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岗前培训讲义.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71538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师岗前培训讲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幼儿教师岗前培训讲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幼儿教师岗前培训讲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幼儿教师岗前培训讲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幼儿教师岗前培训讲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教师岗前培训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岗前培训讲义.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请为孩子播下一颗幸福的种子,幼儿心理健康与发展讲座 2014年幼儿教师岗前培训 汪莉瑛,主要内容:请了解这些小天使们:各个年龄段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及行为表现。孩子成长并不风平浪静:幼儿常见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我们能做到的!,我们如何了解幼儿?,不妨看看这两部儿童电影 1、看上去很美(中国)王朔原著、张元导演,中国/意大利 年龄段:3-6岁,感悟:,我是一个只要涉及儿童主题的电影都必看的人。开始是因为专业所需,希望更多地了解孩子。后来发现,儿童电影是治愈各种创伤、保持希望、梦想、纯真、友谊、自信、勇敢、诚实、爱、敏锐的感受力等各种正面而美好的品质的有效方式。我能理解现实生活中有很多

2、人不喜欢孩子,他们觉得孩子幼稚、爱哭、难缠而且讨厌。其实,往往是因为我们不了解甚至不愿意去了解孩子。儿童电影给我们一个文艺的视角去重新了解和深入认识孩子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当我们还是孩子时,仰望成人和看世界的角度。某种意义上,孩子是人类的老师。了解和尊重孩子,既是一种回归,也是一种至善的追求。,2、浅蓝深蓝(中国)年龄段:3-6岁,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教师对幼儿的支持、同伴间的友谊与竞争、孩子个性的养成。,再思考一下动画与幼儿成长,那些让我们寝食牵挂、眉开眼笑的动画片:动画与童年.doc动画是双刃剑,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都有。社会相关机构有效监管动画内容、家长监管观看时间让幼儿多户

3、外活动时间,亲子活动时空。让幼儿多亲近大自然。,3、了解幼儿,多看儿童文学作品。,郑渊洁系列童话作品:舒克和贝塔、皮皮鲁和鲁西西他的童话让我们单纯得近乎单调的童年有了灵动的想像并真正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他特立独行,真诚豪爽,从不掩饰自己的观点,冷静看待社会但又始终保持着一颗不泯的童心。在那个一个人营造的童话王国里,他,就是执掌权杖的赫赫君王。郑渊洁常常在书里告诉我们:品格,亲情,友爱,智慧,能力,这些东西更值得我们去追求和珍惜。人生最基本的道理,在每一篇童话里都尽可以说得明明白白。杨红樱系列童话作品:淘气包马小跳“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梦幻的城堡。只有保有一颗童心的人,才能进入这座城堡。

4、”杨红樱,曹文轩系列童话作品: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我很感慨,为什么不是在童年而是现在才读到曹文轩的作品呢?他的作品中好的段子举不胜举,真不知道自己要超满多少本才能抄完这些文采飞扬的佳句。读一本书应该给人传承很多东西,人生的、心理的、人格的、赏识的、经验的,如果他能告诉人的东西越多,那就说名这本书的价值就越大。曹文轩的作品毫无疑问,在这个时代和未来的时代都会留下重重的一笔。当我们的目光掠过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们的敬仰之情犹如我们触摸那些历史的圣迹一样不能不真诚地为之挥洒,但我们所获得文学经验和阅读经验会告诉我们,他的作品是值得一读在读并细细玩味的。,一、幼儿发展的年龄特征,喜欢是天生的,而爱是需要

5、学习的,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担当。(一)、小班幼儿心理发展主要特征和行为表现:1、动作发展快,观看小班幼儿一日生活,思考3至4岁幼儿心理年龄特征,3-4幼儿心理发展特点.doclink.htm幼儿一日生活-56视频,2、认识依靠行动,34岁幼儿是在使用物体、摆弄玩具的动作过程中进行思维活动的,思维仍然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3、情绪作用大,3、情绪作用大34岁幼儿的情感大都表露于外,常常处于激动状态,且容易变化,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容易受外界事物和自己情绪的支配。,4、常把想象当真实,4、常把想象当真实34岁幼儿的想象几乎没有主题和预定的目的,想象经常与知觉过程相纠缠,想象的主题常以当前的感知

