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效益分析.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59530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经济效益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城市经济效益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城市经济效益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城市经济效益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城市经济效益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经济效益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经济效益分析.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城市经济效益分析,第一节城市经济整体效益1、城市经济综合效益(1)城市经济综合效益的含义与内容 在讨论城市经济效益的时候,城市是包含许许多多企业,经济部门和广大居民在内的社会经济综合体。城市经济综合效益是一个效益系统,由各层次的各类效益有机结合而成。,城市经济综合效益的内容体系:1)城市经济效益概念:指城市各部门、各产业、各单位可以用价格等货币形式加以度量和加总的直接效益。反映城市经济效益的指标:综合指标:GDP-国内生产总值。分指标:人均GDP、地均GDP。,财政收入 还要考察城镇居民个人和家庭的直接收入及其结构。2)城市社会效益概念:指可以进行经济效益考察的城市社会事业方面的效益和城

2、市外部的效益。城市社会事业:指以人为工作对象的事业,如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福利等事业部门。,城市外部效益:指对城市管辖范围以外的地区产生的效益。如:广播、电视。由于城市社会产出的不是商品,城市社会效益的表现形式是一些非价值形式的指标。,3)城市环境效益概念:是对城市自然环境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进行考察和衡量的概念。包括人的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质量产生的正负影响。反映城市自然环境效益的指标:环境质量指数、人口密度、人均绿化面积等等。城市社会环境效益指标:,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每万人拥有下水道长度、每万人拥有铺装道路长度、每万人拥有商业服务网点数等等。,(2)城市经济综合效益的计算与分析1)

3、货币化的成本效益计算与分析 对城市的产出和投入的数值做分析对比,当然投入要有好的产出那么城市的综合效益是比较好的。2)城市经济效益的要素贡献度的分析 决定城市经济效益的第一层次因素是生产要素的效率;,a.城市中人的生产效率城市从业人员的生产率=城市总产出/城市从业人员总数城市人均产出=城市总产出/城市居民人口数城市政府生产率=城市总产出/城市政府公务人员数b.土地要素的生产率,城市的土地效率(每平方公里的产出)=城市总产出/城市土地总面积城市土地面积可以是:建成区面积、市区面积、地区面积。比较城市间的土地产出效率,对指导节约用地、合理用地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决定城市的第二层次因素是生产要素及其他

4、各种因素的结合状况。,再次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得到:Y=f(K,L,A)Y-产出 K-资金 L-劳动力 A-技术水平类比我们也可以得到城市经济综合效益与城,市土地、人口、资金的分析模型:城市经济综合效益=F(资金、人口、土地)同样城市经济综合效益=G(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同理城市综合效益=H(技术、结构、规模、制度、区位-),2、城市空间结构效益(1)城市空间结构效益的形式-经济社会空间存在形式。包括工业、商业、运输业、建筑业和郊区农业这些生产性部门的物质实体的空间关系;而且包括文教、卫生、服务、行政等非生产性部门的物质实体的空间关系;以,及所有这些物质实体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城

5、市空间结构形式中考察的几个方面:1)密度城市经济是一种密集经济。一般合理的经济密度,在工业化时期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城市经济体的空间结构过于密集同样会引发各种问题,高密度带来的优越性也将发挥不出来。,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密度之间的关系:城市经济的顺利发展,客观上需要一个与其发展相适宜的合理密度,在这个合理密度的最佳值形成以前,城市经济密度的增加与经济效益的提高成正比,在此以后,密度的继续增加与经济效益的提高成反比方向运动。,2)布局 在一定的密度条件下,不同的经济布局会有不同的效果。布局所产生的效果有:网络效应合理的布局不仅节约用地、交通运输线路、工程管线线路,还可以带来各种因

