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二十章经济增长理论.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65159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第二十章经济增长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宏观经济学第二十章经济增长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宏观经济学第二十章经济增长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宏观经济学第二十章经济增长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宏观经济学第二十章经济增长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第二十章经济增长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二十章经济增长理论.ppt(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十章 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学的四个话题,失业充分就业通货膨胀价格稳定开放经济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经济持续增长,现实问题的思考,为什么现在的美国比200年前要富裕?为什么现在的欧美国家比现在的亚非国家富裕?中国在未来有可能和美国一样富裕吗?,理论问题的提出,经济增长的引擎是什么?为什么经济体间存在收入差距?贫穷经济体能否以及如何赶超富裕的经济体?,主要内容,增长概述增长核算新古典增长理论超越新古典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概述,经济增长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长。给居民提供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能力的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

2、的基础上的(库兹涅茨)。提供产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先进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或者说是必要条件;制度和意识的调整是技术得以发挥作用的充分条件。,经济增长概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是一个明确的可以度量的标准,它被定义为本时期的国民总产出相对于上一个时期的总产出所增加的百分比。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总体进步。,经济增长概述,早期关于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的研究:亚当.斯密:1776国民财富的性质和

3、原因的研究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分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劳动在全部劳动中所占比例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而生产劳动则依存于资本积累的数量。大卫.李嘉图:1817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定利润率是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阿.马歇尔:1890经济学原理资本家的投资和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活动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概述,早期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罗斯托从经济史角度考察西方国家怎样从传统的封建社会,通过经济增长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过程。认为只要把15-20%的国民收入储存起来用于投资,增长率就会迅速提高。西蒙.库兹涅茨:1971现代经济增长:发现和反映把经济史和经济分析的研究成果同丰富的数量资

4、料结合起来,认为:先进技术是引致经济增长的源泉,但它本身只提供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还必须有制度和思想意识的调整,以便有效地使用人类先进知识宝库之积累创造革新。哈罗德多马模型、索罗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卡列茨基的动态宏观模型、丹尼森增长模型,经济增长概述,经济增长的源泉:丹尼森的七类因素生产要素供给量增长:劳动要素(1)就业人数及其年龄性别构成(2)工人工时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3)就业人员的教育年限 资本要素(4)资本存量大小生产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5)资源配置效率(低效率使用劳动力比重减少)(6)规模的节约,以市场的扩大来衡量(7)知识的进展。,人类有经济增长的历史并不

5、长,13,GDP PER CAPITA FOR FOUR COUNTRIES,1820-2000,Source:Angus Maddison,Monitoring the World Economy 1820-1992,Paris: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1995,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之二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存在巨大差异,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之三,一国在世界人均收入分配中的相对位置并非不变各国均可以从穷国变为富国,反之亦然,经济增长典型事实中国,事实一、各省区都快速增长,但存在差异,经济增长典型事实中国,事实2、从全球

6、范围看,我国各省区的快速增长及其差距令人瞩目,经济增长典型事实中国,事实3、省区间不存在趋同,数据来源: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作者的计算,增长核算,增长核算解释产出增长的各部分归因于哪些不同的生产要素增长,增长核算,潜在产出的增长(总量增长)考虑简单生产函数,增长核算,潜在产出的增长(总量增长)假设1)完全竞争市场2)规模报酬不变3)要素的边际产品递减,且为正。,增长核算,增长核算,增长核算,考虑欧拉方程令,增长核算,潜在产出的增长(总量增长):资本收入份额;1-:劳动收入份额;A/A: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增长核算,观察1)要素的贡献量=要素收入份额要素增长率2)如果劳动和资本的同比例

7、增长,产出也以同比例增加。,增长核算,观察3)提高一种要素的增长率并不能使产出增长率提高同样的幅度4)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是在所有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技术进步所导致的产出增加的数额。,增长核算,人均潜在产出的增长生活水平总是与人均产出相联系的一国的总产出可能很高,但人均产出却很低,那么人们的生活水平仍是较低的。,增长核算,人均潜在产出的增长定义人均产出:y=Y/N人均资本:k=K/N可得,增长核算,增长核算,观察1)人均资本增长的提高不能百分之百地提高人均产出增长,增长核算,观察2)当人均资本不再增长时,人均产出的增长只能依赖于技术进步。,经验分析:战后美日经济的趋同,趋同:可以简单理解为一

