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问题(共33张PPT).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56400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的基本问题(共33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哲学的基本问题(共33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哲学的基本问题(共33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哲学的基本问题(共33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哲学的基本问题(共33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的基本问题(共33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的基本问题(共33张PPT).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预习提纲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内容?,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例析探讨:唐朝时佛教盛行,有一次,广州法性寺方丈讲授佛教经学,和尚们都在寺中端坐,聚精会神听讲。忽然,一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摇晃。两个和尚就小声议论起来,一个和尚说:“那幡在动呢!”另一个却说:“不对,那不是幡动,而是风在动啊!”旁边一名叫慧能的和尚闭目平心静气插嘴道:“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分明是你们的心在动呀!”,心动与幡动,反映了两个世界的关系:一个是我们头脑中的世界,一个是我们头脑以外的世界(包括我们自身、自然界、人类社

2、会)。这一关系,对应的正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注 意,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科学回答。,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比如,思想,理念,经验,观念,感觉,计划,目标、上帝、神仙等。存在:简单理解为,客观存在的事物。,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当我们有一段时间没有吃东西的时候,我们肚子空空的,这个时候我会就会有饿的感觉。请问:是我们的肚子先

3、空空的,才有饿的感觉;还是先有饿的感觉,肚子才空空的?,再问:等我们用食物把肚子塞满了,我们还有饿的感觉吗?,存在,思维,存在,先有存在才有思维,存在决定思维。,(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1)第一方面:,理解:,“谁先谁后”、“谁决定谁”、“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何者为本原”:,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哲学的 两大阵营(最基本派别),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决定物质,注意:,“谁先谁后”、“谁决定谁”、“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何者为本原”:,存在决定思维,

4、思维决定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哲学的 两大阵营(最基本派别),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决定物质,脑子里有猪的形象,谁是本原?,存在 物质,思维 意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小故事,悟大道理,唯心主义,唐朝时佛教盛行,有一次,广州法性寺方丈讲授佛教经学,和尚们都在寺中端坐,聚精会神听讲。忽然,一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摇晃。两个和尚就小声议论起来,一个和尚说:“那幡在动呢!”另一个却说:“不对,那不是幡动,而是风在动啊!旁边一名叫慧能的和尚闭目平心静气插嘴道:“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分明是你们的心在动呀!”,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5、不为桀亡。,王夫之 气者理之依也,共同点:存在决定思维,唯物主义。,1、“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2、“存在即被感知”、3、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5、“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6、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辨一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理解:,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方面的内容,(2)第二方面:,思维和

6、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同一性”内涵:互相统一、符合、一致。,注意:,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可知论),(不可知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不是哲学的基本派别。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休谟,康德,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18世纪英国)休谟的不可知论:,对感觉之外的任何存在持怀疑态度,不可知论,托马斯亨利赫胥黎,认为人类不能把握到感觉以外的东西,否认世界的可知性,或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知论,(德国)康德的不可知论,康德一方面承认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即所谓“自在之物”,并认为 自在之物是一切感觉的源泉

7、,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态度。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感觉或现象,但这个感觉和现象却不是自在 之物的真实反映。,庄子梦蝶庄子有一次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刚才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在梦中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东西,证明我们的感觉是很不可靠的.那么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及周围世界也很可能是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事物是不可认识的,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庄子与惠施的对话:,庄子秋水篇中说了这样一段话,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就说:“子非我,安

8、知我不知鱼之乐?”,相约庄子,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我们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这是“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1.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形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4.世界上只有没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不可知论,不可知论,可知论,2.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 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上帝)的存在。,3.市场经济变化莫测,要想把握市场变化的徒劳的,不可知论,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思维能不

9、能正确反映存在,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否认能正确反映存在,可知论,不可知论,(谁为第一性),(有无同一性),(3)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间的关系,第一方面是根本的,第二方面处于从属地位。第一方面问题的解决是第二方面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方面内容是第一方面的展开和深化,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否认能正确反映存在,可知论,不可知论,(谁为第一性),(有无同一性),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根据天地苗等,学习实际,经营什么生意,制定学习计划,医生什么处方,

10、农民施什么肥,病人的病情,根据资金、周围环境、市场需求等,生活与实践,思维,存在,(主观),(客观),以上人类的活动中,涉及的共同哲学问题是什么?处理好以上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二)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 实践中首先要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从生活实践看: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二)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 实践中首先要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首先要 回答和无法回避的问题。,(2)从哲学研究看:首先遇到且必须回答。

1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且必须回答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史上的一个古老问题。远古时代人们形成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到了奴隶社会,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家探讨的基本问题。中世纪欧洲经院哲学内部的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是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思考的一种表现形式。15世纪下半叶,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同一性问题被提到了重要位置,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二)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 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 实

12、践中首先要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首先要 回答和无法回避的问题。,(3)从哲学发展看:贯彻哲学发展的始终。,(二)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3)从哲学发展看,贯穿于哲学发展 的始 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 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1)从生活实践看,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 首先要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从哲学研究看,是一切哲学首先要回答 和无法回避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课堂小结:,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

13、,原因,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从生活实践看: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从哲学研究看:首先遇到且必须回答。从哲学发展看:贯彻哲学发展的始终。,本框易错易混观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2.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3.一切唯心主义者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只有唯物主义者才承认世界的可知性(),12015年7月11日,第9号台风“灿鸿”在浙江舟山市朱家尖镇沿海登陆。科学家对本次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作出了准确预测,从而把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A.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14、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2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释道三家分别以“人与社会”“人与修心”“人与自然”为理论主线,究其哲学本质,他们的理论都反映的一个基本问题是A.哲学和科学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练习:,D,C,3.2016年2月11日,LSC(LIGO科学合作组织)向全世界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并且首次观测到双黑洞的碰撞与并和。这一发现对揭开宇宙深层奥秘具有深远意义。下列说法与材料体现哲理一致的是()世间万物皆可知,懈怠慵懒后悔迟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未看此花与汝寂

15、,看此花时颜色明A.B.C.D.,A,4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存在即被感知,C,5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大损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A 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 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C,6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宣布,中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2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单独二孩”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的调整。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人口政策的调整”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A B C D,D,7“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种观点属于 A怀疑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