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机械效率》.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80147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机械效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机械效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机械效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机械效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机械效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机械效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机械效率》.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2-3、机械效率,复习提问:,1.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功的计算公式:W=FS或W=Gh,有用功、额外功与总功:,额外功:,提升物体,目 的:,提升物体所做的功Gh,有用功:,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G0h,总 功:,人对动滑轮所做的功Fs,有用功、额外功与总功:,额外功:,提升物体,目 的:,提升物体所做的功Gh,有用功:,克服斜面摩擦所做的功fs,总 功:,人拉物体所做的功Fs,有用功、额外功与总功:,额外功:,移动物体,目 的:,克服摩擦所做的功,有用功:,克服滑轮轴之摩擦所做的功,总 功:,人对滑轮组所做的功,有用功W有用:,总 功W

2、总:,有用功、额外功与总功:,额外功W额外:,使用机械时,实现目的所做的功,人们不需要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对机械所施加的动力所做的功,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过程,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讨论:,一、水桶打水:,二、打捞水桶,一水桶掉入井中,将其打捞上来,桶中有水,在此过程中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有用功、额外功与总功:,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公式:,(1)机械效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机械效率,(2)思考:机械效率会大于吗?为什么?,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60%,它表示什么意思?,使用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

3、跟总功的比值是60%,机械效率,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有60%,另外的40是额外功,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活动,【实验目的】1学习安装滑轮组2学习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学习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讨论:,为得出滑轮组、斜面的机械效率,需要求出有用功和总功,为此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每个量怎样测量?,刻度尺、钩码、弹簧秤、滑轮组两个、铁架台、长约2m的细绳、,实验器材:,思考:若没有刻度尺能否测出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测量器材:刻度尺、弹簧测力计2、原理:3、测量的物理量:物重G、物体上升高度h、拉力F、拉力移动的距离S4、测量过程中注意:应在竖直方向上匀速拉动5、讨论:a、其他不

4、变,若绕绳方向变化,则不变;b、物重不变,若动滑轮个数增加,则减小;c、装置不变,若物重增加,则增加。,实验步骤:,照图,把滑轮组和刻度尺安装好,从刻度尺读出钩码和弹簧测力计 的位置;测出钩码G的值,并记录表中。匀速竖直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G上升,读出弹簧测力计所示拉力F的值,从刻度尺读出钩码升高的距离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记录数据在表格中。分别算出有用功和总功、机械效率。记录结果。再安装另一滑轮组,重复再做一次。比较两次两种滑轮组有什么不同?机械效率的差异?换成斜面再做一次。,机械效率,计算同一滑轮组在不同情况下的机械效率?,你有什么发现?,80%,83.3%,85.7%,(1)同一

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着被提升物体的重力增大而变大。,如何提高机械效率?,改进机械的结构,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力。,请你思考,例如:动滑轮太重,使滑轮组机械效率很低,换用较轻滑轮就可提高其机械效率。,例如:加强机械运动部位的润滑.,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1、滑轮组轮与轴的摩擦(减小摩擦可以减少额外功,提高机械效率)2、所提升的物重(物重增加,机械效率也提高)3、动滑轮的重力,机械效率,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减小动滑轮自重来减少额外功,3.增加提升物体的重力来增加有用功,2.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力来减少额外功,用甲乙两个滑轮组提升同一物体,

6、哪个机械效率高?,1机械效率越高,越省力;2机械效率越高,做的有用功越多;3机械效率越高,做功的功率越大4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5额外功在总功中的比率越小,机械效率越高,试一试:下面说法中是否正确,机械效率,(),(),(),(),(),一、三种功,1、有用功(W有):对人们有用的功。计算:W有Gh提升物体;W有fS物水平移动2、额外功(W额):人们不需要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计算:W额G动h提升物体,且不计摩擦与绳重;W额 fL斜面3、总功(W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运用机械时动力F所做的功)。计算:W总FS滑轮组F=(G+G动)/n S=nh;W总 FL斜面4、三者关系:W总 W有 W额,1、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理解:a:常用百分数表示;b:小于100%;c:没有单位。,二、机械效率,2、计算公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