6、对象为主,在想象的过程中得到满足。,5、爱模仿,5、爱模仿6、把动植物拟人化3岁幼儿的独立性差,模仿性很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就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要什么。家长不要因孩子想要什么就满足他的要求。要因势利导,还可以教育孩子和别的孩子交换玩具玩,既能使孩子玩到他喜欢的玩具,也能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小班幼儿行为表现案例,4岁的小儿子挺神气地让我看他手上爬着一条蠕动的毛虫。我一见毛虫就全身一颤,随口说了句逗孩子玩的话:快把它弄到外面去吧,它妈妈一定在找它哩。儿子转身走了出去。我以为达到了目的,谁知一会儿他又进来了,手上爬着两条毛虫,他说:我把虫妈妈接来了。老师说道:现在,孩子们,我要你们

7、保持绝对安静,静得你们连一根针落到地上都听得见。过了一会儿,全静下来了,一个小男孩尖叫道:扔针吧。,二、中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1、爱玩、会玩,2、活泼好动,2、活泼好动正常的幼儿都是活泼好动的,他们总是手脚不停地变化姿势和活动方式。如果要求他们安静地坐一会,很快就会有倦意的表现,如果此时让他们自由活动,一个个立即又生龙活虎一般。活泼好动的特点在4、5岁幼儿身上表现的特别突出,甚至表现为顽皮、淘气。,3、思维具体形象,3、思维具体形象4、5岁儿童的思维可以说是典型的幼儿思维。他们在解决简单问题时,可以不再依赖实际的尝试性动作,但却必须借助于事物的形象。事物的形象常常影响他们的思考和对问题的理解。

8、比如,在他们的头脑中,“儿子”的形象是小孩或年轻人,而长胡子并满脸皱纹的人是“爷爷”的特点,因此,当听人说某个符合爷爷特点的人是某某的儿子时,常常感到不解。他们理解,“能吃苦”的意思就是“能吃掉很多带苦味的东西”;而孔融“让梨”,是因为“他人小,大的吃不了”。,大班幼儿年龄特点,1、好学、好问、好探究好奇是幼儿共同的特点,幼儿的好奇心较多表现在对事物表面的兴趣上,看见什么都想去摸摸,去摆摆弄弄。他们经常向成人提问题,但问题多半停留在“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上。5、6岁儿童就不同了,他们不光问“是什么”,还要问“为什么”。问题的范围也很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花鸟鱼虫,无所不有。他们不仅希望得到

9、成人帮助解答,同时通过自己实际地尝试、实验、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加提高。,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5、6岁幼儿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但已有了抽象概括的萌芽。例如,他们已经开始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左、右概念);能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白菜、西红柿、茄子都是蔬菜;苹果、梨、葡萄都是水果);也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针是铁做的,所以沉到水低下去了,火柴是木头做的,所以能浮上水面上来)。由于大班幼儿的抽象概括能力开始萌芽,所以可以、也应该进行简单的科学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内在联系,促进智力发展。,3、个性初步开始形成,3、个性初步开

10、始形成5、6岁儿童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他们开始能够控制自己,做事也不再“随波逐流”。显得比较有“主见”。对人、对己、对事物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有的热情大方,有的胆小害羞,有的活泼,有的文静,有的自尊心很强,有的有强烈的责任感,有的爱好唱歌跳舞,有的表现出绘画才能,二、幼儿常见心理行为问题,1、退缩行为2、撒谎和拿别人东西3、分离性焦虑4、攻击行为5、多动行为,1、怎样对待幼儿的退缩行为?,案例 姓名:秀秀 年龄:4岁 秀秀是独生子女,聪明好学,但性情温顺.孤僻,胆小。其父母对她宠爱有加。由于父母工作很忙,秀秀全由外婆照料,外婆更视她掌上明珠,处处关心,事事包办。平时在家

11、时,秀秀喜欢看看书,玩玩玩具,听听外婆讲故事,极少出门。偶尔家里来客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秀秀一概不理不睬,也不同桌吃饭,而是独自到内屋去看故事书。在幼儿园里,她经常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游戏时总是自己单独玩,从不与同伴一起玩,任凭老师怎样引导都无计于事,老师和小朋友邀请她时,她总是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早上入园时也从不说“老师早”。但是秀秀很爱听老师和小朋友讲故事,在上课集体回答问题时表现较积极,思维很活跃,而在老师单独提问时却不说话了。,幼儿退缩行为的表现与原因:,一般来讲,大多数孩子与其他小朋友能融洽相处,一起玩耍,但是有些孩子,孤僻、胆小、退缩,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交往,一起玩耍,更不愿到陌

