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7-9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76498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1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7-9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教育心理学(7-9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教育心理学(7-9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教育心理学(7-9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教育心理学(7-9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7-9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7-9章).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四川师范大学胡芸,第七章 不同类型的学习,本章重点:1、态度、动作技能、智力技能、类化、定势、高原现象、功能固着 2、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 3、加里培林关于智力技能形成阶段的理论 4、练习的规律、发散思维的特点、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5、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态度转变的心理学方法 6、防止和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学原则,第一节 知识的掌握,一、知识 1、知识的心理实质:知识传递的唯一途径间接传递 2、知识的心理存在形式 3、知识的本源和作用 二、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第一节 知识的掌握(续),三、知识掌握的过程(一)知识的理解 1、理解:逐步认识联系、关系

2、,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思维活动 2、理解的种类:对语言的理解;对因果关系的理解;对事物意义的理解;对逻辑关系的理解;对事物类属的理解;对事物内部构成的理解 3、理解的水平 字面理解-最差水平 解释的理解 批判性理解 创造性理解-最高水平,第一节 知识的掌握(续),4、促进理解的方法 通过直观教学,提供丰富感性材料;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概括水平;利用变式和比较突出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语言明揭示概念和原理的内容;使知识具体化,通过应用加深理解;使知识系统化,进一步理解教材。学习中所谓“触类旁通”就是。要使知识系统化,首先要使学生形成 概念体系。5、指导学生自学,第一节 知识的掌握(续),(二)知识

3、的巩固1、定义:对所学知识的持久保持2、意义:知识巩固是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准备3、知识巩固的途径:(1)提高学习的自觉性;(2)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3)动用记忆规律,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4)合理的组织复习,第一节 知识的掌握(续),(三)知识的应用1、定义:把知识用于解决作业或实际生活中的课题。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程度、加深知识理解和巩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知识应用的主要形式 解答口头或书面作业题;解决实际操作的课题3、学生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 审题(分析课题)再现知识 课题类化 做解题判断并向实践转化,第一节 知识的掌握(续),4、影响学生知识应用的主要因素

4、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与巩固程度 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课题的性质 动机和情绪,第二节 技能的形成,一、技能 1、定义:通过练习而自动化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 2、种类:动作技能 以机体外部动作或运动占主导地位的技能 智力技能 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认知技能、心智技能,分为一般的智力技能和专门的智力技能)3、影响技能形成的因素 起点行为;学习动机;技能的性质;教师示范和说明的状况;与实践结合的程度;强化的状况,第二节 技能的形成(续),二、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1、动作技能形成阶段:认知和定向阶段;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动作协调和完善阶段 2、动作技能的培养:明确联系目的和要求;

5、依据技能的种类选择不同的练习方法;有效地利用观察和表象;充分利用练习中反馈的强化作用,第二节 技能的形成(续),三、智力技能的形成和培养 加里培林(一)智力活动的阶段划分 1、活动的定向阶段-准备阶段,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 2、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 3、有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以词的声音表象、动作表象而进行智力活动阶段 5、内部言语阶段 智力活动简化、自动化阶段 智力技能形成的最终阶段(二)智力技能形成的标志 1、智力活动的各个环节逐渐联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思维活动表现为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广阔性等特点 3、内部言语的进行需要意志的努力较少,第二节 技能的形成

6、(续),(三)智力技能的培养 1、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掌握解答各类课题的程序,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 3、使智力技能的应用有广泛的机会,培养学生技能迁移的能力 四、练习过程的规律 练习是一个自觉的具有创造性成分的过程 练习曲线:练习的进展有起伏,很少笔直前进,可以用曲线形象的表示出来就是练习曲线,在上面可以看出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工作效率或练习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变化。,第二节 技能的形成(续),1、练习曲线的一般趋势:练习成绩的逐步提高;高原现象: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一般在练习的中期,会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的“高原期”。“高原”就是曲线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上升

7、,甚至有些下降,但在高原之后又可看到曲线继续上升。产生原因:知识和方法的障碍;思维障碍;情绪和身体上的障碍。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第三节 解决问题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一、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1、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第一阶段;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最后阶段 2,第三节 解决问题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续),3、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1)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2)问题的难易应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3)指导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4)提供较充裕的时间和适当的自由(5)鼓励学生验证答案,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 4、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了新

