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路上由自己开拓.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73889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功的路上由自己开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成功的路上由自己开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成功的路上由自己开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成功的路上由自己开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成功的路上由自己开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功的路上由自己开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功的路上由自己开拓.ppt(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人,可以过异常艰难的日子,但并不能安贫乐道,他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必定有一个近乎玩笑的借口;中国人,可以把高官厚禄当作成功,中国人可以把身家百万当作理想,中国人可以抛却天伦之乐四海飘荡,但是,中国人唯一不认可的成功是家庭的和睦,人生的平淡。人的一生,究竟该追求什么?追逐名利也许会很快乐,灯红酒绿也许会很幸福,但更多的人,在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中度过平凡的一生,虽平淡如水,却也独一无二,虽没有轰轰烈烈,却能平安健康踏踏实实,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成功呢?,中国人有两个出身,一是家庭,一是大学。中国人对大学的执念,源于个人对身份的焦虑。当整个社会都认为读大学是成才标准,大学却不能提供社会需要的人才,

2、是大学的失败;当孩子要提早告别童年的快乐、父母要牺牲全部积蓄、兄弟要放弃接受教育机会,才能让大学生读上一个找不着未来的大学,则是社会的变态我们对大学失望,是因为期望过高:我们对它期望过高,只是因为成本昂贵。从小处说,大学应让一个人成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从而改变个人命运;从大处说,大学应促进社会阶层之间进行垂直流动、缓解社会的阶层板结,从而改变国家命运这正是中国的大学的最大失职之处:大学本应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有力臂膀,但从什么时候起,虚胖多病的大学隐隐成为了社会的负担?,中国人读书的目的一向很功利:科举是为了光宗耀祖、身居高位,应试是为了找份好工作、谋个好饭碗。说白了,读书就是要成功。如果读

3、了书找不着工作或者找不着好工作,干脆不如不读,读了也白读。这种成功学逻辑在中国“流毒”已久。古时候苏秦学纵横之术,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为用,资用匮乏,潦倒而归”。结果,回到家里,老婆不给他缝纫,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都不认他这个儿子。而在当下,如果你没有赚到“豪宅、名车、年入百万”,如果你没有成为他人艳羡的成功人士,就证明你不行,你犯了“不成功罪”。而教育也就成了实现成功的最佳途径,父母们每每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就是最简单的成功学宣教。这就能解释为什么现在不少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找不到好工作,无颜见江东父老啊。,教育为什么越来越像成功学?有人说,

4、这无非是教育越来越急功近利。急功近利其实并不是问题,问题是教育如果只剩下急功近利,社会还有什么念想?古人科举,“书中自有颜如玉”、又或者成为“人上人”,也是很功利的主张;但是,在这些世俗的追求背后,仍有对善与美的吟咏,仍有超越于功利主张之上的自我实现与幸福定位而今,我们从不缺少对非富即贵的赞美与追求,却吝于对生命的内省与关照、对自由的尊重与悯恤。除了“成功”,我们也只有“成功”可以言说。,为什么教育越来越像成功学,财富,就这样,成了当今时代成功的代言辞。并且,越富裕越成功。自然而然地,“五大”中,大商家为成功顶端,被奉为“大款”,男女争相傍之。一年的纳税额就超过3个亿,或者让近代惟一留名的商人

5、胡雪岩都自叹不如,何况草民百姓乎?无法不让人艳羡到顶礼膜拜。有人不服。关乎人生意义。人活着追求的是幸福,而不是财富。所以,成功,不是积累财富,而是获得幸福。问题不在于是叫作成功还是称为幸福。问题在于谁来定义成功,谁来定义幸福。成功从来就是个社会概念,判定成功与否,从来只有社会标准。仅仅自己觉得成功不是成功,大家觉得成功才是成功。但幸福完全不同,幸福是个体的内心体验。别人觉得我们幸福,我们不一定真幸福,我们只是不希望别人不觉得我们不幸福而已;别人觉得我们不幸福,我们不一定真不幸福,我们只是懒得和不懂得我们幸福的人去分享只属于我们的幸福而已。我们自己定义幸福概念。我们自己把握幸福时,成功不再是名利