12、生的环境中去,宁愿一个人呆在家里玩,这种现象称之为“儿童退缩行为”多见于5-7岁的儿童。一个正常儿童,突然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或遇到了惊吓、恐怖的情景,出现少动、发呆、退缩等行为表现,这是正常的,是儿童正常的适应性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会对所处的环境逐渐适应,并在做游戏等活动中,主动发展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但是有退缩行为的儿童却很难适应新环境。童年时代的退缩行为如果不注意防治,不仅有可能延续至成年,而且,有可能持久地影响到他们成年后的社交能力、职业选择及教育子女方式等。,应对办法:,老师方面的教育:一:因为秀秀很喜欢听故事,所以老师可以编制一些小故事,通过故事的情节,引导秀秀体会有关

13、故事中的动物或人物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爱的良好行为。二:老师时刻与她保持亲密关系,消除她对老师的心理紧张,让她感到温暖,形成安全感,并让其他幼儿感觉到,从而使其他幼儿自内心发出想和秀秀交朋友的愿望,同时老师可以发动能力强的幼儿和秀秀做好朋友,带动她做游戏等活动。三:在日常生活中,请秀秀多做一些工作,如:检查员等等,多给秀 秀一些锻炼的机会,对于其自信心的培养有很大益处。四:当秀秀在做出老师所期望的行为时,都要及时给予有效强化物,如小红星或称赞等,并明确高诉她强化的原因 五:逐渐巩固秀秀的良好行为,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渐渐减弱强化行为,使秀秀在自然环境中自主地,自由地和同伴交往,从而形成活泼开朗的性

14、格并乐于和同伴交往。如何面对幼儿孤僻不善交往.doc孩子,你为什么这么胆小?.doc,2、孩子常拿别人的东西、爱撒谎怎么办?,案例解读:中班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一踏进教室就有幼儿向我告状,说东西不见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帮幼儿整理书包的时候,无意中发现贝贝的书包里有许多东西。仔细一看,正是很多小朋友先前丢失的东西。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我的眼里,贝贝是个乖巧、懂事又内向的孩子。这件事发生在贝贝的身上,我觉得很惊讶。拿别人的东西属于一种偏差行为,如果不经教育,很可能影响到幼儿日后的发展。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呢?,专题讨论:面对这样的孩子怎么办?,如何对待幼儿拿别人的东西.doc观注点:(1)

15、、不能当前所有幼儿的面给孩子贴上倫窃的标签。(2)、了解幼儿年龄特点,与家长沟通,以尊重与发展为目的,这些问题你遇到过吗?是如何解决的?,有的幼儿为什么爱撒谎?为什么有的幼儿爱告状?关于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分析和建议.doc幼儿撒谎的原因.doc,3、如何应对幼儿的攻击行为?,典型表现:幼儿用拳头打人、拉头发、掐、咬等伤害别人躯体的动作都是攻击的表现。攻击行为: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儿童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总体来说,攻击方式可分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两

16、大类,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具体原因:(1)与不安或受挫折后的愤怒有关:孩子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或不能做要做的事情,又不能清楚表达出来,因而发生攻击行为,并不是故意要伤害谁。要让孩子学习适龄的调控策略,如,愿望得不到满足时找个替代物品,2岁后可以学习用语言表达愿望和愤怒情绪的词汇,如“我生气了”。(2)与表达行为不恰当有关:宝宝高兴/兴奋的时候常敲打或会拉妈妈头发,这与他们还不会恰当表达方式有关,并不知道这样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痛苦。要教幼儿学习表达喜悦的方法,如拍手,拥抱。,了解幼儿攻击行为的原因:,(3)与强化有关:攻击出现后达到了目的而且未受到惩罚,无疑会强化以攻击作为解决问

17、题和表达情感的手段,如将小朋友推倒后抢到想要的玩具,没有受到对方的反抗和大人的惩罚。应坚决地及时制止攻击行为,最好在出现之前就能发现迹象予以制止。(4)用身体攻击来吸引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和注意。当以攻击来吸引注意时,之前很可能是妈妈忽视了宝宝发出的非攻击性信号,惹怒了孩子,一旦出现攻击行为立即被注意,于是强化了攻击。(5)与模仿有关:有时儿童攻击行为是由于模仿获得的,如家长体罚儿童或电视中攻击性的镜头,应限制幼儿看这种节目。(6)攻击性强弱还与先天性因素有关:基因特质、脑发育状况、神经递质等神经生理因素均决定了先天的攻击性强弱,先天因素导致的攻击性过强具有病理机制,这类人从小就可能表现出情绪唤醒

