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与出口骗税.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54057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口退税与出口骗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出口退税与出口骗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出口退税与出口骗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出口退税与出口骗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出口退税与出口骗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口退税与出口骗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口退税与出口骗税.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出口退税与出口骗税检查,出口退税,什么是出口退税?出口货物退(免)税,指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我国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或免征其在国内各生产和流转环节按简洁规定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即对增值税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对消费税出口货物免税。,出口退税的流程,如何计算退税?,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计税依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计税依据1、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出口货物劳务计算免抵退税的依据,为出口货物劳务的实际离岸价(FOB)。实际离岸价应以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为准,但如果出口发票不能反映实际离岸价,税务机关有权予以核定。2、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计算免抵退税的依据,按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扣除出口货物所含的海关保税进口料件的

2、金额后确定。3、生产企业国内购进无进项税额且不计提进项税额的免税原材料加工后出口的货物的计税依据,按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扣除出口货物所含的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的金额后确定。,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免抵退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免抵退税 1.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2.当期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

3、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3.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1)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2)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例题:,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税率为13%,2012年12月有关经营业务为: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200万元,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

4、34万元通过认证。上月末留抵3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7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7%-13%)8万元当期应纳税额10017%(348)31726312万元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按规定,如当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即该企业当期应退税额12万元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261214万元,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2013年1月有关业务为:购进原材料一批,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6

5、8万元;上期末留抵税款5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为200万元,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7%-13%)8万元当期应纳税额10017%(688)51760548万元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按规定,如当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即该企业当期应退税额26万元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26260当月期末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482622万元,贸易企业免退税计税依据,1、外贸企业出口货物(购进直接出口)增值税退税的计税依据,为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6、注明的完税价格。2、外贸企业出口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增值税退税的计税依据,为加工修理修配费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外贸企业应将加工修理修配使用的原材料(进料加工海关保税进口料件除外)作价销售给受托加工修理修配的生产企业,受托加工修理修配的生产企业应将原材料成本并入加工修理修配费用开具发票。,出口退税会计处理,一、货物出口帐务处理,1、确认出口销售收入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退税销售收入-出口免税销售收入2、结转出口业务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3、结转不予免抵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二、购进货物账务处理,1、国内采购原材

7、料借:原材料-某材料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2、国外进口保税料件借:原材料-免税进扣料件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3、委托加工半成品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某材料借:委托加工物资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借:库存商品(或原材料)贷:委托加工物资,退免税款帐务处理,1、申报审批应退税额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申报审批免抵税额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收到出口退税款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出口骗税的检

8、查,出口骗税案件四环节多层面示 意 图,出口报关,货物购进,申报退税,结汇核销,A供货企业,外贸企业,结汇银行,海 关,增值税专用发票专用税票,增值税专用发票专用税票,增值税专用发票,报关单,核销单,外管局,退税机关,退税款,销售收入,支付货款,陆运,外商,B供货企业,支付货款,结汇水单,海运,基本方法:首先要认真分析比对财务资料、退税单证、资金流转等资料,发现疑点,找到线索;再以资金流向为主线,以报关环节为重点,对货物购进、收汇核销和申报退税等环节全面调查取证。,(一)、对财务资料的稽查,对帐列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与结汇款与 退税款之和进行对比分析,1、对帐列成

9、本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外贸企业将“代理出口业务”处理成为自营出口业务,虚列成本,虚假做账。财务制度规定:,出口货物成本,=,采购成本(不含税),+,征、退税之差,结汇收入,货物成本,=,经营利润,代理出口业务只收取手续费,而不负担出口业务之盈亏,财务上只反映手续费收入。将代理业务或“买单”业务作为自营出口,则是将手续费虚列为利润,再将结汇款作为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减手续费(利润)后,倒挤成本。,这样 帐列成本,采购成本+征退税差,案例:X公司在 检查期间,共结转帐列成本37,984万元,同期根据财务制度应转成本38,039万元,共少列成本(绝对值)141万元。因此该公司 的帐列销售成本是不真

10、实的,自营出口的财务处理是虚假的。,2、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与结汇款与退税款 之和进行对比分析,在骗税案中,往往是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大于结汇款与退税款之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额是退税的计税依据,数额越大,退税越多;而结汇款的多少直接影响到骗税成本,结汇款越少,骗税成本越低。,案例:X公司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620份,价税合计41,900万元。而收到结汇款34,785万元,退税款3,647万元,结汇款与退税款之和为38,432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大于结汇款与退税款之和。,(二)、对货物购进环节的稽查,检查内容:1、供货企业是否真实;2、有无生产能力;3、与外贸企业是否有真实的购销关系

11、;4、供货企业实际收到货款金额、时间与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合计金额与时间比对;,而在骗税案中并不相等,而是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数大于资金汇出数,同时“供货企业”收到的货款总额也小于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数。,1、,2、,案例:通过外调取证,查明X公司共收到27户供货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620份,价税合计41,900万元,而该公司以付货款的名义实际汇出资金37,892万元,占价税合计的90.44%;供货企业收到货款总额31,870万元,占价税合计的70.06%,该外贸实际汇出资金 与专票金额比对图,供货企业实际收到货款 与开票金额比对图,1、对报关口岸的分析调查 出口货物应在供货方就近口

12、岸报关出口,以利节约运输费用,对于报关出口的货物,如目的港为香港,运输方式为“海运”,供货企业又靠近香港,但其报关口岸远离供货企业口岸,对此类报关出口的货物,为异常报关。,(三)、对出口报关环节的稽查,2、对以海运方式出口报关,骗取出口退税的检查 3、对以陆运方式出口报关,骗取出口退税的检查 4、对利用其他非退税业务出口货物报关单,骗取出口退税的检查,(四)、对结汇核销环节的稽查,1、伪造的结汇水单进行核销的检查 特点:有伪造的结汇水单就有虚假的支付。只要将外贸企业收支明细账与银行对帐单比对即可发现问题。,2、对买汇进行核销的检查 特点:汇入当天或次日即以支付货款名义划向其它账户,几经划转,去向不明,其实质是过账而套取收汇核销单骗取出口退税。,有关备案单证 出口企业应在申报出口退(免)税后15日内,将所申报退(免)税货物的下列单证,按申报退(免)税的出口货物顺序,填写出口货物备案单证目录,注明备案单证存放地点,以备主管税务机关核查。1外贸企业购货合同、生产企业收购非自产货物出口的购货合同,包括一笔购销合同下签订的补充合同等;2出口货物装货单;3出口货物运输单据(包括:海运提单、航空运单、铁路运单、货物承运单据、邮政收据等承运人出具的货物单据,以及出口企业承付运费的国内运输单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