6、为节约带来的好处。,如节约了交通运输路线这一项:(带来的好处)a.减少了城市交通线路的投资建设;b.长期节约城市交通运输使用的能源和各项费用;c.使利用城市交通运输的单位或个人节约大量的人流、物流、商流和资金周转的时间,缩短整个社会再生产的过程。,相邻效应各种物质实体由毗邻关系而相互作用产生的效益。毗邻效益有正负之分。羁留效应城市各种物质实体的寿命、使用价值和保存完好程度,除了取决于其本身的质量和自然条件外,还决定于他的位置同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如果它的位置与经济发展的进程在空间布局上的要求无碍或有益,那么它将一直发挥它的正效益也就是它的羁留效益,并“终其天年”。如果它的位置与经济发展的

7、进程在空间布局上的要求有碍的话,那么它将产生负效益,羁留效益将减小,直至丧失其继续存在的价值。,09年3月桂林市穿山桥爆破:原因是原桥面机动车道宽仅为12米,成为漓江路的交通瓶颈,新穿山桥将于年内建成,桥宽46米,为双向六车道,工程总投资约为1.08亿元。,天津美泽大厦定向爆破,爆破前,爆破中,原因:15层的美泽大厦位于五经路隧道施工段。正在紧张施工的五经路隧道工程,是天津站改造的配套项目,该隧道是施工的最后一段,大约80米的路程被美泽大厦阻挡。为支持天津站周边道路的建设,美泽大厦必须拆除。,小结:城市规划涉及各种经济实体的空间布局安排,在考虑选址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发挥其网络效应、毗邻效益为正

8、、羁留效益达到最大。,3)城市形态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形式,是城市内部空间布局和密度的综合反映,是城市平面的和立体的形状和外观表现。城市立体形态,主要来自对城市的三维空间的利用上。在一定限度内,城市的“厚度”越厚,说明其空间利用率越高,对经济推动越大。,纽约的罗切斯特(Rochester)大楼剖面图,地下空间,城市的外观、外貌也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城市的外观、外貌是城市居民自身仪表的扩大部分,既是一种公共消费,又可以吸引居民游览观光发展第三产业。,法国巴黎,小结:城市的空间结构的经济意义是多方面的、深刻的、十分重大的。可以说,城市空间结构实际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经济结构,是城市效益的重要制约因素之

9、一。因此,有预见性地不断改善城市空间结构,是可以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无形投资,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2)城市空间结构效益的性质与特点城市空间结构效益城市空间结构效益具有长期性、持久性和相对稳定性。,城市空间结构效益,密度效益,布局效益,形态效益,由于城市空间结构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城市空间结构效益具有长期性、持久性、相对稳定性,比如一个工厂一旦落成如果它给周围环境带来负效益的话,往往会长此下去,除非工厂得到彻底的治理、改造、转产或搬迁,这种负的效益才能终止。因此城市的科学规划很重要。,城市空间结构效益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特殊复杂性表现在:a.城市空间效益具有外部效应、游离性和散在性;如:

10、一座公园的经济效益的衡量。b.城市空间效益具有慢性积累的特点。如:环境污染。,1、江苏盐城大丰市儿童“血铅事件”。2010年1月3日,江苏盐城大丰市政府对外宣布,大丰经济开发区河口村接受检查的110多名儿童中,已有51名儿童被查出血铅含量超标。被政府确认为污染源头的电池企业已被勒令停产,当地政府已着手组织河口村全部儿童进行体检,并启动责任追究程序,调查处理责任人。,儿童“血铅事件”,2、广东清远儿童血铅超标事件。2010年1月1日,广东清远市政府通报了当地儿童血铅事件调查结果。调查初步查明,造成清远市龙塘镇银源工业区部分儿童血铅超标的主要因素是,附近则良公司废气和废水的无组织排放。3、陕西凤翔

