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电工电子技术电路的分析方法.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63102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电工电子技术电路的分析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大学电工电子技术电路的分析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大学电工电子技术电路的分析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大学电工电子技术电路的分析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大学电工电子技术电路的分析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电工电子技术电路的分析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电工电子技术电路的分析方法.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电路的分析方法,第2章,2,2.1 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自学),2.3 电源的等效变换,2.4 支路电流法,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2.5 结点电压法,2.6 叠加原理,2.7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2.8 受控电源电路的分析,2.9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3,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分析通常是已知电路的结构和参数,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分析的依据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对于简单电路,通过串、并联关系即可求解。如,4,对于复杂电路(如下图)仅通过串、并联无法求解,必须经过一定的解题方法,才能算出结果。,如:,5,2.1 电阻串并联联接的等效变换(自学,要求掌握),目的:化简部分复杂的纯电阻电路

2、,6,1.理想电压源:,电压源,定义:电压总是保持某个给定的时间函数,与通过它的电流无关。,特点:(1)输出电 压是固定的,不会因为外电路的 不同而不同。,(2)电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2.3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7,电路模型:,或者,恒压源:,如果理想电压源的电压u(t)恒等于常数U(u(t)=U),则称为恒压源。,伏安特性:,U=EI=E/RL,8,恒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设:E=10V,当R1 R2 同时接入时:I=10A,9,理想电压源的应用:,(1)如果令一个理想电压源的电压E=0,则此电压源相当于短路,即:理想电压源置零相当于短路。,(2)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支路电压

3、受理想电压源的约束。,(3)电压源中电流的实际方向既可以从电压的高电位流向低电位,也可以从低电位流向高电位,电源在电路中 不一定起电源的作用。,10,10v的恒压源:电流从低电位流向高电位。起电源的作用,5v的恒压源:电流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起负载的作用,11,2.实际电压源,任何一个实际的电源都含有内阻,由理想电压源和内阻R0串联组成。,U=E-IR0,I U,12,1.理想电流源:,2.3.2 电流源,定义:通过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大小无关的 理想元件。,(2)电源两端的电压由外电路决定。,电路模型:,13,恒流源:若理想电流源的电流恒等于常数 则称为恒流源。,伏安特性:,I=ISU=ISR

4、L,14,理想电流源的应用:,(1)如果令一个理想电流源的电流I=0,则此电流源相当于开路,即:理想电流源置零相当于开路。,(2)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支路电流受理想电流源的约束。,(3)恒流源中两端的电压的实际方向既可以与电流方向一致,也可以与电流方向相反,即电流源在电路中 不一定起电源的作用。,15,恒流源两端电压由外电路决定,设:IS=1 A,16,求:R=1和R=10两种情况下的UIs,并判断恒流源的电路性质。,取关联参考方向:,当R=1,UIs=10-2R=8v当R=10,UIs=10-2R=-10v,是负载,是电源,17,原则:Is不能变,E 不能变。,恒压源中的电流 I=IS,恒流源

5、两端的电压,18,2.实际电流源,由理想电流源与内阻R0并联组成,Uab=Is R0-I R0,19,2.3.3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E,20,两种电源的等效互换,等效互换的条件:对外的电压电流相等。,I=I Uab=Uab,即:外特性一致,21,22,等效变换的注意事项,(1)“等效”是指“对外”等效(等效互换前后对外伏-安特性一致),对内不等效。,RO中不消耗能量,RO中则消耗能量,对内不等效,对外等效,23,(2)注意转换前后 E 与 Is 的方向,E与IS方向一致!,24,(3)恒压源和恒流源不能等效互换,恒压源和恒流源伏安特性不同!,(4)在进行等效变换时,与恒压源串联的电阻和

6、与恒流源并联的电阻可以作为其内阻处理。,25,(5)串联的恒压源可以合并,并联的恒流源可以合并。,26,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分析电路,变换,合并,简化电路,1)、所求支路不得参与变换;,2)、与恒压源并联的元件、与恒流源串联的元件对外电路不起作用。,27,求 I=?,28,R1,R3,Is,R2,R5,R4,I3,I1,I,29,IS,R5,R4,I,R1/R2/R3,I1+I3,30,31,未知:各支路电流,思路:根据电路的基本定律,列节点 电流和回路电压方程,然后联立求解。,2.4 支路电流法,已知:电路结构和参数,32,关于独立方程式的讨论,问题:在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或电压定律列方程时,可

