及各类公共事业产品的公共性纯度,即具体表现为外部性的大小的不同,决定了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时,必须对不同的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给予不同的财政供给政策。,返回,二、公共事业管理的界定(一)内涵 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有关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节和规范,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维护社会共同利益的活动。,(二)理解 1、主体 2、客体 3、目的 4、基本方式 5、环境,

7、(三)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1、以公众为本原则 2、服务原则 3、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4、法制原则,返回,三、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相关管理的关系 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返回,(一)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指公共管理主体为了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公平分配,采取各种方式对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联系:整体与部分 共性与个性 一般与特殊区别:1、管理的主客体不同 2、管理范围不同 3、管理方式不同 4、发展方向不同,返回,(二)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指国家

8、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联系:管理目的相同,在管理范围上有联系(在特定公共事务管理上的是重合的),在管理主体上有联系。区别:1、管理主体不同 2、管理职能不同 3、公众参与程度不同 4、成员管理及上下级关系不同 5、学科基础不同,返回,(三)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联系:二者关系越来越来密切。区别:1、目标不同 2、权力来源不同 3、绩效评估标准不同 4、管理范围不同,返回,四、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一)研究对象 主要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从总体上阐述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体系和基本的重要的内容,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规律。,(二)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 实践抽象法 实体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 比较研究法 实验法,(三)当前学习和研究公共管理的意义1、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当前改革的迫切需要。2、能直接促进我国科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形成,极大地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