8、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其特征是思维过程及其产品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关系最为密切 发散性思维三项特征: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 功能固着,第三节 解决问题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续),5、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发展发散思维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技巧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第四节 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学习,一、态度1、定义:对事物爱憎、趋避的心理及行为倾向。态度决定人的行为方式,人的态度是一个体系,包括对事物的信念、情感、行为倾向。2、学习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待学习比较稳定的反映倾向。3、态度形成的途径是后天的学习

9、4、态度改变的方法:提供信息法 认知失调法,第四节 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学习(续),二、科尔伯格关于学生道德发展水平阶段的理论 20世纪60年代 长达近20年的研究三、心理防御机制-态度和行为方式形成的一种解释1、压抑:倾向于忘却 有意、无意2、投射:学生把自己的感情、思想或信念归诸于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3、回归:当学生为自己所不能处理的情感压倒时,所表现出的忽然回到原来发展水平,从而感到心情舒畅而不受这种情感的干扰。4、移置:把对某人的感情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过程。5、认同:是一个人幻想成为另一个人,而这个人通常在他心理占重要地位,阿Q精神就是典型。,第四节 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学习(续),四、隐

10、蔽课程-态度和行为方式形成的重要途径 1、定义:就是学校中各种超出正式组织的学校活动范围,教学大纲或课程计划没有规定,教师没有正式讲授,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学习的,带偶然性,没有组织和非正式的活动。2、社会、学校、家庭,第四节 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学习(续),五、巩固和增加学生优良行为的心理学原则 1、尽量使已产生的行为定型或模式化;2、尽量设法强化这些行为;3、尽量通过成功的接近策略,逐步使行为上升到原则的高度来引导这些行为六、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出现的技巧 1、预防 2、一出现尽量制止 3、加强倡导优良行为 4、不良行为的发生应该受到适度的惩罚七、教师帮助学生防止不良行为的技巧 1、了解内情 2

11、、重叠 3、持续不断 4、平和 5、利用小组开展教育,练习,1、一个儿童能够说出转头的多种用途,说明创造思维具有。独创性变通性流畅性新颖性2、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是。没有关系不能转化可以转化没有区别3、阅读、心算技能都属于 技能。4、智力技能5、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来说,其容量的组块数是。3-6/4-7/5-9/6-106、能对有关知识进行分析概括,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种理解是。字面的理解解释的理解批判性的理解创造性的理解7、斯金纳认为“教学就是安排可能发生强化的事件促进学习”所以他建议利用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安排程序教学,以便有效地呈现学习材料,其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小步子逻辑序列要

12、求学生做出积极反应 及时反馈 学生自定步调 低的错误率,练习,8、是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9、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遵循三个规律,即、和组合律。10、高原现象11、一个人把对某人的感情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叫。认同移置投射回归12、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称作。活动定向内部言语有声的外部言语无声的外部言语13、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问题解决阶段是。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发现问题检验假设14、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阶段是。15、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叫做。高原现象 倒退现象 抑制现象 顶

13、峰现象16、简述发散思维的特点。(6分)17、简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方法。(6)18、简述练习过程的一般规律。,练习,论述题:1、请根据加里培林关于智力活动阶段的研究,举一实例分析说明智力技能是如何形成的?2、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在学校教育中要巩固学生的优良行为,有哪些心理学原则?(13分)4、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5、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是什么?(13分)6、教学中如何促进知识的理解?,第八章 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本章重点:1、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积极性、焦虑、自我意识、因材施教 2、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 3、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竞争和奖惩对学生学习动

14、机的影响 4、利用注意的规律进行教学;焦虑对学习的影响 5、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原则;常用的因材施教策略,第一节 学习动机,一、定义 1、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 内部动力 标志为活动水平和指向性 2、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生理和组织的需要 关系和社会的需要 成就需要 审美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层次 3、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的关系:同一目的动机不同;动机相同目的不同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积极性 1、注意状态 2、情绪状态 3、意志状态,第一节 学习动机(续),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 理论上成正比 动机好短期效果不好;动机不正确学习效果好。四、学习动机的分类和体系1、动机的动力来源划分

