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58397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8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李芝兰,一、案例讨论:哪个公司更美国?,第一个是ABC计算机公司,其总部设在旧金山,它的管理人员,董事和股东都是美国公民。但在韩国进行产品设计和制造,大部分雇员是韩国人,它的许多计算机出口到美国。第二个是XYZ计算机公司,其总部设在德国,它的管理人员、董事和股东都是德国居民,但在美国进行产品设计和制造,大部分雇员是美国人,它的许多计算机出口到德国。,二、国际分工的含义与作用,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指超越了国家界限的专业化分工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联系的基础,International Division

2、 of Labor:Specialization by nations in the production of only a few goods.,三、国际分工的类型,(一)垂直型(二)水平型(三)混合型,四、国际分工发展历史阶段,(一)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中叶)以宗主国生产工业品和殖民地生产甘蔗、烟草等农业品为特点的早期国际分工(二)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与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分工(三)发展阶段(19世纪70年代二战结束)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四)深化阶段(二战结束至今)发达国家之

3、间的国际分工发展迅速,并在现代国际分工中居主导地位 工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大大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也有了变化 经济所有制形式呈现多样化,五、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的基础社会生产力是开展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情况影响国际分工的规模交通运输和通讯业的发展间接地影响着国际分工资本的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关键国际生产关系影响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和作用经济贸易政策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一、案例思考,1、小明和小王要过河,河上没有一条船也没有一座桥,他们决定自己搭一条木浮桥过河,搭一条木浮桥需要木板和绳索,如果小明1小时可以作10块木板,可以搓10米的

4、绳索,而小王1小时可以作12块木板,可以搓8米的绳索呢。问他们应该如果合作才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搭成这座桥。若小王1小时可以作8块木板,可以搓8米的绳索呢?,二、重商主义Mercantilism,零和博弈观点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 只有通过对外贸易才能增加国内的财富 货币尽量多流入国内而少流出国外,Mercantilism:A system of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institutions aimed at increasing exports and decreasing imports.The mercantilists maintained that the

5、 way for a nation to become rich and powerful was to export more than it imported.The resulting export surplus would then be settled by an inflow of bullion,or precious metals,primarily gold and silver.The more gold and silver a nation had,the richer and more powerful it was.,三、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

6、e,(一)理论创建人及代表作 亚当斯密(Adam Smith)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二)理论历史背景 英国资本主义的成长时期,Absolute Advantage:The ability of a country to produce a good using fewer productive inputs than is possible anywhere else in the world.,(三)理论主要内容 从劳动分工开始论述国际贸易问题,他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有两条途径,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劳动数量,其中前者的作用尤其大,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主

7、要取决于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在各自占有优势的自然禀赋和后天获得的有利条件国际贸易应该遵循国际分工的原则,使各国都能从中获得更大的好处,为了更多地增加国民财富,一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进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劣势,即外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四)衡量标准,绝对优势的衡量有两种办法:(1)用劳动生产率,即用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来衡量:(2)用生产成本,即用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要素投入数量来衡量:,(五)理论推理国际分工前,1、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2、从生产成本的角度,国际分工后 国际贸易后,(七)理论开创性与局限性 互通有无,交换多余的使用价值 增加社会价值,获取更大利益

8、 互惠互利,共同富裕,无法解释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课堂练习,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中国与美国都共有200名劳动力,如果两国所有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大米的话,中国可能生产200吨,美国只能生产160吨;要是都用来生产小麦的话,中国能生产100吨,美国则能生产200吨。在进行分工前他们各用自己的一半的劳动力生产一种产品,现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或小麦的绝对优势?假设国际市场价格为1吨小麦换1吨大米。做图分析两图应该如何展开国际分工并进行国际贸易。,解答,国际分工前,1、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2、从生产成本的角度,国际分工后 国际贸易后,请对以下这段话进行经济评价。,世界上一些最贫穷的国

9、家找不到什么产品出口。在这些国家里,没有一种资源是充裕的。不用谈资本,也不用说土地,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甚至连劳动也不充裕。,四、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一)理论创建人及代表作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二)理论的历史背景 反对“谷物法”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The nation should specialize in the production of and export the commodity in which its absolute disadvantage is sm

10、aller(this is the commodity of its comparative advantage)and import the commodity in which its absolute disadvantage is greater(this is the commodity of comparative disadvantge),比较优势,(三)理论主要内容 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活动应该根据各国的自然优势和后天获得的优势来进行。贸易活动中的比较优势既是指更大的绝对优势,或较小的绝对劣势。,为了更多地增加国民财富,一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那些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那些