11、铅中毒事件。2009年8月,陕西凤翔县铅锌冶炼企业陕西东岭冶炼公司的铅排放致使周围两个村庄731名儿童中的615人血铅超标,其中166人属于中度、重度铅中毒。,4、湖南武冈铅中毒事件。截至2009年8月23日,湖南省武冈市官方已对1958名群众进行体内铅含量检测,超标人数为1354人。二次复检正在进行,尚未发现严重铅中毒患者。据悉,造成污染的武冈精炼锰加工厂老板是武冈、邵阳两级人大代表,相关部门正在考虑取消其人大代表资格。5、江苏邳州铅中毒事件。2008年,江苏省邳州市运河镇新三河村发生大规模铅中毒事件,全村100多个14岁以下儿童中,铅中毒人数达到41人,其中最小的不到1岁,还有65人被查出

12、为高铅血症。而距离新三河村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号称亚洲最大铅再生企业江苏春兴胜科合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3、城市区位效益区位效益和比较效益主要用来研究城市之间的经济关系:分工关系和协作关系。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劳动生产率、劳动力工资水平、产品生产成本、产品运输费用、市场价格、销售量、消费者偏好、地区产业的配套能力。如:珠江三角洲,虽然商务成本偏高,但是,因为当地具有极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它仍然是企业投资办厂的上上之选。可以说它的区位优势是很明显的。,第二节城市规模效益1、规模效益概述规模效益实质是一种规模比较优势,即经济实体规模之间进行比较时,总是较大的效益高于较小的。规模效益具有的重要性

13、质:1)规模效益的溢出效益规模效益是一种资本溢出效益。,通过两种方式实现资本溢出效益:追加资本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效益增加;不增加投资,只改变原有规模结构时也会产生资本效益增益。如:企业的并购。,2)规模效益的社会积极意义规模效益是体出现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效益,实现规模效益具有社会积极意义。产品规模-企业规模-城市规模-地区规模 跨国公司的出现和各种国际性、区域性经济贸易联合体的出现说明人类追求联合合作以实现规模效益是理性行为。,3)规模效益局限性城市规模效益的实现不是生产要素的刻意堆积而是建立在有机联系基础上产生的系统功能。规模的堆积有一个最佳效益点,超过最佳效益点的规模增加将导致平均成本的上升。

14、,2、城市规模效益分析(1)城市经济规模效益 法国经济学家维德马尔,利用瑞士的资料得出城市人口规模X与城市国民收入总额Y之间的相关关系模型:Y=230.97+498.91X 可见人口X与国民收入Y存在正关系,表4-2 规模最大的城市平均效益最大,规模最小的城市平均效益最小,所有城市的效益均与其规模等级成正相关关系。,(2)城市社会规模效益城市社会规模效益是指城市的社会效益与城市规模直接相关的一种客观规律。城市功能的扩大和完善实现增量外部效益,也就是实现了增量社会效益。城市社会事业部门的效益与城市规模也有着正相关的关系。比如:教育、社会文化、医疗卫生。,(3)城市环境规模效益城市环境规模效益是指

15、城市环境的保护、改善和建设的效益与城市规模有正相关关系。城市环境包括:城市自然环境、城市的社会环境。1)城市自然环境与城市规模的关系治理环境污染需要的三个条件:a.资金 b.技术 c.管理,而城市规模的大小与这三项条件的具备程度有着重要关系,规模较大的城市会具有更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条件。城市环境治理具有经济规模效益作用a.被处理的污染物和受益单位相对集中形成规模,可节约各种运输费用;B.处理污染的设施本身的规模较大和处理量大从而节约直接处理成本的效益。,2)城市社会环境与城市规模的关系城市社会效益同城市规模同样存在正关系。,3、城市规模效益逆因素 前面学习了很多关于城市经济聚集与集中,城市规