15、外来动机内在动机2、动机内容的性质划分 正确动机 错误动机3、动机远近和起作用的久暂划分 间接的、长远的动机 直接的、短近的动机,第一节 学习动机(续),学生学习动机产生:学习兴趣、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五、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用2、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求知欲 3、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学习动机4、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5、利用学习反馈和学习评定6、利用学习竞赛和奖惩激发学习动机7、与学生签订学习协议,第二节 学习的注意和感知状态,一、学习的注意状态 心理活动对学习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6、状态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意志努力 可互相转化(一)学生注意的组织和培养 1、重视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条件:对学习目的任务明确理解;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做斗争;有计划组织活动 教师注意:使学生明确目的;培养学生自制力;,第二节 学习的注意和感知状态,2、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3、交替使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第二节 学习的注意和感知状态(续),二、学生对教材的感知1、通过感知观察、听取、阅读,获得感性知识的过程。2、如何提高感知材料的效果(1)正确应用直观教学(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 目的任务越明确感知越清晰;对象在背

17、景中越突出越易被感知(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结合感知更精确全面;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越完善迅速;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感知越深刻;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可提高感知效果(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的品质及其在感知教材中的作用:目的性、条理性、敏锐性、精确性、细微性 培养观察力:提出明确具体的目的任务;观察前做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有计划系统的训练学生的观察技能和方法;启发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多实践活动;做好观察记录对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第三节 学习中的疲劳和焦虑,一、疲劳:持续 学习或工作效率下降,生理和心理疲劳 疲劳与学习效率成反向关系 1、生理疲劳 肌肉疲劳和神经系统疲劳 2

18、、心理疲劳 生理疲劳的主观感受或心理原因导致 3、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的关系 4、依疲劳程度不同:暂时疲劳和慢性疲劳,第三节 学习中的疲劳和焦虑(续),三、预防学习疲劳措施1、预防过重负担,保证充足休息和睡眠2、建立和执行符合卫生要求的作息制度3、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适当注意休息和营养,第三节 学习中的疲劳和焦虑(续),四、焦虑与学习 1、焦虑:指一个人的动机性行为遇到实际的或意想不到的挫折而产生的消极不安的情绪体验状态。2、焦虑对学习起促进或抑制作用由多因素决定:学生原有焦虑水平的差异 学习材料难易程度 学生本身的能力水平 3、焦虑对学习的影响,第四节

19、 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社会心理因素,一、自我意识:对自己的外在和内在的自我评估或衡量,即个人对自己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认识和评价。二、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教学原则 树立自信、自重与自尊的行为模范;以成功的经验激励学生的积极自我意识;尊重学生的理智与情感,防止不当的褒贬;提出明确与合理的要求,期望成为对学生潜能的挑战;尊重学生个人价值,培养合理的人际关系,第四节 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社会心理因素(续),三、父母促进子女学习的原则,第五节 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一、因材施教 就是承认差别,设法在一对一的基础上对学生施行帮助,着眼于具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个体二、因材施教的运用原则 1、正常的对待方式 2、正确

20、的态度 3、积极的评价 4、主动的操作,第五节 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续),三、常用的因材施教策略有:1、能力分班或分组 2、跳级 3、留级 4、复式教学 5、程序教学,练习,1、简述学习竞赛和惩罚对学习动机的影响。2、(请结合实际论述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简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4、有意义学习的组织者可以分为 和 两种类型。5、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是 和。6、学生学习中的注意状态就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心理活动对学习对象的 状态。7、对于各种特殊学生,在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要做到()复式教学正常的对待方式正确的态度积极的评价主动的操作8、有的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

21、学习,有的学生不愿意为他所不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认知动机学习兴趣成就动机交往动机9、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可以从、和 进行考察。1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生存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九章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本章重点:1、禀赋优异儿童、智能不足儿童、学习困难儿童、情绪困扰儿童、认知风格 2、性别差异对学习的影响 3、禀赋优异儿童的教学策略 4、常用的因材施教的策略、因材施教的原则 5、学生认知风格的主要差异,第一节 性别差异与学校教育,一、男女学生差异及背景 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生理上的差异二、学习中常见的性别差异现象 1、小学阶