7、以列出多少个独立的KCL、KVL方程?,3条支路;2个节点;3个回路,2个网孔,KCL方程:,节点a:,节点b:,KVL方程:,独立方程只有 1 个,#1:,#2:,#3:,独立方程只有 2 个,33,设:电路中有N个节点,B个支路,N=2、B=3,小 结,34,用支路电流法解题步骤,1.对每一支路假设一未知电流(I1IB);,4.解联立方程组,得 I1IB。,2.列N-1个节点电流方程;,3.列 B-(N-1)个回路(取网孔)电压方程;,设:电路中有N个节点,B个支路,35,节点a:,列3个独立KCL方程,节点c:,节点b:,节点数 N=4支路数 B=6,列3个独立KVL方程(网孔),电压、

8、电流方程联立求得:I1I6,36,是否能少列一个方程?,N=2 B=3,支路电流未知数少一个:,支路中含有恒流源的情况,I1+6=I,解得:I=4A I1=-2A,2I1+4 I=12,37,支路电流法的优缺点,优点:支路电流法是电路分析中最基本的 方法之一。只要根据KCL、KVL、欧姆定律列方程,就能得出结果。,缺点:电路中支路数多时,所需方程的个 数较多,求解不方便。,手算时,适用于支路数较少的电路。,38,2.5 结点电压法,未知:结点电压和支路电流,已知:两结点电路结构和参数,结点电压:任意选择电路中的某个结点为参考结点,其他结点与此参考结点之间的电压称为结点电压。,39,以b点为参考

9、结点,,I1+I2+I3=0,若结点电压Uab已知,,列KCL方程:,结点电压:,则各支路电流:,40,归纳:对于两结点电路,结点电压计算公式:,(1)分母各项总为正,等于与该结点相连的各支 路的电阻的倒数和。,(2)分子各项可为正,也可为负。当与该结点相连的支路包含电压源,电压源的电压与结点电压一致时,为正,反之,为负。若该支路包含电流源,电流源的电流流入结点为正,相反为负。,41,与结点M相连的各支路电阻的倒数和。,电源电压与结点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为正,相反为负。,电流源电流流入结点M,为正,相反为负,42,以b为参考结点:,43,已知:如图,求I=?,44,2.6 叠加原理,在多个电源同

10、时作用的线性电路中,任何支路的电流或任意两点间的电压,都是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所得结果的代数和。,概念,线性电路:电路中不含有任何非线性元件,电源的单独作用:电路中每次只保留一个电源作用,其余电源均置零。电压源置零指把理想电压源短路,电流源置零指把理想电流源断路,但是要保留各自的内阻。,45,+,46,+,I1=,47,48,证明:,利用支路电流法求解,解得:,49,I=2A,I=-1A,I=I+I=1A,电路如图所示,用叠加原理求I=?,50,应用叠加定理要注意的问题,1.迭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中电压电流的计算,不能计算功率;,51,52,如图所示电路,已知:,E=12V,IS=10A,R1

11、=R2=R3=R4=1,用叠加原理计算U=?,解:,原图化为:,+,U=101/21=5V,U=12/4=3V,U=U+U=8V,53,等效电源定理的概念,有源二端网络用电源模型替代,便为等效 电源定理。,2.7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54,名词解释,无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没有电源,有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含有电源,55,一、戴维宁定理:,定义:对外电路来说,任一线性有源二端网络 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的电压源来替代。,注意:“等效”是指对端口外等效,56,等效电压源的内阻等于有源二端网络相应无源二端网络的输入电阻。(有源网络变无源网络的原则是:恒压源短路,恒流源开路),等效电压源的电动势(E)等

12、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端电压U0,57,等效电压源的方向:,根据的U0参考方向和代数值确定电压源的极性,U0是正,电压源的方向与U0的参考方向相同,U0为负,电压源的方向与U0的参考方向相反。,58,戴维南定理的证明,=,原图(a)用叠加原理计算,得,从(a)图的戴维南等效电路(b)中计算,得,等效!,59,60,戴维南定理的应用,应用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的步骤:,1,将待求支路画出,其余部分就是一个有源二端网络;,2,求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3,求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4,画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路;,5,将(1)中画出的支路接入有源二端网络,由此电路计算待求量;,画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