18、度较高或是冷漠无情特质。,案例讨论:你是如何对待有攻击行为幼儿的?,怎样对待幼儿的攻击行为.doc,4、幼儿有分离焦虑怎么办?,什么是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即婴幼儿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结系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以表示拒绝分离。是婴幼儿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发病于学龄前期。分离性焦虑:是指6岁以下的儿童,在与家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出现的极度焦虑反应。男女儿童均可得病,与患儿的个性弱点和对母亲的过分依恋有关。分离焦虑的表现: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反抗阶段嚎陶大

19、哭,又踢又闹;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分离焦虑的原因与对策,环境的巨大变化幼儿从家庭迈入幼儿园,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变,被称为“心理断乳期”。(1)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幼儿园有相对固定的一日生活时间表,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盥洗,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起床,而幼儿在家中的生活规律并不一定与此相符。有的家庭中生活作息比较随意,一切以幼儿的意愿为中心;有的幼儿甚至有一些不良的生活规律和习惯,如晚上熬夜,早上睡懒觉等;有的幼儿则精力旺盛,没有睡午觉的习惯。据调查一些幼儿就

20、是因为怕在幼儿园睡中午觉而不愿意来园。因此在入园之初,幼儿不习惯固定化的生活制度。此外幼儿园的饮食和饮水也和家中不同。一些幼儿在家中养成了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到幼儿园后不愿意进食一些食物。而有的幼儿则在家中从来不喝白开水,而在幼儿园提供的饮水都是白开水等。(2)成人与幼儿的关系。幼儿入园之初,见到的教师和小伙伴是陌生的面孔,容易使幼儿感到不安全。由于幼儿园是集体教育,师生比例为1:15或者1:20。也就是说一位成人负责照顾l 520名、幼儿,这和幼儿在家中的环境有着天壤之别。幼儿不可能像在家里一样得到一对一甚至是几对一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如许多幼儿在家中睡觉时要有大人陪伴和哄睡,而在

21、幼儿园则需独自入睡,儿在入园之初感觉失去了亲情和温暖。此外幼儿在幼儿园不可避免地会处于一种竞争的环境之中,如如何获得教师对自己的注意和关怀,如何占据自己喜欢的玩具等等。因此一些幼儿在入园之初会感到不知所措。,(3)陌生的活动室环境。当幼儿初次踏入活动室时,活动室的环境对他来讲是完全陌生的和新鲜的。无论是桌椅的摆放还是盟洗室的设备等都与家中不同。这在使幼儿感到好奇和新鲜的同时,也会引起他的恐慌和不安。如有的幼儿在家中大便时是用坐式的尿盆或者抽水马桶,而幼儿园则是蹲式的,幼儿就感到不适应而引起心理上的压力。(4)要求的提高。在幼儿园中教师要求幼儿具备一定的独立和自理能力,包括: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

22、裤、自己上床睡觉、能控制大小便、自己的游戏、遵守一定的规则等等。这些要求都有可使幼儿感到是一种挑战和压力。,幼儿分离焦虑的家庭因素,家长的教养方式是幼儿入园适应快慢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在平时不娇惯孩子,注重幼儿独立能力培养,鼓励孩子探索新环境和与新伙伴一起玩的家庭,其幼儿入园的适应期就较短,幼儿的情绪问题也较少。而那些娇宠溺爱、一切包办代替的家庭中的孩子则需要较长的适应期。甚至有一些孩子由于环境的巨大差异和转折而出现情绪和生理上的问题。如有的孩子因过分哭闹和情绪的不安,而出现夜惊、梦魇或者腹泻、生病等问题。自身个性与经验研究证明在入园之前有与家长分离经验的幼儿比较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性格外

23、向、活泼大胆的孩子则要比那些性格内向、安静胆小的孩子更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分离焦虑对幼儿成长的影响,焦虑会引起孩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长时间焦虑,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刚入园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等。患儿整日缠住父母,不断要父母注意自己,有时担心父母发生意外,或担心意外灾难会使自己与父母失散。害怕自己离开父母会被拐走。患儿因而不愿上学或入托,到校或入托儿所后哭闹,不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甚至表现出头痛、腹痛、恶心等躯体症状。病程可持续数年。分离焦虑是孩子离开母亲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最亲近的人从视线中消失了,孩子会一下子不安起来:妈妈在哪里?我要找妈妈!孩子会用喊叫、哭闹