8、个经济赶上另一个经济战后日本的生活水准追上了美国为什么日本能够追上美国?,经验分析:战后美日经济的趋同,经验分析:战后美日经济的趋同,观察1)日本追赶美国的速率在战后早期比战后晚期更快,经验分析:战后美日经济的趋同,观察1)日本追赶美国的速率在战后早期比战后晚期更快 2)战后晚期日本较高的资本积累率解释了产出增长的大部分差异,经验分析:战后美日经济的趋同,观察3)战后早期日本从西方积极引进技术,增长主要是通过“技术追赶”来实现的。人均资本差异只能解释收入差异中的1.37,增长核算,索洛的经验分析1)技术进步、劳动增加和资本积累是总量GDP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1909-1949年间,美国GDP总额

9、的年均增长率2.9%中,0.32%归因于资本积累,1.09%来自劳动投入增加,1.49%归因于技术进步。,增长核算,索洛的经验分析2)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是人均GDP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1909-1949年间,美国每小时劳动的GDP增长中超过80%归因于技术进步。思考:人口增加会增加GDP,也会增加人均GDP吗?,增长核算,索洛的经验分析3)技术进步在增长中的贡献索洛剩余对技术进步贡献的度量,增长核算,中国1952-1990年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注:该表来自舒元(1993)第86页。除产出弹性外,单位都是百分数,增长核算,中国经济增长核算的分阶段考察 单位%,数据来源于:李京文等(1998)表4-3

10、,增长核算,美国的经济增长核算,注数据来自Jones(1998),第42页;资本、劳动的收入份额是1/3:2/3。,增长核算,资本与劳动以外的要素自然资源1)美国的早期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该国有充足而肥沃的土地在1820-1870年间,土地面积以每年1.41%的速度增加,对增长贡献很大。,增长核算,资本与劳动以外的要素自然资源2)挪威突发性的增长大部分归因于其丰富的石油储量的发现与开发在1970-1990年间,挪威人均GDP从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61%上升到77%。,增长核算,资本与劳动以外的要素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投资越高,GDP越高。人力资本的差异可以解释国与国之间人均GDP差异的80%

11、在工业化国家,人力资本的要素份额大。,平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关系,增长核算,资本与劳动以外的要素季节性因素偶然性因素如战争难民形成的劳动力短期流动,增长核算,结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新古典增长理论,基本假设1)没有技术进步2)储蓄率(s)固定3)人口增长率(n)固定4)规模报酬不变、边际报酬递减5)没有政府、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新古典增长理论,从总量生产函数到人均生产函数,人均生产函数,k,y,边际报酬递减使人均产量的增加速度是递减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基本模型出发点总量投资与总量储蓄保持动态均衡,即经济处于均衡增长。,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基本模型,新古典增长理

12、论,稳态分析人均储蓄恰好满足新增人口所需资本和重置投资时,人均收入和人均资本将保持不变(y=k=0)。,新古典增长理论,稳态分析如果人均储蓄大于所需投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就会上升,新古典增长理论,稳态分析如果人均储蓄小于所需投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就会下降,新古典增长理论,稳态分析经济最终达到一对稳态值(y*,k*)此时,存在着:,新古典增长理论,增长过程如果初始经济没有实现(y*,k*)那么一定意味着人均资本处于积累或减少的动态过程中,进而推动经济趋向(y*,k*)。,k,y,增长过程,新古典增长理论,经济趋同有相同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技术条件的国家,最终在同样的收入水平上趋于一致,尽管趋于一

13、致的过程可能十分缓慢。,如果经济体的s、n和技术水平等不相同时,经济体将收敛到各自的稳定状态,存在收入差异。,趋同是有条件的,条件趋同,条件趋同,数据来源Barro等(1995)表10.1样本是118个经济体,1960-1985全球范围内不存在趋同,全球范围内存在条件趋同,数据来源于Jones(1998)表B2;数据104个经济体;样本区间1960-1990控制了s,条件趋同,(n+)k,s0y,k,y,y*0,k*0,y=Af(k),储蓄率增加,新古典增长理论,观察2)储蓄率的增加尽管两国储蓄率不同,但若技术条件和人口增长率相同,稳态增长率也将趋同。高储蓄率意味着较高的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水平