22、段无显著差异 一般智力上无差异 学业成就上有差异 女高于男 尤其小学低年纪 2、中学以上男女间差异显著,第二节 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一、禀赋优异儿童的心理和教育1、禀赋优异儿童:广义概括所有智能超群的学生(智力测验获得智商140以上者;特殊性相测验有突出表现者;创造性能力测验得分超群者)2、禀赋优异儿童的心理特点:智商140:身体 学习 情绪 道德 社会适应 创造力超群:兴趣广幽默感乐群性,第二节 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续),3、教育策略(1)加速制教学策略 内容同年限短 提早入学 跳级(2)充实制教学策略 水平充实 扩增分量不加难度 更多的练复用 垂直充实 增加难度 学习研究更深入

23、(3)特殊班级制教学策略 集禀赋优异儿童,第二节 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续),二、智能不足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教育(一)类型及特点1、智能不足儿童:心智发展期间所显著表现低于平均的心智功能与缺陷性的适应行为。2、分类:可教育者(50-75)、可训练者(25-49)、保护对象(25)3、可教育智能不足儿童行为特征:注意时间短、抽象思维和推理很困难、缓慢学习读写算、不愿参加团体活动,第二节 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续),(二)教学目标与教学原则1、可教性智能不足儿童的教学目标(8项)与人相处的社交知能;自力更生的职业技能;安逸而独立的情绪反应;良好清洁保健习惯;基本课程;正当娱乐;成为家庭成员;

24、成为社会成员2、教学原则(13)不受失败;即获结果;即时强化;适当难度;教材系统组织;进度小幅度跟进;学以致用;过度学习;适当分配学习;避同时学多概念;整理学习;成功学习经验;个别化教学法,第二节 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续),三、学习困难儿童的特点与教育(一)学习困难儿童及其行为特征1、在理解或使用语文方面显示基本心路历程失常。失常现象包括知觉障碍、大脑受伤、阅读困难等。2、行为上:不能就席端坐;端坐不动;显现其他症候(二)教学措施:改善行为方式入手 行为修正法,第二节 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续),四、情绪困扰儿童的特点与教育(一)情绪困扰儿童及行为特征1、经常为莫名紧张和焦虑所困扰。

25、2、行为特征:过分焦虑、非常敏感、肌肉紧张、行为古板、孤独、不善交往、攻击强(二)教育1、特设教室计划(九点)2、生活空间会谈法(4步骤),第二节 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续),五、因材施教的运用原则和策略(一)原则1、正常的对待方式2、正确的态度3、积极的评价4、主动的操作(二)策略 1、能力分班或分组;2、跳级;3、留级;4、复式学习;5、程序教学,第三节 认知风格和认知类型的差异与学习,一、认知风格1、一般用来描述学生在加工信息时惯用的不同方式。2、认知风格三特征(1)是理智特征;(2)描述时间上相对稳定的过程;(3)类似任务前始终稳定,第三节 认知风格和认知类型的差异与学习(续),三

26、、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 赫尔曼.威特金 1、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 最著名 场依存 受环境影响大 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更感兴趣;场独立 受环境影响小 不易接收别人的暗示,内在动机下学习 数学 2、整体性策略与系列性策略 戈登.帕斯克 整体性策略 从全盘考虑如何解决问题,未雨绸缪 系列性策略 把重点放在解决一系列问题上,一步一步解决 3、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与求同思维关系最密切的是发散思维 早在1950年,吉尔福特就提醒注意求异思维 4、冲动型思维与反省型思维 冲动型思维的学生 往往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时很快做出回答,反省型相反。5、内倾与外倾 卡尔.荣格,练习,1、禀赋优异儿童的教学策略有哪些?(7分)2、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西蒙威特金科勒卡根3、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独立(依存)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文学数学历史法律4、与求异思维关系最密切的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聚会思维5、禀赋优异儿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