24、来表达自己的焦虑,呼唤妈妈的出现。大部分孩子从七八个月起,就会明显表现出这种分离焦虑,有些孩子甚至更早。分离焦虑的出现,与孩子的不安全感有关。最初,这种焦虑的出现,是具有特殊的适应意义的。因为,它促使孩子去寻找他所亲近的人,或者发出信号,呼唤妈妈的出现。这是孩子寻求安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焦虑中的孩子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寻找亲人上。有时,他们甚至表现出不吃、不喝、不玩,这些平时最能引起亲近的人关注的行为,现在成了他用来呼唤亲人的一种方法。当然,其他的活动可能就进入不了他们的视线了。当宝宝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分离焦虑就越发不可忽视了。很多宝宝因害怕去幼儿园,会以不起床、假装生病、赖地哭闹

25、的手段进行抵抗。,分离焦虑的应对策略,多与同龄小朋友接触。从1岁起就有计划地带孩子到有其他小朋友玩耍的地方,与同龄孩子接触;到2岁左右次数要增加,并鼓励他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在孩子非常熟悉和安全的地方(如奶奶家、姥姥家、领居家),可让他尝试与亲人短暂分离。适时培养自理能力。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关键期应注意自理训练,如1岁左右练习用勺吃饭;2岁左右独立吃饭(用勺或筷子);2岁左右排尿、便时自己找便盆,并开始脱、穿裤子的训练和指导;2.53岁尽量自己完成排尿便,如脱裤子并用手纸擦屁股、提裤子。学会以上各项的孩子能较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提前熟悉了解幼儿园。入园前12个月,多带孩子到幼儿园附近参观玩

26、耍,同时给孩子讲解幼儿园的乐趣,如有许多新奇的玩具,老师、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等,使孩子对幼儿园环境熟悉,向往上幼儿园。愉快度过第一天,并在最初一个月,不断强化幼儿园的好处,与孩子一起讨论去幼儿园的收获,了解孩子的想法,对不满意的地方要有合理的解释。在老师的同意下,给孩子带一个心爱的玩具(不易损坏、无危险的,如玩具小熊等),使孩子依恋情感暂时转到心爱的玩具上。现在许多幼儿园对幼儿心理发育及教育非常重视,对孩子的管理从强硬服从型转为讲道理、个体帮助,顺乎发育规律,效果很好,使孩子分离焦虑期缩短,生病请假及引发心理障碍的情况减少。2,本案例讨论:你是如何应对幼儿的分离焦虑的?,有哪些可行的

27、办法?存在哪些困惑?,5、如何对待幼儿的多动行为?,案例1:某幼儿园大班小朋友洋洋非常淘气,陈老师带幼儿活动时,洋洋经常出现违规行为,陈老师问洋洋,是否喜欢陈老师带着小朋友做游戏或者上课,洋洋说自己特别喜欢陈老师,上陈老师的课或者跟着陈老师游戏都是他的“最爱”。于是陈老师明白,洋洋这个外向冲动的孩子,在活动中会由于过分兴奋而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并非有意“犯规”。陈老师悄悄对洋洋说:“老师知道你很喜欢陈老师,老师也很喜欢你;老师知道你高兴了就会忘记我们正在上课,咱们来个约定吧,如果你管不住自己的时候,陈老师就竖起一根指头,你就表现好了好不好?”洋洋同意了。以后,陈老师发现,在老师的经

28、常提醒下,洋洋在活动中的“捣乱”现象逐渐减少,以后不再需要老师的手指示意,老师的眼神也能逐渐提醒他,临近毕业,他的自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关于幼儿多动行为表现:,幼儿是稚嫩的、独立的、迅速发展的个体,其认知、情感、个性都带有明显的年龄特征,时常伴有一些“过分好动”的行为,如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情绪易冲动、故意摔玩具、撕书、用物体或身体攻击同伴等。这些儿童时期容易出现的行为问题,可能是发育过程中的短暂现象,但也可能持久迁延而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造成学习和适应困难。(一)不能自主的多动行为 由于特有的年龄特征,一部分幼儿常情绪不稳,容易冲动,对自己欲望的克制力很薄弱,常发生一些不受自我控