6、场上用作炫耀的名词,而是规划自我人生的动词。,其实,谁都知道一个道理,“你不可能什么都有”。没有人是傻子。可是,“想要拥有未曾拥有的物质或者资源”愿望是如此强烈,所以,人们开始转到另外一个方向上去:“我拥有的是不多,但是比你多!这样我就很快乐。”细观很多人所定义的“成功”,归根结底其实只要四个字就可以概括“高人一等”,即,市井语言中所谓的“牛”。不能做到比谁都牛,那么最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退而求其次也起码应该是比大部分人或者很多人更牛。生活无法彻底回避比较,但是,事实上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得的欢乐和幸福也确实太多太多,只不过常常被人们忽略。于是,大量的时间被用来去追求必须通过比较才可以获得的欢

7、乐和幸福,最终获得的只有更多的痛苦。可是时间却不会仅仅因为结果痛苦无法承受而倒流,时间的属性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真正拥有从头再来的机会。如果仅仅因为这样的结果就开始寄希望于来生来世,就更加可悲了。当然,还有更可悲的:寄希望于下一代,而不顾自己的经验完全是“错误的经验”,只是单纯而又愚蠢地认为自己的经验毕竟是“多年的经验”,成功究竟是什么,好像谁都知道,却又谁都说不清楚,也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定义。字典里的解释倒是简单明了,所谓成功,就是达成预期目标。这个解释固然正确,却不完整,因为,每个人可能预期的“目标”实在是千差万别。,取得幸福并不是要人们将成功、财富或者地位看淡,而是希望读者能够反思一

8、个现象:我们努力追求成功是为了获得幸福,但成功之后,我们却发现自己并不比以前幸福很多。其实,那是因为我们把手段当成了目的。权力、金钱都是获取幸福的手段,而不是目标。记得曾经问过一个朋友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他回答说睡懒觉。我说:那你为什么让自己忙碌到没有时间睡懒觉?事实上,除了功名利禄的追求,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获得幸福的途径,譬如家人和朋友、兴趣爱好、工作本身,如果能体会这诸种幸福,我们的心态将更平和,身心将更和谐。,幸福与成功没有必然的联系,中国人认为,“比别人过得好”,就是幸福。至于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知道。所以中国人并不了解幸福的真谛。据一个外国人研究

9、,在攀比中找幸福,是人类的通病,是人性之常之弱。又是不幸的很,中国人在这一人性之弱上,是弱上加弱,比别的民族表现的更厉害。据一项研究,欧美人士在收入超过一定基数后,其幸福感并没有增加,调查者解释的原因是,他们在与邻居的比较中,并没有“超越”感,所以才会如此。看来,西方人也是人,也攀比,哈哈。中国人之所以要“比别人混得好”才幸福,缘于中国人没有独立的人格。按我们教课书上告诉我们的“人”,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产物。也就是说,“人”是“群众”,并不是“个人”。按中国古代孔子那一派的说法,“仁者,人也”。“仁”字怎写的?也就是“二人”。也就是说,“二人”是“人”。推理得出,“一人”不是“人”。中国的“人”

10、,总是在与他者的关系中得到定义,独立的单个的人,并不存在。“知足常乐”说明中国人知足的很少,也说明中国人的无可奈何。把“知足常乐”挂在书房里的人,也许正是满脸欲望的人,他们往往并不知足,更无法常乐。中国人很少有过得幸福的,因为中国人幸福的基石并不稳固,中国人总是在与别人的比较中找幸福和成功。中国人的痛苦是真实的,而他们的幸福,却是虚假的,有若昙花一现,转眼就不再成其为幸福了。,成功是一种独特而隐秘的个人体验,无论你最终得到了哪一种成功,它的滋味永远只有你自己知道。有人用成功来掩饰内心的失落,有人用成功来填补内心的空虚,有人用成功找到另一个自己 属于你的成功,永远只有你自己能够读懂。事业辉煌腾达是一种成功,家有财富万贯是一种成功,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爱自己喜欢的人、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也是一种成功。事业辉煌可凭回忆,万贯财富可资享受,而时刻感受快乐满足,是可以用来安顿心灵的。无论你追求的哪一种成功,都不要忘记,那一定应该是你的心灵所求。因为只有这样,它才是时间、灾难、世事变迁拿不走的,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成功。,本文件内容来源于,仅供参考,上海美创力Rottweil喷码机:德国技术,精于细微,值得信赖的喷码标识专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