13、路;,求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61,等效电源定理中等效电阻的求解方法,求简单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时,用串、并联的方法即可求出。如前例:,62,不能用简单 串/并联方法 求解,怎么办?,求某些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时,用串、并联的方法则不行。如下图:,A,Ro,C,R1,R3,R2,R4,B,D,R0,63,求 开端电压 Uo 与 短路电流 Is,开路、短路法,64,已知:R1=20、R2=30 R3=30、R4=20 E=10V求:当 R5=10 时,I5=?,等效电路,65,1)求开端电压UO,2)求等效内阻RO,66,3)画等效电路,4)求未知电流 I5,R5=10,67,求:U=?,68,

14、1)求开路电压Uo,此值是所求结果吗?,69,2)求等效内阻Ro,70,3)画等效电路,4)求解未知电压,71,二、诺顿定理:,定义:对外电路来说,任一线性有源二端网络 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的电流源来替代。,72,等效电源的内阻等于有源二端网络内的电源被置零后,从两个出线端看进去的电阻,等效电流源的电流(IS)等于有源二端网络出线端的短路电流;,IS=I0,73,电流源的方向,等效的电流源中理想电流源的方向与短路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指定I0的参考方向,若I0为正,Is与I0的参考方向相反,若I0为负,Is与I0的参考方向相同),74,三、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的互换,等效后的电压源与电流源对外电路存

15、在等效的关系:,E=R0IS 或 IS=E/R0,75,用诺顿定理求解电流I(E1=6v,E2=12v,R1=3,R2=RL=6),IS=I1+I2=E1/R1+E2/R2=6/3+12/6=4A,R0=R1/R2=2,76,作诺顿等效电路:,77,2.8 受控电源电路的分析,一、受控源,1、定义:在电路中起电源作用,但其电压或电流受电路其他部分控制的电源,称为受控源,2、分类:,四类:压控电压源(VCVS)、压控电流源(VCCS)流控电压源(CCVS)、流控电流源(CCCS),78,3、电路模型,压控电压源(VCVS),无量纲,压控电流源(VCCS),:电导的量纲,79,流控电压源(CCVS

16、),r:电阻的量纲,流控电流源(CCCS),:无量纲,80,受控源举例,81,独立源和受控源的异同,相同点:两者性质都属电源,均可向电路 提供电压或电流。,不同点:独立电源的电动势或电流是由非电能量提供的,其大小、方向和电路中的电压、电流无关;受控源的电动势或输出电流,受电 路中某个电压或电流的控制。它不 能独立存在,其大小、方向由控制 量决定。,82,二、含有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原则:,1、控制量的大小、方向都影响受控量,2、电路的分析方法也适用于受控源电路,4、用叠加原理求解时,受控源一般不单独作用,5、用戴维宁和诺顿定理时,求有源二端网络的 等效内阻R0的方法:,R0=U0/IS,83

17、,求电路中的电压U,KCL:I1+U/6=I2,KVL:2I1+U=8,欧姆定律:U=3I2,解得:I2=2A,U=6v,84,例2、应用叠加原理 求解电路中的 电压U和电流I2,85,用戴维宁定理求解电流I2,(3)R0=U0/IS=80 3/40=6,(4),I2=E/(4+R0)=80/(4+6)=8A,86,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解I,I1=1AI=0.5A,87,2.9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一、非线性电阻:,1、定义:非线性电阻的电阻值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着电压或电流变化。,2、符号:,非线性电阻两端的电压与流过的电流不遵循欧姆定律,一般用伏安特性曲线表示。,88,3、非线性电阻的工作

18、点:,由于非线性电阻的阻值不是一个常数,计算电阻时,必须指明工作电流或工作电压,4、非线性电阻:,动态电阻:,89,2、图解法,非线性电阻的电压、电流值必须满足伏安特性曲线与外部电路特性曲线的交点,伏安曲线,外部特性曲线,外部特性曲线方程:,U=E-IR1,非线性电阻的工作点:Q(U0,I0),90,R1=3k、R2=1kR3=0.25k、E1=5vE2=1v,D是二极管。用图解法求解I3、U 并求I1、I2,解:用戴维宁定理求解:,KVL:-E1+I1R1+I2R2+E2=0,KCL:I1=I2,解得:I1=I2=1mA,U0=I2R2+E2=2v,R0=R1/R2+R3=3/1+0.25=1k,91,二极管的外部电路特性:,U=E-IR0=2-I,由图知:,U=0.6vI3=1.4A,I1=(E1-I3R3-U)/R1=1.35mA,I2=(I3R3+U-E2)/R2=-0.05mA,92,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及弥尔曼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2.理解理想电源、实际电源的模型、特性及其等效变换;3.了解含受控源及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并了解电路的分析法。,第2章 基本要求:,93,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