29、制的多动行为,如眨眼、坐立不安,兴奋时手舞足蹈,忘乎所以,稍受挫折就发脾气、哭闹,行为冲动而不顾及后果。多动行为与多动症区别:1.判断儿童是否有多动症,一定要选择儿童最有兴趣的事物作为参照标准.如:儿童多喜欢看动画片.看电视时,儿童能目不转睛,聚精会神,就可判定他没有注意障碍.而多动症儿童即使是感兴趣的东西也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2.多动症儿童常会做一些不假思索,危险的行为,而顽皮儿童的行为是经过思考的.3.多动症儿童做事无目的性.如:画画,人物常是缺胳膊少腿的,而顽皮儿童能把感兴趣的事做好.,案例讨论:我们如何对待那些多动的孩子?,如何对待幼儿多动现象.doc,三、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我们能

30、做到的!,为孩子播下一颗幸福的种子1、自信2、善良3、阳光4、合群讨论题:如何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1、安全2、尊重3、关爱4、理解,指南中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要求:,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

31、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葆持一颗童心,多看一些童话作品,杨红樱童话系列作品曹文轩童话系列作品郑渊洁童话作品,结束语:请珍爱孩子的童年,为孩子播下一颗幸福种子,童年是一首诗,童年都藏着秘密。1童年的心思美好而甜蜜。有一首温暖的小诗本事:“记得当时年纪小,/我爱谈天你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在叫。/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儿落多少。”这首诗是卢冀野先生1934年创作的。“本事”的原意为“原来的事情”或“那个时候的事情”。那个时候我们年纪都还小,拥有着天真

32、的无邪和纯美的浪漫。闭上眼睛想一想:当我们并肩坐在桃树下,飞花似泉,群莺如歌,我们不知不觉睡着了。梦中,带着太阳气息的粉色花瓣雨一样飘落,粘在你的发梢,落在我肩上,一瓣,一瓣这样一种单纯、美好的意境,需要教师要带着孩子们去品读,去想象。2童年的心思单纯而柔软。露珠:“谁都不要告诉/好吗?/清晨/庭院角落里,/花儿/悄悄掉眼泪的事。/万一这事/说出去了,/传到/蜜蜂耳朵里,/它会像/做了亏心事一样,/飞回去/还蜂蜜的。”这其实是由几十字构成的童话,有角色有故事,更有换位思考的情感起伏,描摹出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最后几句表露的是作者金子美铃隐约的担心。这份小小的担心在圣野的想念一只在路上睡着地蚂蚁

33、也有体现:“一只蚂蚁/爬呀爬/在半路上睡着了/我的妈呀/睡会来喊醒他呀?!”短短的一句“我的妈呀/谁会来喊醒他呀?!”瞬间打动了我。童年那细腻柔软的心思,弥足珍贵。,3童年的心思天真而稚气。英国著名诗人斯蒂文森写过一首小诗愿望:“当我有一天长成大人/一定会很伟大、神气,/我会告诉男孩和女孩们,/谁也不要乱动我的玩具。”短短的四行诗,作者力戒平铺直叙,而是采用制造造悬念的方法,令全诗情趣盎然。孩子毕竟是孩子,纵使他们的外表伟大、神气,但依然无法掩饰孩子那颗单纯、无邪的心。一句“不要乱动我的玩具”,就那么轻易地暴露了“我”的内心,令读者怦然心动。4童年的心思隐秘而强烈。加拿大诗人丹尼斯李写过一首诗我将做一个什么:“你将做一个什么?/大人问个没完。/做舞蹈家?做医生/还是做个潜水员?/你将做一个什么?/大人老是缠着问,/好像要我不做我,/该做一个什么人。/我大起来做喷嚏大王,/把细菌打到敌人身上!/我大起来做只癞蛤蟆,/呱呱呱呱专门问傻话!/我大起来做个小小孩,/整天淘气,把他们气坏!”这首直接以孩子口气创作的童诗,把儿童内心深处的隐秘描绘得一览无遗,它让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小小的对抗。,努力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为幼儿创建一个温暖自主的游戏氛围抱一抱他,让孩子知道你愿意与他亲近并发自内心的喜欢运用积极地体态语言想法让孩子变得大方自信你的微笑与包容会照亮所有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