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29自然灾害与防治.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64729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29自然灾害与防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学案29自然灾害与防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学案29自然灾害与防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学案29自然灾害与防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学案29自然灾害与防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案29自然灾害与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案29自然灾害与防治.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案29 自然灾害与防治,核心点一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1.自然灾害的类型 四大圈层中的物质运动和异常变化分别形成了不 同的自然灾害。(1)大气圈中有热带气旋、干旱、寒潮、暴雨、雪 灾、霜冻等气象灾害。(2)水圈中有洪涝、风暴潮、内渍等水文灾害。(3)岩石圈中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4)生物圈中有病害、虫害、鼠害等生物灾害。,2.自然灾害的分布 全球自然灾害在空间上呈现带状分布,称为自然 灾害带,主要有两大自然灾害带。,核心点二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核心点三 自然灾害与环境,核心点四 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 测和评估中的作用1.遥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主要作用(1)通

2、过电视屏幕上的大气云图可以看到沙尘、台 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2)利用遥感影像可以迅速地发现一些初发时人眼 难以察觉的突发性灾害,如森林火灾、赤潮等。(3)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地区可展现遥感作为灾 害监测“千里眼”的优越性。(4)在灾害发展过程中和消除后,对灾害发生的规 模、速度以及是否复发进行监测。2.全球定位技术在减灾防灾中的应用 近年来,GPS技术在减灾防灾领域方面的应用发展 迅速,主要用于交通导航、绘制地图、火灾跟踪、人员救生、地震监测等方面。3.GI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GIS可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

3、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类型1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特点及成因,堰塞湖是指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下图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布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2)分析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解析(1)从材料中堰塞湖的概念和图中信息可以得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导致了堰塞湖的形成,并得出极重灾区沿河谷呈长条带状分布的特征。(2)结合三幅图片和上题所述堰塞湖的类型可以分析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包括地质构造、地表

4、岩性、地形、河道特征、降水特点及河流水量等方面。,答案(1)崩塌、滑坡或泥石流。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或沿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分布)。(2)地质构造不稳定;岩性疏松;地形高差大、河谷陡峻(山高谷深);地震发生引发地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如何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我国有些地区,由于出现的自然灾害较多而成为自然灾害多发区。由于自然灾害之间有相互联系的特点,因此,某一地区多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是由一种主要的自然灾害而引发了其他的自然灾害,从而使得多种自然灾害同时发生。因此,抓住该地区的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气候等特点,就能分析出该地区易发生哪些自然灾害

5、,原因是什么。例如华北地区,最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干旱、寒潮、沙尘暴、洪涝、农作物病虫害等。,华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属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的强弱不定,而使得降水的年际、年内变化都很大,因此,旱涝灾害频发,再加上距冬季风发源地较近,地势平坦,因此,冬春季节强劲的冬季风带来了多种灾害。所以,这些灾害主要是以气象灾害为主造成的。,变式练习1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2008年1月10日至2月8日,我国南方地区十多个省级行政区经历了四次低温、雨雪以及冰冻天气过程。这次气象灾害在很多地方都为50年一遇,部分地区的灾害甚至为百年一遇。,材料二 截至2009年1月19日,河北、山西、安徽、河

6、南、山东、陕西、甘肃等7省冬小麦区受旱面积达1亿多亩,因旱灾饮水困难人口196万人,大牲畜67万头。,(1)粤北和湖南郴州地区是冰冻雪灾的重灾区,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有(多选)()A.受亚洲高压持续控制B.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水汽充足C.位于南岭地区,地势较高D.大气环流异常稳定,造成持续的低温环境E.位于平原地区,积雪深厚F.恰逢春节广州返乡旅客高峰期(2)据报道,2008年上海新茶上市较往年晚得多,并且价格偏高,试分析原因。(3)2009年春季北方的旱灾与2008年冬季北方暖冬少雪有很大关系。根据所学地理知识,谈谈“瑞雪兆丰年”蕴含的地理道理。,BCD,答案(2)我国茶叶主要产区在秦岭淮河

7、一线以南的丘陵山地,2008年该地区受低温、雨雪以及冰冻天气的影响,茶树生长期延长,产量降低。(3)我国冬季一般降水少,降雪增加了土壤的水分,有利来年春播和作物生长;积雪对土壤有保温作用,有利农作物安全越冬;低温不利病虫的越冬,减轻来年的病虫害。,类型2 主要自然灾害的防御,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泥石流是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的由大量土石和水构成的固液两相流体。形成泥石流灾害系统的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可概括为如图所示。,我国泥石流分布与年降水量关系统计表,我国泥石流暴发频率与月份关系统计表,(1)阅读材料,分析回答发生泥石流的三个必要条件。,答案 特定的地质形态和坡度;大量的泥沙、石块;集