14、,但并不影响长期增长率。日本比美国增长速度快的原因并不是日本人的储蓄比美国人高,储蓄率增加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时间,时间,人均产量,总产出增长率,储蓄率增加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储蓄率提高,(n0+)k,sy,k,y,y*0,k*0,y=Af(k),人口增长率下降,新古典增长理论,观察3)人口增长率的下降提高了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水平,但降低了稳态增长率。长期增长率是外生的,等于人口增长率。,(n+)k,sy0,k,y,y*0,k*0,y0=A0f(k),技术进步,新古典增长理论,观察4)外生技术变革的增长技术进步提高了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人均产出伴随着人均资本增长和技术进步增长而增长,超越新古典增长理

15、论,新古典增长理论未解决的问题1)如何解释现实的规模报酬递增2)技术进步是如何产生的3)如何确定恰当的储蓄率水平4)人口增长率与收入水平的关系,超越新古典增长理论,超越新古典增长理论,一个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AK模型基本假设1)技术是资本投资的副产品2)技术外溢(外部性)3)储蓄率(s)固定4)人口增长率(n)固定,超越新古典增长理论,一个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AK模型a:资本边际产品(不变的常数),超越新古典增长理论,一个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AK模型资本边际产品的不变性与技术内生性总资本=实物资本+技术实物资本仍遵循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技术可以抑制实物资本边际报酬的递减从而,总资本具有边际报酬不变

16、的性质。,超越新古典增长理论,一个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AK模型资本边际产品的不变性与技术内生性控制着资本与劳动结合的方式以便得出技术A。,超越新古典增长理论,一个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AK模型资本边际产品的不变性与技术内生性,超越新古典增长理论,一个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AK模型规模报酬递增与技术外溢资本的边际报酬不变意味着它与其他要素结合起来会带来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增会导致垄断,但技术外溢限制了这一点。AK增长模型已突破完全竞争市场模式,一个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AK模型,?,一个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AK模型,?,k,y,一个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AK模型,只要人均储蓄高于所需的人均投资,经济就

17、会储蓄增长。,超越新古典增长理论,一个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AK模型结论1)储蓄率与增长率正相关2)人口增长率、资本折旧率与增长率负相关,罗伯特巴罗的经验结论,内生增长并不能改变趋同1)“高储蓄导致高增长”适合于技术领先国,因而是暂时的。技术外溢将削弱技术领先国的优势,罗伯特巴罗的经验结论,内生增长并不能改变趋同2)经济最终趋向于“有条件的趋同”投资较多的国家最终达到较高人均收入的稳定,而不是较高增长率的稳态。因此,内生增长理论在解释增长率的国际差异方面不太重要。,罗伯特巴罗的经验结论,内生增长并不能改变趋同3)趋同是缓慢的人均收入水平低的国家不能等待“自然的”新古典的趋同力量,超越新古典增长理

18、论,问题如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人均收入无增长与高增长并存的现象?如孟加拉国与美国,k,y,无增长稳态与持续增长,新古典增长与内生增长模型的结合,超越新古典增长理论,启示1)投资于实物资本,短期内可能有较高的产出,但要以较低的长期增长为代价。2)将投资引向科研与开发的社会会有持续的增长,超越新古典增长理论,黄金律观察一个社会的储蓄率越高,其稳态收入就越高,但同时消费却减少了。,超越新古典增长理论,问题如何选择储蓄率,以使经济达到稳态增长时,人均消费实现最大化?回答资本边际产品=人口增长率+折旧率,(n+)k,k,y,y=Af(k),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s1y,超越新古典增长理论,黄金律在所有

19、可能的稳态增长中,只有一个人均资本量能使人均消费达到最大,这个人均资本量就是黄金律资本量。,超越新古典增长理论,黄金律如果人均资本高于黄金律水平,我们可以降低储蓄率,从而增加消费。如果人均资本低于黄金律水平,我们可以提高储蓄率,从而增加消费。,超越新古典增长理论,黄金律,超越新古典增长理论,黄金律经验分析表明,实际中的储蓄往往低于黄金律水平。,超越新古典增长理论,人口增长率与收入水平通常,人均收入水平与人口增长率具有反向关系。例如,孟加拉国的人口增长很高。,k,y,y=Af(k),贫困陷阱与脱离贫困陷阱,sy,A点和C点是稳定均衡,B点是不稳定均衡。,超越新古典增长理论,启示要想避开低收入均衡:1)国家给予一个“大的推动”2)提高储蓄率或降低人口增长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