11、本国具有比较劣势,即外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四)衡量标准(1)相对劳动生产率:产品A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QA/L)产品A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于产品B)产品B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QB/L),(2)相对成本:单位产品A的要素投入量(aLA)产品A的相对成本=-(相对于产品B)单位产品B的要素投入量(aLB)(3)机会成本:减少的B产量(QB)产品A机会成本=-增加的A产量(QA),案例,国际分工前,(五)理论推理 国际分工前生产成本国际分工前劳动生产率,1、用相对成本来衡量 2、用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3、用机会成本来衡量,国际分工后,国际贸易后,(六)理论开创性与局限性 184

12、6年,谷物法被废除了1、静态均衡的假设,没有考虑经济发展和制度的变迁 2、只提出了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劳动投入量的不同 3、未能揭示出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规律,课堂练习,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中国与美国有200名劳动力,如果两国所有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大米的话,中国可能生产200吨,美国能生产300吨;要是都用来生产小麦的话,中国能生产100吨,美国则能生产200吨。在进行分工前他们各用自己的一半的劳动力生产一种产品,现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假设国际市场价格为60吨小麦换100吨大米。做图分析两图应该如何展开国际分工并进行国际贸易。,解答,国际分工前,1、从相对劳动生产率的角度2

13、、从相对生产成本的角度,国际分工后 国际贸易后,分析,英国在十七世纪时,纺织技术得到了重大的突破,纺织品成为其主要出口的产品,后来美国掌握了这些纺织技术,美国逐步成为纺织品的出口大国,后来日本也掌握了这些纺织技术,纺织品又成为日本的主要出口产品。现在,英国、美国、日本基本上是进口纺织品,而主要由中国及东南亚国家生产并出口纺织品,试对这个现象进行分析。,一、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rment Theory),(一)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多生产要素代替单一生产要素;假定各国的劳动生产率是一样的,Factor Abundance:In terms of physical units-na

14、tion 2 is capital abundant if the ratio of the total amount of capital to the total amount of labor available in nation 2 is greater than that in nation 1;in terms of relative factor prices-Nation 2 is capital abundant if the ratio of the rental price of capital to the price of labor time(PK/PL)is l

15、ower in Nation 2 than in nation 1.,(二)创建人及代表作 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及其老师赫克歇尔 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The Heckscher-Ohlin Theorem:The relatively labor-rich nation exports the ralatively labor-intensive commodity and imports the relatively capital-internsive commodity,(三)主要内容 地区是进行贸易的最初的基本单位,地区间贸易的发展才演化成国际贸易 地区划分标准是生产要素的天然禀赋 所谓

16、生产要素禀赋,指的是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 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 一个国家的生产优势或国际竞争力是由其相对要素充裕度决定的,劳动充裕型的国家,其生产比较优势在于制造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充裕型的国家,其生产比较优势在于制造资本密集型产品,课堂练习,练习一:判断以下各国属于那种类型的国家美国人口总数3亿,资本总数112830亿美元,土地936.4万平方公里加拿大人口总数3227万,资本总数7722.2110亿美元,土地997.1万平方公里阿根廷人口总数3760万,资本总数1372.4000亿美元,土地278.0万平方公里,解答,美国人均资本 37,610美元,美国人均土地0.0312平方公

17、里,资本丰裕国家加拿大人均资本23,930美元,加拿大人均土地3.0980平方公里,土地丰裕国家阿根廷人均资本 3,650美元,阿根廷人均土地0.0739平方公里,劳动力丰裕国家,课堂练习,练习二:判断下面两种产品的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产品石油和煤炭部门:劳动力101201人,资本19598923万美元医疗设备部门:劳动力307008人,资本1812839万美元,解答,石油和煤炭部门:资本劳动比率194万美元/人,资本密集型产品医疗设备部门:资本劳动比率6万美元/人,劳动密集型产品,(四)理论推理,各国要素禀赋不同,要素的报酬不同,生产要素价格差异,生产成本差异,商品价格差异,国际贸易,222模型,注意: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决定两国生产与贸易模式的基础 仍然是生产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而这一比较优势是由要素配置差异而不是由生产技术的差异决定,课堂练习,1台电视机的生产需要20单位劳动和4单位土地,每500克大米的生产需要1单位劳动与4单位土地,假设1台电视机与500克大米等值,如果本国有120单位劳动和200单位土地,外国有40单位劳动和50单位土地,根据HO理论,这两个国家将有什么样的贸易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