8、中的水源补充。,(2)人类的某些经济活动,如、等产生的大量弃碴随意堆于斜坡上、,采矿,采石(或修路、,水利工程建设),倾于沟谷中,或由毁林开荒、陡坡垦殖加重的水土流失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 来源。,疏松固体物质,(3)阅读材料,分析泥石流的主要发生季节及其原因。,答案 我国约80%的泥石流灾害发生在夏季,因为该时期较多的降水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解析(1)泥石流发生的三个条件需要从形成泥石流灾害系统的诸要素图中提取。(2)在回答经济活动时只要合理就算正确。(3)泥石流发生的季节主要是夏季,从第二个表格中即可得出结论。原因需从第(1)小题的结论入手,结合表格回答。,工

9、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主要有三种方式:,变式练习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后,淮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有17次之多;长江流域仅发生两次特大,洪水灾害,1954年,洪峰流量是43 400米3/秒,相应水位为34.55米;1998年,洪峰流量是28 800米3/秒,相应水位为35.94米。材料二 长江水系图,(1)试分析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的频率低于淮河流域的自然原因。(2)简要说明防御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应采取的措施。,答案(1)长江支流南北分布,锋面雨带自南向北推移,正常年份洪峰会错开;中游众多湖泊的调节作用。(2)做好

10、流域内的植被保护,建防护林;退田还湖,保护湖泊湿地;疏通河道等。,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 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泥石流分布图,材料二 2008年9月2227日,四川省先后有12市38个县(市)遭受暴雨袭击,其中9个县(市)出现大暴雨;峨眉山市日最大降水量达159.8毫米;北川县连续5天出现暴雨。地震灾区泥石流频发,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部分地方道路中断,对灾区的恢复重建十分不利。(1)据材料一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集中分布地区。(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四川灾区该次泥石流的主要原因。(3)为减轻川滇山地的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

11、列举应采取的措施。,答案(1)西南地区。,(2)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地震导致岩石破碎、土层松动。(3)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大型工程(如开矿、修路等)对山体的破坏;完善监测预警系统。,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2)分别说明A、B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原因。(3)C地区为什么多洪涝灾害?,解析(1)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覆盖情况、降水强度、地面坡度等有直接联系,图中表示的水土流失地区处在地势二、三阶梯的交界处,从图中可以看出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地区。(2)A处在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降水季节变化大,水土流失严重,是滑坡、泥石流、崩塌等频发地区;

12、B地处在横断山区,地壳活动强烈、岩石破碎、暴雨集中,造成地震、滑坡、泥石流频发。(3)C处在黄河下游,冬春季节有凌汛发生,夏季暴雨集中、河道淤积、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答案(1)第二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地高原地区。(2)A 地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土质疏松,降水季节变化大;B地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壳活动强烈,岩石破碎;暴雨集中。(3)C地区因黄河从纬度较低处流向纬度较高处,在春季和初冬有凌汛,降水集中在夏季;地势低平,河道淤积。,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当地时间2009年2月2日凌晨1时51分,距离 日本东京西北部145千米的浅间

13、山火山喷发。(1)日本浅间山火山处于 板块和 板 块的交界处。,亚欧,太平洋,(2)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3)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谈谈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答案 为人类提供沃土、矿产、建材、能源和其他资源。,(4)火山爆发常常和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相伴发生,这叫自然灾害的 性,目前人们应对火山爆发的主要措施就是加强。,群发,监测和预报,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冷冻灾害是指气温骤降到0C以上的相对 于农作物的低温而形成的冷害和气温骤降到0C 以下造成的冻害等两大类灾害的总称。,(1)北方冷冻灾害多发生于秋季和春季,南方冷冻灾害多

14、发生于冬季,试分析其原因。(2)应对冷冻灾害,我们可采取哪些防灾减灾的措施?,答案(1)北方冬季时农作物停止生长或生长进入休眠期,故造成的危害较小;春秋季节农作物处于生长期,故造成的危害较大。南方冬季有一定的农业生产活动,故冷冻灾害危害较大;春秋季节气温相对较高,且冬季风影响相对较弱,气温下降幅度较小。(2)建立预警机制;培养耐低温的农作物品种;发展温室(塑料大棚)农业等。,5.下表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 区火灾次数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表(单位:次),(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解析(1)从表中找出西南三省林区火灾的时间多发生在春季和冬季;因为冬春季节西南地区处于东北季风的影响之下,正值干季,晴天多,降水少,气候干燥,火灾易发。(2)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在西南林区表现很明显。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植被被毁,其涵养水源的作用降低,地表侵蚀作用加剧,水土流失、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增加。,答案(1)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正值西南地区干季,晴天多,降水少。(2)植被破坏导致地表侵蚀加剧;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