16、模效益等等更多的是各种聚集、集中、规模不断扩大的好处。-但是,假设没有别的因素起作用,由于前面学习的那些有利因素,城市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大。最后全世界只剩下一个最大的城市。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虽然边际效用在增加,但外部成本增幅加快,它们将规模边际效用增加量的作用抵消甚至产生边际负效益。,拥挤,(1)拥挤成本当城市规模扩大时,由于土地面积的限制,人口密度必然增大。造成拥挤成本。拥挤成本包括增加城市“厚度”的投入、交通堵塞产生的损失、环境恶化、土地价格上涨、房价上涨。,(2)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低,分工就越细;交易费用越高,则分工得到的利益被交易费用所抵消得越多。分工的程度将停止在进一步分工所增

17、加的交易费用完全抵消了分工和专业化所带来的好处的均衡点上。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交易成本变大,不利于城市产业的进一步分工。,4、城市规模优化(1)我国城市规模效益潜力分析我国各等级规模城市之间经济效益差距还很大,较低等级规模的城市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国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还有进一步增加的空间。目前来看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已经在面临一定困难了。,我国城市化水平尚处于中前期阶段。我国大城市的生产要素容量潜力还很大。如:资金。(2)城市规模优化,中国大城市的人口以上海和北京为例:上海: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信息,上海市现有实际人口总量为1696.94万人(包括常住人口和来往于上海,并

18、在上海停留一天以上、半年以下的流动人口)。从人口规模来看,上海已成为仅次于东京、墨西哥城、圣保罗、纽约的世界第五大城市。据统计,1990年上海户籍人口为1283.35万人,2000年上升为1321.63万人。最近的数据,是2005年的数据,2005年上海市“实有人口”已超过1900万。上海市户籍人口增长原因是人口净迁入,而外来流动人口是上海人口总量增长的主要来源。上海外来流动人口1988年仅为106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已经升至387.11万人。上海已经成为全国三大省际人口流动中心之一。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200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5.5,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0

19、.3。,北京:2003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456万。在此基础上,有关方面采用生态及水资源承载力法、就业岗位需求预测法、综合增长率法等三种方法测算出2020年北京市人口规模规划应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北京市在新的城市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将全市总人口规模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将占到450万人左右。,上海,北京,国家统计局2009年9月1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城市数量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132个增加到2008年的655个,城市化水平由73提高到4568。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已从1949年的10个,发展到2008年的122个。2008年全

20、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GDP占全国62。东部沿海地区密集的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第三节城市发展水平的考量-引入城市发展指数来考量城市的发展水平,1、考量的必要性(1)考量城市发展成果是为了认识城市发展的预期目的是否达到;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都是有计划的,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就有必要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汇总,以便后续工作的开展。(2)考量城市发展成果有利于城市之间的比较;,a.通过比较可以察觉出城市自身发展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的找寻对策,为城市下阶段的发展做出贡献,也可以为城市之间的错位竞争挖掘空间。b.通过城市间的比较可以确定城市目前的发展层次和等级,可以方便城市管理

21、者作出正确的城市发展目标与对策。,(3)考量城市发展成果有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预测和指导;(4)考量城市发展成果最现实直接的目的,就是考察管理者的“政绩”。2、考察和度量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考察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城市贫困、拥挤状况、基,础设施、城市管理政策等等。这些因素可以加以系统的综合从而构造出一个城市发展指数,从而全面的概括城市发展的各方面。首先了解(1)城市发展的内涵及其研究方法城市发展水平的考量是在城市层面上对下面5点的考查。,1)发展的内涵:(5点)a.经济的增长;b.以人为中心的社会资本的拥有水平和利用水平的提高;c.发展应当始终考虑其可持续性;d.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们共同享有发展成果;e.发展的过程是各种资本日益深化的过程。如: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也就是说:城市发展指数要对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发展可持续性、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概括。(2)城市发展指数的构成元素 通过收集一系列特质性的可测度的指标,来描述城市经济、基础设施、社会、生活质量、环境5方面的发展状况,并将这些指标,加以综合,从而构建一个可比较的城市发展指数。见表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