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种马铃薯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562351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种马铃薯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复种马铃薯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复种马铃薯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复种马铃薯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复种马铃薯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种马铃薯技术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种马铃薯技术方案马铃薯具有耐寒、耐旱、适应性广,单产高,周期短,种植效益好等特点。冬小麦、冬油菜收获后复种马铃薯,可以充分利用大量土地空闲和降雨充沛、光热充足的资源优势,极大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复种指数;农作物多元化栽培手段,可有效改善残茬管理,减少土壤侵蚀,有利于防治杂草和病虫害,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对于调整种植结构、提升种植效益、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指导全县科学、规范、有序的落实复种马铃薯种植技术,充分发挥增产增效作用,特制定本技术方案。一、适宜品种复种马铃薯应选用优质脱毒种薯的原种或一级种。可选用冀张薯12号、陇薯19号、V7(大叶)、红美、黑金刚等

2、中早熟品种(生育期70天一90天);或选用青薯9号、陇薯7号、陇薯26号等中晚熟品种(生育期90天一110天),同时,在选用脱毒种薯的基础上,要对种薯进行精选。选择品种特征强,无病虫害、无冻害,薯皮光滑、细嫩、色泽鲜艳的健康薯做种薯,避免使用带病种薯和商品薯做种薯。二、适宜区域及模式适宜我县光照充足、降雨充沛、无霜期较长的区域,满足冬油菜、冬小麦收获后至区域内霜冻来临时间间隔大于100天。冬油菜一马铃薯一冬小麦模式:6月上旬播种,中早熟品种9月中下旬收获后播种冬小麦。冬油菜一马铃薯一冬闲模式:6月上旬播种中晚熟高产品种,10月中下旬收获后休耕。冬小麦一马铃薯一冬闲模式: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中

3、晚熟高产品种,10月中下旬收获后休耕。三、种薯处理选用脱毒原种或一级种进行播种,播种前应将种薯晾晒。切薯时应将切刀用75%酒精消毒,防止环腐病传播,切块时先纵切,再横切,切深一些,切块要求大小均匀,保证每块都有12个芽,每个切块尽量多带薯肉。切块完成后用马铃薯专用拌种剂拌种或用霜腺镒锌兑滑石粉稀释后拌种,切块避免阳光直射暴晒。四、配方施肥及土壤准备冬油菜或冬小麦收获后,应及时清理地上杂物,及时开展深翻、旋耕,结合旋耕施足底肥。冬油菜茬亩施过磷酸钙25kg、硫酸钾15kg、尿素1825kg;冬小麦茬亩施过磷酸钙25kg、硫酸钾15kg、尿素2535kg,可获得高产,且大薯率和商品薯率也较高。人力

4、不足管理粗放的农田则在耕地前亩施三元复合肥(18-18-18)70kg,适当配施微生物菌肥或有机肥,同时施入防治地下害虫药剂辛硫磷等。五、播种时间前作收获后及时腾地、翻耕,尽早播种,播种时间越早,产量越高(即使土壤墙情不足,也应及时播种,待雨出苗)。冬油菜茬较冬小麦茬复种可显著增加产量。油菜茬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抢墙播种,小麦茬尽量在7月上旬播种结束,播种深度1015cmo六、栽培模式播种时采用起垄、播种、覆土、喷药一体机,可减少人工等成本投入。大垄双行露地栽培,适合于机械播种,不覆膜,旋耕后采用机械起垄完成播种,垄高10-15cm,垄距1.2m(垄宽85cm,垄沟宽35cm);平作培土栽培,

5、适合于人工种植,露地平作种植,小行距30cm,大行距90cm,待出苗后进行培土起垄,培土高5-10cmo两种模式种植密度均为3500-4000株/亩(干旱少雨、土壤瘠薄地块宜稀植,墙情较好、土壤肥力中上地块宜密植)。由于复种马铃薯出苗期正值高温天气,为避免烧苗,一般不建议覆膜,也可以采取膜(黑膜)上覆土或秸秆覆盖。七、田间管理要及时观察出苗情况,做好田间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尤其要注意复种地块油菜和小麦次生苗防治。及早防治螃虫及做好早疫病、晚疫病预防。1、田间除草。为节约人工成本,进行播后苗前化学防除油菜和小麦自生苗及田间杂草。播后苗前除草于复种马铃薯播种后310天内进行,采用70%嗪草酮+10.

6、8%精喳禾灵+33%二甲戊灵土壤喷雾封闭处理;也可以在马铃薯株高1015cm,杂草24叶期进行茎叶喷雾防除,采用3%碉咯磺隆+12%烯草酮茎叶喷雾处理。2、中耕培土。马铃薯开花前及时中耕培土12次,可采用机械进行中耕培土。当苗高IOcm时进行低培土,培土高度5cm左右;现蕾期进行第二次培土,培土高度5cm左右。薯块生长后期应防止块茎露出地面,影响产量和品质。3、消灭虫害。7月中下旬是陇东地区第二个螃虫迁飞高峰期,此时,复种马铃薯正处于苗期。因此,在出苗率达到85%时,进行第一次防治螃虫,叶面喷施5%哽虫眯乳油100O1200倍液或10%蜡虱净可湿性粉剂IOoO1200倍液喷雾防治,喷雾方式为喷

7、头向上,与地面成25-30度角,尽量将药液喷施于叶片背面,每间隔710天防治1次,到8月上中旬即可。4、预防病害。我县复种马铃薯,出苗生长季节在夏末和秋季,正是当地的多雨季节,非常适宜马铃薯早、晚疫病的流行发生。马铃薯齐苗后,叶面喷施保护剂代森镒锌预防早、晚疫病,然后每间隔1015天喷施此哇醒菌酯、霜腺镒锌、丙森锌、多菌灵、咯菌酯、氟唳胺等药剂预防晚疫病的发生,上述药剂最少选用三种,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八、收获及贮藏适时收获,降低地下害虫危害和烂薯率。采用机械碎茎、收获。鲜薯要适当晾晒,否则由于水分过大,容易碰伤表皮,不利于运输、销售和贮藏。人工分级捡拾装袋,种薯可存入阴凉通风地窖或气调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